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长篇小说《我的生活质量》梗 概

作者:邵 丽 小 雨 脚 印











  安妮返回阳城的时候,距王祈隆夫人的丧期已经一个多月了。安妮脱去了自己薄如蚕丝的短裙,她的完全的美再一次展现在王祈隆面前。王祈隆完全是麻木的,努了半天的力,下身竟然没有一点感觉。安妮觉得,横梗在他们中间的,并不是许彩霞,但又是什么呢?
  面对安妮,王祈隆感觉自己已经完全丧失了爱的能力。他的情感生活依然在迷茫中。安妮走了。生活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但生活永远也回不到原来的轨道了。王祈隆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可他自己的城市在哪里呢?奶奶的城市又在哪里?
  (该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4年1月出版,定价:19.80元。)
  
  《我的生活质量》有多重要?
  
  把官员和情感放在一起,在人们潜意识里是种滑稽的搭配,滑稽得来有奇异的效果,至少“情感”多了暧昧的成份:谈情说爱有权钱交易?有情有意的人怎能升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组织的态度是冰冷的,而邵丽的长篇小说表现的内容是危险的——官员们的情感生活:家庭、老婆、情人,并就此探讨官员们的生活质量!
  说它危险,是因为《我的生活质量》会被人误读为“官场小说”,而官员的情感(范围更窄一点:情人)又同“腐败”联系在一起,政治、政客,权力总容易被人误读。误读再往前便是忌讳。
  没有人怀疑平步青云、出入酒楼、威风八面、前呼后拥、一呼百应、纵横驰骋、运筹帷幄、礼尚往来的官员们有什么生活质量问题。“官本位”是这个民族文化的精髓。人在官途,身不由己,当然也包括情和性。一方面有权更可方便地得到情性,一方面方便得到的情性也是权力的奴婢,说不上珍贵,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哪是用质量来品评的?当然这是普通大众看到的被揪出的腐败分子的生活光景。
  《我的生活质量》虽然写的官场上的事,却没有构陷啊,腐败啊,你争我斗,机关重重,那些我们读过的官场小说的现在时,没有那些凌厉、冷酷。主人公王祈隆苦恼、徘徊,被生活裹挟,孩子、老婆、情人的事情一大堆,却充溢着人性的温情,他从小被从城里来的奶奶培养得志向高远,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却因为是从农村来的,没有背景,分配到偏僻甚至与世隔绝冷清的农校当老师,过着寡淡无味的日子,这差不多是一段死亡的日子。死亡得来他只能和同样是农村来的女子许彩霞过有性无情的日子。这差不多是王祈隆整个为官之路的灰暗底色。王祈隆在官途上越光鲜,他生活的底色越暗淡,反省的意识越浓厚,生活质量问题越突出。到了二十年后和成功不成功的老同学们聚会,人生的追求,春风得意,风花雪夜都被王祈隆放到了质量的衡度上了,他看到了那么多酸涩、尴尬。在这个角度上,王祈隆的视觉很有点社会学的眼光了:成功人士的生活质量是个问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路遥的小说《人生》,写农村小知识分子高加林为进城甩掉农村对象,去追逐城里女孩,引发一场全民的道德批判。高加林进城受阻,唾弃高加林成了那个时代的呼声。二十多年间,几百万高加林“进城”了,他们成功了,他们占领了城市。在他们的城市奋斗中,《我的生活质量》,让我们能看到真正的“人生”:屈辱和尊贵,泪水和梦想,黯淡与光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