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 封 面 | 目 录 | 下一页 【应天故事汇】【更多主题阅读】

第三节 隋唐五代佛教宗派
  一、天台宗

  天台(tāi)宗是由陈入隋的浙江天台山僧人智顗(yǐ)创立的,以《妙法莲华经》立宗,又称法华宗。自编传法系统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天台宗的主旨是诸法实相论,认为宇宙万象的本体是真如佛性,宇宙万象林林总总各自不同,都是在显示真如的本相。为了阐明这个主旨,该宗提出圆融三谛说和一念三千说。

  智顗(538-597),俗姓陈,祖籍颍川(河南许昌市),迁居荆州华容(湖北监利县)。他出家后,到处游学,被称为天台大师。至德元年(583),他应陈后主招请,出天台山赴国都金陵(江苏南京市),陈亡,去庐山。开皇十一年(591),隋晋王杨广邀请他赴扬州,从他受菩萨戒,尊他为智者大师。他去世后四年,在杨广的援助下,天台山建国清寺。他的著作很多,最重要的是《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都是20卷,被称为天台三大部。南北朝时期,南北佛教风格不同,南方重理论,北方重实践,即南义北禅。随着隋朝对全国的政治统一,佛教需要顺应时势,融合南北风格为统一的风格,智顗因而提出定慧双修的止观法门,止即禅定,观即智慧。他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上中指出:"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 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知(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

  天台宗奉印度空宗论师龙树为初祖,是由于本宗的理论生发于龙树《中论》卷4中的一首偈:"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里以空、假、中三个命题来解释宇宙万象和宇宙本体的关系带着即空、即假、即中的统一性。天台宗发挥为圆融三谛说,认为:"我说即是空",是真空,是真谛。所谓真谛,即绝对真理,是从佛教的角度立言的,揭示宇宙万象的本质。这里讲宇宙万象的总相、共性,即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没有自身的实体,其本原是佛性,佛性实有,不能用世俗概念加以描绘,故名之为空。"亦为是假名",是假有,是俗谛。所谓俗谛,即相对真理,是从世俗的角度立言的。这里讲宇宙万象的个别相状,即宇宙万象虽无自身的实体,却有各自如幻如化的相状,历历在目。"亦是中道义",是中道,是中谛。所谓中谛,即对立统一的认识论。这里讲宇宙万象非空非假,亦空亦假。由于任何现象,既体现空,又体现假,又体现中,故称圆融三谛。换言之,空离不开假和中,假离不开空和中,中离不开空和假。至于一念三千说,是认为人的"介尔一念心"(心念活动的最短时刻),同时具有六凡、四圣十个法界。十法界彼此游动,相互具备,六凡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上升为四圣中的任何一种,四圣中的任何一种,也能现身为六凡中的任何一种,这样便构成百法界。十法界由色受想行识五蕴组成,叫做五蕴世间,五蕴世间含有情识,叫做有情世间,色法构成的山川大地、日月星辰、五谷花木等叫做器世间。十法界各自具有这三种世间,因而总共三十种世间,那么百法界便具有三千种世间。三千种世间囊括了六凡四圣和宇宙万象,但他们都是"介尔一念心"的产物。

  天台宗提出了以本宗为中心的判教说。所谓判教,是中国佛教界看到大乘、小乘、空宗、有宗、密宗等派别的佛经,充满矛盾和分歧,却无法指责哪些佛经不对,就将所有的佛经系统地进行排队、剖析,指出它们之所以说法有矛盾,是由于佛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根机的对象灵活地进行不同的教育所致,因而所有佛经总的原则和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天台宗的判教说是五时八教说。五时依次为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指依据宣传形式划分的化仪四教和依据宣传内容划分的化法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化之仪式,譬如药方。藏、通、别、圆,所化之法,譬如药味。"(灌顶:《天台八教大意》)天台宗把五时和八教相应地配合起来,还用淡浓薄厚有别的五味加以比喻。

  第一时为华严时,属于顿教,乳味。佛成道后,首次说法,讲的是《华严经》。《华严经》博大精深,一般人听不懂,只有根机高的人能领悟,"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机不经历,故名为顿"。(《天台八教大意》)第二时为鹿苑时,佛在鹿野苑讲小乘经典《阿含经》,故第二时又叫阿含时,酥味。针对听众根机低这一实际情况,佛为他们讲述自己成道前的世俗经历,来诱导他们悟解正道。当时有五个听众皈依佛教,成为弟子。第三时为方等时,是大乘初期,生酥味。方等是大乘有宗所有经典的通称。对于已经接受了小乘道理的人,佛继续加以开导,为他们讲解大乘经,使他们去小就大。第四时为般若时,熟酥味。《般若经》是大乘空宗的经典,是由佛的弟子代为立言的。佛以空宗理论向听众宣讲诸法皆空的道理,使他们进一步接受大乘思想。第二时、第三时、第四时,都属于渐教。第五时为法华涅槃时,醍醐味。佛讲解《妙法莲华经》和《涅槃经》,阐发出世本意。《妙法莲华经》是天台宗所宗奉的经典,天台宗认为《妙法莲华经》和《涅槃经》道理高妙,因而这一时最为高级,超出顿教和渐教之上,属于圆教。

  关于秘密教和不定教,隋代僧人灌顶指出:"同听异闻,互不相知,名秘密教。同听异闻,彼彼相知,名不定教。秘密、不定名下之法,只是藏通别圆佛世逗机,一音异解,从化仪大判,且受二名。"(《天台八教大意》)这是说从听众一方来说,同时听佛讲法,但根机不同,理解不一,互不相知,这就叫秘密教。从佛这一方来说,能使同时听法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都有收获,这就叫不定教。

  关于藏通别圆,智顗解释说:经、律、论总称三藏。《阿含经》阐述修行法,是定藏;律是防止身口意恶业的规定,是戒藏;论是阐释经典大义的理论文字,是慧藏。因此,藏教指小乘,与鹿苑时(阿含时)相应。通是同的意思。通教是佛对根机不同的菩萨乘(大乘)和声闻乘、缘觉乘(同属小乘)这三乘听众共同讲的内容,是大乘的初门,与方等时相应。小乘听众根机低,悟解有限,可以通入藏教;大乘听众根机高,体会丰富,可以通入别教和圆教。别是不共的意思。别教只单独对大乘利根人讲,小乘钝根人即使在座,也是如聋如哑,完全听不懂,所以叫别教。别教与般若时相应。圆是不偏不别的意思。圆教"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事理俱足,不偏不别,但化最上利根之人"。圆教和藏教、通教、别教不同。圆教也说戒定慧,但"皆约真如实相佛性涅槃而辨,岂同三藏偏浅戒定慧乎?佛性真如平等之理,声闻、辟支佛(即缘觉乘)所不能知,何得而入?故非通也。种种法门位行阶级,无不与实相相应,摄一切法,从初一地无不俱足一切诸地,是故非别"。(智顗:《四教义》)因而圆教高于藏教、通教、别教,居于首位,是化导的终极,纯圆独妙,与法华涅槃时相应。

