一、三大石窟
1.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在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上,又叫莫高窟、千佛洞。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据武周圣历元年(698)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僧人乐僔(zǔn)云游至敦煌城东南的三危山下,薄暮时分,无处栖身,惶惶不安。突然,三危山发出耀眼金光,似有千万个佛在金光中显现。他连忙顶礼膜拜,于是募集资金,在这里开凿了第一个石窟。后来,僧人法良又开凿了第二窟。经过历代开凿,莫高窟南北全长1618米,洞窟492个,塑像2415躯,并绘制大量壁画,连接起来有五六十里长。这里风化严重,石质松脆粗糙,无法像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那样雕凿佛、菩萨像,只好采用泥塑。壁画内容主要有:经变:即佛经故事,如西方净土变;本生故事:即释迦牟尼前世经历,如投身饲虎、割肉贸鸽;尊像图:即佛、菩萨、罗汉、小千佛、飞天等;供养人像:即出资修窟人的像,表示窟内的佛由他供养,以求佛、菩萨保佑自己。
敦煌石窟长时期湮没无闻,直到1900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的意外发现才为人所知。这一天,住在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清理窟内积沙,发现北面墙壁有一处裂缝,顺手敲击墙壁,根据响声判断墙后有一空室,就打开墙壁,发现一扇小门,打开小门,发现一个套间,里面堆积着五万件以上从十六国到北宋的佛经卷子、文书、图书、图画、法器、织绣等等,后来便称之为藏经洞。经卷和文书多数是手写本,少数是雕版印刷品和拓本。其形态包括卷子、折本、册叶本、单片纸叶等等。其文字多数是汉文,其余是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以及其它文字。其内容以佛教为主,旁及宗教、历史、地理、语文、文学、美术、音乐、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多种学科。王道士给敦煌县长汪宗瀚呈送一些卷子,汪宗瀚转送给金石专家、甘肃学台葉昌炽。1904年,甘肃官府向敦煌县下发文书,责成藏经洞内文物就地封存,由王道士看管。外国探险队闻讯,纷纷前来掠夺。1907年和1914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两度来敦煌,蒙混识字不多的王道士,掠走13600多件经卷、文书以及数十箱艺术品。在这场欺骗交易中,斯坦因以四个马蹄银(合200两银子)即弄到手29箱文物。他劫走的经卷和文书现在保存在英国国家图书馆,艺术品保存在大英博物馆。1908年,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来敦煌掠走经卷、文书5500多卷和一批绢画等艺术品,这些经卷、文书现存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绢画和艺术品现存吉美博物馆。1910年,清朝廷命令敦煌将所剩文物送往北京,但办事官员未把藏经洞整理干净。1912年和1914年,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的成员两度来敦煌,又劫走数百件文书,散落到日本京都和韩国首尔等地。1914-1915年,沙俄奥登堡来敦煌劫走12000余件经卷、文书和大约350件绢画、纸画、雕塑等艺术品,这些经卷、文书现存俄罗斯联邦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艺术品现存艾尔米塔什博物馆。1932年,美国华尔纳又劫走十多幅壁画和一尊塑像。