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需要胆魄的。一年多前,玉器价格已经狂飙突进,翻了数番,很多人认为玉器投资的黄金期已逝,就算有收益也不会太多。刘建人却在这个尖峰时刻,冒险闯进了玉石市场。
第一桶金净赚40万元
当时,刘建人还是个对玉器一无所知的门外汉,他更关心股票和二手房买卖。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位亲戚告诉他,现在的玉器市场行情不错,不妨改做玉器。
带着好奇之心,他跟着亲戚到苏州的朱家园跑了几次。一个新疆商人有一箱大约10公斤的玉石原料要出手,开价10万元。亲戚告诉刘建人,东西不错,可以吃进,但他犹豫了半天,觉得风险太大,没敢出手,结果这箱玉石原料被另一个朋友买走了。过了几天,刘建人第二次去了苏州,又有一箱玉石原料,仍是10万元,刘建人还是下不了决心。直至第五次,刘建人才决定尝试一把,将第二次去时看到的这箱玉石原料买了下来。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能保本,就是赢了,如果输了,就算交学费。
回到上海后,他请了一位行家来鉴定,结果超出刘建人的预期,全部都是带皮的新疆和田玉子料。令刘建人更没想到的是,仅过了数天,就有几个做玉石生意的人闻风前来,想出17万元让刘建人将这箱玉石原料出手转让给他们,他拒绝了。8个月后,更有人愿出50万元收购这箱玉石原料,他赢得了40万元的差价。
“漏”得1.6吨上等碧玉
初次尝到甜头后,刘建人发现,玉石原料具有相当的升值潜力,有高人指点更是关键。他拜了几位懂行的老法师为师,还购买了各种有关玉石知识的书籍,关心起大大小小的玉器拍卖,从理论知识到市场行情,每一个值得研究的环节他都不放过。由于这股钻劲,仅短短数月,他对玉石的熟知程度就有了很大提高,介绍起各种玉石时如数家珍,连他自个儿都戏称自己快成“玉痴”了。
同时,他也加快了投资的步伐,几个月内又购进了不少玉石原料。如今,他那房间里大大小小的箱子和盒子,都被各式各样的玉石占满了。
其中,令刘建人最得意的是一大批现堆放在苏州加工点仓库里的碧玉原料。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就是“漏”得了。当时,刘建人得到信息,有人要转手一批玉石原料,他赶去一看,全部是质地中上等的新疆和田碧玉,足足有1.6吨,也许卖方纯属玩票性质,不太懂行,以为只有新疆和田白玉才值钱,最终他仅花了5万元,就将这1.6吨碧玉原料买了下来。如今,市场上每公斤碧玉的价格在千元左右,他转让了其中一小部分,收回投入的5万元成本,其余的继续捂着。
进入加工业“赚头”更大
或许是经常从事二手房买卖的缘故,刘建人颇具生意头脑,出手速度也快。他发现,虽然玉石的原料要比成品更有升值潜力,但它的流通范围比较小,只局限在懂行的玉器商人之间。人们平时喜爱购买和佩戴的玉器饰器,才占了玉器市场的多数份额,是一块很大的“肉头”。苏州有很大的玉器交易市场,玉器加工也很出名,为何不将这些玉石原料加工成各种玉器饰品,再打进玉器市场?
为了证实自己的投资判断,刘建人做了尝试。他将一块80元买来的玉石原料,花300元请师傅进行了设计加工,果然,放到市场上没多久就被人以2000元的价格买走了。
于是,他马上筹集资金,在几个朋友的帮助下,在苏州开了一个玉器加工点,并高薪聘请了数位颇具玉石雕刻经验的能工巧匠进行设计加工。刘建人发现大多数消费者对玉石的质地并不太懂,他们更注重款式好坏。为了增强竞争力,他开始学习设计图案。在翻阅了各种参考书目后,他发现古代工笔画中的图案非常古朴清新,将之雕刻在墨玉、黄玉等玉石上反而比传统的白玉更夺人眼球。于是,他将两者相结合,请师傅在墨玉上雕刻了各类工笔图案。这一招果然奏效,此系列玉器饰品推出后,非常受欢迎,如今上海的城隍庙、南京路和广东路上的不少玉器商铺内,都有他的玉器加工点加工的饰品出售。
把玉卖给最需要的人
对于玉石投资的后市潜力,刘建人还是相当充满信心的。他觉得,玉器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显现出它的价值。如果要投资玉器,就一定要买精品,这样才有升值空间。
现在市场上玉的种类很多,除了新疆和田玉之外,还有河南南阳玉、西安蓝田玉、辽宁岫岩玉、甘肃酒泉玉等传统玉石,其中最有投资价值的还是新疆和田玉。而新疆和田玉又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等之分,与别人看好白玉不同,刘建人个人认为,他更看好有色的和田玉料,如黄玉。因为黄玉出产较少,物以稀为贵,它的身价不在白玉之下。
刘建人说,虽然做玉石生意的时间不长,但他却悟出一些小门道,认为应当把玉卖给最需要的人,这样才能显现出玉的价值。
回报率超过二手房
回忆自己的投资历程,刘建人说,敢于尝试是必需的。如果当时自己一味保守,不敢跨出第一步,或许就没有后来那么多故事了。
他算了一笔账,7名工匠师傅一星期大致可完成7件成品,一个月就是近30件。从他现在销售的情况来看,每件成品除去原料成本、加工成本等相关费用后,至少还能有近一至两倍的利润,再加上他转手玉石原料所赚的那一部分,这一年多时间来,他所获得的收益将近200万元。从投资回报率来算,要超过他原先做的二手房买卖。
现在,刘建人的目标是不断积累资本,逐步建立自己的玉器品牌。他说,虽然投资玉石是为了赚钱,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了许多玉的文化,并深深地迷上了玉石。他愿意继续为玉“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