  隋唐时期的其它宗派,也从本位主义出发,提出不同的判教说法。三论宗分为二藏三法轮,法相宗分为三教,华严宗分为五教十宗,净土宗分为二门,等等。

  二、三论宗

  三论宗是隋朝胡族血统的中国僧人吉藏创立的,以印度空宗论师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为立论依据。自编传法系统是:龙树-提婆-罗睺罗-青目-须利耶-苏摩-鸠摩罗什-僧肇-昙济-僧朗-僧佺-法朗-吉藏。该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中惟一的空宗,主张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提出破邪显正、真俗二谛、八不中道三种法义。

  吉藏(549-623),祖父是安息国人,避仇移居中国南海,后迁金陵,吉藏即出生于金陵。吉藏七岁出家,受具足戒后云游各地。隋朝平定江南后,他住越州(浙江绍兴市)嘉祥寺,被称为嘉祥大师。其著作重要者有《中观论疏》10卷、《十二门论疏》3卷、《百论疏》3卷、《三玄论义》一卷、《二谛义》3卷等等。

  三论宗的中心理论是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论,认为诸法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没有自性,毕竟空无所得,但为了引导众生,就用假名说有,这便是中道,认识了中道,就把握了诸法的实相,也就达到了解脱境界。为了阐明这个道理,三论宗提出破邪显正、真俗二谛、八不中道三种法义。

  破邪显正:破邪是破有所得,显正是显无所得。该宗的宗旨是破而不立,即只破斥颠倒虚妄,别无所有,故破邪即是显正。

  真俗二谛:真谛又称为胜义谛、第一义谛,即佛教真理,真实而正确。俗谛又称为世俗谛,即世俗认识,虚幻而颠倒。二谛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真谛无法用世间语言概念来表达,但不表达,人们就无从认识和把握真谛,于是为真谛而说俗谛,这是由俗入真;证得真谛之后,仍有俗谛,于是由真谛随顺世俗概念作种种方便,使人们认识逐步提高,明白究竟,这是由真化俗。具体地说,为著空者依俗谛明有,为执有者依真谛明空,以便体会诸法实相。建立二谛,只是教化的方便,为引导众生而设,因而不可执此说而堕于有所得见。

  八不中道:八不指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生灭涉及宇宙万象的本原问题,常断涉及它们的连续性问题,一异涉及它们的同一和差异问题,来去涉及它们的转化问题,囊括本质、现象、时间、空间、运动等等方面。不生:一切现象皆由缘而生,缘依前缘而生,依次类推,辗转相续而来,不是自生或他生。以谷物为例分析宇宙万象,谷物从种子生长而来,种子又从种子生长而来,不是无缘而生或由其它种类的种子而生。不灭:不生应灭,但不灭。谷物辗转相续,原来的种属未消失断绝。不常:不灭应常,但不常。谷物经历发芽、生茎、长叶、结实各个阶段,未保持恒常不变的状态。不断:不常应断,但不断。谷物各个阶段状况不同,但生长连续不断。不一:不断应一,但不一。种子和芽、茎、叶、实,各有区别,相状不一样。不异:不一应异,但不异。芽、茎、叶、实各自不同,但和种子的种类一致,未变成其它种类的东西。不来:不异应来,但不来。谷芽由谷种长出,不是如同鸟飞于树那样从外而来。不去:不来应去,但不去。谷芽从谷种长出,但不像蛇爬出洞那样和谷种脱离关系。八不中道用双边否定的办法显示宇宙间一切现象皆无自性,以证得中道实相。

  三、三阶教

  三阶教是隋朝僧人信行创立的宗派,又叫三阶宗、第三阶宗、三阶佛法和普法宗。三阶教把全部佛教按照时间、处所和人分为三类,每类再分为三阶。时间的三阶是:佛灭度后第一个五百年为第一阶,是正法时期,依照佛教教义修行的人,都能证得圣果。第二个五百年为第二阶,是象法时期,信仰佛教的人,似有所证,实无所证。第三个五百年以来为第三阶,是末法时期,佛教日益衰微。处所和人的三阶是:净土是利根(根机最高)第一阶一乘人所依止的世界,秽土是第二阶三乘人和钝根(根机最低)第三阶世间众生所依止的世界。三阶教还将佛法分为别法、普法两类。所谓别法,是于法分大乘小乘,于人辨圣贤凡愚。这又叫有眼众生佛法,如同有眼能辨颜色。所谓普法,是于法不分大小,于人不辨圣凡,普信普敬,不尊此法而斥他法。这又叫生盲众生佛法,如同生来眼瞎,不辨颜色。第一阶人唯学一乘法,第二阶人唯学三乘法,所学各别,故名别法。第三阶人具有空有邪见,侧重学习大乘或小乘,必然爱此憎彼,造成谤法之罪,故第三阶相应之法是普法。他们认为一切众生都有可能成佛,身上都有佛性、如来藏,因而都是佛性佛、如来藏佛,也都是当来佛。对一切众生都作佛想,故都是佛想佛。对人的态度既无差别,对法的感情又无爱憎,故对已成未成诸佛一律普敬。因此,三阶教僧人路上见到行人,不分男女,一律礼拜。对人普敬的同时,对自己须认识空有邪见的过恶,以苦行忍辱的方式来加以荡涤。三阶教人每天只吃一顿乞讨来的饭,以吃寺院的饭为不合法。他们死后实行野葬(林葬),尸体被置放于荒郊的尸陀林(寒林),施舍给鸟兽作食物,残余尸骨由同仁收集起塔。三阶教人反对净土信仰,不念阿弥陀佛,只念地藏菩萨。他们认为一切佛像都是泥胎,不必尊敬。他们设立无尽藏院,接受社会的布施,用以经营当铺、钱庄,将所得分为三份,"一分供养天下伽蓝增修之备,一分以施天下饥馁悲田之苦,一分以充供养无碍(即斋僧)"。(《太平广记》卷439《裴玄智》条,出《辨疑志》)