经过多次洗劫,国内所剩敦煌文物寥寥无几,致使我国学者远渡重洋,去查阅、抄写敦煌文书,才能搞研究。海内外学者对这些卷子、文书进行研究,形成一门国际性的综合性学科--敦煌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外国人竟然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巴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近几十年,我国从国外购置了敦煌文书的微缩胶卷,海峡两岸相继出版了一批敦煌学的资料书、研究专著和索引、目录等工具书,如《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敦煌宝藏》、《敦煌文献分类录校丛刊》、《敦煌学大辞典》。
关于藏经洞的封闭问题,流行说法认为1049年以后,西夏统治敦煌,莫高窟的僧人们为了逃难,就把历代文书封存在藏经洞中,战乱之后,僧人们无人返回,藏经洞遂无人知晓达千年之久。河南大学历史系范沛潍先生对此有新说,认为敦煌文书绝大多数是历来作功德者抄写的佛经,每每重复,且原件本在民间大量流行,因而并不重要;一些契约、账单等,后人看来是珍贵资料,当时不过是发票、账目一类极普通的东西,僧人们也不会重视。僧人们在战争之际仓促逃命,哪顾得上把这些东西封存起来。他们如果看重这些东西,一定会设法取出来,或转告给可靠的人。因此,可以认为,僧人们不敢烧掉或废弃这些佛经抄卷,就在和平时期把它们当作垃圾秘密封存在洞窟中。此说可以参考。
2.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在山西大同西武周(州)山北崖,大同是北魏前期都城平城。始凿于北魏和平元年(460),约终止于正光五年(524)。传说北魏文成帝在太武帝灭佛之后决定恢复佛教,僧人昙曜来到平城,路遇文成帝车队,袈裟被御马咬住不放。文成帝认为马识善人,是天赐高僧,便对昙曜以师礼相待。昙曜建议在武周山开窟五所,获得批准,并主持其事。云岗石窟由东向西排列着53个洞窟,绵延二里长,共有造像51000余尊,佛龛1100多个。佛像最大的是第五窟的释迦牟尼坐像,高17米,宽15.8米,脚长4.6米,手中指长2.3米。由于是中国的早期作品,照搬印度犍(jiān)陀罗(巴基斯坦白沙瓦)雕塑风格,肩宽头小唇薄,着紧身僧装,随着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开始向汉族风格过渡。
3.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市区以南13公里处,伊河自南向北流去,河东是香山,河西是龙门山,远望似阙,因而称为伊阙石窟。太和十七年(493),北魏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次年成行,伊阙石窟这时开始开凿。龙门的称谓始于隋炀帝建都洛阳之际。他登上邙山,南望伊阙,说:"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5《河南府》)二山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十万余尊,石刻佛塔50余座,碑刻题记2860余品。这里开窟造像从北魏绵延至明朝万历三十八年(1610),其中唐代的作品三分天下有其二。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市举行全体成员国会议,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唐朝高宽进深均超过三米的大洞窟,现存35个。这分两种情况:一是改造北魏旧窟或重新造像,有宾阳南北二洞、老龙洞、赵客师洞、破窑、唐字洞、药方洞;二是新开洞,分布于东西两山间。唐代石窟分为四种类型:其一是礼拜窟,供僧众礼拜集会、说法受忏之用;其二是禅窟,供僧众坐禅修道和居住之用;其三是瘗窟,供置放尸体之用;其四是瘗穴,供安葬骨灰之用。