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 |
另外,有一种难以想象的东西,那东西在他的内心深处,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却犹如人身上的器官一样,实实在在地存在。 他内心深处所感到的就是宁静与平和,那也可以说是一种安全感。而重要的还是他已经达到了他人生的目的,虽然他还不能确定他的目的是什么。不过那一点他已经觉得无关紧要了。 他可以确信的是,他的这种感觉与正统的宗教没有关系。他仍然赞同歌德说的那句话:神秘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奇迹。使他着魔的并不是宗教,而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力量。他似乎已经体验出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并非只是虚无缥缈的。相反,好像他的生存与所有的其他人一样,是有其原因,有其更大的目的的。他已经意识到作为一个人,不管是已逝的人,或是现在或将来的人,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都有继往开来的责任。 但是,在他心中蔓延的还不能真是信仰——一种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上帝毫不置疑的信仰,但可以说是一种信仰的萌芽。他相信人活在世上,不仅仅只为了自己,也应为他人。一个人决非偶然来到人间,因此他应当重视和爱惜自己的生命。 他想起了他父亲曾向他引述的奥古斯丁的一段令人生厌又令人窒息的话:那个创造我们的人,若没有我们的帮助和同意,便不会拯救我们。带着这种旧有的遗憾,兰德尔深知那仍不是他信仰的一部分。他无法想象他可以答应什么来换取生命。他也无法相信,只要有经验,人类就可靠信仰走路,而不必靠眼睛和双腿。今天晚上,他的的确确看到了一些东西。 看到了什么东西呢?他不能进一步地描述出来。或许时间会慢慢让他将那东西说具体一些。现在,他在内心中发现了人生的目的,这已经够了,因为这足以使他激动不已,兴奋不已。 他下定决心,要将自己从自我反省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重新回到他周围的平凡世界中来,去重温他走上信仰之路的种种经过。 两个小时之前,兰德尔回到了他所订下的雄伟的阿姆斯特尔饭店的高贵套房里,但几乎没有人看到他回来。他还没有从街上那番遭遇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在这个安全、人们不允许拥有机械的城市里,在这个居民开放而友好的城巾里,他竟然遭到了袭击。他被两个陌生人袭击了,其中一个还戴面罩。警察把它看成是一个小案件,只不过是两个歹徒想进行抢劫罢了。兰德尔把那个被磨坏了的公文包放在宽大而装饰华丽的床上,他心里十分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装在他公文包里的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一本天书,它的内容包括日出、日落、承诺、实现、出生、死亡,它展现了人生的种种,它和世界一样无边无际,它是天书中的天书。 兰德尔想起了这本海因曾经说起过的书,在许多人的眼里,已经成了一样过时的东西,就像被搁置在文明的顶楼上的传家宝一样,已经毫无用处,和新事物无关。现在,几乎在一夜之间,由于很偶然的机会,这本书被注入了生命,有了活力,重新焕发出青春。这本书就像其中的主人公一样重新复活了。它的负责人许下诺言,它会再次成为天书中的天书。但更重要的是,这部包括着上帝的语言和有血有肉的耶稣的书,不久就将被公布,并附有詹姆斯提供的耶稣的最新照片。由此,公正、善良、友爱、团结以及永恒的希望将进入这个唯物的、不公平的,愤世嫉俗的机械世界。 