  信行(540-594),俗姓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12说他是魏州(河北大名县)人,道宣《续高僧传》卷16说他是魏郡(河南安阳市)人。信行17岁出家。北魏太武帝以来北方大规模的毁佛行动,使他意识到末法时期的来临,产生了危机感,萌发了三阶教思想,并将宗教主张贯彻到自己的实践中。他年满20时,"于相州(安阳市)法藏寺舍具足戒,亲执劳役,供诸悲敬,礼信道俗,单衣节食,挺出时伦(超越时辈)"。(《续高僧传》卷16《信行传》)开皇三年(583),他44岁,在相州光严寺,发愿为隋文帝、诸师父母及所有众生施舍自己身命财物以作无尽藏布施,具体地说,有佛教活动,包括礼佛、诵经、众僧、众生、离恶、头陀等,有物质施舍,包括饮食、食器、衣服、房屋、床坐、灯烛、钟呗、香、炭灰、洗浴等,共16种无尽藏行,夜以继日,直到自己成佛为止。四年后,他致函相州知事,发誓舍弃自己的一切来从事无尽藏布施,请代向朝廷奏报,使他如愿以偿。这种思想是受到《华严经》普度济世思想的启发而产生的。开皇九年,他应隋文帝征召,带着弟子僧邕等人从相州赴长安。仆射高颎邀请他住进真寂寺,立别院予以安置。他在长安设置了化度、光明、慈门、慧日、弘善五所三阶道场。在实行三阶教实践的同时,他撰写了《对根起行法集录》、《三阶位别集录》等著作。开皇十四年正月四日,他在长安去世,享年55岁。

  尽管三阶教人以自损的方式做善事,以普敬的方式对待一切众生,但三阶教并没有赢得普遍的欢迎。他们认为隋朝时间正当末法,处所是秽土,人属于钝根,再加上聚敛钱财,经营当铺、钱庄,引起佛教内部不同派别的不满,也触动国家同他们的经济利益冲突,引起朝廷的反感,隋唐政府曾加以取缔。

  四、律宗

  律宗是以研究、传播、主持戒律为主的宗派。唐初僧人道宣在终南山从事戒律研究著述,所创立的一派称为南山宗,相州(河南安阳)僧法砺别创相部宗,盛行于相州一带,长安西太原寺僧怀素又创东塔宗,并称律下三宗。后来南山宗兴盛,律宗也就专指南山宗而言。主要理论是戒体论。

  道宣(596-667),俗姓钱,丹徒(江苏丹徒)人,一说吴兴(浙江湖州)人。16岁时出家。后受唐廷指派,在长安西明寺当上座。著有《广弘明集》30卷、《续高僧传》30卷、《集古今佛道论衡》4卷、《大唐内典录》10卷,是重要的佛教史、佛教目录和社会史资料。法砺(569-635),冀州赵郡(河北赵县)人。怀素(625-698),俗姓范,京兆(陕西西安)人。

  律宗三家的理论分歧,在于对戒体到底是什么质地的东西说法不同。佛教认为一切诸戒分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指佛制定的所有戒律。戒体指徒弟从师傅受戒时所产生而领受在心的法体,即防范杜绝身口意三业过失的心理功能。戒行指受戒者在戒体支配下出现的符合佛教规定的言论行动。戒相指受戒者因为戒体坚固、戒行彻底而表现出来的可作为楷模的相状。关于戒体,佛教文献旧译作"无作",新译作"无表"。古来僧人多依据《成实论》,以"无作"为不相应法,即戒体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借物质、精神的差别而成立的有生灭变化的一切现象。法砺从武德元年(618)至武德九年,为《四分律》作疏十卷(旧疏),即依据《成实论》,因而相部宗对于戒体的理解,坚持传统的说法。东塔宗怀素于咸亨元年(670)撰成《开四分律宗记》十卷(新章疏),依据根本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俱舍论》,以"无表"为色法,即认为戒体是物质现象。南山宗道宣曾参加玄奘译场的译经活动,受到法相宗的阿赖耶识种子说的影响,认为《四分律》通于大乘,以戒体为阿赖耶识种子,即认为戒体是精神。三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宰相元载"笃重素公(怀素),崇其律教"(《宋高僧传》卷15《如净传》),影响到唐代宗。元载死后,唐代宗于大历十三年(778)敕令长安14位临坛大德在安国寺讨论新旧二疏,修订施行,由律僧如净负责组织。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如净奏二疏并行,可见三家的理论分歧没能调和,相部宗依然流行。僧普愿即是例证,他是郑州新郑人,大历十二年,到嵩山会善寺受具足戒,"习相部旧章"。(《宋高僧传》卷11《普愿传》)

  五、唯识宗

  唯识宗是由唐初僧人玄奘奠基、其弟子窥基建立的宗派。该宗以一系列佛教名相(概念)分析一切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阐释一切唯识所变,故又称为法相宗。由于玄奘、窥基长期居住长安大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宗。该宗依据的典籍是印度大乘有宗瑜伽行派的十一论,其中以《瑜伽师地论》最重要,其余十论处于从属地位,故有一本十支的说法。自编传法系统是:无著-世亲-陈那-护法-戒贤-玄奘-窥基。基本理论有三性说、唯识说、五种姓说。

  玄奘(602-664),俗名陈袆,洛州缑氏(河南偃师市)人。二兄长捷在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玄奘受其影响,13岁出家。武德五年(623),在成都受具足戒。他到各地游学,为各家说法不一感到困惑,遂萌动了去天竺求经问道的念头。贞观三年(629,采陈垣说),他从长安出发,冒着违抗朝廷禁止国人出蕃的禁令,悄悄西行。沿途受到通缉,所过烽堠,差点中箭。偷渡玉门关后,茫茫戈壁,不见道路,他凭借尸骨、马粪辨认去向。一次,连续四五天滴水不沾,人马饥乏,晕倒在地,靠念观音菩萨保佑而勉强前进。进入西域,在高昌王的帮助下,绕道西突厥王廷碎叶城(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然后到达天竺。他游历天竺各地,巡礼佛教胜迹,广泛学习大小乘佛教。他长时间居住中天竺那烂陀寺,拜戒贤法师为师,学习大乘经典和各种学问。他参与了几次同佛教内部不同派别和顺世外道的论争,都获得胜利,被大乘人恭维为大乘天,小乘人恭维为解脱天。贞观十九年(645),他返回长安,数十万民众在城外夹道欢迎他,如值弥勒下生。他带回如来舍利150多粒,金檀佛像七躯,梵本经论657部。唐太宗时在洛阳,召见他时发现他词论典雅、风节贞峻,一再动员他还俗做官,被他拒绝。唐太宗认为他的经历超过张骞通西域,责成他写出来。他回长安后,口述游历,由弟子辩機笔录为《大唐西域记》一书。在唐太宗、唐高宗父子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日以继夜地翻译佛教典籍,译出《大般若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俱舍论》等等,一共76部1347卷,比竺法护、鸠摩罗什、真谛、义净、不空几位所译的总数1222卷多出百余卷。他的译文典雅、准确,为佛教界所推崇。他把精力用于翻译佛教典籍和解答中外僧人的疑难问题,无暇创立宗派,但为弟子窥基创宗奠定了理论基础。

