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卷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包括新闻、出版、语言、体育、卫生和教育等事业在当代世界范围的变化、发展状况。
当代新闻业,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影响下,传播手段日趋电子化、高效化,全球一村的时代已经到来;当代出版业如同新闻业,也在进一步的发展与繁荣;当代语言和语言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越来越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和其它许多学科之间日益增多的交叉,促进了语言本身的不断深入发展;体育事业在当代世界有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出日趋大众化、国际化、科学化等特征,它在人类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代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人类健康水平显著改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 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的全球卫生目标,鉴于迄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因此真正付诸实施还需付出极大努力。
当代教育的一个世界性浪潮是改革和革新,它是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深刻变革的反映。
一、概述
我们眼前的世界,宛如一个活生生的大舞台,国家社会形形色色的生、旦、净、末、丑角,一幕幕地演出人间的喜剧和悲剧。我们企盼了解世界当代文化教育的发展状况,可是,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世界时,映入眼帘的图景却是那样令人眼花缭乱,那样扑朔迷离。在这样的背景中,人类的文化教育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战后的几十年间它们的发展现状及其走向如何.这些问题都不是一下可以判明的,有待我们认真阅读资料并加以思索。
1.当代新闻、出版、语言研究的新发展
(1)广播、电视、报纸——当代新闻业的三大传播媒介
战后,在世界169 个国家中,除欧洲的圣马力诺和列支敦士登外,都有了无线广播电台。这些国家多数使用中波、短波、调频等波段,播出两套以上的广播节目。收音机已经如同其他生活必需品一样普遍。估计全世界收音机数量已有14亿架,即全世界人口中平均每三人一架。当今,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有面向国外听众的国际广播,其中规模最大的为前苏联、美国、前联邦德国、中国等,其中,办日语广播节目的除亚洲、大洋洲的中国、朝鲜、澳大利亚等国之外,还有前苏联、英国、前联邦德国等十几个国家的20多个广播机构。
电视广播,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本世纪50年代先后开办。从60年代到70年代,开办电视的发展中国家迅速增多。60年代以来,从发达国家开始,很多国家播出了彩色电视,同时开始使用通信卫星进行国家电视转播,使世界各地得以同时通过电视看到国际事件的实际进展。
当前,以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和电子技术的进步为基础,相继出现许多新的传播媒体并逐步应用。广播事业已经进入了多种媒体、多套节目的时代。
欧美各国和日本利用电视广播的电波间隙,采用多重广播技术,使播出文字、图形的图文电视广播进入实用或实验广播阶段。
卫星广播,即从赤道上空36000 公里的空间,直接向各个家庭广播的电视节目,已经出现。1984年1 月23日,日本从种子岛空间中心发射了正式应用的广播卫星" 百合"2a ,从五月起,由日本广播协会进行电视、数字无线广播、高清晰度电视、静止图像广播等新传播媒体的实验。
战后,169 个国家中,约80%,即136 个国家已经办有电视广播,并且纷纷向彩色电视发展,目前有122 个国家广播彩色电视。全世界现有电视接收机约5.46亿架,平均每9 人一架。但实际情况是欧美各国和日本所占数量特别多。电视接收机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在1.96亿架以上,占全世界电视接收机总数的31%。中国拥有电视机约1.76亿架。在实行接收合同和许可证制度的国家中,日本为3000万架,最多。其次是前联邦德国,约2200万架,英国1900万架,法国1700万架等等。另外,前苏联有电视接收机9000万架,不过大部分是黑白电视机。上述国家占有全世界电视接收机总数的90%。相反,亚洲、非洲一些国家的普及率则很低。
战后报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是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先后取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中,出现了许多本民族的报纸,为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服务。这些国家的报纸大体上可为两种:一种是由私人资本经营的,有的在独立以前就存在,如在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埃及、尼日利亚、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它们主要以赢利为目的;另一种是由政府或政党创办的,它们主要以服务于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目的,页数不多,广告很少,售价低廉,接近于前苏联类型的报纸,截止1984年,还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没有传播一般消息的日报。广播是它们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
在西方国家,作为大企业的报业垄断趋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一步加强。
美国1953年有报团95个,拥有日报485 家,占全国日报1758家的27%。到1986年,报团增加到156 个,拥有日报1186家,占全国日报数的71%和日报发行量的77%。最大的10家报团是甘尼特公司、奈特- 李德尔报业公司、纽豪斯报业公司、时报镜报公司、道.琼斯公司、芝加哥论坛公司、纽约时报公司、斯克里普斯——霍华德公司、汤姆森报业公司(美国)、媒介新闻公司。英国较大的报团按发行量大小排列有新闻公司(默多克报团)、培格曼持股基金会(马克斯韦尔报团)、同盟报业公司(斯蒂文斯报团)、联合报业公司(罗瑟梅尔报团)、霍林格公司(布莱克报团)、皮尔逊公司(考德雷报团)、伦罗公司(罗兰特报团)、国际汤姆森组织(汤姆森报团)。
最大的3 个报团1987年控制了全国性日报发行量的73%和全国性星期日报发行量的82%。
前联邦德国报业基本上在战后重建。主要报团有鲍尔报团、布尔达报团、格鲁纳尔与耶尔报团、施普林格报团。它们控制的报纸市场占全国报纸市场的34.3%。
意大利报业基本上也是战后重建。主要报纸均在大工业集团如里佐利财团、埃尼集团、菲亚特集团控制下。
法国报业基本上也是在战后重建。控制报纸的有10个报团,省报几乎都在报团手中。大报团有法国西部报团、西南报团、阿歇特报团、阿莫里报团、巴亚德报团、人道报报团、埃尔桑报团、费利巴其报团、塞尔旺——施赖贝尔报团。
比利时1979年有26家法语报,13家弗拉芒语报。报团有旗帜报集团、人民报集团、安特卫普报集团、缪斯报和灯笼报集团、最后一点钟报集团、向前报集团等。
澳大利亚的3 大报团是先驱报与时代周刊公司、默多克新闻公司、费尔法克斯父子公司。
新西兰有独立报业公司、新西兰新闻公司两报团。
日本战后有126 家日报,发行总量6500万份,每千人报纸拥有量居世界前列。最大的5 家报纸《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和《产经新闻》的发行量,占全国报纸总发行量约6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西欧报业最严重的问题是许多报纸在报业集团的竞争压力下消失,报纸数量减少。西欧一些国家的政府不得不向报纸提供补助,使之能够维持下去,以保持舆论的多样化。
当代世界报业总的情况是发展极不平衡。一般说来,发达、较发达国家的报纸远较发展中国家的为多,各个不同地区有很大差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这种不平衡的情况如下:
