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剑走偏锋:打工妹水果皮上做广告圆了财富梦






创业赚钱,不一定非得做高科技不可,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观察,说不定就能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商机,实现自已的创富梦想。  在北京,有一位湖南的打工妹,在从事水果贩卖的过程中,发现在水果皮上做广告可以赚钱,后来,她开了一家果皮广告公司,实现了自已创富的愿望。她是怎样发现这一商机,又是怎样将其做成一番大事业的呢?    北京寻梦,打工妹经营水果风生水起   今年29岁的宁艳是湖南长沙人,2003年2月,她所在的化工厂实行优化组合,她正式被通知下岗。离开为之奋斗近10年的国营工厂,宁艳一时感到茫然失措。她在工厂是跑业务的,下岗后,她尝试着到其它工厂去应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她找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都未谋到一份如意的工作。后来,父母劝她到北京去找嫁在那里的姑姑,说不定在北京能谋到一份好工作呢?宁艳原先打算去广东,但一想到在南方人生地不熟,在北京随便怎样,总有个落脚的地方呀! 最后,她下定决心到北京去谋发展。  到北京后,姑妈很快为她找到一份替人卖服装的工作,环境待遇都不错。但宁艳后来没干完一个月就炒了老板鱿鱼,原因是老板根本看不起外地人,一天到晚没好脸色给人看,还时不时拿别人撒气。后来宁艳想通了:自已性格外向,在以前的单位就是跑业务的,如今要一天到晚呆在一个地方,她根本受不了。自已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她就到职介所询问。后来,终于在一家大型水果批发超市,谋到了一份替人推销水果的工作。  因为初来乍到,人地生疏,开始跑业务时,她由姑姑带着跑。宁艳是个争强好胜的人,为了拿到公司最高业务提成,她使出浑身解数投入到工作中。因为她勤快,嘴巴又甜,加上有姑姑的关系,因此每月业务提成都是最多的,做了3个月以后,她就熟悉了海淀、房山、顺义几个区的地形和水果销售行情,这为她日后在北京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做了半年后,宁艳在水果超市挣得了创业的第1桶金。在近半年的打拼里,她发现南方的水果运到北京来有很大的赚头,与其帮别人打工,还不如自已开个水果批发店。在姑姑的支持下,2003年9月,宁艳在海淀区租了两个门面,专门从事水果批发。她将南方的香蕉,鸭梨,榴莲等运到北京,再批发给一些小商贩。由于天时地利,宁艳次次贩运水果都赚钱,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销售网络就遍布几个市区,在海淀区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果大王”。后来,由于销量增加,宁艳和姑姑忙不过来,她又雇了两个打工妹做帮手。  与之相反的,她房子周围的几家百货店却门可罗雀,尤其是对面一家经营茶叶的店子,更是一天难见到一两个顾客。宁艳是个热心人,每每有人到她店里买水果,她都会旁敲侧击将周围店子的生意介绍给大家。时间一久,那些店老板就把宁艳当做知心朋友。 她人生真正的转折点在2003年12月20日,那天,茶叶店的王老板来宁艳店里买水果,王老板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令人不忍卒看。宁艳问王老板有什么心事,王老板长叹一口气说:“这条街又新开了两家茶叶店,我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再这样下去说不定要关门咯!”。宁艳劝慰说:“你经营的都是福建很有特色的茶叶,只是很少人知道,不如到电视上打个广告吧!说不定会有转机哩!”王老板还是摇头,宁艳猜想对方可能是因为惨淡经营,手上没有多少钱了。  宁艳想到对方的处境,心里感到颇为难受。她呆呆地望着柜台上的水果,实然,大脑灵光一现:自已店里每天有几百人来买水果,如果将对方的茶叶,以广告纸条形式贴在水果上,不就扩大了宣传范围吗?宁艳将自己的设想跟王老坂一说,王老板开始不相信这一招能帮她扭转局势,但出于别人一片好意,她还是高兴的接受了,并打趣说:“你要是用这办法帮我销售一半的茶叶,我给你一万块钱提成?”   第二天,王老板还真的过来与宁艳一起研究,如何在各种水果上贴茶叶广告。开始设计时就遇到了难题:为了美观,贴在水果上的广告贴纸不能太大,广告数字不能太多。店里有数十种茶叶,每种茶叶都有各自的优点,这样,就必须想一些言简意赅的广告词。最后,她在小贴纸上印上了“福建系列名茶”六个字和王老板的电话号码。 一切就绪后,王老板自己买了1000多个小圆贴纸,然后到打印点进行制作。  宁艳开始还担心顾客会对贴有茶叶广告的水果有意见,更担心因此影响生意。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在后来的销售中,除了偶尔一两个上了年纪的家庭主妇抱怨外,其它的人都没异议。  日子一天天过去,宁艳渐渐就把帮王老板的事给忘了。