  窥基(632-682),俗姓尉迟,祖先是西域人,本人生于长安。其伯父是唐初大将尉迟敬德。窥基17岁出家,奉敕成为玄奘弟子,在大慈恩寺学习梵文和佛教,是玄奘译场的重要人物。他的著述很多,有《瑜伽师地论略纂》16卷、《成唯识论述记》20卷等等。他被尊称为慈恩大师。

  唯识宗的基本理论有以下一些说法:

  三性说:一是遍计所执性,即妄有性,说世俗认识从方方面面去度量以名言概念所表示的宇宙万象,执著为各有自性差别的实有,这是根本错误。二是依他起性,即假有性,说宇宙万象依因缘条件而生起,没有自性,虚幻不实,似有非有,这是相对真实。三是圆成实性,即实有性,说圆满成就一切现象的实体,即真如佛性,是不依据任何因缘条件的真实的存在,由具有无上智慧的人通过神秘的直觉"瑜伽"亲自证得,这是绝对真实。对此,天竺论师陈那打比方说:夜里行走见一物,以为是蛇,随后发现是绳子,再看看,绳子是用麻做的。最初误把绳子当成蛇,完全错误,是遍计所执性;接着发现是绳子,看到现象,相对正确,是依他起性;最终分析出绳子的本质是麻,完全正确,是圆成实性。总之,认识了三性,也就认识了有和无、假有和实有、现象和本体的关系,从而获得全面的认识,这就是中道观。

  唯识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精神实体"识"变现出来的。识分为八种。前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六根作用于六境而产生的,它们担负同外境联系的任务,起认识和追求的作用。第七识末那识也是意识,但和第六识意识不同,意识同外境联系,但末那识不同外境联系,只是联系前六识和第八识的桥梁,永不间断地把第八识思量为自我,影响前六识对外境产生贪爱执著,这是一切我执的最后根源。第八识阿赖耶(原意粮仓)识是贮存一切心理活动的仓库和发号施令的总指挥部,不同外境直接联系。它是永恒相续的意识流,接受前七识的熏习,把熏习所产生的印象保存下来。它含藏着许许多多的种子,是精神的潜在状态,具有能生的势力,能够产生与自己同类的现象(能生自果),因而又叫功能。种子是产生宇宙万象的因缘条件,有染净之别,即有漏无漏两类,有漏种子是世间诸法的因,无漏种子是出世间诸法的因。唯识宗的这个说法在逻辑上存在混乱,一方面认为阿赖耶识种子是宇宙间一切有为法现象的总根源,这有本体的含义,另一方面又认为阿赖耶识种子属于有为法现象,这便不具备本体的含义。阿赖耶识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被认识的客体。认识不是主观认识功能对客观事物的作用,而是八识对于自己变现出来的现象的认识,即自己认识自己。

  五种性说:唯识宗否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说法,认为众生本身具有的种子有无漏和有漏的区别,修行结果自然不同,因而提出五种性说。第一等是如来种性,未来成就为佛、菩萨。第二等是独觉种性,未来成就为辟支佛。第三等是声闻种性,未来成就为罗汉。这三种统称三乘。第四等是不定种性,虽具有三乘种子,但不一定证得三乘果位。第五等是无种性,永远在六道中轮回,最好的前途是转生到人间或天界。

  六、净土宗

  净土宗是专修往生西方弥陀净土法门的宗派,又名莲宗。由唐初僧人善导创立,尊创立白莲社的东晋庐山东林寺僧慧远为初祖。崇奉的典籍是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净土宗宣传西方十亿佛土之外有个极乐世界,一切皆以七宝(金、银、琉璃、玻璃、车渠<海洋软体动物的外壳>、珍珠、玛瑙)装点。昼夜六时,天雨宝花。风是香风,水是宝水。各种神鸟不停鸣叫,声音动听。净土的主人是阿弥陀佛(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他的胁侍,统称西方三圣。修净土的人一生不停地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圆满时,阿弥陀佛即派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将念佛者接到净土。人往生这里,长生不老,永远过着幸福生活,想要什么立刻如愿以偿。"衣服饮食,花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斋,宫殿楼阁,……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无量寿经》)由于净土宗没有艰深繁琐的理论,修持法门简单易学,因而在民间广泛传播。

  善导(613-681),俗姓朱,临淄(山东淄博)人。他在长安教化民众念佛,抄写《阿弥陀经》数万份,画极乐净土变壁画三百幅。著作有《观无量寿佛经疏》4卷、《观念法门》1卷、《往生礼赞偈》1卷等等。

  为净土宗的成立和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僧人有道绰和少康。道绰(562-645),俗姓卫,并州文水(山西文水)人。他奉行念佛法门后,自己每天以念七万遍为限,并广劝僧俗念佛,教人以豆子计算念佛遍数,后改为串连无患子为念珠以计数。山西各地僧俗在他的影响下,"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续高僧传》卷20《道绰传》)善导曾到山西从他学习念佛往生法,才正式创立了净土宗。少康(?-805),俗姓周,缙云(浙江缙云)人。 唐德宗贞元(785-794)初年,他来到洛阳白马寺,见大殿中有佛经放出光芒,原来是善导的《行西方化导文》。少康于是去长安参拜善导影堂,见善导遗像升空而起,感到奇瑞显现,就读善导的著作,发誓以净土法门教化民间。他来到睦州(治今浙江建德县),诱导儿童念阿弥陀佛,念一声给一文铜钱。经过一个多月,逐渐普及开来,念阿弥陀佛多遍才给一文钱。一年后,蔚成风气,当地男女老少一见少康,就念阿弥陀佛。他这样把净土信仰推广到浙江,建立净土道场,"所化三千许人"。(《宋高僧传》卷25《少康传》)

  七、华严宗

  华严宗是武则天时期胡族血统的中国僧人法藏创立的,依据的佛经是《华严经》,由于发挥法界缘起的旨趣,故又称法界宗,因法藏被武则天赐号贤首(《华严经》中菩萨名),故又称贤首宗。该宗的传法系统是:法顺(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该宗为阐明法界缘起教理,提出四法界、六相、十玄门等法门。