1945年以来,特别是1960年以来,通讯事业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里有了蓬勃的发展。为了消除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的西方通讯社控制本国新闻来源的不合理现象,许多独立后的国家相继由政府创办了官方或半官方的通讯社,承担起传播国内国际信息或进行宣传的任务,为报纸和广播电台提供新闻,以促进本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还规定,外国通讯社的国际新闻,必须通过本国的通讯社才能发给本国的报纸和广播电台。1945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只有14个国家有本国通讯社。到1980年,有91个国家和地区有了本国的通讯社。80年代,亚洲除新加坡、马尔代夫、不丹、锡金、阿曼、文莱这些人口较少的国家外,其余31个亚洲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自己的通讯社。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也有自己的通讯社。非洲国家的通讯社数目增加最多。1945年只有白人统治的南非以及埃塞俄比亚有本国的通讯社。1960年有8 个国家有本国的通讯社,1970年增加到23个国家,1980年又增加到42个国家。
在拉丁美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只有3 个国家有本国的通讯社,1980年14个国家有了本国的通讯社,其中包括加勒比共同体的12国的报纸、广播电台合办的加勒比通讯社。
各国通讯社的业务范围和传送手段在战后有了重大的发展。通讯社的供稿对象除报纸、广播电台之外,又增加了电视台。同时,广播电台、电视台同报纸一样,也成为合作经营的通讯社的股东。各通讯社报道的内容,除传统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新闻之外,大量增加了科学、体育、气象、经济信息等内容。通讯社提供的传真新闻图片已从黑白发展为彩色。为广播电台专门提供口语新闻,为电视台提供电视新闻。经济信息尤其受到重视,这项业务拥有大量的私人订户。路透社的经济信息订户数以万计,1985年其收入的95%来自这方面。美联社同道.琼斯新闻社联营,建立了专门从事经济信息业务的美联-道.琼斯新闻社。合众国际社(1958年由合众社合并国际新闻社组成)同商品新闻社于1977年联合组成合众-商品新闻社,向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的国际商业界提供经济新闻。法新社和其他国家的通讯社也纷纷开展和加强这方面的业务。在新闻的传送手段上,59、60年代广泛使用的短波无线定向广播和电传打字机,70、80年代逐步为通信卫星线路和电子计算机终端所取代,传送速度加快,数量大幅度增加。通讯社成为世界各国社会信息传播的枢纽。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的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英国的路透社,法国的法新社和前苏联的塔斯社,都发展成国际性通讯社。它们广泛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采访新闻,向各国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订户供稿。此后,世界上又出现4 个新的国际性通讯社:从5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国际新闻业务的中国的新华通讯社,在拉丁美洲地区有大量订户的西班牙的埃菲社,前联邦德国的德新社,意大利的安莎社。
国际新闻市场上竞争激烈,西方的四大国际性通讯社处于垄断地位。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状况受到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挑战。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反对西方通讯社在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垄断和不公正的报道,开展了争取建立世界新闻新秩序的斗争。他们在致力于创建、发展本国通讯社的同时,加强了各国通讯社之间的合作和交换新闻,并合作建立了一些地区性、国际性的通讯社组织。1961年成立的亚洲-太平洋通讯社组织建立了新闻交换网,于1982年1 月1 日开始工作。
由 不结盟国家建立的不结盟国家通讯社联盟,于1975年1 月成立并发稿。
根据加勒比共同体政府首脑会议决定,加勒比通讯社于1976年1 月7 日在布里奇敦正式成立并开始工作。阿拉伯海湾地区巴林等6 国共同创办的海湾通讯社,于1978年4 月1 日成立并发稿。根据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决定成立的泛非通讯社,于1983年4 月在达喀尔开始发稿。由此可见,一个新的世界性新闻格局正在形成中。
(2)电子出版物的诞生与发展改变了当代出版业的产业结构。
出版物是出版工作的成果和产品,积累文化的重要工具,又是传播思想、知识、信息的重要媒介。传统出版物,包括报纸、杂志和图书,都是印刷品。
战后,出版业发达的国家是:美国、英国、前苏联、前联邦德国、前民主德国、法国、荷兰、日本、意大利、西班牙、南朝鲜、加拿大、巴西、印度、瑞士和埃及。以及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1957年全世界出版图书品种达25万种,1970年为50万种,1985年79万种。其中,美国、英国、前联邦德国、法国、日本、前苏联6 国出版图书品种之和,约占全世界出版图书品种总数的39%。
随着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出版物的物质形态和它所附载的内容有许多新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发展就是电子出版物的诞生。所谓电子出版物,即以数字编码形式存贮于可用计算机读写的磁性介质上的文献信息记录载体,又称机读型文献或电子数据库。它以磁盘、软盘和光盘的形式存贮与交换,输入计算机通过屏幕显示,供人们阅读。一些国家已建成文献信息的计算机网络(日本叫电子图书馆),人们利用家庭或办公室的终端装置,即可查找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同时还将一些常用工具书制作成象电子计算器那样的电子书,可以方便地携带使用。
1961年,美国化学文献社开始利用计算机编制化学题录,利用照相排版生产印刷型版本。并于1967年将照相排版的磁带作为电子型版本,通过计算机进行阅读,这是最早的电子出版物。196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行了MARC磁带,《医学文摘》、《生物文摘》也相继有了电子型版本。到1983年,全世界已有各种机读型书目、文摘1600种。
197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出现了用磁带发行的电子杂志《CLOAD 》,而后逐步增多。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生产印刷型与电子型两种形式的杂志,从1984年起可利用电子杂志向读者提供5 年内的整篇论文。电子杂志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写作、出版、发行、阅读方式。
80年代,世界上的电子出版物以英语的为最多,其中又以机读型书目与文摘占多数。中国也开始用计算机辅助编辑书目与文摘,利用激光照相排版生产印刷型版本,即将出现电子型版本。
因此,随着当代科技的进步,出版物已经被划分为传统出版物与电子出版物两大类,即印刷出版物与非印刷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的诞生与发展,使当代出版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工业发达国家的一些出版社已成为出版电子出版物的重要公司。对于电子出版物的发展是否威胁传统出版物,以及两者的发展趋势与相互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各国出版界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
(3)语言研究在当代的新发展
战后,各国关于语言文字的研究发展迅速。研究范围包括语言的结构、运用、社会功能及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
战后,西欧、北美语言研究向传统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派提出挑战的是乔姆斯基。他在1957年出版了《句法结构》,1965年又出版了《句法理论面面观》。他的学说称为生成语法。