礼拜窟细分为五种情况:第一种窟平面呈马蹄形,窟内或正壁造一佛二弟子,左右壁各造一菩萨,有的左右壁再造一佛二菩萨;或三壁各刻一尊佛像,壁面有的还刻莲花菩萨。穹窿顶刻莲花、飞天。门内外多造天王、力士,或只在门内造天王。潜溪寺、敬善寺、双窑北洞、擂鼓台北洞,属于这种情况。第二种窟平面呈方形,平顶,或正壁造大像一铺,左右壁刻千佛、万佛,或三壁刻罗汉群像。窟顶刻莲花、飞天。门内外或刻天王、力士、狮子,或仅门外造力士。万佛洞、看经洞属于这种情况。第三种窟平面呈方形,正左右三壁作坛,坛上造像一铺或三铺。窟顶刻莲花、飞天。门外造力士。八作司洞、极南洞、二莲花洞、龙华寺洞、净土堂洞,属于这种情况。第四种崖壁凿大龛,造大像一铺,或摩崖造像。奉先寺、摩崖三佛属于这种情况。第五种窟平面呈正方形,穹窿顶刻莲花、伎乐。或正壁造像一铺,壁基刻罗汉群,壁中部至顶端遍刻万佛,或四壁刻菩萨。擂鼓台中洞属于前者,擂鼓台南洞属于后者。禅窟形制简单,没有雕饰,可容一人坐禅或躺卧。万佛沟等处有这类禅窟。瘗窟五花八门,有的前室为屋形窟檐,后室卧式置放尸体,西山珍珠泉北岩上有一例;有的窟口作束腰华柱和券拱,单室,坐式置放尸体,敬善寺上方娄氏窟是其例;有的窟平面呈马蹄形,窟口两侧各刻一力士,窟室前半部三壁为坛形平台,坐葬式,如奉先寺下方的惠灯洞;有的窟呈长方形,室内刻铭文,尸体纵向停于窟底,如石牛溪上方的灵觉洞;有的窟口两侧分别刻一持剑门吏和狮子,室后部为宽大平台,横向置放卧式尸体;如净土堂北上方的张氏窟、万佛沟北崖的卢钧窟。瘗穴又分为四种情况:第一种是塔形穴,上面依岩造塔一座,下面开凿方穴安放骨灰。第二种是龛形穴,上面造一圆拱龛,龛内造像一铺,龛下开凿方穴放骨灰。第三种是拱形穴,凿成圆拱形穴放骨灰。第四种是方形穴,就岩势凿一方穴放骨灰。位于西山南部下层的药方洞,是一个奇特的洞窟,体现出一种济世悯俗的内涵。石壁上唐朝初年刻有药方140副,现在多半已经残损,只有65副字迹完整。
隋朝的纪年造像只有三处,即开皇十五年(595)裴慈明在宾阳南洞外北侧所造的阿弥陀佛像,大业十二年(616)李子斌所造的观音菩萨像和梁佩仁在宾阳南洞北壁所造的释迦佛、二菩萨双龛。唐朝的纪年造像龛,唐太宗时期将近40个,式样多类似北朝。其中贞观十一年(637)为最早,有刘婕妤即唐高宗妃、道王李元庆母所造弥勒像龛及洛州老人像龛。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子魏王李泰在宾阳南洞所造正壁主佛,开始出现新式样,发髻上刻有品字形排列的三个漩涡纹,服饰前摆正中刻有同心圆纹饰,为后来造像所承袭。唐高宗时期的纪年造像龛约246个,武则天时期约122个,共计超过唐代总数的一半。唐中宗时期22个,唐玄宗时期41个。五代时期,后梁乾化五年(915)一个,后汉乾祐三年(968)一个。
隋唐五代雕造的形象有佛、菩萨、佛弟子、罗汉、天王、力士(金刚)、飞天、狮子以及供养人等。佛像以阿弥陀佛居多,还有弥勒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其中优填王造释迦牟尼像,是玄奘从印度带回的粉本,永徽六年(655)至调露二年(680)之间最为风行。其造型是:身高一米左右,面相较长,口小唇薄,着偏袒右肩式紧身薄袈裟,不刻衣褶,两腿间垂下一条宽带,脚踏方形或圆形台座。菩萨像有正观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地藏等。正观音像即观世音菩萨的标准像,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完成的万佛洞,其洞口南侧有观音立像浮雕,其造型为左手拿净瓶,右手举麈尾,虽然胸部尚未明显隆起,但臀部宽大,显得腰肢纤细,已像一个身姿婀娜、含睇微笑的女性了。这和以前其它地方出现的那种面作男相蓄着蝌蚪型髭须的观音形象不同。擂鼓台北洞窟口两侧刻有四臂观音和八臂观音,万佛沟内刻有千手千眼观音,惠简洞上方观音洞刻有十一面三十三臂观音,都属于密宗系统。佛弟子有迦葉、阿难。东山大万伍佛洞刻罗汉群25尊,看经寺洞内29尊,是国内罕见的罗汉群。天王手托塔,脚踩鬼,是北方毗沙门天王,奉先寺的造型最为经典。力士或手托须弥山,或手托香炉。飞天的正规称谓是乾闼婆、紧那罗,躯体丰满,手托果盘或空手,双腿平伸向后,穿长裙,露双足。狮子刻在窟门外,成为石窟的门卫。供养人则是出钱开窟造像人的形象。