  法界缘起说:是说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现象,由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生起,互为因果,相资相待,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此即是彼,彼即是此,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同帝释天宫殿上无数宝珠缀织成的因陀罗网,重叠辉映。为阐明这个道理,又细分为四法界说。四法界是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事法界略相当于客观存在这一概念,但与这一概念的哲学意义不同,认为是由理法界变现出来的假有,不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事法界说宇宙万象彼此差别,各有自相,分界不同,山是山,水是水。理法界指宇宙万象的共同本体,一切事物虽千差万别,但它们的真实体性都是真如佛性。理事无碍法界说本体和现象,和谐无碍,水即波,波即水。事事无碍法界说宇宙万象虽千差万别,但同一本体,因而现象之间圆融无碍,水与波无碍,波与波也无碍。

  六相圆融说:六相指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总相是说一种缘起事物的总体,例如房屋。别相是说一种缘起事物的各个部分,如构成房屋的梁柱砖瓦等等。同相是说各个部分相状不一,共同合成一个整体,如梁柱砖瓦各不相同,共同构成房屋。异相是说各个部分虽共同合成一个整体,但各自依然不同,如梁柱砖瓦依然各是各的相状。成相是说各个部分合成一个整体,则此整体生成,如以梁柱砖瓦合成房屋,则房屋生成。坏相是说各个部分毕竟保持着自己的独立状态,未消泯自己而融为一体,如梁柱砖瓦本来各自独立,虽构成房屋但没有变成房屋。六相分两类,搭配成相应的三组。总相、同相、成相为一类,指整体,是从无差别的方面说的;别相、异相、坏相为一类,指部分,是从有差别的方面说的。同时,六相又两两相顺,总相与别相,同相与异相,成相与坏相,即整体与部分,无差别与有差别,同时具足,相即相融,和谐统一。离开总相,即无别相;离开同相,即无异相;离开成相,即无坏相。因此,总相即别相,别相即总相,同相即异相,异相即同相,成相即坏相,坏相即成相。房屋就是梁柱砖瓦,梁柱砖瓦就是房屋。从整体与部分、同一与差别、生成与坏灭三对范畴六个方面来看,虽然一切现象各不相同,但都是融通无碍的。

  十玄门:一是同时具足相应门,说一切事物互为因缘,同时产生和存在,具备各自的条件,宇宙是万物和谐共存的体系。二是广狭自在无碍门,说事物不分大小,互相包含,任运俱现,自在无碍。此门原作诸藏纯杂具德门,说佛教各种修行都具有功德。三是一多相容不同门,说本体(一、理)和宇宙万象(多、事),彼此相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又有区别,你不是我,我不是你。四是诸法相即自在门,说宇宙万象由于本体同一,因而任何一事物都可以摄入其余事物,一事物即一切事物,一切事物即一事物,彼此相同无碍。五是秘密隐显俱成门,说事物同时具有隐蔽和显露两种相状,被观察注意到则显露,未被注意到则隐蔽。六是微细相容安立门,说即便是微细事物,也为其余庞大事物所包容,那么,微细事物必然反过来包容其余事物,彼此安然并立。七是因陀罗网境界门,说一切事物相入相即,交互摄入,无穷无尽,如同因陀罗网上面缀的宝珠一样,各各相映,一珠现一切珠影。八是托事显法生解门,说观察具体事物,要联系现象和本体的关系,产生正确理解。九是十世隔法异成门,说事物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每一世又各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九世,每世为别世,九世又相互摄入,合成一念(刹那),称为总世,别世总世合为十世。十世区分是隔法,事物在十世中同时具足显现,隔法异成,同时存在于一念中,即事物在一刹那中便包含着九世,在时间上既有区别又无区别。十是主伴圆明具德门,说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来看,一切事物都是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因而以任何事物为主,其余事物都是伴,主伴交辉,相依无碍,具德圆满。此门原作唯心回转善成门,说一切佛教功德都由心回转,能够成就一切善业。

  法藏(643-712),祖先是康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人,其祖父时移居中国,他本人生于长安。出家后学习用力最多的是东晋译本《华严经》,曾参与玄奘译经活动。武则天时,于阗僧实叉难陀携带梵本《华严经》来洛阳,奉敕翻译,法藏担任笔受工作,完成新译《华严经》。这两个本子都是节译本。法藏先后讲解新旧《华严经》三十多遍。他在讲解华严义理时,善巧化诱,常以教具和通俗说法把深奥复杂的道理变得简单易懂。一次,武则天不解华严义理,法藏就以宫殿前的金属狮子为教具,撰写《金师子章》来开导她。《金师子章》不足一千一百字,却囊括了华严宗的基本理论和判教说法,有咫尺万里之势。所以能这样,除了法藏具备高度的概括能力以外,还由于他以实物为例,舍弃了很多论证过程。为了说明色空无碍关系,《金师子章·辨色空第二》就以金体比喻佛性(空),以狮子相比喻现象(色),说:"师子相虚,唯是真金。师子不有,金体不无,故名色空。又复空无自相,约色以明。不碍幻有,名为色空。"为了说明秘密隐显俱成门,《金师子章·勒十玄第七》说:"若看师子,唯师子无金,即师子显金隐。若看金,唯金无师子,即金显师子隐。若两处看,俱隐俱显。隐则秘密,显则显著,名秘密隐显俱成门。"法藏很善于利用教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进行直观教育。为了说明事事无碍法界,他为武则天和那些理解力低的人准备了十面镜子,安放于八方上下,镜面相对,各距一丈,中间安放一尊以火炬照着的佛像。于是,每面镜子中都重重叠叠地现出佛像和其它镜子映现佛像的样子。在场的人一下子都明白了这一佛教理论。

唐十一面观音头像(西安出土)

  法藏还出入宫廷,参与国家大事。神功元年(697),契丹大举入寇,武则天一方面派军队前往应战,一方面敕令法藏"依经教遏寇虐"。法藏上奏道:"若令摧伏怨敌,请约左道诸法。"所谓左道,是指巫蛊、方术、诅咒、祈祷鬼神等等带有迷信色彩的斜门旁道,由于认识能力受到科学知识幼稚的限制,左道被看作是危害政治的行径,一直为统治者所严禁。但这次武则天允许实行。法藏于是沐浴更衣,建立道场,设置十一面观音菩萨像,行道作法。几天后,契丹军队所见的武周军队便成了"无数神王之众",又见"观音之像浮空而至",因而军心大乱,被武周打败。武则天下敕表彰法藏,说:"蓟城之外,兵士闻天鼓之声;良乡县中,贼众睹观音之像。醴酒流甘于阵塞,仙驾引纛于军前。此神兵之扫除,盖慈力之加被。"神龙元年(705)正月,宰相张柬之趁武则天病重,发动政变,诛杀武则天的亲信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拥立唐中宗复位。法藏参预政变,"内弘法力,外赞皇猷"。中宗下诏表扬法藏道:"传无尽之灯,光照暗境;挥智慧之剑,降伏魔怨。凶徒叛逆,预识机兆,诚恳自衷,每有陈奏,奸回既殄,功效居多。"(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由此可见,佛教徒标榜出世,实际做不到,因而不得不以出世而入世。