乔姆斯基师承布龙菲尔德派哈里斯所创造的转换理论而加以发展。他批判布龙菲尔德派所崇奉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尤其是B .F .斯金纳的学说,而远继17世纪法国波尔瓦罗修道院语法学者的传统,发扬笛卡儿的唯理主义。
在他看来,语法所要说明的不是语言表现(说出的话),而是语言能力(说话的心理过程)。他说,从未学过的句子,人们能说出;从未听过的话,一听就懂得——这是由于人有天生的" 语言习得机制".他认为,一个小孩听到的语言材料很有限,可是到了五六岁,已经能不经教师指导就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语法规则来,这个平凡而奇特的事实,布龙菲尔德派从未想到,更无法说明。1957~1965年,乔姆斯基的看法大致如下: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句子。
句子的生成不是从意义产生形式,而是从形式产生意义。先有个句法语符列,这叫做" 深层结构".对深层结构插入若干个词,这些词按" 转换规则" 转换,于是深层结构变为" 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在转换为表层结构之前,经过" 语义传译" ,这就成为有意义的东西;表层结构形成之后,再经" 语言传译" ,这就成为有声音的东西。
乔姆斯基的学说,60年代初期风行一时,可是到了1965年,生成语法派内部就开始分裂了。不久前,乔姆斯基曾经批评过布龙菲尔德派,说他们有两个缺点:①不能说明歧义句。例如Flying planes canbedangerous这个句子,只有一个表层结构,但是有两个深层结构,一是" 正在飞行的飞机可能是危险的" ,一是" 开飞机可能是危险的".由于布龙菲尔德派的结构主义只讲表层结构,不提深层结构,它对歧义的产生无法解释。②不能说明主动句子与被动句子的关系。例如:The student has taken thebook away (学生拿走了书)和The book has been taken awayby the student(书被学生拿走了),二者表层结构不同,可是深层结构相同。由于布龙菲尔派只讲表层结构,这个在意义上二而一的关系他们也无法解释。
但是到了60年代中期,J .P .罗斯和G .雷科夫对乔姆斯基同样也加以责难。
他们说,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也有缺陷,因为它不能说明同义句。好比Seymourslicedthe salami with a knife 和Seymour used a knifeto slicethe salami这两句话,表层不同,可是最深层都是" 西摩拿刀子切香肠" ,可惜凭着乔姆斯基那一套转换规则,怎么也不能把二者统一起来。
60年代后期,C .菲尔莫尔(1929~ )还从另一方面非难乔姆斯基。
乔姆斯基把" 名词短语" 、" 动词短语" 这些句法单位作为" 原始成分" ,以为这些是最深的根底,可是菲尔莫尔却提出" 格" 的观念,认为" 施事" 、"受事" 这些语义关系才是最基本的层次。例如表示某人用钥匙开门,可以说Theman opened thedoor with the key ,或The doorwas opened by (或with) thekey也可以说The key openedthe door. 在这几个句子的表层中,主语、宾语各不相同,但是在深层结构中,the man (人)总是施事格,the door(门)总是受事格,thekey (钥匙)总是工具格。他所谓" 格" 不是传统语法中的语法形式,而是语义关系,所以他的学说称为" 格语法".前苏联语言研究在战后比较活跃,前苏联语言学界对H .Я.马尔(1864~1934年)的" 新学说" (认为语言是" 上层建筑" ,有阶级性)展开了辩论,и.в.斯大林(1879~1953)批判了马尔的观点。斯大林认为,语言没有阶级性,不是上层建筑,因为它为全民服务,对哪一个阶级都没有偏爱。语言不能在什么时候来一次" 爆发" ,好像上层建筑要来一次革命那样。马尔的" 革命论" ,在1950年后杳无声息了。1956年后,前苏联语言学界又起变化,语言学讨论重新展开。马尔的" 新学说" 不再有附和,但是对于斯大林的某些论点,有人进行过批评;对于西方语言学的新论点,也有人介绍和评论。
按前苏联学者Ю.斯捷潘诺夫的意见,前苏联语言研究的主要题目有两个:①语言与社会,②语言与思维。他认为前苏联语言学家们上继俄国学者的传统,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能建立自己的语言理论。他推重и.и.墨山宁诺夫(1883~1967)的类型学,谢尔巴的音系学和语法学,в.в.维诺格拉多夫的关于俄语、文学语言、风格学和诗学的理论。
中国语言研究自1949年至现在,最重要的成就是在实用方面。如制订了正确的语言政策,推广汉语普通话,公布汉语拼音方案,合理地简化汉字,广泛进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并为某些民族制订或改进文字。以上工作,有一部分仍在进行中。在音韵学、语法学、汉语史、汉语教材编写方面,已有显著的成就。关于现代和古代汉语,已出了几部有分量的词典,并正在编印其他词典。汉语方言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利用计算机进行语言研究虽仍在试验阶段,也取得了初步成绩。
1975年以后,各国语言研究的进展比先前更加急速。对某些问题,各派意见渐趋一致;对其他问题,却又更加分歧。英国的新弗斯派,法国的功能语法派,前苏联的语言学者,美国的生成语法派和各国众多的新兴学派,都继续进行着研究。中国的学者除继承前辈的传统并吸收国外的成果外,也正试用新方法来探讨新问题。
当今语言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是:语言学的本质是什么.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研究作为心理状态的语言知识的,所以是认知心理学的一部分;但是人类心理又取决于大脑的物质结构,因此语言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
相反,美国学者D .海姆斯却认为,语言是社会现象,研究语言而不管它的社会功能,是既不合理也行不通的。他跟许多别的学者一样,确定语言不是自然科学,而是社会科学。这也就是说,不能只用自然科学方法来处理语言,而要用社会科学方法。
跟着这个争论必然产生另一个争论:研究语言应以结构形式为主,还是以语法功能为主.碰到一个句子,应该象乔姆斯基那样,先把它分为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还是先分为主语和谓语.传统语法着眼于意义和功能,自然先讲主语、谓语;乔姆斯基从形式出发,却要先讲抽象的知识结构和语符列。
不过,60年代前后,在美国和欧洲已经兴起了几种功能语法,如" 依存语法" ," 格语法" ," 关系语法" 等等。这些派别都与乔姆斯基背道而驰,可是侧重点和解释方法又各不相同。
研究语言,重点应该放在句子上面,还是放在更大的单位上面.这又是一个时常引起争论的问题。自古以来,语法主要是讲句子结构的,修辞学则既讲选词造句,又讲谋篇布局。如果研究语言的人想用技术手段来理解自然语言,处理那急剧增加的科技文献和社会信息,他自然力图用数学方法来处理语言。这样他就不得不以句子为主,因为在比句子大的单位中,可变因素太多,难以列出公式。可是如果他所关心的是交际功能和社会效果,他就不能不纵览全文,关怀全局,既谛视上下文贯串照应的方式,又探讨语言中那些情文相生,意随境变的问题。
语言学家自古以来常常谈到语言的共性。乔姆斯基及其追随者认为,可以从英语这样一种民族语言入手,摸出各种语言同有的共性来。J .H .格林柏格走的是另一条道路:先行列举若干种语言的相似点,再逐步找寻一切语言的共性。为了追求语言的共性,最近乔姆斯基已经放弃了大多数转换规则,另一派如G .盖兹达等人则连一条转换规则也不要。究其原因,无非是感到转换规则因个别语言而异,无法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
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是今天语言研究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借助于计算机,词汇研究取得了空前的准确性,语法分析也达到了新的水平,语义分析则正在试验中。但是即使只是处理视觉和听觉材料,把两种材料彼此配合,计算机目前还远不如人脑;至于人生知识和社会知识方面,计算机比之人脑自然更相差悬殊。人工智能研究的目的,是使机器能象人那样思维,那样控制并使用语言。不过到目前为止,语言还只有人类能灵活运用。有人相信,语言终将为人类和机器所共有。可是这究竟是快要出现的惊人局面,还是遥远的憧憬,今后的一二十年将会给我们一个比较清楚的回答。
2.改革和革新——当代教育发展的世界性浪潮
(1)10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概况(1987)