隋唐时期的碑刻题记,约400方。最早的是上述开皇十五年裴慈明造阿弥陀佛像记,最晚的是唐朝乾符元年(874)雍州长安县(陕西西安市)造阿弥陀佛像记。这些题记,有的只有寥寥几个字,简要交待造像人和目的;有的洋洋洒洒千余言,如《伊阙佛龛之碑》,是龙门最大的摩崖碑刻,由唐初中书令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丹。题记中还有唐代商行(丝行、香行、彩帛行)的内容。题记的字体以楷体居多,还有隶书、篆书。
龙门石窟最大的摩崖像龛,是西山的奉先寺大像龛。这里呈东向的U字型,南北宽36米,东西进深40.7米。正壁是西壁,有五尊主像,正中是主佛卢舍那佛,其左右两旁是弟子老迦葉、少阿难,左胁侍文殊菩萨、右胁侍普贤菩萨。北壁、南壁主像都是天王、力士。主像卢舍那,其名称依据的是东晋译本《华严经》的称谓。这尊雕像竣工24年后,武则天时期《华严经》新译完成,译为毗卢遮那。这两个不同的译名分别是梵文Vairocana的略称和全称。后来密宗成立,称毗卢遮那为大日如来,奉为本宗的尊奉偶像,卢舍那和毗卢遮那就变成了两位佛。卢舍那是莲华(花)藏世界的教主,而莲华藏世界是所谓佛报身的净土,因而他是报身佛,是证得果报、圆满成就、庄严神圣的形象。这尊卢舍那佛像高17.14米,头部4米,耳朵长1.9米。他的造型已经摆脱了以前中国造像生搬的印度佛教艺术犍陀罗风格和秣菟罗风格,俨然是一个汉地男子的形象。他双耳垂肩,鼻梁高隆,慈眉善目,宽唇微翘,既显得庄严肃穆,凝重恬静,又不乏温柔敦厚,和蔼慈祥,在宗教的意蕴中隐隐流露出世俗化的倾向。关于卢舍那佛像的雕造时间、责任人和造型范式,唐玄宗开元十年(722)镌刻的《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作了交代。碑文说:"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粤以咸亨三年壬申之岁(672)四月一日,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奉敕检校僧西京实际寺善道禅师,法海寺主惠暕法师,大使司农寺卿韦機,副使东面监上柱国樊玄则,支料匠李君瓒、成仁威、姚师积等,至上元二年乙亥(675)十二月卅日毕功。调露元年己卯(679)八月十五日,奉敕于大像南置大奉先寺。……至二年正月十五日,大帝书额。……实赖我皇,图兹丽质,相好希有,鸿颜无匹,大慈大悲,如月如日。"(《金石萃编》卷73)碑文强调卢舍那佛像由唐高宗主持雕造,面部造型为人间"希有"、"无匹",追求的是日月般圣洁、慈悲的理想化状态。
龙门石窟奉先寺
这组造像群的构思颇具匠心,工匠们对所雕造的所有角色都精心设计,但没有平分秋色,而是调动一切手段,突出和衬托主体角色卢舍那佛。卢舍那佛被安排在正壁正中部位,唯一享受坐势待遇,且形象最为高大,以显示其崇高地位。他的头顶是螺形发髻,身着宽松袈裟,双手早已风化坏损,已无从知道作何种手印。他在须弥座上结跏趺坐,腿脚部分也已经风化坏损。他面如满月,端庄俊逸,嘴角微翘,似笑非笑,既庄重又慈祥,既威严不容亵渎,又富于亲和力。而对于他的上身,工匠们仅仅以粗线条手法雕刻其衣褶,与面部的精雕细刻形成强烈反差,以便不转移人们观摩其头像的注意力。为了取得卢舍那造像的最佳视觉效果,工匠们考虑到人们观察物象,会产生近者大远者小的错觉,就故意把他的头部增大比例,但在人们仰视的误差中,他的头部和上身的比例却是十分匀称的。同时,工匠们没有在卢舍那鼻梁的上面雕挖人皆具有的凹陷坑,而是让其鼻梁与前额处在同一平面上,人们仰视时,看到的便不是塌鼻梁形象。在卢舍那像的左右两侧,工匠们对称地雕造了两位弟子和两位菩萨,依据他们同卢舍那的关系和各自的身份排列了位置,菩萨、弟子的高度依次低于卢舍那,其姿势一律为站立侍从。左侧弟子老迦葉(shè),已经严重崩圮,还能看得出是一位老成持重的比丘。右侧弟子少阿难,清秀和善,朝气蓬勃。弟子两侧的文殊、普贤二菩萨,若有所思,深邃可掬。南北两壁处在造像群的外围,雕造侍卫大佛、维护佛法的天王、力士形象。北壁右侧的北方多闻天王手托宝塔,脚踩夜叉,左侧的金刚与之并列,皆被塑造成力可拔山、凛然难犯的形象。南壁的南方增长天王和金刚,损坏严重,与北壁塑像姿势不同,显出艺术上的变化。他们体态矫健,不显得臃肿,是由于工匠们让他们穿戴紧身甲胄所取得效果。南北两壁的两个夜叉,虽然都被踩在天王脚下,但体魄健壮,支撑有力,甚至一幅怡然自乐的神态,好像甘愿为护法充当反面形象,这可见即使是最次要的角色,工匠们也还是做了精心的设计。这组造像群,布局错落有致,各有侧重,互相配合,全方位烘托卢舍那,既能整体欣赏,又可局部观摩,是古代石刻艺术中稀有的神品。
