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东方朔的处世术

作者:李东阳











  “是你们自己水平不够!不管碰到什么事,只要东方朔在,就出不了一丁点差错。想批评他,你得先让自己达到人家的水平,才能有那个资格!”
  有一天,东方朔正在皇宫里溜达,有位好奇的侍从过来搭话:
  “人们都说,您老先生脑袋有问题,八成是疯了!”
  “有道理!因为我压根就没把朝廷当朝廷,反而看作了隐逸修行的好场所。古人隐居都在深山,我的口味就没那么挑剔,哪里都好。”
  他确实不挑剔,置身在充满诱惑的世俗之中,却如同独自行走在沙漠里面,人间的一切都不能让他放在心上。
  当东方朔在酒席上喝得烂醉如泥,站都站不起来了,居然还有心思趴在地上唱歌:
  “沉溺在世俗的海洋里,
  隐居在皇帝的宫殿中,
  也能守住纯净的心,不被世俗沾染,
  我又何必非要去深山?”
  
  其言也善
  
  东方朔老了,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就向武帝作最后的进谏:
  “请陛下远离小人,千万不能听他们挑拨离间!”
  这位一向玩世不恭的东方朔,从来都是对什么都无所谓的,从来也没有这样正经过。武帝看他突然严肃了起来,一时都反应不过来,觉得十分纳闷:
  “东方朔居然也能板着脸说话,简直如同狗嘴里吐出了象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没过多久,东方朔就病倒了,不日身亡。
  他为什么会收起玩笑面孔,用严肃的谏言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点,也就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
  人们纷纷在私下里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或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才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还是有所留恋。”
  
  东方朔的处世术
  
  东方朔生前就经常告诫自己的孩子:
  “与人相处和为贵,千万不要遭人憎恨,办法就是永远不要恨别人。人的一生固然应该廉洁奉公,但是不要学伯夷和叔齐,一味意气用事,宁可饿死在首阳山上,那种做法太笨了。相反,应该学习老子的办法,甘心做一个身份卑微的小官,那才是立身处世的大智慧。虽然人在朝廷里当官,但是心态却如耕田的农夫一般,吃饱穿暖就行,那你还能有什么矛盾?然后你才能真的达观,像隐迹山林一样,藏身、藏名于朝廷之上。此法若能终身笃行,什么灾祸也找不到你。”
  东方朔的一生,不是伟大的一生,不是光辉的一生,不是灿烂的一生,但是,却是成功的一生,而且,他成功得还相当特别呢。这就好比吃掉了甜甜的果肉,却吐掉了里面的核,他所摆脱的,是每个朝臣都无法摆脱的忧虑、恐惧、焦急与失望。
  才子贾谊终生不得志,年纪轻轻就被活活气死,可见才华这东西,也有它的阴暗面,一不小心就能把人吞噬掉呢。
  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有点与众不同的好东西,每个人还都拿这些东西挺当回事。问题是,你越固执,越放不下,就越和这个世界不合拍,遇到的矛盾越多。到最后,你就真的成了一只“辍网劳蛛”,只知道抱怨网为什么会破,却不肯抬头看看,那没有网的天空是多么辽阔。
  东方朔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可以摆脱束缚,骄傲地飞翔。
  (摘自《历史大讲堂》,重庆出版社2005年1月版,定价:28.80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