2003年10月16日,王老板兴冲冲走进她的水果店,高兴的叫起来:“宁艳,你那招还真灵呐,我还没有一个月就做了几单大生意。” 王老板为了感谢宁艳,给她1000块钱做酬劳,宁艳婉拒了,只是接受了对方一个饭局。  这之后,宁艳暗暗观察王老板的茶叶店,发现生意果然比以前好多了,王老板一个人忙不过来,又招了一个打工妹做帮手。无意中的一次帮忙,让宁艳又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既然在水果上打广告这么管用,我何不到外面拉些其它的产品的广告来呢?先到海淀区,再到房山区,再到其它省份乃至全国……宁艳的思路越想越宽,她仿舒佛看到那一张张小小的圆纸贴变成一张张花花绿绿的钞票,她决定在水果皮上大做广告文章。     初试锋芒,水果皮上掘出滚滚财源   宁艳为王老板在水果皮上打广告扭亏为赢的事,渐渐在整条街传开了,很多老板都抱着试探的心情找到宁艳,想在她的水果上贴广告。宁艳爽快的答应帮忙,还告诉对方,如果贴的广告没有效果就分文不收,如果有效果就象征性的收点加工制作费。就这样,一家根雕工艺店的老板在宁艳的水果上贴了5000个广告;紧接着,一家花店的老板也贴了8000个广告……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先后有远近8家商店在宁艳的水果上贴了广告。后来,广告生意红火忙不过来,宁艳请了一个打工妹专门贴水果广告。  宁艳在静静期待着大家反馈的信息,她自己也利用休息的时间到别人的店里去观察。一个月过去,除了那家根雕店生意依然如故外,其它店的生意相对以前都有改观。宁艳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了一点加工制作费,细细一算,除去一切工销,居然纯赚了8000多元,这还仅仅是象征性的收一点啊!如果名码标价?如果增加广告数量?如果……宁艳越想信心越大。  正当宁艳为自己“意外”发现冷门商机而高兴不已时,很多以前贴广告的人都抱怨说生意只红火那么一阵子,言外之意,是觉得有点划不来。宁艳为此感到十分困惑,如果自已的水果广告只是象风一样刮一阵的话,那又如何谈发展呢?通过调查分析,她发现来买水果的人绝大部分是市区以内的居民,而远一点的居民就不可能看到水果上的广告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广告范围就必须扩大。  为了证实自已的推断,她又找到王老板,将她的茶叶广告贴在三车分别发河北,天津,上海的水果上,贴广告的水果除了苹果,香蕉、菠萝以外,还有橙子和柚子。  正如宁艳所预料的,一个月后广告就起了效果。王老板鉴于实际需要,又将茶叶店扩大了一倍,还请了一个打工妹做帮手,在自已赚钱的同时,她果然没有食言,将一个10000块的红包送到宁艳手上,连连说水果广告比其它的媒广告还见效。 这之后,宁艳有制订了一个规定:水果销往外地的一个价格,销往本地的一个价格。为了对社会奉献一点爱心,宁艳给下岗开店的困难户施行五折优惠,对一些残疾人生活极其困难者实行免费服务。渐渐的,几乎海淀区人人都知道,有一个外地搞水果贩运的女孩经营“水果广告”的事。  她事业真正的转折点在2003年12月5日,那天,他给一位下岗大嫂送去一批水果,走进下岗大嫂的凉皮铺,才发现生意萧条,大家为了争客源,只得采取吃凉皮赠水果的方式,来维持正常营运。宁艳还了解到,对方是在一位陕西汉中师傅那里学的技术,口味绝对正宗,只是她开店的街道比较偏僻,另外几家凉皮店以次充好,下岗大嫂无形中遭了“池鱼之殃”。  宁艳看到对方一脸愁容,决定用自己的水果广告帮她一把,就这样,下岗大嫂没花一分钱,就做了几次面积几乎覆盖海淀区的广告。  后来,宁艳因为业务繁忙,渐渐就把帮下岗大嫂的事淡忘了。2003年元月5日,宁艳在店里搬货,只见外面围了一大群人看热闹。原来,自己帮下岗大嫂免费做了几次广告后,她的凉皮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她还将这事告诉了一家报社记者,记者对这样的事很感兴趣,宁艳接受了采访。事后,记者写了一篇《水果广告显神通,外来妹爱心帮助下岗工》的文章,并写上了宁艳的地址和电话。   采访报道登出后,宁艳店里的电话一天到晚响个不停,有向她订水果的,有要求做水果广告的,还有下岗个体户求助的。更令宁艳感到高兴的是,她的事迹,感动了一位北大的学生,他想毕业后,跟宁艳一起开创事业。后来,报道又被另几家报刊转载,宁艳几乎一夜间成了“水果明星”,媒体造势的结果,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水果广告的作用。媒体造势以后的日子里,宁艳的水果店一天到晚人来车往,无论水果生意还是广告业务,都比她料想的还要好。她开始酝着开一家果皮广告公司。  宁艳的水果广告,给别人带来了福音,也为自己掘得了创业的第1桶金,但同时,也无形中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她的出现,令本地几家水果批发老字号超市生意清淡了许多,当她们得知宁艳以水果销售为主,辅做广告赚钱后,很快就抓住了宁艳一个致命的弱点。 树大招风。随着宁艳水果销量增加,广告业务量的上升,麻烦也陆陆续续不请自来。    爱拼才会赢,打工妹历尽艰难事业爱情双收   2004年2月15日,宁艳被其它几家大型水果批发店联合投诉,说她利用水果做广告,其收入比售销还高,超越了营业范围,搅乱了水果市场正场秩序,要求工商部门将其查封!