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叶莺:一个追寻“致命诱惑”的女人







她是世界500强企业高级领导岗位上第一位华裔女性
  她曾是美国政府中第一位被任命为公使衔商务参赞的女性
  她曾经与那些改变中国命运的人物有过面对面的访问
  从时政记者到外交官至柯达全球副总裁,一路精彩走来,她说:“那样的挑战与风险令人激动难捺。”
  叶莺爱用“性感”这个词儿来形容那些曾让她倾力以赴的往事。
  “因为性感,所以不可抗拒。”
  这是一个深谙魅力效应的女人,即使在对你的提问坦诚相告之时,亦会恰到好处地将微笑绽放给一旁正在调焦的摄影师。
  “要感谢父亲从小培养了我这种追寻挑战,享受挑战的个性。”毕业于黄埔军校的父亲对叶莺的教育严格而别致。她13岁开始学习跳伞,在跳伞过程中叶莺领悟到,成功的一半源于克服恐惧,一半源于刻苦训练。父亲告诉她,困难与挫折其实是一种礼物,一条河流只有遇到阻挡的石头,才会激起美丽的浪花。
  新闻是我的最爱
  1979年,那是一个值得让人永久回味的年代:中美建交,邓小平访美,美国的公路上第一次出现两条龙——红龙与白龙;中国人第一次走入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了解了白宫、总统制,邓小平戴上了牛仔帽……“中国已经不再是枪杆子挂帅、政治挂帅,要走商务的路”,作为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女记者代表,叶莺代表美国三大电视网出色完成邓小平访问美国的报道任务。
  “我作现场报道的时候从来没有稿子,因为有稿子我就会失去思考。那个时候,跑政治和要闻是没有女记者的,而我却非常地一帆风顺,所有的大人物,美国的、中国的,我都采访过。”23年后,说起这段往事,叶莺依旧兴奋不已。
  作记者,是因为这样可以从不同人的眼里看世界,可以了解百花齐放式的人生。同时,也逼着你自己要学习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这点很诱惑我。我不喜欢只是单一地钻研某种东西,所以,我绝对成不了一个科研家。后来,也是由于作记者,认识了许多国际上的风云人物,我觉得跟这些人在一起,可能会影响到我的一些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走入了政海。
  在政界工作了几年后,有一段时间我又回到了我的最爱——新闻工作。可是,这是一个竞争力非常敏锐的职业,很少有资深记者,年纪大了的,多办是坐到了编辑台,而我又是一个愿意在江湖上走动的人。
  一个采访机遇,遇到当时美国驻北京大使,这个在中美外交史上很有地位的人跟我说,叶莺你为什么不再重新加入外交界,因为你的的确确可以起非常有意义的桥梁作用。他很懂我的心里,他讲这段话的时候,我的心痒痒的。
  美国使馆前的奇景
  1987年7月,北京建国门外秀水北街。曾经在这一天经过美国大使馆的人们恐怕不会忘记那一个奇景:我记得我离开台湾到北京。那时候美国大使馆前有一个奇景,我很少跟人家讲这个事情。台湾的人对我非常的疼惜,觉得这么短的时间就走了,台湾很多大型企业的老板就说,这像嫁女儿一样,要嫁到婆家被人欺负不行的。所以,我上班的那一天,正好是七月初,在美国大使馆整个秀水北街,台湾各个大型企业送的花篮是从办公室里面一直排到整条秀水北街都是,事先我不知道。我经过那里还很奇怪“咦,怎么会一条街都是花篮?”车驶过,到了我办公室门口。进去时,上楼梯两边也都是花篮,进到厅里面也都是花篮,直到我的办公室,秘书就讲,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给送花篮,大家都在问“WHO ARE YOU”,你到底是什么人,怎么会这样子。我才知道,整个一条街的花都是送给我的。那这就是中国人的情谊。(感动中)
  当时我的第一句话“这么多花,原来都是为我而谢的。”那时候,95年的时候,北京的花文化还不是很普及,花很贵的。也为秀水北街的一景,直到今天,那样的盛况没有再现。
  问:裴邀请你加盟?