在街上,那两个人为了得到这部书,几乎把他弄伤,甚至快把他杀死了。在这次可怕的经历之前,兰德尔对自己已陷入了一场危险游戏的警告置若罔闻。他不需要再警告一次了,他已经完全相信了。从今天晚上开始,他将为一切做好准备。 兰德尔回到旅馆后,心里想读那本天书的渴望像烈火一般燃烧着。但是,他还是打算等自己的神经先稍微松弛一下。他回到那间宽敞的客厅。客厅里,大理石面的咖啡桌上放着几个碟子,高脚杯和新鲜的冰块。咖啡桌周围,是三张深柠檬色的有扶手的椅子和一张铺着蓝色毛毡的长沙发。 在咖啡桌上,兰德尔看到了达丽娜留下的字条,语气有一点点恼怒。她不满意——整天自己都是孤身一人——但坐公共汽车观光看来不错,她把点着蜡烛游览运河留到最后,因为女佣已经告诉她这将是浪漫的。她大概在半夜左右回来。 兰德尔给自己倒了两杯带冰的荷兰威士忌酒后,在帝王般豪华的客厅里转了转,然后在用摩洛哥羊皮制成的时髦书桌前坐下,研究着那三扇通往阳台的法式门。喝完威士忌后,兰德尔叫来了服务员,订了一份色拉和一份菲力牛排。然后,他来到浴室,舒舒服服地冲了一个澡。 兰德尔刚脱去意大利的丝织浴衣,换上棉睡袍,服务员就把他要的晚餐送了进来。他一边吃,一边抑制着想读的那本《国际新约》的强烈欲望。不一会儿,色拉和牛排就被他消灭得干干净净。 最后,一个小时之前,心中满怀着期望,打开了公文包,取出了那本白色封面的校样,把它放在沙发上。他坐在软软的椅垫上,开始审阅这本书。 在封面的标题下面,注明着:未经修改的校样。下面贴着一张标签,是卡尔·亨宁备忘录的复制品。亨宁指出了校样用的是普通纸张,但最开始印刷的两种《圣经》版本要用现有的质量最好的纸——第一种数量有限的版本是给出版社和圣职人员的,叫做教士版,用进口的印度纸印刷。另一种是用于销售的,用皮纸印刷。纸张要10英寸长,6英寸宽。因为这本《圣经》主要是被基督教徒所用,所以尽管天主教徒也可以用它,注释还是被减至到最少,而且是作为每一本新的圣经的特殊补编。 羊皮纸上的内容作为附加物添在马太福音书和马可福音书的中间,附录的内容还包括在奥斯蒂亚·安蒂卡发现羊皮纸的背景的解释,对于羊皮纸的鉴定,怎样把它从原来的希腊语翻译过来以及它和耶稣的故事之间的联系。 至于新发现的詹姆斯福音则列为《圣经》本文的一部分,把它放在约翰福音和使徒行传中。整个新约全书都根据新的发现进行了重新注释。最终目的是想利用这一发现,将旧约全书整理后另出专集。本书初版发行的日期初定为7月12日。 兰德尔在青少年时代就读过新约,而且有些章节还一读再读。今天他就没心思也没必要再去重读原来的那四大福音书。他想直接翻阅这些新发现,也就是彼得罗纳斯报告和詹姆斯的记载。 在马太福音之后,他找到一行用粗体字排印的标题—— 彼得罗纳斯关于对耶稣审判的报告 附录: 彼得罗纳斯的报告是以他自己的名义写的,占了2页。其注释部分则4页。 兰德尔开始阅读。 受事者:罗马皇帝的朋友卢修斯·埃刘斯·西加努斯。报告有关约旦的卫队长官彼得罗纳斯判处一名叫耶稣的拿撒勒人死刑,并将他钉死在十字架上。行刑的日期为泰比里厄斯大帝第十六年十月七日。地点为耶路撒冷地域。耶稣犯有叛乱罪。 兰德尔读完这段枯燥、冷酷的异教徒所写的判决之后,一种激动和惊慌的心情涌上心头。他接着往下看,直到看完了约翰福音的最后一行字。 詹姆斯福音 我,耶路撒冷的詹姆斯,耶稣基督的弟弟,拿撒勒人,约瑟的儿子。因为在本地区领导耶稣的信徒传教,而被指控为有煽动造反的罪行,并将在众长老及祭司长面前被审讯。 因此,我将以上帝和耶稣的仆人的身份,在我有生之年为我的兄弟耶稣的生平及传教的情况作个记录,以防止将来对他的歪曲与诽谤,并给本教的信徒作引导,以此对抗各种各样的诱惑。以此来增加分散于各地的受迫害的犹太人的生活勇气和复国信心。 约瑟的其他儿子,幸存下来的除本人和基督耶稣外还有……(这部分遗失了)我向人们诉说约瑟最受爱戴的长子。这番陈述包括我亲眼所见以及对他的一些回忆,至于耶稣的信徒们的见证,我虽然没有见到,但却是马太·彼得等亲眼目睹的。我把上帝的儿子的事迹记录如下,这样信徒们就可以把消息带给世界各地的穷人(耶稣最早的追随者是一些穷人)。 