当地工商部门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几家大水果超市举报属实,立刻将宁艳的水果店贴上封条。  宁艳心里那个悔呀!如果自己早一点登记一个“果皮广告公司”,别人不就无机可趁了吗?  水果批发店被封后,宁艳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困惑,她一遍遍问自己:难道就这样让刚有点起色的事业半途而废吗?外地人到外面谋生好难啊!随后的日子里,宁艳感到心力交瘁,以至茶饭不思,短短半个月时间,人整整瘦了十斤! 在巨大困难面前,她没有倒下,更没有放弃,她在积极寻找出路。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以前那些受过她“恩惠”的人纷纷来到她身边,给她经济和精神上极大的帮助。更令宁艳没有想到的是,那位卖凉皮的下岗大嫂也来到她身边,大家群策群力,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请媒体出面。在大家的帮助下,宁艳请了两位报社记者,到有关部门商讨处理办法。后来,在媒体的压力下,宁艳只交了1000元罚款,就将事情摆平了。 宁艳趁热打铁,在姑姑和其它人的帮助下,于2004年4月16日,成立了北京有史以来第一家果皮广告公司,她可以理直气壮的向商家拉广告了。  见明的搞不垮宁艳,那些人又来暗的。宁艳也暗暗发觉,她的店周围,经常有不三不四的人在转悠,她很想报警,但苦于对方没有实际行动,好只能静观为上。 2004年5月23日晚上,宁艳刚要关门时,冲进来几个手拿铁棍砍刀的混混,三个人不由分说对店里一阵乱摔乱砸,宁艳欲打电话报警,其中一人一把扯断电话线,将宁艳重重推倒在地上,紧接着就是暴风雨一般拳打脚踢……临走,他们恶狠扬言:“你她妈的最好立刻给大爷滚出北京,想在大爷地盘抢食,你找死!”,其它四个打工妹吓的缩在墙角,大气不敢喘。因为担心人身安全,第二天就有两个打工妹辞了工。宁艳内心暗暗发誓:你不让我做,我偏要做出个样子让你看!  宁艳在医院躺了半个月伤才好,她除了报警之外,还与一家保安公司合作,请了两名保安。为了以防万一,她又将自己的果皮广告公司,挂靠在市里一家大广告公司名下。有了保安和大广告公司做靠山,后来再没人敢来捣乱了。  大风大浪洗礼过后的宁艳,终于迎来了事业的春天。相继的,一些宾馆和技校,家电生产商都到她公司洽谈业务。随着业务量的增加,仅靠自己水果店,广告载体已远远不够,因为经常接大宗广告,每个广告要成千上万个水果,而这些水果要几天才能卖完,轮换更替的速度太慢,根本适应不了业务需求。  后来,宁艳又利用以前搞水果推销建立的关系,找到几家大型水果批发超市,让其为自己代做水果广告。她向对方开出了优惠条件:每贴一个水果给5分钱的补贴。那些水果老板很乐意与宁艳合作,因为贴广告自己不用花成本,还能赚“意外”的钱,互惠双赢,何乐而不为?渐渐的,帮宁艳代理广告的水果商遍及顺义区,房山区、门头沟区……而宁艳的收入也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每月纯收达到了20万。  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几乎将所有事业毁于一旦。2004年9月15日,一位生产洗洁精的厂家找到宁艳,要在她水果上贴20万个广告,而且要覆盖整个北京市。宁艳为做好这笔大单,与众员工日以继夜忙了一个星期。广告打出去一个月后,宁艳就到近五百多位顾客的投诉,说这种广告让她们感到很恶心,买的水果都扔掉了。有的人还到报社投诉,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又造谣说贴了广告的水果不卫生,细菌太多……后来,宁艳的水果广告生意一路下滑,几站快撑不下去了……宁艳果断采取措施,将大批还未出售的水果收回,对投诉的人都进行了赔偿道歉。为了让大家放心吃贴了广告的水果,宁艳又把产品带到卫生局进行卫生检测,结果一切正常。她为此还召开了一个记者新闻发布会。宁艳临危力挽狂澜,终于扭转了局势。  让宁艳比赚钱还高兴的是:以前写信给她表示爱慕之情的北大学生毕业后,真的来到她身边,成了她的得力助手。经过一段时间交往,俩人确立了关系,准备2005年初结婚。 如今的宁艳,爱情事业双丰收,购了一辆小轿车联系业务,还在海淀区按揭购买了一幢价值200多万的豪华别墅。采访宁艳时,她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信心,告诉记者:她想等解决资金等问题,将自己的水果广告向全国推广。  水果是我们常见的东西,宁艳却以独到的眼光在平常的东西上发现了“冷门”商机,她的成功经历,给了我们启示:创业不一定就非得要做高科技,其实很多商机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观察,说不定就能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商机,实现创富梦想。抢“鲜”经营,永远是创业制胜的法宝。                                                       



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