  叶:我要到北京接受我的挑战,对呀,我后来还想,好在我没有去摩托罗拉,不然,那么神气的场面哪里会有。(小孩子一样骄)
  最终还是应了他的召唤到柯达。他的召唤很重要,因为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企业家。非常有远见,他不是一个生意人,生意人与企业家的不同是,生意人是我卖给你这个东西三块钱,你给我三块钱,企业家是我们在这个三块钱的东西上,增加我的心血我的科技,附加价值,能使你在这三块钱的基础上享有更多。而且,在短时间的求回报的情况之下。
  那也就是为什么裴学得会在人们都断言,传统卤化银已经没落的时候,他还能够说服柯达的董事会在中国投资12亿美元。当时,我们的竞争对手曾经说过,这是柯达未来甩不掉的包袱,因为这是一个日落的工业,他们会后悔的。你问我后不后悔,我们不后悔,我们不觉得这是一个包袱,我们觉得这是一个使命,同时是这个社会,这个市场给我们的礼物。
  震惊中外的“98协议”
  对话叶莺:柯达不是我的最后一站
  商报:根据柯达高层的预测,5年内中国将变为柯达在世界的第一大市场,你认为这其间最大的挑战可能来自哪里?
  叶莺:我相信这个目标会如期实现。最大困难和障碍,是我们必须继续提升我们服务的品质,同时一如既往不断鞭策我们自己,让产品的质量和技术继续处于领导的地位。当我们的产品是最好的,技术是最新的,服务是最令人满意的时候,难道你会担心顾客的选择不是你吗?我不要我的竞争者摔交,我希望它们都平平安安,因为这样才能显得出柯达赢得漂亮。
  商报:你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富士吗?
  叶莺:我们常常在内部会议上提醒自己,其实,柯达真正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就是柯达自己。就好像打网球,竞争的关键是你要努力把自己这个球发好,而不是只想着靠对方失误而得分,我们要漂漂亮亮赢得人家心甘情愿。所以,我不在乎有人说别的公司怎样怎样,因为这个市场很大,选择也是非常多元化。我们就是考虑怎样在质量、服务、技术领先及作为一个模范企业公民方面如何继续开发下去。但是,作为市场的领导者,很要紧的一点是我们绝对不能认为自己的位置是很安全的。世界上最危险的位子就是第一。
  商报:根据你们的中国发展战略,未来5年柯达将在“东部延伸”与“西部扩展”两条战线上拓展市场、挖掘商机,并几次三番强调要大力发展二类市场,这是不是意味着柯达下一步在低端民用市场上要大有作为?柯达与乐凯将由错位经营转向正面交火吗?
  叶莺:“东部延伸”是一种从内到外的在技术含量上的扩展,也就是在卤化银的基础上扩展到以数码的手段来捕捉影像。在这个过程中,东部沿海城市可以有两种选择,由于选择多了,挤压之下,面一定会铺得更宽,水到渠成就走向了面向西部的开发。我更喜欢用的词是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理论上说,他们是不可能立刻跳跃传统而走向数码,因为基础建设不存在,如果他们要享受影像的乐趣,可能最方便、最理性、也是最现实的选择就是传统产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柯达并不是以次等产品来打入这个市场,我们用的还是柯达的胶卷、柯达的相机,只不过说在整个开发新的市场上,我们做出更大力度的投入。同时,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跟乐凯之间会有任何主动的冲突,不可磨灭的一点是乐凯在它的一些二线和三线城市上表现是非常优越的。可是,这当中还是有很多的空间,不是你有我无的游戏,而是怎样使这个蛋糕越做越大。还可以告诉你的是,我们在探讨和乐凯合作的努力上从来没有怠懈过一日半天。
  商报:有人说,柯达正在布雷,已经达到8000家之多的快速冲印店是一个很强的销售网络,将成为柯达未来全方位发力的重要资本?
