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绣花女 绣出的“多彩”人生







一名年近50的退休女工,竟有着40年的业余刺绣经历,她没有经过任何专业的刺绣训练,凭着对刺绣艺术的热爱,独自摸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就是民间绣花女康兰英。2004年11月17日,本报曾报道过康兰英热心为第十九届世客会制作纪念品的事。近日,听说康兰英又出了几件新作,怀着先睹为快的渴望,记者来到康兰英家,看到了她刚绣完的腊梅图和几件编织好的袖珍式毛衣,也就这一次,她和她的家人向记者讲述了她鲜为人知的一些故事。
  一双线织鞋带来的兴趣
  说起康兰英与刺绣艺术的结缘,可追溯到她6岁的时候,缘于一双线织鞋。
  她6岁那年,康兰英的母亲从邻居那里借来一双毛线织的幼儿鞋,准备照样给尚未出世的另一个孩子做一双。康兰英趁母亲外出的空隙,偷偷把这双线鞋拿出来仔细端详。她立刻就被这双精美的线鞋吸引了,心想自己要能织出这样一双漂亮的鞋子,那该多好!康兰英找出母亲的毛线,试着织了起来。可织了一点点就不知如何下针了。康兰英灵机一动:把这双样鞋拆开看看不就知道如何织了?她头脑一热就把鞋子拆开了。
  哪知拆鞋容易织鞋难。康兰英左摆右弄也没把鞋子织回原状。正在她急得快哭的时候,门外传来母亲的脚步声,她赶紧把这双残缺的鞋子藏了起来。母亲找不到鞋子着急了,便把康兰英叫过去盘问,忐忑不安的她如实地告诉了母亲。当母亲看到一堆散乱的绳线时,又气又急,这可是说尽好话才从别人手里借过来当鞋样的,竟被女儿拆成这个样子,怎么还给人家!气急之下,母亲责令她:“你怎么拆的怎么织回去,不然小屁股就等着挨揍!”情知闯祸了的康兰英捧着鞋子悄悄进房间里,自己硬着头皮织起来。
一下午过去了,当康兰英再次走出房间时,手里拿着一双完好如初的线鞋。难以置信的母亲接过鞋左看右看,马上转怒为喜。她捧着这双线鞋跑到邻居面前炫耀:“看,我女儿会织鞋了,我6岁的女儿会织鞋了!”邻居明白事情原委后,直夸康兰英:“这妹子手真巧,长大了肯定了不起!”听得康兰英的母亲美滋滋的。康兰英不仅免去了挨打之忧,而且得到母亲和邻居的一阵夸奖,第一次品尝到了编织带给她的欢乐。
  康兰英回忆起这段经历,脸上还写满了自豪。她说:“这可以算是我爱上织绣的开始。”她自我感觉对刺绣方面的技巧学得特别快。据说,打小时候起,类似的手工活,她看上一遍就会做。现在她的刺绣、编织、裁剪等手工活,样样做得出色。
  抹布中发现的“宝贝”
  在交谈中,康兰英取出一沓自己珍藏的绣花样图,一件件小心翼翼地翻给记者看,就像介绍一件件宝物。她解释说:“那个时候,身上也没有什么闲钱去买正规的图样。因为这种东西一般人用不着,所以在街上也很难买得到。我的一些图纸都是自己平时搜集起来的。”说到这,她从中抽出一张发黄的图纸,上面描着一朵盛开的牡丹,折痕处都快裂开了。
  康兰英说,这是几十年前她从抹布中“抢救”下来的。那年,康兰英11岁。一次,她到姨妈家做客时,偶然发现一块抹布上有一些隐隐约约的绣花,康兰英展开一看,是一块破旧的绣花枕套,尽管许多绣线已经脱落,但从依稀可辨的针脚中,仍可看出上面绣的是一朵漂亮的牡丹。爱好织绣的康兰英立刻恳求姨妈把这块破抹布送给她。姨妈笑着说:“你还真有眼力,这可是我当年出嫁前花高价从一位武汉刺绣高手那买来的,用旧了才拿来当了抹布,你喜欢就尽管拿去吧!”康兰英如获至宝,回到家中,她立即拿出纸笔把抹布上的图案小心摹了下来,并当成了刺绣的样图。