  八、密宗

  密宗创立于禅宗之后,但禅宗在晚唐五代大规模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因此,禅宗留在后面介绍。

  密宗是由开元三大士即唐玄宗开元年间三位来华的天竺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创立的。密宗不像称为显宗的其它宗派那样用明白的语言正面宣传教义,而是用号称真言的咒语来表达,咒语隐秘难解,故名密宗、真言宗。又由于密宗依理事观行,修习身语意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成就,故又名瑜伽密宗。密宗崇拜大日如来(法身佛毗卢遮那)。分为两派:善无畏传播胎藏界,崇奉《大日经》;金刚智和不空传播金刚界,崇奉《金刚顶经》。

  密宗主张六大缘起说,认为佛和宇宙万象都是由地水火风空识这六大形成的。前五大是色法(物质现象),属于理;后一大是心法(精神现象),属于智。六大无碍,彼此兼有。大日如来佛就是六大,宇宙万象都由六大构成,因而都是大日如来法身的显现,一切国土都是大日如来所依止的密严净土。胎藏界属于理,于一心法界上树立理平等,同中观派(大乘空宗)关系密切。金刚界属于智,于一心法界上树立智差别,同瑜伽行派(大乘有宗)关系密切。密宗崇拜护摩,护摩是烧的意思,分内外两种,主张以智慧之火烧掉烦恼和业,即可生出菩提芽,还往往烧掉大批的物资、庄园,以得到所想要的东西。密宗提倡祭祀、供养,变禁欲主义为纵欲主义。他们崇拜男精女血,认为"女是禅定,男是智慧"(《大日经疏》卷4),念女人名号"能除一切贫穷业障,获得丰饶财宝富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善无畏(637-735),13岁时继任中天竺乌荼国国王,兄弟们起兵相争,他在平定叛乱后放弃王位,出家为僧,曾在中天竺的那烂陀寺学习密教。开元四年(716),他以80岁高龄来长安。开元十二年,他随唐玄宗来洛阳,奉诏在大福先寺同其弟子嵩山嵩阳寺僧一行共同翻译《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等佛经。一行担任笔受工作,"删缀辞理,文质相半,妙谐深趣,上符佛意,下契根缘,利益要门,斯文为最"。(《宋高僧传》卷2《善无畏传》)《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的梵文原本共有十万颂,善无畏的译本只是"撮其要耳",成书七卷,简称《大日经》。这是密宗崇奉的经典,翻译出来加以学习传播,表明密宗在洛阳正式成立。善无畏翻译这部经典时,鉴于密宗特别重视咒语,为了使中国人都能大致按照梵文的读音去念诵,就把经中的密咒全部写出梵文,用汉字注出读音。天竺古代的语言文字学叫做悉昙(意译为成就、吉祥),善无畏是在中国最早讲求这门学问的人。他的这一做法,为后来不空翻译密宗经典所继承。在善无畏的著述中,有一卷《无畏三藏禅要》,是他同嵩山会善寺僧敬贤讨论佛法的纪录。这本书先开发心、供养、忏悔、受戒等十一门,再说观智密要、禅定法门,列举陀罗尼十首和月轮观法等。初学禅人多怕起心动念,无法增长善念,以为专守无念才是究竟。他不以为然,主张先正念增修,然后即可达到究竟清净的境界,因而不怕起心,只怕进学做得不到位。这反映出当时的禅风和他对禅定的理解。开元二十三年十一月七日,善无畏在洛阳去世,享年99岁。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三日,葬于龙门石窟西山广化寺,55年后建碑于塔院旁,世俗弟子李华为他撰写了碑铭。

  金刚智(669-741),南天竺人,广泛学习经律论三藏,"闻脂那(中国)佛法崇盛,泛舶而来"。开元八年,随唐玄宗来洛阳。一行也以他为师,因而一行同时传播胎藏界和金刚界。开元二十年八月十六,金刚智在洛阳广福寺去世,享年71岁。同年十一月七日,"葬于龙门南伊川之右","灌顶弟子中书侍郎杜鸿渐素所归奉,述碑纪德焉"。(《宋高僧传》卷1《金刚智传》)

  不空(705-774),一说师子国(斯里兰卡)人,一说北天竺人,自幼来华,开元七年出家,时年15岁,是金刚智的弟子。五年后,他在洛阳广福寺受具足戒。此后18年,他随金刚智学习翻译,广泛学习律仪和中文、梵文的经论。金刚智去世后,他回天竺,天宝五载(746)再度来华,在长安、洛阳、武威(甘肃武威市)翻译佛经。

  密宗人修习身、语、意三密,常有一些出人意表的举止。善无畏在洛阳,一次旱情严重,唐玄宗派宦官高力士去请他祈雨。善无畏于是在钵中盛水,用小刀搅动,以梵语念咒语数百声。片刻间,钵中出现手指头大的一条龙,通体鲜红,时而昂首浮出水面,时而潜入水底。他继续边搅动边念咒,终于,一股白气由钵中蒸腾而起,高达数尺,渐渐消退。他让高力士赶快回宫汇报。高力士骑马飞奔,回头"见白气疾旋,自讲堂而西,若一匹素,翻空而上。既而昏霾,大风震电"。高力士刚到达天津桥,"风雨随马而骤"。善无畏还在洛阳邙山看见一条巨蛇,叹道:"欲决潴(zhū,水停聚)洛阳城耶?"因而用天竺语念咒数百声,不几天蛇死,"乃安禄山陷洛阳之兆也"。(《宋高僧传》卷2《善无畏传》)金刚智也曾受诏在洛阳求雨,一行参与活动。金刚智"用不空钩,依普萨法,在所住处起坛,深四肘",作法七天,终于"崩云泄雨","而结坛之地,穿穴其屋,洪注道场"。洛阳民众都说:"[金刚]智获一龙,穿屋飞去。"于是"求观其处,日千万人"。金刚智据说还有起死回生的本事。唐玄宗的一个女儿--第25公主久染沉疴,缠绵病榻,后来病情恶化,多日闭目不语。唐玄宗估计她快死了,就敕令金刚智对她授以戒法。金刚智到公主跟前,选取宫中两个七岁幼女,用绯缯缠住脸,卧在地上,使宦官牛仙童写敕令一纸,在别处烧掉。金刚智用密语念咒,两个幼女即能一字不遗地将敕令背诵出来。金刚智调整呼吸,止息杂虑,专心一境,又以不可思议力使两个幼女带着敕令到琰摩王(地狱阎罗王)那里去。不一会儿,琰摩王派已故的公主保姆刘氏护送公主的魂魄随两个幼女还阳间。于是公主睁开眼,坐了起来,言语正常。唐玄宗听说后,来不及等待仪仗护卫,急忙骑马来看女儿。公主对他说:"冥数难移,今王遣回,略觐圣颜而已。"(《宋高僧传》卷1《金刚智传》)不空见邙山有巨蛇,"矫首(抬头)若丘陵,夜常承吸露气","每欲翻河水陷洛阳城以快所怀",就为他授戒说因果,使它不至于作恶。"后樵子见蛇死涧下,臭闻数里。"(《宋高僧传》卷1《不空传》)