资料来源:世界教育年鉴1980/90
学 校①世界知识年鉴1989/90
教育经费②本国货币单位
(2)当代教育发展的六大特点及趋势
于1985年召开的第39届国际教育大会发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涉及到教育改革和革新。面向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改革和革新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浪潮。这次改革和革新反映出以下六大特点及趋势。
①大力发展教育被列为国策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世界教育迅猛发展,这种增长势头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明显,并将继续保持下去。
根据教科文组织统计办公室教育统计处统计,1960年至1982年,全世界人口从30亿增加到45亿,增长50%;同期,全世界正规教育的入学人数由4.55亿增加到9.3 亿,增长104 %;增长数中,发展中国家占86%。与1960入学人数相比,发展中国家增长2.43倍,发达国家(据教科文组织统计办公室注," 发达国家"指欧洲各国、前苏联、美国、加拿大、日本、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余皆为" 发展中国家")增长1.31倍。
1960~1982年期间,世界初等教育入学人数从3.39亿增加到5.75亿,增长70%;儿童入学率从82%上升到94%。同期,发达国家初等教育继续实行普及,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小学入学人数只比1960年增长1 %;而发展中国家增长108%,使发展中国家小学生人数在世界小学生人数中的比例从1960年的63%上升到1982年的78%。
1960~1982年期间,中等教育入学人数从8309万增加到2.368 亿,增长185%,增长速度是初等教育增长速度的2.6 %倍。增长较慢的有欧洲及前苏联(119%),大洋洲(106 %)和北美洲(35%);而亚洲增长221 %,非洲增长802%,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增长548 %。
相对增长最快的是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从1960年1319万增加1982年4959万人,增长276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占世界高等教育入学人数的60%,但这一时期,北美洲只增长212 %,欧洲及前苏联增长195 %,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亚洲则增长319 %,非洲775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948 %。
女学生占全世界总入学人数的比例,从1960年的42%上升到1982年44%。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中女学生的百分比,分别从1960年的43%、41%、32%上升到1982年的45%、43%、41%。
1960~1982年期间,世界教师人数增长超过学生。整个趋势是,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在缩小:初等教育师生比例平均从1 ∶30减到1 ∶28;中等教育从1 ∶20减到1 ∶18;高等教育从1 ∶14减到1 ∶12. 一些发达国家出现合格教师过剩。
发展教育被列为国策,国家首脑亲自过问。美国前总统里根授权教育部长建立" 教育质量委员会" ,限期提出美国中小学校教育的调查报告和改革建议。1983年4 月美国官方提出了震撼全国的" 美国教育危机宣言"-《国家处在危机之中》。1984年至1985年,公布了《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的报告,同时,里根发表广播讲话,呼吁全体美国人民关心教育事业,指出国家的力量取决于教育水平高低,并组织全国性会议讨论教育问题。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在1983年底宣布了重建日本教育的建议,1984年8 月中曾根建立了教育审议会,作为咨询机构,直属总理府领导。1985年7 月,中曾根主持召开了" 推进教育改革内阁会议" ,强调指出:" 单靠文部省搞教育改革是搞不成的,整个内阁都要行动起来".前苏共中央继1984年4 月公布了《改革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基本方针》之后,1986年6 月,成立了以总书记为首的" 学校制度改革委员会" ,并公布了规划前苏联80年代以后整个国民教育发展蓝图的《中高等专业教育改革基本方针》。由此可见,各国将教育列为国策,最高领导人亲自过问教育,反映了国际教育事业的共同特点及趋势。它表明,忽视教育将造成重大的失策,发展教育已是一项" 国家性" 的任务。
②增加教育投入,实施" 教育先行"
世界教育公共开支增长速度超过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中用于教育方面的百分比。
根据教科文组织统计办公室以各会员国对其调查表的答复为基础,按当年市场价格所作的统计,全世界(教科文组织统计注:以" 全世界" 和" 发展中国家" 名义统计的教育公共开支均未包括中国、民主柬埔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老挝、黎巴嫩、蒙古和越南)国民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14180.6 亿美元增加到1981年的110010.5亿美元,增长6.8 倍;同期,全世界教育公共总开支(据教科文组织统计材料说明,不包括来自私人财源方面的资金)从515 亿美元增加到6276亿美元,增长11.2倍。教育公共开支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从3.6 %增加到5.7 %。这一时期,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2 倍,而人均教育开支增长7 倍。1981年6276亿美元教育公共开支中,5358亿美元属于发达国家,918亿美元属于发展中国家。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中用于教育方面的百分比的趋势:134 个发展中国家教育公共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从1960年的2.3 %增长到1981年的4.1 %,其中,把国民生产总值中4.5 %或以上用于教育的国家,已从1970年19个增加到28个;把5.5 %或以上用于教育的国家从1970年的29个增加到1981年的43个,34个发达国家中把国民生产总值5.5 %或以上用于教育的国家已从1970年11个增加到1981年的19个。
按每生占有的教育公民费用算,1981年,发达国家平均每生为2272美元,是1960年的8.6 倍;发展中国家为221 美元,是1960年的6.9 倍。
重新认识教育功能,努力增加教育投资。随着科技与经济的日益加速发展,教育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宽。教育不仅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还有建设精神文明的功能,培养干部的功能以及社会智囊功能。
因而,应将智力投资视为最好的投资。目前,全世界每年的教育投资已超过2000亿美元,在公共资金的支出中占第二位,仅次于军事预算。美国教育经费的增长已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日本在1905年到1960年的55年中,国民收入增长了9.8 倍,而教育投资竟增长22倍。日本学者说:" 在我们国家里,不是工业和工厂首先发展,然后接着建立技术学校;而是首先建立技术学校以培养毕业生:他们的工作就是去发展工业和开办工厂".据统计,美国教育投资占整个国民经济收入的7.4 %,前苏联为8.6 %,英国6.4 %,日本5.4 %,工业化国家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但是教育经费却比发展中国家多十倍以上。因此,不少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认识到,要摆脱穷困的状况,最重要的是要舍得花本钱进行智力投资,并且把这比喻为" 穷国的经济学".总之,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增加教育投资,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结的那样:教育在全世界发展的共同特点正倾向于先于经济发展。
