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卢旭东:从打工仔到连锁老板







北京朝阳公园西门附近有一个叫做珍妮璐的小超市(jenny lou s shop),招牌一点不显眼,可进进出出的顾客大部分都是蓝眼睛、高鼻梁的老外,让人很好奇。 
  与周围的居民一打听,人人都知道这是个专门挣外国人钱的店。和店里店外的老外一聊,几乎人人都翘起了大拇指--我喜欢那里。进到店里仔细一看,吃的、用的,许多新鲜玩意儿都是以前在超市没见过的,上面的说明是英文、法文、德文……一个中国字儿都没有。 这个天天和洋东西打交道的超市老板,不是什么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更不是什么海龟,而是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打工仔。他,叫卢旭东。 
  从摆地摊卖菜,到珍妮璐蔬菜连锁店,再到如今在寸土寸金的京城繁华地段拥有的11家颇有模样的小超市,卢旭东用了10年时间。
  吃亏捡商机 
  因为家贫,卢旭东初中毕业就辍学回家务农了。1992年,为了生活他来到北京打工,从小吃苦长大的他开始在鸡尝建筑工地给人家做小工,辛辛苦苦两年后,他发现自己根本就没赚到什么钱。 
 1994年初,卢旭东决定去三里屯市场卖菜。当时由于妻子王建平怀着孩子,他叫上了妻妹王建英一起干。 
  那阵子真的很苦,卢旭东和王建英两人每天凌晨两点多就起床,去几十里外的批发市场进货,菜拉回来之后,天还没亮就得去赶早市,如果哪天生意不好,散市时菜没卖完,他们还得蹬着三轮车到附近居民区里吆喝叫卖。最终王建英受不了这样的苦,进了一个工厂打工。 
  蔬菜摊的生意一下子清淡了许多。卢旭东一个人忙活着,可不管怎样努力,少了一个人照应生意就是大不如从前。进货时抢不过别人,每天只能少进几个品种的蔬菜,一些抢手菜品,他就很难抢到。卢旭东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段时间西葫芦卖得特别好,卢旭东很难进到货,即使偶尔运气好,抢到一些,也都是人家挑剩下的小个儿……正在卢旭东一筹莫展时,这小个儿的西葫芦却给他带来了商机。 
  那段时间,细心的卢旭东发现,光顾他的外国顾客明显多了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老外挑菜,不仅要蔬菜新鲜、水嫩,还喜欢个头小而饱满的,和我们中国人爱挑大个儿的习惯刚好相反。百思不得其解的卢旭东和许多熟人都说起这事,最后一个朋友告诉他,这是东、西方审美情趣差异和饮食习惯不同的缘故,西方人认为小巧的菜品不仅好看,而且营养价值高。 
  于是,卢旭东每次去批发市场进货都会刻意挑人家剩下的小巧菜品。这一招果然见效,卢旭东的生意很快火起来。一段时间后,他抓住机会,到批发市场与一些供货商签了一份皆大欢喜的合同--所有的小巧菜品都归他。 
  从不赚钱的买卖开始 
  卢旭东的妻子王建平负责超市的进货,这个看上去很朴实的中年妇女说:我们不懂英语,一开始也就是顾客教一句我们会一句。现在我们进货也是根据顾客需要和身边朋友的建议,顾客需要什么会告诉我们,我们再想办法去找。许多人都无法理解一个不懂一点英文的土鳖居然能把这个专和老外打交道的店经营得如此好,卢旭东的理由也非常简单--诚信。 
  有一次,美国大使馆的后勤人员向卢旭东定了一卡车小个儿的西葫芦,一个礼拜后交货。因为货的数量大,短时间在附近凑不齐,需要去到几十里外的另一个市场采购,但这样一来加上运费之后根本就是一桩不赚钱的买卖。卢旭东为了不失信于人又节约成本,自己蹬着三轮车一车一车往回拉……当使馆工作人员准时收到货时,乐得翘起大拇指:卢,你是讲信誉的,了不起!从这次不赚钱的买卖开始,卢旭东的生意越来越好。许多大使馆、外国餐厅都慕名找到了他。在外国朋友的帮助下,他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蔬菜店--jenny lou s shop。 [Page]
  卢旭东的店发展并不顺利,因为做得太红火,遭到同行嫉妒,各种各样的打击接踵而来。先是一帮小流氓隔三差五来闹事,更有甚者通过关系让电力部门切断了店里的电源,这样的打击是致命的:不仅生意没法做了,许多需要保鲜的货品都腐烂掉了。卢旭东通过司法机关的介入,最终将电源恢复,可小店的生意却倍受打击,甚至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正在这个时候,一些外国朋友主动帮助卢旭东把三里屯的店搬到了酒仙桥,卢旭东的店也越开越多,搞起了连锁经营,甚至在郊区大兴承包了一片土地,建立了自己的蔬菜基地。 
  卢旭东的诚信为自己赢得了众多的朋友,也赢得了更多的机会。 
  无招胜有招 
  我们没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就从蔬菜摊做到了今天。王建平总结不出什么生意经,卢旭东也始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经营之道。 
  这的服务很好,虽然员工都不怎么会英文,但他们都很和善。而且这里能买到许多我一直很喜欢的东西,别的地方都没有。一位来自北欧瑞典的顾客对《时代人物周报》说。 
  店里的员工大部分都不会英语,卢旭东对他们的要求就是要诚实、友善。卢旭东的国际化标准服务也很浅显:不管哪国人,以心交心总是行得通的。 
  我们没想过能做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我们只想着一天比一天做得好,客人一天比一天满意。以前店特别小,我们尽量从环境和货品上去满足客人。现在那么多大超市、洋超市进驻北京,我们也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王建平说。 
  如今,卢旭东也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每天开着车去各个店抽查,看看货摆得好不好,顾客满意不满意。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处理什么问题,好的表扬,坏的批评。提到今天成功的原因,王建平唏嘘不已:以前我们和别人家一样都是个小摊,可老卢就是收拾的干干净净,菜都码放得整整齐齐的,人家一看我们家的菜就有食欲,所以我们的菜卖得好。而且我们不骗人,缺斤少两的事从来不做,顾客都不是傻子,时间长了他们也都明白谁家菜实在、谁家菜听着便宜可总不够斤两。看我们做得好了,多少人跟着我们学,可他们的店开了又倒闭了,我们就是实在,不欺骗顾客,而且我们的货品也是其他人没法比的。所有的道理听起来都是那么简单,可jenny lou s shop偏偏就成功了。也许说和做之间确实存在很大的距离,卢旭东和王建平说不清他们到底付出了多少,但他们却一步步地做到了今天。 
  王建平告诉记者,他们现在除了从供货商那里拿货,也开始自己和别人拼凑一些集装箱,直接从国外进货,这样的货品很受顾客欢迎,价钱便宜,而且是店里独有的,可是因为货源不稳定,容易断货。如今,卢旭东有一个心愿,他想做一个一流的基地,然后组织客人去参观,他想让大家都知道jenny lou s shop的东西的确是绿色环保的。可王建平极力反对:我觉得这是不实际的。虽然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是现在的条件不可能那么简单就能做到,比如土地不好,你不上化肥菜根本就不长。可是你既然已经给人承诺(不用化肥)了,就不能骗人,一点都不能骗人。



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