基督耶稣是由他的母亲——玛丽亚所生。他出生在伯利恒的一个小酒馆的庭院里。他出生的这一年,正好大希律王死了。不久,昆尼尔斯成了叙利亚和约旦两国的总督,耶稣被带去举行了洗礼仪式…… 这是一部奇书。 是神迹,是荣光,是上帝的启示。 兰德尔感到目眩神迷,额头上冒出了汗珠,太阳穴也阵阵地疼痛,但他还是继续看下去,把整整35页一口气看完了。他完全陷入了公元62年耶稣的兄弟所写的故事中,并被深深地打动了。詹姆斯向无数的人讲述着他的兄弟在公元32年被残忍地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又被解下,最后重新获得了生命的故事。而在这以后他自己也将会遭遇残酷的死刑。 兰德尔看完了詹姆斯的福音书。 从头到尾,兰德尔都全部贯注其中,他被这事深深地打动了,他觉得自己仿佛当时就在那儿,亲眼目睹了来自加利利的这个人,仿佛触摸到了他,也被他触摸了。他相信,不管他是人还是神,这都无关紧要。反正他,史蒂夫·兰德尔相信就是了。 他读得实在不忍释手,于是又看那些注释,那些背景,那些说明,他的注意力马上又被增加的7页附录吸引住了。 他仍然无法允许自己去思考。他感到自己应该去思考,但还是故意不去思考。 很快地,兰德尔又重新翻到了詹姆斯福音书的开头,并把它重读了一遍。然后把最开始的附录,即彼得罗纳斯所着的关于耶稣所受审判的报道也重新看了一遍。 最后,兰德尔把《国际新约》轻轻地放在咖啡桌上,又坐回沙发的软垫子上,这才允许自己去思索和感觉。 这时候,兰德尔才体会到了这本新版圣经给了他深切的感受,并且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在他心中已消失很久了。 他来到人世,对他自己,对别人,都有其意义。 现在,在进入这个豪华套房的两个小时后,特别是在他打开这本《国际新约》的一个小时后,他坐在沙发上,努力控制自己的感觉,试图理智和冷静地去思考和咀嚼所看到的东西。 兰德尔眼睛紧盯着那本书,脑子里却回忆起最近所发生的一幕幕。对彼得罗纳斯的报告加以猜测。这个报告相对来说是份简短而普通的官方文件。口气平淡,内容简明——一个普通的古罗马百夫长或队长向上级报告关于审判耶稣的情况——但它远比路加福音中那优美而文雅的叙述更具有可信性。 路加福音中是这样写的: 彼得罗纳斯这才按照他们所请求的定了案。把那些本应困煽动叛乱和谋杀而投入监狱的人释放了,把耶稣交给他们任凭他们的意思处理。 彼得罗纳斯是这样写的: 太阳升起的时候,审判正在希律王的王宫前进行。作为旁观者的法利赛人不予合作,他们坚持说被告应以破坏民法而非摩西法受审。来到法庭前的旁观者是罗马人的朋友,他们渴望和平,大多数人是罗马公民。那些控告耶稣有罪的人提出了他们的证据:耶稣自称是以色列的国王,具有比罗马皇帝更高的权力。被指控的耶稣郑重声明:他的传道任务是上帝指派的,目的是要在地球上建立一个天国。 彼得罗纳斯报道了死刑的宣判,以及彼得罗纳斯要求他的卫队马上执行宣判的结果的情况,在遭受鞭笞之后,耶稣被罗马士兵带到了十字架前。彼得罗纳斯最后总结道: 他就这样被处决了。根据鉴定,9点钟时,他死了。罪犯的两位朋友向彼得罗纳斯恳求耶稣死后为他收尸。最后,他们被允许了,至此耶稣一案处理完毕。 但真正令兰德尔感动的还是詹姆斯福音书里的叙述。这本传记许多地方已经残缺,有些字词都已看不清了,有一部分写在草纸上的文字无法辨认。但根据逻辑推论法,卓越的学者已经把大部分消失的文字又重新填上了。尽管这些都用括弧括起来了,真正的耶稣形象一点也没有因此而模糊。 凡看过詹姆斯福音书的人都会相信其绝对的真实。 不仅仅是詹姆斯福音书中的字句真实,而且它们还十分清楚地表明一个人在记述另一个人的历史时,他两人之间有极其亲密的关系。叙述者语言朴实,未加修饰。对四福音书作者的记述,一点也没有夸张。后来的基督徒商人们在二世纪重新编写的四福音书中,掺杂了一些虚假的东西。再后来,到了四世纪,它们就成了《圣经》的正经。 詹姆斯作为耶稣的追随者中的领导人,他把耶稣写成是一个渴望改变和改进犹太教的犹太人。他的叙述,被有组织的基督徒们重新整理了。