说到这,康兰英从房间里取出一个崭新的绣花枕套,告诉记者枕套上面的绣花就取材于那块破抹布上的图案。
  康兰英的一名姓谢的女弟子向记者聊起一件趣事:去年世客会前,康老师的捐赠计划中,有一件“行龙纹云”图,云彩都绣好了,就是找不到龙的图案。那天,康兰英正坐在客厅里为图案的着落愁眉不展,嘴里还念叨着“龙,龙,龙……”突然,康兰英无意中发现对面一张青花瓷凳的侧面有一条栩栩如生的腾龙图案。她一下子蹦了起来,嘴里直喊:“找到了!找到了!”弄得全家人面面相觑。康兰英当即就把这条龙的图案描在纸上。“行龙纹云图”终于“飞”来了一条腾云驾雾的蛟龙。
  记者无意间在康兰英的绣架上发现一本小学生用的作业本,顺手翻了翻。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组组数据和一些专业的术语,神秘得像“天书”。康兰英解释说,上面写的是每一种绣花线的编号和颜色,这样,她挑选绣线时,按照编号就可轻易找到所需的绣线。记者不由慨叹:不愧是绣花的,心细过人。
  爱做梦的人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特别爱做梦,有时候趴在桌上都会做,不过梦的内容大多与绣花有关。”康兰英有点难为情地说,“有一次,因为一个梦,我还差点跟老头子闹翻了!”
那还是几年前的事。
  那些天,康兰英正为构思一幅牡丹图魂不守舍。一天晚上,躺在床上的康兰英朦胧中和同伴来到一条河边,看到一名女子正坐在河对岸绣花,康兰英分明看到她的绣布上绣的是一朵漂亮的牡丹花,她喜不自胜,就叫同伴赶紧去借把斧头来,砍些竹子扎成竹排,要划过去看个仔细。不一会儿,同伴果然扛着一把斧头回来了,老远就冲她喊:“回来了,回来了!”这时,康兰英突然感觉脸上凉凉的,一下惊醒了,睁眼一看,见老伴站在她床前,一边用手摸她的脸,一边还念念有词:“回来了,回来了……”原来老伴以为她受了惊,依着老家的习俗正给她“喊魂”呢!当康兰英明白过来是老伴惊扰了她的“好梦”时,恼怒地把被子一掀,翻身下床说:“我刚要过河了你就把我惊醒了!”老伴被她的话弄得一头雾水。
  回想起这件事,康兰英言语中流露出对老伴的歉意:“我当时只想他迟一点叫醒我,说不准就可以看到那名女子绣的牡丹的样子,找到一些灵感。其实我也知道他的一片好心,不该对他发那么大的火。”
  康兰英还说,她的许多花样图案都是在梦中找到的。听起来很奇特,不过说奇也不奇,因为康兰英对绣花艺术爱得近乎痴迷,才达到了这种魂牵梦萦的境界。
  康兰英说她还有许多梦。绣艺娴熟的她正在练习盲绣。因为她现在熟练到几乎不用看就能绣了,她希望在此方面能创造一些纪录。
  康兰英不满足于现有的绣法,她把编织融入刺绣,创造了编绣和绕绣两种针法,并运用于刺绣实践中。记者看到一件她用编绣方法表现的树干,摸上去有明显的立体感。
  康兰英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办一个刺绣培训班,免费培训对刺绣感兴趣的下岗女工,把自己积累的刺绣技艺传授给她们,让她们用一技之长重新就业。
坎坷的人生经历
  记者看过康兰英的部分刺绣作品,作为一个外行人,也一下子为她的作品深深吸引。精美的构图,绚烂的色彩,细腻的针脚,还有那浑然天成的色彩过渡,无不令人惊叹。康兰英,一位未经任何专业培训、只上过小学一年级的退休女工,为何有如此高超的技艺?
