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诗堪称杜诗中的第一快诗。
“安史之乱”自天宝十四载(755)爆发,两年后,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两年后,安庆绪被部将史思明所杀;两年后,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所杀;两年后,史朝义兵败自杀。整个“安史之乱”,就这样闹了八年。
宝应元年(762)冬十月,仆固怀恩等屡破史朝义军,叛军大将薛嵩、张志忠等降唐。广德元年(763)春正月,史朝义在莫州(今河北任丘北)自杀,延续近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
宝应元年,严武受调回朝,杜甫一直把他送到绵州(今四川绵阳)。哪知道严武一走,西川兵马使徐知道就造反,于是杜甫只好继续北上,到梓州(今四川梓潼)。严武走了,杜甫在成都也有点呆不住,年底,干脆回成都,把家人也接到梓州来了。直到广德二年(764)严武再镇蜀,他才又回到成都草堂。
“安史之乱”平定的时候,杜甫在梓州。听到这个喜讯,杜甫高兴极了。苦难已经过去,天下终于太平,自己也可以回到故乡了,他甚至已经设想好了返回故乡的路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写于这个时候。
剑外,即剑门关外,也就是四川,这是站在中原人的角度来看的。忽然听到蓟北(安禄山的根据地)收复的消息,诗人不觉喜极而泣。书是看不下去了,妻子的愁眉也舒展开了。放歌纵酒,诗人已经在准备返乡的事了。
尾联极有情致。这是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为自己设想了一条回家的路线。从长江顺流而下,经过三峡,先到湖北,再回洛阳。
遗感的是,诗人的这个愿望并没有能够实现。严武死后,他去了东川,寓居夔州,然后乘船出峡,不过仍未能返回故乡,而是漂泊湖、湘,最后死在湖北耒阳的船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