这些基督徒们还写下了一些他们未曾亲眼看到的事情。他们计划要改变犹太教,最终取代犹太教,他们借用了犹太教中最好的道德和历史,但他们把一个以正义来作为检验人们标准的变成了同时博爱一切人的上帝,然后又宣称救世主回来了。福音书的作者们致力于宣传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要塑造一个建立其基督教会的理想。 此外,詹姆斯还免除了对基督耶稣之死负有责任的犹太人的罪过。他和四大福音书的作者所说的完全相反,他把责任加于罗马人身上。他的观点被彼得罗纳斯的报道所证实了。当代《圣经》学者一向怀疑,说彼得罗纳斯本不愿处死耶稣,而且受了犹太人权力当局的压力才这样的。这个观点是福音作者出于政治目的而作的删改。《国际新约》引用法国学者高尔1932年在巴黎所发表的意见作了注释。 一个被基督徒们称之为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的人被罗马法庭宣判为死罪。这个事实对在罗马统治下的国度里传布福音造成了困难。因为这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似乎相信基督教就意味着支持叛乱,也就是反对尊贵的罗马皇帝。因此,基督徒们急于证明宣判耶稣死罪的代理人是无辜的。他曾公开声明,那是迫于来自犹太当权者那无法抵抗的压力而不得不那样做。 另一段注释引用的是德国学者沃德尔,1962年在柏林发表的谈话。 或许是写于罗马,马可强调对耶稣的死应受惩罚的是犹太人,特别是他们的领袖,而不是罗马人。马可不可能完全被反犹太情绪所感染,他的倾向只可能是防御性的,而不可能是进攻性的。他所关心的是要避免提到任何可能使罗马人激怒或者怀疑他所代表的理想的东西。他要使人们知道耶稣被判死刑不是由于从事叛乱和颠覆活动,所以他企图隐藏耶稣的定罪及处死是受叛乱的指控。他要说的是耶稣不是被罗马军队逮捕的,不是因为政治原因而遭到罗马人的长官判死刑的,而是由于犹太人法律的不明原因导致耶稣被定罪然后又被钉死于十字架上。 现在,这个历史性的谎言最后终于被詹姆斯戳穿了。 但最重要的是这个令人震惊的秘密:基督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上后,又重新复活了——不管是出于上帝的旨意,还是由于人间医生的妙手回春——不仅仅再度出现,而且在升入天堂之前,又在地球上传教长达19年。 这便是詹姆斯对耶稣的记录。 不可思议的,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但字字句句又不能不相信。 对于流传了将近2000年的新约来说,这无疑将对它产生一种空前的震撼,而且同时也就成为天才、智慧、先见的导师,一个可信的先知,和在这个理性与科学时代可资解释和遵从的指南。这将导致一场国际性的轰动,将会激发千百年后世人的尊敬,这就是詹姆斯对耶稣的记录。 这是一本古老的传记,一篇真实的记录。描写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来自天堂的神仙甚至他也不能在水上行走或起死回生。他不仅是上帝的儿子,而也和其他所有的人一样。他懂得痛苦与欢乐,他教给人们善良、理解和友谊,他痛斥冷酷、虚伪和贪心。 寻找经典,这是门徒约翰在他的福音书中所提的建议。兰德尔已经找到了新经典,现在,他正努力反省一下是什么东西让他振奋起精神,获得了启迪。 是詹姆斯笔下的耶稣。耶稣幻想在兰德尔的脑中闪现。 在伯利恒的一个小酒馆的庭院里,有个小孩出生了,当然了,是一个15岁的处女受神孕而生,还是由世俗的男人授精给一个他的女同伴所生,这一点詹姆斯和翻译者都没有说清楚。根据詹姆斯所用的“遮蔽”一词,可看出耶稣是童身胎的暗示。 埃及之行,詹姆斯也证实了。那时的以色列国王大希律害怕救世主的降临人间,所以打算把伯利恒地区所有两周岁以下的男孩都杀了(注释:哈罗德的残暴冷酷在当时是众所周知的。尽管遵照摩西律法,希律王不杀猪,不吃猪肉,但他把从前最宠爱的妻子和他的两个养子杀了。