  密宗人的这些活动,使唐玄宗松动了重道抑佛的态度,对佛教稍稍归仰。

  九、禅宗

  禅宗是武则天时期的僧人慧能创立的,以用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故又称佛心宗。禅宗初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后来依然离不开文字,出现很多禅师语录。自编传法系统是所谓西天二十八祖与东土六祖。西天初祖是迦葉,说灵山会上,如来拈花,迦葉微笑,开教外别传的风气之先。东土初祖是来华天竺僧菩提达摩。慧能是东土六祖。实际上,慧能之前,只是借教悟宗、实行渐悟的如来禅禅学,慧能创宗,才是不立文字、实行顿悟的祖师禅禅宗。

  慧能(638-713),俗姓卢,祖籍范阳(北京市),其父贬官新州(广东新兴)后生慧能。慧能目不识丁,一次卖柴,听人诵《金刚经》,似有领悟。他打听到东土五祖弘忍在蕲州黄梅(湖北黄梅)冯墓山聚徒讲习《金刚经》,于是慕名前往参禅问道。弘忍轻蔑地对他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獦(gé)獠,若堪作佛?"慧能毫不含糊地答道:"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敦煌本《坛经》)弘忍没允许他正式出家,让他在寺中当行者,在碓坊舂米。将及一年,弘忍招集寺众,让各自作偈,以选拔接班人,将菩提达摩的袈裟作为信物传付其人。弘忍弟子七百多人,尉氏(河南尉氏)人神秀是上首弟子。神秀书偈于壁,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这是渐悟法门。慧能以为神秀没有见性,就自作两偈,请人书写于壁,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敦煌本《坛经》)这是顿悟法门。弘忍认为神秀尚未登堂入室,慧能见解透彻,就秘密地对他传衣付法。

  慧能说法的纪录被整理成《坛经》,最早的本子是敦煌出土的唐代抄本,偈语作"佛性常清净",后出的三个本子篡改为"本来无一物"。今人郭朋先生认为"本来无一物"是空宗的说法,不符合慧能的佛性思想,因而不是慧能原话。宋代禅僧黄龙悟新诗云:"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涂糊。明明有偈言'无物',却受他人一钵盂。"郭朋指出悟新由于误信后出《坛经》本子的说法,讽刺慧能"一方面'倩人'书壁,宣称'本来无一物',而同时,却又接受弘忍传授给他的一只'钵盂',难道这'钵盂'不是'一物'吗?"(《坛经校释·序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慧能得法南归,在猎户中隐居,佛教倡导"不杀生",争权夺利的僧人抢夺传法信物,不至于到以杀生为业的猎户中寻找他。隐居15年,他才开始出头露面,从印宗法师剃度,正式出家,后到广东曹溪宝林寺说法,禅宗正式创立。而神秀一系在北方占据统治地位,两京之间,皆宗神秀。这样,便出现了南宗顿门和北宗渐门的区别。安史之乱爆发后,南宗僧人神会在洛阳收剃度钱资助国家平定叛乱,促使顿门在北方大规模发展,后来在全国范围内占据优势,禅宗就成了南宗的专称。

  慧能认为众生心中都有同样的佛性,像日月一样清净明亮,若被妄念浮云遮蔽,便不能显现出来。"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故遇善知识开真法,吹却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见(现)"。佛与众生的差别,在于是否觉悟。"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众生应该单刀直入,"于自心顿现真如佛性"。(敦煌本《坛经》)因此,倡导明心见性,不假外求。这样便简化了成佛的途径,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因而受到佛教界和知识界的欢迎,迅速风靡全国。

  随着禅宗的发展,禅僧急剧增多。慧能之后的四传祖师怀海(720-814),认为禅僧住在律寺中,虽另立别院,但于说法、主持,都不合法。他住在洪州新吴(江西奉新)百丈山,为禅僧制定了《禅门规式》,后称《百丈清规》。这一制度规定:禅僧中得道眼者号为长老,也就是化导之主,按维摩诘居士住方丈之室的例子,长老居于方丈之中。禅僧一律住僧堂,依受戒年次安排。僧堂中设置通铺大床,僧众以斜枕床唇的姿势睡觉,叫做带刀睡。堂中配备衣架几案挂放道具。僧众朝参夕聚,长老上堂,升座主事,僧众在下面排列两行,宾主问答,讨论要义。斋饭随宜,务求节俭,二时均遍。禅僧不分地位高低,平时一律行普请法,即参加集体劳动。寺院内不设佛殿,不供佛像,只设讲法厅堂,表示佛祖亲自嘱授方丈为讲法的尊者。寺务分置十寮,设职主管。百丈清规与律法不同,成为丛林新例。

  禅宗发展到晚唐五代,分出五个支派。

  沩仰宗:灵祐(771-853),俗姓赵,福州长溪(福建霞浦)人,怀海的上首弟子。他住潭州(湖南长沙)沩山,被称为沩山灵祐。慧寂(807-883),俗姓葉,韶州(广东韶关)人,从灵祐学禅十多年,后住袁州(治今江西宜春)仰山,被称为仰山慧寂。沩仰宗以沩山、仰山合称命名。这个支派以想生、相生、流注生划分主客观世界。想生指主观思维。相生指所思之境,即客观世界。流注生认为主客观世界处在不间断的流动状态中。这三种生"俱为尘垢,若能净尽,方得自在"。(《人天眼目》卷4)

