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招远一名普通的农家女,丈夫事业非常成功,她完全可以在东郊的别墅区尽享“阔太太”的生活,但她却选择了艰苦创业,一年时间拼下千万家业。刘伟红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从小生意到千万富翁,有时只隔了一层纸,只要找对了方法并付诸行动,拥有遭遇挫折时的那份坚韧,一切都有可能。
丈夫:你疯了,想上天?
刘伟红初中毕业就开始做生意。她在招远开过裁缝店,卖过服装、化妆品。2001年,她随丈夫潘洪成来到了烟台。当时,丈夫事业如日中天,在东郊买了豪华别墅。由于女儿刚出生不久,加上对烟台一无所知,整整一年时间,她没有做什么事,但脑子一刻也没闲着。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随丈夫去东北探亲。一个做面食的亲戚麻花卖得特别好,刘伟红尝过之后,却觉得不过如此,自己肯定可以做得比这更好吃。人们吃它主要是图“卫生、方便”,麻花原本是在大街上卖,人们看不到它的制作过程不放心,如果把它放进专卖店里,让顾客从橱窗就能看到整个加工过程,肯定受欢迎。
回到烟台她就开始忙活上了。她向面点师傅求教,自己反复试验,味道已经相当不错,但她觉得还是不够理想,决定去北京寻找专家研究配方。
当丈夫发现她正在做的事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这女人“疯”了!放着好好的“阔太太”不当,却要去炸麻花,这不跟摆地摊一样吗?挣这点小钱还不够丢人现眼的!但刘伟红还是义无反顾地进京请教专家,选定了最满意的配方。
有了配方,店怎么开?怎么能销出去?怎么连锁?怎么加盟?一个初中毕业的女人到书店找了不少经营方面的书来看,从书本上研究肯德基、麦当劳和国内著名中餐连锁店的经营方式。丈夫对她的想法嗤之以鼻:“加盟?你还想上天呢!”
开业当天排长队
2004年3月,在丈夫及家人的强烈反对下,满腹辛酸的刘伟红在烟台大学附近的莱山菜市场上,开出了凝聚着她梦想的第一家麻花店,取名“弘祥”。
她决定走低价路线,以量取胜。由于用料考究,成本远远高于普通麻花,别人卖食品对半赚,她却将利润设定为每根赚两毛钱,打出了“1元1根,买三赠一,买五赠二”的招牌。
小店静悄悄地开张了。店面整洁、明亮,10多个员工身着统一服装,令人耳目一新:麻花也能进专卖店?许多人来看热闹。不一会儿,令人难以置信的场面出现了:窗前竟然排起了长队。
开业当天竟卖出了4000多根,到晚上9点钟才勉强关上门。第二天,人更多,最长的时候排了八九十人。排队让刘伟红伤透了脑筋:排到别人家门口,挡了人家生意,排到路上,又堵了交通。有时,顾客还因为插队打起了架,连刘伟红自己从店里拿麻花出来,都会遭遇一大片“抗议”。?
麻花配方70万不卖
吃麻花要排队让刘伟红的生意很快在烟台有了口碑,不少人找上门来希望加盟。4月份,刘伟红拿到第一个加盟店的9000元钱,她高兴得睡不着觉,把钱放在枕头边,她跟老公说:“你看,我的第一个店,成功了。”丈夫扔给她一句话:“9000元值得你累成这样?"