龙门石窟在历史时期受到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遭受严重破坏的洞窟有96个,被盗的佛、菩萨等主像626尊,被毁坏的其它类造像1063尊,龛楣8处,浮雕类说法图10幅、本生故事图2幅、本行故事图一幅、礼佛供养人图16幅、碑刻题记15品。这些艺术品,大多是唐代的作品,有的已经被盗卖到海外。2001年4月19日,加拿大国立艺术馆将唐代看经寺罗汉迦葉上半身雕像无偿送还龙门石窟。2005年10月22日,龙门石窟研究院举行"流失海外龙门石窟文物回归庆典",国家文物局宣布将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使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从海外征集回国的七件流失佛教造像送还龙门石窟。这七件文物共分两批,第一批是美籍华人雕塑家陈哲敬收藏的五件造像,其中唐代作品有佛龛佛头、飞天和火顶洞观世音菩萨头像;第二批是美国纽约收藏家收藏的两件唐代作品,即洞窟佛头、天王头像。这尊火顶洞北壁的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头像,在龙门石窟已找到准确的位置,与残身合璧。
二、四大名山
1.山西五台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
五台山方圆500里,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山。东台望海峰,形如立象;南台锦绣峰如卧马;西台挂月峰如孔雀舞,北台叶斗峰如共命鸟;中台翠岩峰如雄狮。晋译《华严经》卷27《菩萨住处品》说:"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唐代菩提流志译《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载佛说:"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支那,中国),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唐初僧人道宣《续高僧传·昙韵传》说:"五台山者,即《华严经》清凉山也,世传文殊师利常所住处,古来诸僧多入祈请,有感见者,具蒙示教。"唐代华严宗大师澄观曾住五台山大华严寺(今显通寺),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47说:"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累土之台,故曰'五台'。"从此,五台山便被附会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性道场。
文殊师利(Ma?ju?rī)又译作曼殊师利、妙德、妙吉祥等,佛教说他在菩萨中智慧辩才超群。他的典型法像是顶结五髻(五台与之相应),手持宝剑,坐莲花宝座,骑狮子。
2.浙江普陀县舟山群岛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