因此,罗马教皇奥古斯都说道:“我宁愿作希律王的猪,也不愿做他的儿子。”)。 为了免得他们的孩子被希律三杀害,约瑟和玛丽亚带着耶稣逃到了海岸边的平原海布伦,然后又到了加沙和拉夫亚,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儿的字不清了——他们到达了埃及的伯罗西姆。埃及有100多万犹太人,耶稣被犹太亲戚很好地保护起来,直到希律王死去。后来,亚契拉斯的统治开始了,约瑟和玛丽亚带着孩子回到巴勒斯坦,在加利利安下了家。 至今不被人们所知的耶稣的青年时代,詹姆斯也简略而又清晰地作了叙述。耶稣13岁之前(他的年龄是在一本注释材料中推断出来的)在小学念书。他学过耶和华法、约拿书,看了各种各样救世主的故事以及传道者的评述。他参观了附近的修行所,他和学者们聊天,共同探讨一些问题,从他们身上,他获得了废除奴役、制造武器、牺牲祭祀的愿望。也是从他们身上,他开始希望自己做一个救世主,去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有一段时间,他在耶路撒冷由一个法利赛老师单独教导。他的学识,他的早熟,他的献身宗教的精神,给宙堂的祭司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耶稣学习钻研的这段日子,詹姆斯出生了。 他们的父亲,约瑟的确是个干木头活的人(注释:在耶稣那个年代,还没有木匠这个词)。在森林里砍伐雪松和柏树,修理建筑物的横梁、造木箱、犁和水槽。但他的犬子,耶稣,却不是一个干木头活的人,他只是偶尔在木制品的式样方面给约瑟一点建议。耶稣年轻时,是个农民和牧羊人。他很小时就种植了一小片小麦,后来又照看葡萄园。等稍大一点,就养了一群绵羊。约瑟一家十分贫寒,只有一间粘土和砖砌的房屋,有一半还让牲畜给占了。 在约瑟的葬礼上,耶稣在约瑟尸体旁的祈祷,在他的家人和邻居中间引起了骚动:“仁慈的主阿,请你聆听我为约瑟老人的祈求吧,把你的天使长派来吧,把你光明的信差派来吧,把你所有的天使都派来吧,这样,他们就能够护卫我父亲约瑟的灵魂,直到最后把他送上天堂,来到你面前。” 这以后,耶稣成了全家人——包括他母亲和他的兄弟姐妹的主心骨。他继续耕种农田,管理葡萄园,同时还研究那些古代的著作。最后,在上帝的指引下,他把家中的工作交给了詹姆斯,开始在遥远的加利利传教,向人们讲述爱、团结和希望的教旨。他虽然会说希腊语,但在犹太人聚居的地方,他还是用日常的阿拉米语向人们传教。 在罗马皇帝泰比里厄斯执政的第十一年(注释:耶稣29岁),耶稣由施洗者约翰行了洗礼。在接下去一段日子里,他归隐到了深山老林中,默思今后的行动以及寻求上帝的指示。等他重新回到人们中间时,他的任务变得明确了,他的传道也越来越大胆了,越来越积极了。 后来,根据詹姆斯的描写,他的长兄承担起了自己的圣职,他要拯救那些被压迫的人们,被罗马统治者压迫得喘不过气来的人们。耶稣的身高比正常人稍稍高了一点(注释:那时候,和他差不多的农人身高一般是大约五呎四吋,所以耶稣可能是有五呎六时高)。耶稣的头发长及肩膀,耳朵下面有几绺头发是卷曲的。前面留着胡须,脸旁还有厚厚的髯,栗子色的头发从头正中间分开。他耶高高的额头上有道疤痕,灰白的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他的鹰钩鼻很大,嘴唇很丰满。脸上到处是溃疡,身上也溃烂了。基督耶稣的外表被损伤了,但他的心灵却美丽无比。虽然他的外表使人看上去肃然起敬,但他却是个不善交际、善于内省的人。他的举止友善,但有时因严厉而被人误解。他的嗓音深沉,犹如音乐般悦耳,这给他的追随者和信徒们带去了欢乐。他的背稍微有一点点佝偻,因为身体上的缺陷,他的步履不稳。他有一条腿跛了,这给他带来了许多不便。他在耶路撒冷被钉死的前一年,腿已经跛得很明显了。 耶稣总带着一头毛驴一起旅行,驴身上放着他的水,他的葫芦,他的卷成简状的古书,他的备用草鞋。耶稣走在驴的前面,有时穿着羊毛短披肩,亚麻布的马甲,束得紧紧的腰带,狭长的布带上系着草鞋、背包和他的棍杖。 