  在闲聊中,记者了解到康兰英的艺术人生。
  据康兰英说,她只上过小学一年级,由于身体和家庭的原因,这个“一年级”她也分了三年才陆续上完。
  记者在她的一件绣品上,发现绣有一行拼音字母,我反复拼了好几遍,都没有拼出一个完整的意思来。后来还是康兰英面带羞色地说:“这是我当时从字典里查到的‘兰英绣’三个字的拼音字母,然后一个一个绣上去的。”我仔细一看,果然差不多,只是两个“I”字母都被绣成了“L”。我猜想她至今还没发现这两个错误。我不忍心给她指点出来,心里却泛起一点酸涩。
  在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后,康兰英借来高中的书本,苦学了半年时间,准备报名参加高考,终因年龄超过未能参加。说起这件事,她的语气中还带着一丝遗憾。
  康兰英16岁那年,在上山下乡的热潮中来到井冈山下的农村插队。两年后因身体状况不佳不得不回家。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身体稍好了,好强的她不愿让父母养着,就开始四处找活干。此后,她曾下矿井打眼放炮,上山砍柴挖笋,修马路打过石头……康兰英感慨地说:“这辈子男人女人的活差不多都干过了。”她的徒弟则形象地称自己的师傅“三百六十行,她已干了三百七十行”。真难想象,一双绣花之手竟还干过那么多粗活、苦活!
  康兰英指着自家的墙壁和天花板说:“这些都是去年我自己一个人搞的。”她还开玩笑说:“下次你装修房子时,我可以教你。”我抬头看见她家天花板上镶得天衣无缝的扣板,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康兰英的爱人钟秋溪是一名性情温和的退休工人,他是康兰英刺绣生涯中的积极支持者。说起自己老伴的刺绣史,钟师傅掩饰不住对老伴的赞赏:“她这双手真是很巧,不仅花绣得好,家务也料理得井井有条。”说话间,钟师傅正把康兰英的几件绣品安装到镜框中去。从他专注的神情中,流露出对老伴的理解和支持。
  康兰英有一个当教师的儿子,他半开玩笑地说,自己将来找对象就要找一个像她妈妈这样能干的人,不过,目前他还没有找到。估计他得“打着灯笼去找”才行!
  当记者问起现在忙些什么时,康兰英兴奋地说:“听说第二十届世客会今年在成都举行,我准备制作一些反映赣南客家风情的绣品,寄给成都的世客会组委会,以表达一点赣南客家人的心意……”康兰英说自己目前正在设法与成都有关方面联系。
  康兰英说,几十年来,刺绣成了她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从没指望靠刺绣“发财致富”,相反,她每个月700元的退休工资倒贴进不少。平日里,喜爱她手艺的人会向她讨要一两件绣品来收藏,附近一些要出嫁的姑娘也慕名而来,恳请康兰英帮自己绣一件纪念品。只要有空,康兰英就会爽快答应下来,她从不收取分文,还要贴上自己的材料。康兰英说:“只要我乐意,不收钱也会给你绣;要是我不愿意,出再多钱我也不干。”好一个爽快可亲的客家女! 作为家庭主妇,康兰英要担起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还要照顾70多岁的老母和上小学的侄儿。她常常利用休息时间来经营她的刺绣艺术,因而刺绣占据了她大部分空闲时间。也正因如此,她感到自己过得很充实,从不知“无聊”为何物。她说这辈子最缺的是时间。刺绣还使她认识了许多朋友,使她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人生,也引导她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刺绣没有给康兰英带来更多的财富,却带给她无穷的乐趣,为她的业余生活点缀上绚丽的色彩。
  “指顾崎岖成坦道,笑谈荆棘等浮云”。在与康兰英的交谈中,记者注意到,无论谈到高兴事还是伤心事,她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似把曾经的艰辛和苦难全都融进了她灿烂的笑容里!
  绣花针线陪伴康兰英走过了近50年的风雨人生。风风雨雨中,她飞针走线,把对人生的感悟密密缝进了自己的绣品中。针针线线中,也缝出了她对刺绣艺术的执著追求。



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