普陀山原名小白华、梅岑山。唐宣宗大中元年(847),一位印度僧人来普陀山自焚十指,说目睹观音菩萨现身说法,并授以七色宝石,遂传此地为观音显灵之地。晚唐五代,日本僧人慧萼多次来华,后梁贞明二年(916)来五台山请观音像归国,途经普陀山被大风阻隔,祈请观音,得到不肯去日本愿留中国的灵示,于是在普陀山潮音洞前紫竹林建不肯去观音院,道场从此开基。普陀山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国际性道场。《华严经·入法界品》说观音菩萨住在普陀洛伽山,小白华因而改称普陀山,有"海天佛国"之称。
3.四川峨眉山市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
峨眉山山势如螓(qín,似蝉而小)首蛾眉,改"蛾"为"峨"作山名。宋朝传说古代蒲翁入峨眉山采药,见普贤菩萨瑞相,后来便成为普贤菩萨的道场。
普贤,又译作徧(遍)吉,梵名邲输跋陀(Vi?vabhadra),又作三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与文殊主一切诸佛的智德、证德相对,普贤主理德、行德,德是延命之德,行是发十种广大行愿。行动持重,莫过大象,故普贤乘坐六牙白象。峨眉山万年寺在北宋时叫白水普贤寺,今存太平兴国四年(980)铸造的普贤骑象铜像一尊。象身白色,六牙,四足分踏三尺莲座。象背上普贤端坐莲台,手持如意。铸像通高7.35米,其中白象高3.3米,莲台和普贤共高4.05米,总重62吨。
4.安徽青阳县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改称九华山是由于天台、莲花等九峰高出云表,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说:"昔在九江上,遥观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全唐诗》卷169)
地藏,梵名乞叉底蘖婆(K?itigarbha),《地藏十轮经》说他"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他受释迦牟尼嘱咐,在弥勒接替释迦牟尼对世间施行教化前代行职责。他于是发大誓愿:(1)孝道,孝顺和超度父母;(2)为众生承担一切苦难;(3)满足众生需求,让大地生长草木花果;(4)为众生祛除疾病;(5)尽度地狱众生。普渡六道众生后,他才成佛。这些说法符合中国以农立国的国情和伦理道德、民族心理,因而受到欢迎。
佛教还说释迦牟尼灭度1500年后,地藏菩萨降生为新罗国(朝鲜半岛)王子,叫金乔觉,削发出家,号地藏比丘。唐高宗时期,一位新罗僧人来九华山,自称金乔觉。当地士绅诸葛节见他住山洞草棚,吃掺有观音土的饭食,于是发善为他造寺。诸葛节请求九华山的主人闵公施舍地皮造寺,转告只需一件袈裟所能覆盖的面积就够了,闵公答应下来。不料袈裟越扯越大,将九华山全部覆盖,闵公便将此山全部用以施舍供养。闵公成为护法者,其子就地出家,法名道明。金乔觉在九华山居住数十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七月三十日以99岁高龄召众告别,念罢偈语,跏趺坐化。他的肉身不坏,徒弟们便用缸入殓,全身入塔。后来,他的成道处修建了肉身宝殿。自明朝起,人们以金乔觉为地藏菩萨的化身加以崇奉。
以上是后来的说法。最早的说法见于《全唐文》卷694费冠卿于唐宪宗元和八年癸巳(813)所作的《九华山化成寺记》。费冠卿即青阳人,这篇《记》是将自己"闲居[九华]山下,幼所闻见,谨而录之"。据《记》记载:唐玄宗开元末年,汉僧僧檀从外地来到九华山,广度男女,"时豪所嫉,长吏不明,焚其居而废之。时有僧地藏,则新罗王子金氏近属,……睹兹山于云端,自千里而径进"。到唐肃宗至德(756-758)初,诸葛节等人进山,看见"山深无人,云日虽鲜明,居惟一僧(地藏),闭目石室,其旁折足鼎中惟白土少米,烹而食之。群老投地号泣:和尚苦行若此,某等深过。已出泉布买檀公旧地,敢冒死请大师从之。近山之人,闻者四集,伐木筑室,焕乎禅居"。此后规模扩大,所得施舍甚丰。到唐德宗建中(780-783)初年,地方官奏请置为化成寺。"本国闻之,相与渡海,其徒实众。"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夏,地藏99岁,召众告别,随即圆寂。"趺坐函中,经三周星,开将入塔,颜状亦如活时,舁动骨节若撼。《金锁经》云:'菩萨钩锁,百骸鸣矣。'"其中年代、身份、人物俱有出入。