5月的一天,一个浙江商人开出50万元的高价,要买刘伟红的麻花配方。刘伟红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个人是个骗子,要么就脑子有玻。丈夫觉得这人是个傻子。那人却很诚心,十多天来了三次,最后将价格加到70多万。然而就在这十多天时间里,刘伟红在烟台地区的麻花店增加到了十几家,发展势头让刘伟红看到了配方的价值,她决定给多少钱也不卖了。
这个70万元没有卖的神秘的麻花配方,留在刘伟红手里到底能够产生多大的价值?她自己也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越来越忙,每天全国各地打来的电话让她应接不暇,她的两部手机一直不停,两只耳朵压得生疼。她没时间洗澡,因为短短的10分钟会有20个未接来电,她一次又一次地对着电话重复着同样的内容,很长一段时间,她看到电话就害怕、恶心。她的办公室外面永远排着一大堆等待洽淡的客户……□生意家庭难两全在丈夫潘洪成看来,女人的本分就是看好孩子照顾好家,出去工作也要做点体面的事情。他始终觉得,炸麻花是个下贱行当,跟摆地摊差不多。刘伟红在菜市场卖麻花让他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朋友说他:“快让你老婆把店关了吧。”丈夫出去吃饭都不爱带她,嫌她身上一股油味儿。跟刘伟红在同一小区居住的“阔太太”们揶揄中透着不屑:“哎哟,你怎么干这个?至于嘛!你干一年还不够你家一天的开销。”刘伟红却觉得,只要能赚钱,干什么都可以,生意不分贵贱。
由于刘伟红一天到晚在外面忙,把家里的事都丢在一边,原本要好的两口子经常吵架,吵急了甚至动手,好几次,刘伟红气得跑出去,她说:“我也挣到钱了,你怎么还这样埃为什么我做个事这么难?”潘洪成告诉记者说:“天天吵,孩子一哭,我这火气就上来了,这个家还能叫家吗?”每次两人吵架,女儿都缩在角落里,流着泪看着他们,等他们平静下来,才敢悄悄凑过来拉拉他们的衣角:“爸爸你别生气,妈妈你别生气。”弄得孩子像是得了什么病似的。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04年6月份,焦头烂额的刘伟红声带突然出了问题,嗓子哑得不能发声。潘洪成不得不替妻子接电话。这短短的半个多月,潘洪成受到很大启发,他觉得只要做好了,什么生意都可以做大。他改变态度正式参与到麻花店的经营中来。
老父亲被炒鱿鱼
刘伟红的父亲曾经是她样板店的经理,开业一年一个店就赚了22万,但是刘伟红却发现了问题。为了省钱,父亲减少了灯具,舍不得在白天开灯,更让她生气的是,为了节省成本,父亲竟然用非食品专用的“垃圾袋”装麻花,说他,他还振振有辞:“学生买一根麻花,要俩塑料袋,买三块钱的四根麻花,他要四个塑料袋,这一个塑料袋5分多钱,它不浪费吗?”再后来,他一看到刘伟红,就赶快把垃圾袋藏起来,等她一走,他又拿出来用。
因为这些事,她和父亲经常吵架,有几次都把父亲气跑了。更让刘伟红着急的是,一些员工在成了骨干成了熟练工的时候,增加工资也留不住人,走得莫名其妙。后来,她发现原因出在父亲身上,他对员工“看”得很紧,还经常训人,员工特别压抑,影响了积极性。
2005年3月,刘伟红已经不能再容忍父亲的作派,她很正式地向父亲提出:“爸,我今天不是你姑娘,我以总经理的身份跟你说,你回家吧,你被开除了。”她转过身对工人们说:“你们解放了,以后不用再受气了。”解除了经理职务的父亲,被刘伟红打发到仓库做配料管理菜园。
打那以后,刘伟红制定了工作制度,并设了打卡机。她说,工人不是靠人管的,要靠制度去管。
开公司就像生孩子
曾有人出一千万买她的品牌,她毫不犹豫地回绝了。她说,开一个公司和生孩子是一个道理:轻易不要去开创,一旦开创了,就要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养,不是万般无奈,母亲不会舍弃自己的孩子。而怎么做母亲就需要技巧了。
“创业容易守业难”,许多红火的连锁加盟店不久就销声匿迹了,她必须时时警醒,不断推陈出新,现在,除了推出蜂蜜小面包外,麻花已经增加了十几个品种。她经常检查各加盟店的经营情况,对不正规经营的店铺进行“停料”制裁。做就要做最好,这是她的一贯作风。
目前,她已在全国各地开了1500家连锁店,无论开在哪里,哪里就出现排长队的现象。一年多来,靠连锁经营,刘伟红已经拼下了千万资产。这几天,她正琢磨把小麻花做到国外去,和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地的合作意向正在洽谈中。
女人创业:真不容易!
为了她的麻花生意,刘伟红付出了太多。一个29岁的女人甚至没有时间为自己买身像样的衣服,永远是一身黑衣,“五一”时还穿着冬天的棉马靴,直到前段时间为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才匆忙买了一条红披肩勉强上镜;由于长期的奔波,她的腿肿得像牛腿,双脚起了成串的泡,磨破了,化脓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不得不两次去医院动手术;长期的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导致内分泌失调,脸上起了成片的红疙瘩,当朋友笑称她看上去像39岁时,她心里很难过。但她没有办法停下来,用她的话说“上了套”了。回想自己吃过的苦,刘伟红说,真的没有勇气重新来一次。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关上手机,睡上一大觉,然而这根本不可能。
采访结束时,刘伟红带记者参观由她亲自经营的位于莱山菜市场内的样板店。她的麻花店,在杂乱的市场中颇有些“另类”,店面布置得古色古香,井然有序,里面传出悠扬悦耳的葫芦丝乐曲。当她沿着长长的过道走过去的时候,我注意到周围店铺里投向她的复杂的目光。我有一种感觉:从小生意到大生意,有时真的只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