詹姆斯所写的关于耶稣宗教训示在《国际新约》里占了7页。耶稣向那些贫穷受苦的人们发表演说,唤醒他们。他亲吻每一个朋友,并说道“愿你平安”。他告诉人们自己是上帝派来的,他向人们作宣传“凡信我的人,即使肉体死了,灵魂也将能继续存在下去”。他说是派他到地球上来建立一个友爱和平的新世界的。 那些看到他,听过他说话的人,同时也知道他对世人的怜悯与同情。在他眼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个世界上的专横、残暴、贫穷和混乱,将在他公正、友爱、和平、富裕的诺言前消失。那些相信他的人死后,灵魂会在天国享受欢乐。 詹姆斯写道,耶稣在传教时有时专门谈某一问题。他为妇女争取平等和权力:“女儿应有和她的兄弟一起继承遗产的权力。”詹姆斯证实了约翰所说的那个通奸女子的故事,只是詹姆斯的叙述和他有点不同。耶稣来到橄榄山上的寺庙里讲学,法利赛人为了让他落入圈套从而陷害他,把一个已定了婚但却与别人通奸的女子带到他面前。他们对他说,老夫子,这个女子犯了通奸罪,您说该怎么办呢?耶稣对那些想欺骗他的人说道,你们中间要是谁没有罪就去绞死她吧。这样,每个人都从良心上觉得自己错了,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于是,大家都离开了寺庙。耶稣抚摸着那个女子的额头问道,有人谴责你吗?她回答道,没有,主。于是耶稣说道,那么我也不谴责你了。回去吧,以后不要再犯罪了。 詹姆斯记下了他的长兄耶稣所说的许多名言,这些名言和今天的世界有着神秘的联系。有关富有的统治阶级对贫苦大众的剥削,有关各国之间需要一种协定来终止战争和殖民主义,有关每个人都有必要接受教育,有些名言不赞成迷信、教条主义、繁琐的仪式。还有两句名言预言人类有一天会进入天空中的其他行星,那时也就到了世界的末日。 整本书中,詹姆斯一直在回忆耶稣的箴言、警句、格言,这些格言以前是没有人知道的,有一些有关耶稣的内容显然是四大福音书的作者和其他一些真伪不明的福音书的作者原始的资料来源。 根据詹姆斯记述,我们的基督耶稣认为那种篮子里已经有了今天的食物,但还在想“明天我该吃什么呢?”的人是信仰不坚定的人。耶稣提醒人们,记住这一点,一个仆人绝对不能同时服侍两个主人。如果你希望同时侍奉上帝和财神,那么无论哪一方,都不会给你带来好运。他还对人们说,通过和自然、和生命、和上帝交流,来更新你自己。到山水林野之中去徜徉,去自我反省,这样你就能发现真理。把那些污染人心灵的东西抛掉,把身体里不干净的,脑子里邪恶的东西抛掉。这样你就会获得永生。 他说得很多很多。 他还说道,上帝的儿子必须成为人类的儿子,每个人都要互相帮助和安慰,大家都是兄弟。如果人们不仅仅爱那些爱他们的人,而且还要去爱他们的敌人,以德报怨,那么所有人子都将成为神子。任何能够在一所房子里和平共处的两个人可以移动大山。如果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要先怎样对待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人们遵守这些规则,那么人间将变得和天堂一样美好。 他对生活的方式有如下的话语:唾弃假恶丑,寻找真善美。不要让天国枯萎了。天国就像是棕榈树枝,从树枝上掉下来的果实就是至善,应该将至善留下来,把它重新种在地下。 还有一套对现实生活所说的哲理。耶稣把人聚集起来,对他们说道:“不要管世界在你出生之前已有多少年,也不要管你死后地球将依然存在多少年。这样,你就会明白你在地球上的生命只不过是一天,你的苦难只不过是一顷刻。而且,要心中充满希望,而不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记住我的话,给别人爱,好好做你的工作。上帝将赐福于相信这一句话的人。” ------------------ 小草扫校 |
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