制定国家发展规划时,同时进行人才需求与培养的规划。世界各国的规划工作,多是经济规划与人才规划并重。日本在制定十年"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时,把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与人才培训规划联在一起考虑,经过精确估算,尚缺17万名高级科技人才、44万名高中程度的初级技术人才,340 万名技术工人,因此把" 提高人的能力" 和" 振兴科学技术" 作为教育目标,将开发" 头脑资源" 视为振兴经济的战略任务。十年中,高中的数目增长19.2%,学生数增长30.6%;高等专科学校增长2.16倍,学生数增长13倍;短期大学增长71%,学生数增长3.09倍;大学数增长55.9%,学生数增长1.25倍。不论是世界各国教育历史的回顾,还是当前国际上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都从不同的角度,印证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的战略思想的正确性。
③关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改革和革新已经成为世界性浪潮,受到各国政府的严重关注。
第39届国际教育大会发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涉及教育改革和革新。面向本国的经济和发展,迎接新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改革和革新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浪潮,是很多国家面前的重要议题。
美国代表在会上散发了一份报告,题为" 国家处于危险中".报告发表后,在美国很快引起强烈反应,50个州纷纷采取措施,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教育标准,延长学生学习时间,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行新的教师培训标准等,以提高教育质量。4.5 万个以上私人团体、公司参加了" 支援一个学校" 或者"当教育伙伴" 的项目,向学校提供资金、设备、人员和技术援助。
1984年8 月,日本成立全国教育改革临时咨询委员会,直接对总理负责。
日本代表团在大会发言中介绍了这次教育改革的背景。当前日本教育发展也面临不少问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造成工业结构的改变,急遽的城市化和计算机化,人口中老年比例迅速增长,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公众要求更多的终身教育的机会,教育本身数量有很大发展,所有这些变化都对教育产生极大影响,如青少年犯罪增加,激烈的高考竞争,正规教育结构和体制单一、呆板。因此,日本朝野人士都把这次教育改革与明治时期和二次大战后的两次教育改革相提并论,认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在以信息为中心的社会和老龄化社会迅速发展的条件下" ," 面向21世纪" ," 建设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国家".前苏联1983年6 月由前苏共中央提出改革苏联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并发动全民讨论。据前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利耶夫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的报告,全国举行了130 万次会议,参加讨论的人数达1.2 亿。文件最后交前苏共中央全会和前苏联最高苏维埃讨论通过。文件决定,用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在普及普通中等教育的同时,普及职业教育,并使普通中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逐步结合起来,最后合二而一,实现列宁设想的建立一种" 统一" 的," 面向劳动的综合技术学校" ;加强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科技教育,包括使学生在中等教育阶段掌握必要的使用计算机和工业机器人等方面的知识。为此,前苏联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投资110 亿卢布,兴建各种教育设施,每年用其中35亿卢布提高教师工资,使教师月工资从1984年9 月1 日起提高35%,等等。
④加强基础教育
加强基础教育也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特点与趋势。a.联系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对教育发展战略进行全面检讨,把加强基础教育提到国家" 当务之急" 的地位,如美国针对基础教育质量下降的状况,提出了《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调查报告;b.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研究如何加强基础教育问题,如日本通过社会课和道德课加强中小学生的道德修养及对人生的价值、民主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培养;c.重视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d.强调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根本环节,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都应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把加强基础教育提到战略的高度,列为开发人力资源这一国内政策的最优先领域;e.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智力投资,特别舍得在基础教育上花本钱下功夫。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材料,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国民生产总值的5.5 %或以上用于教育,不少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经费近一、二十年来得到成倍增长。据报道,美国1988年用于教育的经费3090亿美元,其中1850亿美元用于中小学生教育。这种对智力投资的重视,应该说是富于远见的;f.对教师的素质、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以便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⑤重视终身教育
从国家社会来说,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跟上时代的要求,不能只依靠和只办好正规学校,而不办好非正规学校。必须使每个人从学校毕业后,有继续受教育的机会,提供继续学习的便利条件。现在,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终身教育,把终身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终身教育" (日本称为" 生涯教育")
已经成为世界流行的新名词。终身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现在的正规学校教育为基础,向前延伸,称为" 学前教育" 或" 早期教育" ;向后延伸,称为" 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成人教育、职工培训等都属于继续教育。美国1979年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投资达20余亿美元。法国1971年即制定" 继续教育法令" ,职工进修制度,1977年支出的培训费达75亿法郎。前联邦德国1970~1975年继续教育经费每年平均增加16.3%,前苏联1977年用法令形式规定科技人员每五年进修一次。这些都是重视继续教育的事例。