  叶莺:因为这个销售渠道到目前为止是仅次于邮政系统的,这些快速冲印店,有很多本身都是在它的一个社区里,如果有什么东西它能够提供社区邻里的方便,只要社区需要的,那这些店应该提供这样的服务,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敦亲睦邻的很重要的原则。它可做的事情很多,我不否认,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网络,而且,这也是将来我们走向数码过程中一个非常牢不可破的网络,这个网络是其它的同业所没有的。
  商报:中国入世后,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成长和壮大,更多的企业也要迈出国际化的步伐,在与别国政府、商务团体的谈判交往这件事上,你是否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他们一些建议?
  叶莺:当你去谈判的时候,你不能够只是一厢情愿地想,这件事情如何能够有利于我。人们常说上上策是利人利已,其下是利己不利人,再次是利己害人。在谈判的过程中,你只能走上上策。我谈判的一个原则就是将心比心,我坐在谈判桌上,第一个想的不是我要什么,而是对方要什么,我能给什么。他要的如果我不能给,我必须跟他说明我为什么;如果他要的我能给,那我们就有合作的机会了。
  商报:传言说你跟老板邓凯达打了两个有关柯达在中国发展的赌,其中一个已经真相大白了,能不能透露另一赌为何而设?
  叶莺:我告诉你,那你岂不是有独家了(笑)。我跟邓凯达的赌还是延续下去的,我相信中国政府会坚持他的工业政策。因为现在柯达和乐凯的生产量加起来是足够满足中国市场的,即使在50%出口的情况下也可以满足中国的市场需要,而且乐凯目前也在极力做他们在出口方面的业务。现实的情况是,柯达已经根深蒂固在中国扎根,而且是从头作起,以全套生产工艺来提高中国感光市场技术,并推动它们走向世界水平,柯达已经把这个市场做起来了。但是,如果有新进入的人,他根本不走你前面曾走过的这段路,而只是做做后面的加工、剪裁、包装。这一点我觉得无论从顾客眼光来看,从企业眼光来看,还是从政府政策方面,从长远的中国工业技术的提升跟发展来讲,都是不合理的。我相信中国政府有这样的智慧,我也相信中国市场有这样的理念。人总要有一个先来后到,当然也有“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之说,可是前人还没死呢!
  我想,当前,怎么样维持市场的秩序,怎样坚持工业的政策,不再重复建设,而且能够扶持现在在中国这个市场上已经苦心经营的企业,这是中国政府面临的挑战,也是我和邓凯达的赌。
  商报:在柯达的6个企业价值观中有一条是“自强不息”,用邓凯达先生的话说“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你的学习曲线就永远没有尽头”,请问叶莺副总裁,你都是在什么时候做功课,做哪些功课?
  叶莺:我每年都会去不同的大学念书,我的同事都是这样。他们每个人都要进行培训,我8月的时候可能要去上一些摄影方面的技术培训,另外,关于财经方面的培训,像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我都在那里培训过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在银行里有一个帐户,你老是不向里存钱,而老是提款,这个帐户很快就会空的。自强不息的意思,讲得通俗点就是你要不断地在你的知识库里有所投入。
  在柯达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每一个人,不管他处在哪一个层次,每年必须要接受至少40小时的培训,可是,在我们结算下来,我们各个场区、各个办事处,基本每一个的平均培训时间大概是80到90个小时。可是,有些领导层的人,他们的培训往往是整年的,至少也会是四五百小时的,这是很平常的事情。我自己在去年,正式培训的时间不会少于100多个小时。
  我自己做的功课很多,看各式各样的书,不仅只看管理方面的书,有些古书也看,也时时温习一下孙子兵法,唐诗宋词。因为我以前在大学也是学文学的,所以,莎士比亚的文学,雨果的著作,那种比较沉闷一点的东西,有时我也会拿出来看,因为,我都是很熟了,所以通常是翻出其中一节来温习。
  我对佛经也很向往,因为我很相信一句话,佛在我心中。而且那种四大皆空的说法,而且要以一种飘逸自律的方法来走过人生的理念,对我很有吸引力。
  工作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您是如何分配自己的生活时间?有没有健身、购物或度假的闲暇?