地藏菩萨的造型作比丘装束。其标准像是跏趺坐像,右手持锡杖,表示戒修精严,左手持如意宝珠,表示满足众生愿望。作立像者两旁侍立一老人一比丘,是闵公父子。
三、释源和八宗祖庭
1.释源洛阳白马寺
最早记载东汉明帝感梦遣使求法一事的东汉末年的牟子《理惑论》,说:"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并没有说叫白马寺。后出的一些文献冒出了天竺僧摄摩腾、竺法兰随同汉使来洛阳的情节,还说造寺在永平十一年(68),叫白马寺。外国僧人来华,由负责外交和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鸿胪寺接待安排,这里把他们居止的处所随着取名为寺,已不再是中央机构的含义。关于白马寺的得名,《魏书》卷114《释老志》解释为由于汉使一行返回洛阳时"以白马负经而至"。但《高僧传》卷1《摄摩腾传》却说:"外国国王尝毁破诸寺,唯招提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坏诸寺,因改招提以为白马。故诸寺立名多取则焉。"两晋南北朝时期,长安(陕西西安市)、襄阳(湖北襄樊市襄阳)、建康(江苏南京市)、邺(河北临漳县)都有白马寺。洛阳白马寺最早,是释迦牟尼教在中国的源头,故称"释源"。
2.八宗祖庭
中国佛教宗派的先驱者、创始人和重要继承人被称为祖师,他们居住或葬身的寺院叫做祖庭。
(1)浙江台州市天台山国清寺--天台宗祖庭
智顗在天台山创宗,菩萨戒弟子隋炀帝遵其遗嘱在山麓建寺,大业元年(605)赐寺名。
(2)江苏南京市摄山栖霞寺--三论宗祖庭
三论宗初祖僧朗、二祖僧诠曾在此居住。
(3)陕西西安市大慈恩寺、长安兴教寺--唯识宗祖庭
西安市区慈恩寺原为隋朝的无漏寺,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子李治(唐高宗)为其先妣文德皇后追荐冥福,改为今名。今存唐代建筑大雁塔。据《大唐西域记》卷9记载:印度小乘僧人吃三净肉(不见、不闻、不疑),有僧求肉不得,见群雁行空,说:"今日众僧中食不充,摩诃萨埵宜知是时。"一雁应声堕地而死。群僧惭愧,以为死雁是菩萨化身,遂埋雁建塔,称为雁塔。这是雁塔得名的由来。唯识宗的奠基人玄奘、创宗人窥基在此居住。兴教寺在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是玄奘及其弟子窥基、新罗僧圆测的遗体埋葬地,今存三人舍利塔。
(4)陕西长安华严寺、户县草堂寺--华严宗祖庭
华严寺在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华严宗初祖法顺和四祖清凉的砖塔在寺的东西两面,创宗人三祖法藏埋葬在寺南。草堂寺在户县终南山圭峰下,五祖宗密曾在此居住。
(5)江苏扬州市大明寺--律宗祖庭
律宗传人鉴真在此居住,盛唐时应邀赴日本传弘律学。
(6)陕西西安市大兴善寺、青龙寺--密宗祖庭
大兴善寺在西安市小寨,唐朝长安城是隋朝新建的,隋朝叫大兴城,寺址在唐朝的靖善坊,合称名寺。密宗创宗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在此居住。青龙寺在西安市东南郊,不空的弟子慧果曾住此寺东塔院。日本僧人空海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在这里从慧果灌顶,归国创真言宗。
(7)山西交城县玄中寺、陕西长安香积寺、江西九江市东林寺--净土宗祖庭
玄中寺是北魏昙鸾、隋朝道绰、唐朝善导住持和传播净土信仰的寺院。香积寺据传有善导的墓塔。东林寺是东晋慧远居住的处所。
(8)河南登封市少林寺--禅宗祖庭
禅宗祖庭很多。少林寺是东土初祖菩提达摩住持的地方。该寺创建于北魏迁都洛阳的次年,即太和十九年(495),因在嵩山少室山麓,周围林木葱茏,故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