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也必须赶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重视终身教育。可能有人认为现在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完全实现,谈终身教育是好高鹜远,不切实际。当然,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当务之急。但办教育必须有战略眼光。教育要实现" 三个面向" 就不能不看世界教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由于终身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现在的正规学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有新的认识。现在还有不少人把当前的学校教育看作人的一生中唯一的受教育阶段,认为学校和教师在这一阶段应该给学生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把学生的脑子当作储备知识的口袋,尽量装满。中小学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给学生,使能考上大学,大学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给学生,使其毕业后能从事某一专门职业。中学、大学入学考试都只着重考核学生已经获得了多少知识,而很少考虑其他方面的要求。加上现代科技革命,知识增长很快,学校教材不断加深加广,以为这样就可以赶上时代的要求,这更加重了学生的功课负担。这种观点实际上已经落后于时代。
终身教育已经成了当代教育的共同特点与趋势,对现在的正规学校教育就只应看作是人的一生中受教育的一个阶段,在人的一生中学校教育只是一较短的阶段。学校教育只能为终身教育打基础。当然,这个基础是很重要的。
有的人以为,既然有了终身教育,将来电脑普及,坐在家里就可以学习,学校会渐趋消亡,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学校有教师当面指导,并在集体中受教育有它特殊的优越性。不管将来家庭电脑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学校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既然学校教育在终身教育过程中只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就需要改变上述的对学校教育的旧观念,研究改革现在在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终身教育发展的趋势。
现代科学知识的增长和更新这么迅速,学校教学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无论如何不能满足其日后工作的需要,因此,学校教学应该从单纯传授知识转移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发展学生个性的轨道上来。这里所谓发展学生智力,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观念,分析客观事物总结出规律知识的能力,在知识海洋中能够自学,掌握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的能力,和把知识整理、储备、运用于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所谓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指导、帮助学生根据其本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学校教师的任务,要使学生学校毕业后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意志和信念,不因一时的成败而动摇。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每个人开辟了广阔的成才之路,给予每个人以真正全面发展的机会。所有教师也应扩大自己的视野,不要只作为一个限于" 传道、授业、解惑" 的教书先生,而要成为每个学生终身学习,走自己成才道路的指导者。
⑥教育手段日益现代化
围绕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问题,第39届国际教育大会曾展开热烈讨论,有44个代表团就这一问题发言。不少代表指出,新科学技术不仅向旧的教育结构和制度提出了挑战,而且,对教育内容尤其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代表认为," 现代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为学生在科学技术的环境里生活作准备,使儿童熟悉科学的方式及概念,使包括成人在内的所有人科学地理解宇宙,促使所有人在生活各方面经常使用技术" ,因此," 需要在教学的初期引进科技教育" ," 高级阶段的科技教育必须多样化".新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育手段日益现代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又一重要特点与趋势。自38届国际教育大会以来,教育运用新技术的一个特点是,微信息处理技术在许多国家获得了迅速发展,并在诸如视听辅导材料、广播电视、录像和通讯卫星等教学手段和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
美国在教学中开始运用互作用电视唱片、互作用电缆电视、通讯卫星、微波广播系统(可以进行双向讨论)、录像课文、互作用电视。高等教育中开始使用教育电话,把若干地点连接起来,每个地点配有传声器组合装置,使学生感觉同讲授者几乎在同一教室。日本有些学校采用与微型计算机配套的录像圆盘。认为这" 将成为学习的强大手段" ,日本高级中学中,平均每校有4.1 部计算机。印度采用以卫星为基础的交流系统,电视和广播教育已经能覆盖全国。很多发展中国家开始计算机教育的试点。正如一位代表在论述教育采用新技术的重要性时所说,这已经" 不是一种优先考虑,而是一种需要".
二、欧洲当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欧洲全称欧罗巴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面积1 ,016 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陆地部面积的6.8 %,仅大于大洋洲。人口据1981年统计,包括前苏联全部人口在内,共7.5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16.7%。居民绝大部分是白种人。有部分黄种人。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高加索语系等。
欧洲的34个国家和地区习惯分为南欧、西欧、北欧、东欧、中欧等五个地区。
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一个洲。由于各国的矛盾和斗争激烈,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爆发的。因此,欧洲在整个世界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1.概况
(1)文化事业
新闻
北欧四国的重要报纸有挪威的《晚邮报》、芬兰的《赫尔辛基新闻》、瑞典的《每日新闻报》、《快报》和丹麦的《贝林时报》。
前联邦德国战后作为战败国,所有的新闻机构都曾被关闭。1949年9 月,盟国最高委员会第5 号法令宣布,除纳粹分子以外的德国人可以自由办报。
之后,该国的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全国共有报纸约1500家,杂志15000 多家,有两家全国性通讯社(德意志新闻社和德意志电讯社),两家全国性电台和八家州电台、两家全国性电视台。该国的主要报纸有《法兰克福汇报》、《世界报》、《南德意志报》、《图片报》、《商业报》、《西德意志汇报》等。
荷兰的全国性通讯社是全荷兰通讯社。荷兰共有两个电视台。官方对外宣传机构为荷兰世界广播电台。荷兰的主要报纸有《电讯报》、《人民报》、《新鹿特丹商业报》等。
奥地利的通讯社是奥地利新闻社。广播、电视机构是奥地利广播电视台。
该国共有30多种报刊,主要报纸有:《新皇冠报》、《信使报》。
比利时通讯社是比利时各报的联合通讯社。该国约有40家日报。主要报纸有:《晚报》、《自由比利时报》、《旗帜报》、《国境回声报》等。
世界知名的法国报纸有:《世界报》、《费加罗报》、《法兰西晚报》、《震旦报》、《人道报》、《巴黎晨报》等。
