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杂志推广”公司为何倒闭







 对于研究生三年级的向阳来说,最近的心情不仅有毕业的忐忑,还有失败的黯然。不久前,他的文化传媒公司刚刚倒闭。一年多的创业历程,从初为老板的喜悦,到经历艰辛与困难直到创业失败的大起大落,向阳比同龄人对“创富”有了更多感悟。 
第一单生意从机场开始 
向阳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推广杂志品牌,就是替各家杂志社在特定场所投放杂志。通过在首都机场工作的朋友,向阳发现国内机场没有提供类似业务的专业公司。和几个朋友商量后,向阳决定抢占这个“空白点”。他很快注册了公司,并顺利地在机场头等舱休息室、贵宾室等场所,获得了杂志推广的独家代理权。 
“通过摆放供人免费阅读的杂志,杂志社可借此吸引更多高端读者。”向阳对公司的盈利点相当自信:“高端杂志的售价一般在20至40元之间,这些杂志社每年的广告收入至少在千万元以上,他们即便是拿出1%交给我们做推广,那么我的公司的收入就会相当可观。” 
向阳的第一位客户是某著名财经杂志。在见社长之前,向阳做足了案头工作,打听他的业余爱好,分析杂志的发展前景,并且递上一份详细的策划案。向阳百密一疏,对方并不认可向阳提出的价格方案。不过,对方表示愿意给向阳一个机会,如果在3个月的无酬推广后有所收效的话,可以考虑合作事宜。毫无从商经验的向阳摸着石头过河“客户希望花钱少见效高,机场的关系也要保持巩固,就连负责送杂志的物流工作都要仔细敲定,磨练各种和别人谈判的技巧。”向阳开始自学广告、市场营销和公关知识。3个月之后,当他再次面对客户时,对方表示愿意和他合作。 
“学生公司”不敌专业对手 
向阳的生意渐入佳境。“那时每个机场休息厅内都摆着几个杂志架,每个架子上陈列着十几本杂志。”在向阳眼里,这些杂志俨然已是公司账面上的收入,“通常每家杂志社一年可付给我们2至3万元,最豪爽的客户每年能投下5至6万元。”此时,向阳的客户已经多达20多家。 
然而,好景不长。他渐渐发现,一些临时客户进进出出,公司的收支状况很不稳定。有时办公设备的租金也成问题。向阳甚感不妙。2006年春节刚过,向阳惊讶地发现,六七家专业公司突然集体进驻首都机场,也搞起杂志推广业务。面对这些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自己这家仍显稚嫩的学生公司明显有些招架不住了。很快,向阳的“地盘”迅速被别的公司吞噬,以前内部管理不严的小毛病此时也成了致命顽疾。“因为大家都是朋友,权责划分不明确,大敌当前却不能聚齐人力,无法与对手抗衡。” 
在毕业前夕,向阳的公司以失败收场。 
编辑点评: 
花钱撑门面:创业之初,向阳曾专门花钱租用了办公室,并添置了一批办公设备。虽然花费并不算高,但是当公司面临经营困境时,这笔开销便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兄弟难算账:与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联手做生意,是很多年轻创富者的选择。凭着私人交情,这种创富团队在工作责权和薪酬分配上,往往没有什么明确约定。既然“亲兄弟明算账”,还是尽早把管理架构理顺为好。 
眼大肚子小:头脑灵活、创意新颖,是大学生的可贵优势;但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好高骛远,是他们创富路上的“拦路虎”。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一旦有专业对手进入,学生公司往往难以应付。与其奢望“一口吃个胖子”,不如从产业链的细节入手,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商机。



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