  临济宗:义玄(?-867),俗姓邢,曹州南华(山东菏泽)人。临济宗以他所居住的镇州(河北正定)滹沱河畔禅院名称命名。这个支派提出四料拣、四宾主、四照用的教育原则。四料拣是逼迫人们放弃自身存在的某种偏见,有我执者则夺人,有法执者则夺境(事境和理境),我执法执都有者,则人境俱夺。一是夺人不夺境。"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孩垂发白如丝。"前句存境,后句夺人。二是夺境不夺人。"王令已行天下满,将军塞外绝烟尘。"前句夺境,后句存人。三是人境俱夺。"并、汾绝信,独处一方。"既夺人,又夺境。四是人境俱不夺。"王登宝殿,野老讴歌。"既存人,又存境。(《古尊宿语录》卷4)四宾主是根据主(师)、宾(学人)双方见面的不同态度,以鉴定谁是行家。一是客看(kān,勘验)主,指客见解正确,主见解错误。二是主看客,指主正确客错误。三是主看主,指双方都正确。四是客看客,指双方都错误,还装模作样,卖弄机锋。四照用是四料拣的又一种说法,照是夺其法,用是夺其人,根据学人的具体情况,夺其法执我执,使其达到觉悟目的。一是先照后用,指夺其法而肯定其放弃我执的一面。二是先用后照,指夺其人而肯定其放弃法执的一面。三是照用同时,指法执我执并夺。四是照用不同时,指没有法执我执,不用夺。

  曹洞宗:良价(jiè,807-869),俗姓俞,会稽诸暨(浙江诸暨)人,后住豫章高安洞山(江西宜丰境内),称洞山良价。本寂(840-901),俗姓黄,泉州莆田(福建莆田)人,后住抚州曹山(江西宜黄境内),称曹山本寂,是良价的弟子。曹洞宗以洞山、曹山合称命名,平声字放仄声字前。曹洞宗提出五位君臣说,即:君位,正中偏;臣位,偏中正;君视臣,正中来;臣向君,兼中至;君臣合,兼中到。正偏的范畴和对应关系是:

  正--君、体、空、真、理

  偏--臣、用、色、俗、事

  这一说法把佛教关于本体和现象的关系,赋予了封建政治内容。

  云门宗:文偃(864-949),俗姓张,姑苏嘉兴(浙江嘉兴)人,住韶州云门山(广东乳源境内),因以名宗。他把云门宗的思想概括为三句话。一是函盖乾坤句,是说举真如本体可函盖乾坤万象。二是截断众流句,是说人们只需体证真如本体,乾坤万象就会在观悟中冰消瓦解,故不必认识客观外界。三是随波逐浪句,是说为了开导世人,又不妨随波逐流,随顺教化,灵活运用方法。这三句话被云门宗人推许为云门剑、吹毛剑。

  法眼宗:文益(885-958),俗姓鲁,馀杭(浙江馀杭)人,死后被南唐中主谥为大法眼禅师,因以名宗。法眼宗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但不同于唯识宗的说法,而接近华严宗。

  禅宗飞速发展,宗风发生很大变化。从大的趋势来说,由慧能时期的运用正常语言正面阐述禅宗主张,逐渐发展到摈弃一切外在形式的佛教实践活动,甚至呵佛骂祖、斗机锋等极端的地步,以求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禅宗人已不再坐禅,认为那是外求方式。马祖道一在南岳怀让门下学习佛教,独处一庵,专心坐禅。怀让为了开导他,就故意在他的庵外磨砖。道一问怀让磨砖做什么,怀让说用砖磨出一面镜子。道一说:"磨砖岂得成镜?"怀让说:"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譬牛驾车,车若不行,打牛即是,打车即是?"(《古尊宿语录》卷1)终于使道一抛弃了坐禅的求佛方式,转向开发内心顿悟的能力。后来,禅宗干脆发展到呵佛骂祖、蔑视宗教权威的地步。临济宗认为:"你欲得如法见解,但莫受人惑,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与物拘,透脱自在。"(《古尊宿语录》卷4)邓州(河南邓州市)丹霞山天然禅师,本来是走科举道路的士大夫,在进京应考途中,听从一位禅师"选官何如选佛"的劝告,便去当了禅僧。一次天寒,他将木雕佛像拿来烧火取暖。院主呵斥他道:"何得烧我木佛!"他用禅杖拨了拨火灰,说:"吾烧取舍利。"院主说:"木佛何有舍利?"他说:"既无舍利,更取两尊烧。"他后来还说:"岂有佛可成!佛之一字,永不喜闻!"(《五灯会元》卷5《丹霞天然禅师》)如此"不与物拘、透脱自在",必然发展为任随自然:"随缘消旧业,任运著(着)衣裳,要行即行,要坐即坐"(《古尊宿语录》卷4);"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大珠禅师语录》卷下),便是用功修道。禅宗的宗教行为和世俗生活方式之间画上了一个等号,佛教的世俗化结局终于出现。

  沿着开发内心顿悟能力的途径,禅宗又发展到反理性的地步,频频使用斗机锋的手段。所谓斗机锋,就是禅宗人相见,不用正常的语言交流观点,而用莫名其妙的隐语、谜语来旁敲侧击,或者用作手势、翻筋斗、打耳光、拳打脚踢、学老虎叫驴叫、学女人作礼等等奇怪的动作来寄托含义,促使对方猜测寓意、恍然大悟,但往往弄得对方目瞪口呆,晕头转向,摸不着边际。例如:弟子或学人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师父说待你一口吸尽西江水。意思是你一口喝光了西江水,我再告诉你正确答案,你当然作不到一口喝光西江水,我也用不着告诉你正确答案,你自己悟去吧。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答干屎撅、破草鞋、屎里蛆等等,或者不答,用拂尘打问者。这便把事情弄得非常神秘,以至于作者无心,见者有意。《景德传灯录》卷6《怀海传》说:众僧正在地里干活,传来寺院开饭的鼓声,师父还没有说收工,一位僧人大笑不止,扛着镢头回寺。大家都以为他悟了。师父说:"俊哉!此是观音入理之门。"回到寺院,师父问这位僧人:"适来见什么道理,便恁么?"这位僧人说:"适来只闻鼓声动,归吃饭去来。"师父不觉哑然失笑。

  禅宗的发展壮大,取得了独步天下的形势,其余宗派有的已经衰落消亡,有的逐渐与禅宗合流。五代以后,汉地佛教只是馀脉相承,不再翻出新的花样。

上一页 封 面 目 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