意大利是欧洲通讯社最多的国家,多达350 余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安莎通讯社、意大利通讯社和天主教报业联合会。意大利的广播电视事业比较发达,约有400 家电视台,2500多个广播电台。意大利约有90家日报。影响较大的报纸是:《晚邮报》、《新闻报》、《信使报》、《团结报》等。
西班牙现有3 家通讯社,8 家全国性广播电台、电视台,近160 家地方广播电台,230 多家报纸和1600多家杂志。西班牙的主要报纸有:《阿贝赛报》、《终极日报》、《国家报》、《西班牙先锋报》等。
葡萄牙的全国性通讯社为匍荡牙通讯社,有1 家全国性电视台和两家全国性电台、34家日报和2500多家杂志。葡萄牙的主要报纸有:《新闻日报》、《人民日报》、《新闻报》等。
希腊有1 家通讯社(雅典通讯社)、2 家广播电台、电视台,重要报纸有:《卫城报》、《每日新闻》、《新闻报》、《雅典新闻》等。
据1980年统计,英国有135 家报纸,每日发行量少则20万份左右,多则达到470 万份。英国的日报分为" 高级报纸" 和" 大众报纸" 两大类。所谓" 高级报纸" ,着重刊登新闻和政府文章,比较严肃。如《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金融时报》、《卫报》和《观察家报》等。所谓" 大众报纸" ,均以四开小报形式出版,主要刊登耸人听闻社会新闻、黄色新闻、凶杀犯罪等" 黑色新闻" ,以及体育、娱乐消息,对国内外大事则以短小通俗的形式加以报道。如《太阳报》、《每日镜报》和《世界新闻报》等,发行量分别为3-4 百万份以上。
前苏联用50多种国内各民族文字和10种外文出版发行的报纸约有8 ,000 多种,日发行量约17,000 万份。其中最有影响的报纸是《真理报》、《消息报》、《劳动报》、《共青团真理报》和《红星报》等。
出版
战后,欧洲出版业发达的国家有:英国、法国、前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士、前苏联、波兰等国。国际出版商联合会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国际书商联合会总部设在前联邦德国法兰克福。
战后英国出版业发展迅速。1959年,年度出书2 万多种。1969年,年度出书3 万2 千多种,其中新书2703种。同年,出版物年度营业总额达1.4 亿英磅,其中图书与期刊出口额为6720万英磅,占出版物营业总额的47.2%。1983年,年度出书5 万6 千多种,期刊6 千多种。由于历史和语言的原因,英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出版物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主要出口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前联邦德国、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地区。
战后法国出版业曾面临一个恢复时期。 50年代以后,出版业重新繁荣,其时,中小型出版社纷纷成立。1967年,图书年度营业额达14.62 亿法郎,1970年达20.68 亿法郎,同年,年度出书21571 种,其中新书10924 种,新版书1406种,再版书9241种,印量约2.5 亿册。1986年,年度出书3 万多种,出版期刊2410种。1985年,进口图书约9 亿法郎,主要进口国是比利时、瑞士、美国和英国;出口图书21.5亿法郎,主要出口国是比利时、瑞士、加拿大、美国、阿尔及利亚。1985年向中国出口图书420 万法郎。
战后,前联邦德国出版业也曾面临一个恢复状态。1948年,德国出版商和书商联合会成立,1949年举办战后首届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50年代,年度出书未超过2 万种。但由于其出版业历史悠久,基础坚实,到60-70 年代,出版业迅速发展,年度出书从1960年的22524 种升至1980年的64761 种。
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居世界第三位。1986年,年度出书63679 种,期刊6893种。最有影响的综合性期刊是:《明镜》、《明星》、《彩色画报》、《地理》、《资本》等。1986年,进口书刊7.79亿马克,主要进口国是奥地利、瑞士、美国和英国。该国是主要书刊输出国之一。1986年出口书刊22.35 亿马克。主要出口国是奥地利、瑞士、法国、荷兰,1986年该国向中国出口书刊659 万马克。
战后,前苏联出版物品种和数量均居世界前列。1963年成立国家报刊委员会,1978年改名为国家出版、印刷与图书发行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国的出版活动。1987年出版图书83011 种(含小册子27,942 种),22.7亿册(含小册子6.3亿册);期刊5295种,38.8亿份。
语言文字
欧洲各国的语言文字,根据接近程度可分为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和高加索语系等。
印欧语系是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一个语系,使用者几乎遍及整个欧洲,当今以某一种印欧语言为自己母语的人总数达15亿以上,接近世界人口的半数。
当代印欧语系语言的主要特点:①语音方面,所有印欧语言都有较多的塞音,并有清浊对立,如P.t.k 和b.d.g ,但擦音较少;元音系统较严密,但W.y.r.l.m和n 等响音,则既可起元音作用,也可起辅音作用;鼻元音不普遍;声调用来区别词意的情况极为罕见。②语法方面,名词性、数、格的变化,有自然性别;动词有人称、数、式、态的变化,有些语言还有体的变化,但是印欧语言总的发展方向是:屈折变化系统所起的作用逐渐由大到小,而词序和虚词在决定语法关系时所起的作用则越来越大,只有波罗的诸语言和斯拉夫诸语言,仍保留了复杂的屈折变化系统。③词汇方面,农业方面的许多常用词很相似,大多来源于某个早期共同形式。许多语言有结构相似的数词。
印欧语系使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赫梯语是用楔形文字和一种特殊的象形音节文字。古波斯语也用楔形文字;梵语用天城体、婆罗米和其它文字;阿吠斯陀语等使用几种特殊的文字;新波斯语用阿拉伯文字;欧洲的语言则使用自古代腓尼基文字派生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字,主要有拉丁文字、基里尔文字等。
乌拉尔语系分布于斯堪的纳维亚往东,越过乌拉尔山脉,直到亚洲西北部广大地区的一组语言。分为芬兰一乌格尔语族和莎莫耶德语族,使用人口2 千万。乌拉尔语系主要语言使用经过修改的拉丁字母,有的语言还采用一些变音符号。
高加索语系分布于高加索山脉南北,黑海和里海之间高加索山区的许多语言。所包括的语言众说不一,从30-40 种不等。使用人口约500 万。分南北两个语族。高加索语系主要的语言都采用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2)教育事业
战后,欧洲各国的教育进入了恢复,发展和改革的时代。从1944年英国教育改革开始,直到50年代末,各国都纷纷发布了新的教育法令,借以缓和社会矛盾。
教育行政
战后欧洲各国教育行政大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是一种" 垂直" 的管理体制,它的主要特征是国家掌握和控制教育,拥有教育的领导权力和决策权力,可以直接干预教育。国家以下的各级组织和行政机构只负责执行国家的决定和统一要求,接受国家领导和控制。以希腊为例,希腊是教育高度集权的国家。中央政府对教育有绝对的领导权,在首都雅典,设中央教育部,直接管理全国各级各类的教育。在中央政府下面,全国分成15个区,每个区都设一名督学负责监督各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及课程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在区的下面,全国又划分出240 个小区,每个小区设一名视察员,专门负责修订课程。在希腊,大学原则上实行" 自治" ,由教师代表组成的" 大学评议会" 负责领导,但它所有的决议都必须通过中央教育部批准。
除希腊以外,前苏联、法国、保加利亚、冰岛、波兰、葡萄牙、捷克斯洛伐克、芬兰等,都属于这种类型,当然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②地方分权制。地方分权制是一种" 平行型" 的教育体制,它的主要特征是中央不掌握教育,无权直接干预教育。教育被视为地方事业,归各地方公共团体或机构独立经营和管理。以瑞士和南斯拉夫为例,这两个国家都是联邦国家,教育属于各州或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在瑞士,通常有一个说法叫" 政府管武,州管文" ,中央不设国家教育部,各州都有自己的管理机构和学制。在南斯拉夫,1959国家法律就规定:教育权力归各加盟共和国所有,实行" 自我管理" 体制,它的各级行政都包括三个主要的平行组织:即" 自我管理" 机构,政府机构和职业机构。
