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王进:忠孝两全
|
|
|
一说起王进,眼圈忍不住地便有些红润了。倒不是因为自己胸中有什么血脉贲张的侠肝义胆,而是想起了我的老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本是人之常情。
王进是个忠厚而且脑子比较清醒的孝子。按书中交代,他的为人处世算是非常低调的。他在发觉东京的大场子,已经不再适合他呆下去的时候,他便毅然决定出走了,没有丝毫的犹豫。反正他没有林冲那么多的牵挂,他只有一个老娘放不下。
至于俸禄,他应该和林冲属于同一个等级。但是家有娇妻的林冲,小日子过得比他要实惠的多了。可能这跟林冲的老丈人张教头也是军官出身,免不了有些积蓄也有关系。这也是林冲只能在高俅面前一忍再忍的缘故。面对高俅的迫害,为什么同样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在面临生死定夺的关头,就不能带着自己的老婆,去投奔边关呢?
因此安份守己,实在只能是扼杀英雄的。坛坛罐罐多了,不免投鼠忌器。所以像鲁智深那样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也是难得的潇洒。以此看来,梁山好汉们的乱中取“义”,未尝不是对盛世的价值观的反动。
但是,与后来的情节发展错位的是,王进离开东京后,他不是去落草为寇,而是去了西北黄沙漫漫的西夏边陲。不过那种地方,也只有他这种没有多少欲望的苦行军人才愿意去折腾的!即便潇洒如鲁达,因心中放不下酒与狗肉,终于在流窜的时候,还是一路嗅着,选择了往东跑,而不是去了只能让人口中淡出鸟来的边塞。
王进拖着病体,忍辱负重,扶持着他的老娘一起去了边疆。水浒中刻意描写了几个孝子,王进之外,还有宋江,公孙胜,李逵,雷横,甚至蔡九等人。而在施耐庵看来,孝的意义,是明显地要高于“义”字的。“孝”是对“义”的平衡与制约。
我想,施氏是不是有意不让王进沦为草寇,以便给北宋的军人一个面子?!在我看来,王进是个真正的军人,他的出走,是北宋武士精神与儒学纲常道德的结晶和骄傲。像后来的宗泽,岳飞,张浚,甚至辛弃疾,陆游等人身上,都不难看到王进的影子。如果说乱世出英雄的话,那么王进显然是盛世的智者了。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王进所去的地方,是面对着骑射凶悍的西夏王朝。那是一块硬骨头。北宋末年,辽国的气象已经大不如往昔,它疆域宽广,东至大海,西延至巴尔喀什湖,徒有虚表。没有文化向心力为根基的帝国,终将是要没落的。
因此,在王进的眼中,辽国已经不是对手了。
也许高俅的意外出现,最终导致了犹豫不决的王进的出走。但是王进的出走,还是隐含着主动性,而不完全是被逼的。
好男儿志在四方。作为禁军教头,一身本事却无法伸扬,那种孤独,谁能理解?!所以他就直奔老种经略相公了。好在北宋时,太尉有权调动军队,却管不了军队。王进一到了老种经略相公手下,高俅便拿他没辙了。
王进的遁隐边塞,可能造就了一座“乱中取义”的梁山泊。他在轰轰烈烈的宣和年代的提前出局,虽然于江湖来说是个非常微妙的悲哀情节。但是,作为他的价值观的对立面,那种对社会道德共同的麻木感与天生的犯罪心理,终于使梁山好汉们的聚义,从浅俗的层面登堂入室,最后道德化了。这种道德的错位,一直延伸到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今天。
造反从来都是没有理由的。但是只要它挂着“义”字的招牌,它便是合理的。义的内容缺乏系统的理论,因此它的外延是相当致命的。它混淆了我们的价值评判标准。大家撇开对好汉们感情上的因素想一想,梁山之“义”,难道不是这样的吗?!这是闲话。
王进扶着马头,重病缠身,又饥又困。这时,他看到了前面有一座大村庄,透出一道灯光,便是史家庄。没有什么比微弱的灯光更能吸引劳累的苦旅者了。王进想在庄上逗留一宿。不过,他这一逗留就是将近半年。
也就是在那天清晨起来,他来到后槽看马的时候,一瞬之间的灵感,他从充满生机活力的史进身上,似乎又发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于是,王进可能想让自己在江湖上彻底消失之前,再留下一道流星般的余晖。
这时,我看到了王进踏实的长者风度中暗含着的一点童心。或许这些都是因了他的老娘的缘故。王进跟卢俊义一样,都耍的一手好棒。但十八般武艺,无一不精。锋芒不露,可见功夫!
接下来的故事,不用多说了。我想,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样,都会觉得王进是水浒中最让我们挂念的人。就像若干年后南宋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的: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这话倘用于武学的造诣之中,同样也是对相当高的境界的推许!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