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1期

我一个人生活(原则)

作者:路 也

更多经典:应天故事汇——天天经典!




  我一个人生活
  上顿白菜炒豆腐,下顿豆腐炒白菜
  外加一小碗米饭。
  这些东西的能量全都用来
  打长途,跑火车,和你吵架,与你相爱
  我吃着泰山下的粮食,黄河边的菜
  心思却在秦岭淮河以南。
  我的消化系统竟这样辽阔
  差不多纵横半个祖国
  胃是丘陵隆起,肠道是江河蜿蜒。
  我就这样一个人生活着
  眼睛闪亮,头发凌乱
  一根电话线和一条铁路线做了动脉血管。
  我就这样孜孜不倦地生活着
  爱北方也爱南方,还爱我的破衣烂衫
  一年到头,从早到晚。
  
  唐晓渡解读:画家常作自画像,诗人海有“自画诗”。读路也的《我一个人生活》,确实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它清瘦、单薄,像赶路的行脚僧一样透出某种苦行的意味,却自有一种久违的朴素、坦荡和鲜明,更难得的是据此而显示出了一种被努力延续下来的内在的完整。一方面是“上顿白菜炒豆腐,下顿豆腐炒白菜/外加一小碗米饭”,何其单调又清苦;一方面是“打长途,跑火车,和你吵架,与你相爱”,何其忙碌而充实。然而,单调、清苦也好,忙碌、充实也罢,真正令我们感动的并不是这些,而是诗中的我“孜孜不倦地生活着”的专注和兴致,是她“爱北方也爱南方,还爱我的破衣烂衫”的无差别境界。正是这种最本原的力量使枯燥乏味的单身生活变得生气勃勃,使一个平凡、脆弱的生命个体“眼睛闪亮”,显示出别样的坚韧超拔,并赋予这首倾向于日常的封闭和琐碎的诗以张力和统一性。
  这首诗在语义层面上通俗易懂,但并不缺少修辞和语气上的微妙之处。我知道生活的教导者们很容易就会指认这是一首“乐观通达、积极向上”的诗,但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只要反读一下诸如“我吃着泰山下的粮食,黄河边的菜”,或者“我的消化系统竟这样辽阔/差不多纵横半个祖国”这样的诗句,就能从那些“我”作为资源调动,并急欲与之合一的大词、大意象背后,透过自我破解式的夸张、微讽和自嘲,析出被作者努力遮掩的孤独、孤苦和复杂心思。我们当然也有理由不放过那只在第五行中闪现了一下的“你”,这使我们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把这首自画诗同时读成一首奇特的情诗(一首最终献给自己的情诗,其倾诉的欲望、自恋的可能性由于渲叙的调性而得到了节制和平衡)。我们同样会注意到最初七行押双韵的现象,它像两个不和谐的声部,从形式的角度暗示了“我一个人生活”的凌乱和不可避免的内心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