  叶:我从来不去健身房,我也不跑步,我也不健身,我吃东西不忌口,我什么东西都吃,就是不吃味精。最要紧的一点,可能是我永远不停地在动。
  舒缓的最大的方式:就是自己一个人,我不喜欢坐在椅子上,我在自己家里,甚至在酒店,都喜欢坐在地上。你试试看,坐在地上看世界与坐在椅子上看世界不一样。静静地,听一段我喜欢的音乐,看一段书,很快就会把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忘掉,很灵验的,坐在椅子上、床上,人都静不下来。我不会瑜珈术。灯光不要太亮。
  您的老板邓凯达曾不止一次充满深情地说:“一想到照片和影像,我的脸上就会浮现出微笑。在这个行业工作32年后,所有这一切仍然令我着迷,而且我除了柯达以外,哪里也不愿意去。”请问叶总,你眼中的柯达魅力在哪里?柯达会是你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吗?
  叶:邓凯达是在美国企业里凤毛麟角的一个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的一生一世只有一个爱,就是柯达。他没有花心花俏地跳到别的公司,然后曲线报国再回来,而是死心塌地的一直从柯达基层做上来。他的血液跟柯达一样是黄色的。我有信心,他哪也不会去,哪也不愿意去。柯达将是他的一生,这一点我对他非常佩服。他这样的情有独衷也说明了柯达的魅力。
  至于我自己,因为我是政界、商海、无冕王的皇冠都戴过的人,而且是一个很喜欢追求挑战,同时去探讨未知的人。现在,我有一个像梦一样的团队,这个团队几乎是无战不胜,无城不克。可是,我也知道,在这个团队里有很多精英,他们应该在团队里有他们的位置,所以一旦其中任何一个人成熟,我就会把位置让给他,这个他可能是他,也可能是她,我们现在在极力培养这些人,当他们成熟的时候,我一定让出来位子给他们,因为他们会带来一个新的春天,为柯注入新的生命,柯达需要不断的求变,不断的否定,不断的总结,才生命力旺盛。否则,叶莺在这里一干干上十几年,就变成叶莺帮了。
  我的一个很重要使命就是赶快培养起接班人。我会把这个岗站好,把这个班交接好,然后我自己会去找寻另外一片天空,迎接新的挑战,而且我相信这不是我的最后一站。因为当他们成熟的时候,我还没老。
  柯达人眼中的叶莺
  邓凯达(柯达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在柯达与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叶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柯达的全球副总裁只有50位,他们是我最亲近的参谋和顾问。副总裁的选举标准相当严格,这个人至少应具备“做出常人不可能做出的业绩”和“能对公司未来发展起领导作用”这两项素质,而叶莺在这两方面都非常出色。
  我与叶莺打过两个赌,第一个回合我输了,但是作为CEO,下属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我是非常高兴的。
  尹少刚(柯达北京办事处对外联络部):第一眼见叶莺,你可能会感觉这是一个很“凶”的女人,甚至还有点“冷”。其实不然,走近叶莺你会发现她温柔的一面,她的内心其实特别奔放、活泼。在她身上男人的阳刚与女人的优雅你都能找到。
  她的精力特别旺盛,经常是大家一起工作,耗上三四天,我们都不行了,她还神采奕奕。她创下的最紧张的一次行程纪录是:早上在上海喝早茶,中午飞到广州吃午餐,晚上又赶到香港用晚餐,更残酷的是往往飞机一落地,电话铃声就响个不停。



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