③地方与中央合作制。地方与中央合作制是一种介于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的管理体制。一方面,国家拥有一部分教育权力,负责制定国家的重大教育方针政策,从宏观上控制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又把相当大的教育权力下放给各地方当局,由它们具体地负责管理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
以丹麦为例,中央设有国家教育部,全面负责教育立法、教师工资和教育经费等问题,其内部关系结构详见表(一)在中央下面又实行分级分工管理。
在丹麦,一般来说,学前教育归社会福利部管理;小学和初中归地方管理;高中归县(郡)管理;大学归国家管理。
除了丹麦以外,英国、匈牙利、荷兰、挪威等国都属这种类型。
学制结构
欧洲是现代学制形成最早的地区,各国学制的结构各不相同,其中最多的结构类型为6-3-3 制,其次是8-4 制,详情见表(二)
各级各类学校教育
①学前教育
欧洲是近代学前教育的发祥地。目前欧洲的学前教育比较先进,水平较高,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学前教育,开始考虑把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如在东欧和前苏联的一些国家,学前教育已被看作是" 整个教育体系和教育整体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 教育体系的第一环节" 、" 基础之基础" 等等。在欧洲一些国家里,目前学制改革的一个趋势是,学校教育制度前伸,提前入学时间,并把幼儿园大班列入整个学校教育体系的最初级。此外一些国家还制定了有关学前教育的法令和发展规划。
其次,不断提高入园率,逐步实现学前教育的普及。近几年,欧洲各国不仅把学前教育列入国家正式教育系统之中,作为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第一阶段,而且还千方百计地提高幼儿入园率,致力于加速学前教育的普及工作。
据统计:1980年,一些国家四五岁儿童的入园率就已超过90%,其中法国近十几年一直保持100 %(5 岁),比利时已接近100 %;另外,前西德、东德、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等国也基本实现了学前教育的普及。
再次,一些国家开始计划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迫性。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各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一些国家开始规定上小学前一年为学前义务教育。如英国、比利时、前苏联等国都已实行了五岁- 六岁儿童的义务教育。在瑞典,法律也规定六岁儿童必须全部入幼儿园学习。
②初等和中等教育
初等和中等教育,又称普通教育,属于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欧洲是世界上最早兴办近代普通学校和实施义务教育的洲,从整个情况来看,普及义务教育程度高于其它各洲,见表(三)
进入80年代以后,为了适应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的形势,欧洲各国和世界各国一样进入教育改革的时代,如法国、前苏联、前联邦德国、英国以及东欧各国都十分重视教育改革,并把普通教育的改革作为重点来抓。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改革中小学教育体制。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生活的要求,处理好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欧洲各国开始对普通中小学教育的体制进行改革,其趋势:a.变双轨为单轨,实行综合中学制。在欧洲,传统的中学教育体制多为双轨制,如英、法、前联邦德国等国家都如此,但目前这些国家正在打破传统,逐渐由双轨制朝单轨方向发展。其最主要的标志是综合学校的建立;b.延长初中年限,高中实行分科。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欧洲各国都有把初中阶段年限延长的趋势,其原因有二:一是初等教育年限缩短,而把缩短时间加在初中。二是义务教育年限逐步加长,但还未发展到普及高中程度,所延长的年限加在初中阶段。另外一些国家在高中开始实行分科,增设选修课,以适应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c.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互相渗透、综合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日趋显得重要,如何解决好它与普通教育的关系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目前欧洲各国都实行两者并重,使之相互结合,综合发展的政策,以东欧一些国家为例,保加利亚从1979年决定实施八年制义务教育之后,建立新的职业定向教育体系;捷克斯洛伐克、前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等国则实行在八或十年义务基础教育后通过三种渠道(普通高中,职业技校,中专)接受中等教育。
其次,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近几年欧洲各国教育改革议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是关于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例如法国在其近期的《教育改革报告》中明确提出:" 陶汰率过高和初中教育质量过低是法国中等教育面临的两大棘手难题" 有待于解决。前西德、匈牙利、前苏联及北欧五国也对自己中学毕业生的水平感到不满意,纷纷采取改革措施,具体的办法包括:a.更新课程内容,使之现代化、理论化、合理化、多样化和广泛化;b.改革教法,使之灵活化、多样化和个别化;c.改革教学手段,使之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③高等教育
从现代意义上讲,高等教育孕育于欧洲,中世纪时,在意大利、法国、英国出现世界上最早一批大学,这些大学可以称得上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先驱,并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都产生深刻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并出现如下特点:首先,从尖子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或者二者并重。传统的欧洲高等教育一直被视为" 象牙之塔" 属于少数人的" 尖子教育" ,但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开始走出" 象牙塔" 朝着" 大众化" 方向发展。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90年的统计数据,欧洲在1987年时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就已达到25.2%。其发展水平较高的原因有三个:即社会现代化生产与高等教育关系日趋紧密,对高级人才提出客观要求;经济的飞速发展予以高等教育发展经费上的保障;普通教育普及的程度较高,致使教育普及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其次,从结构的单一化向多维化发展。
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较早,其传统性也较明显。如结构革一,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尤其一些早期发展起来的大学,受到国内外舆论界的评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欧洲许多国家都把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并出现朝多层次,多维化方向发展。这种多维性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a.从纵向上看,层次较多,各国高等教育已基本形成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三个层次,尤其以培养专科生的短期大学,专科学院发展更快;b.从横向上看,各科系门类较齐全,传统的学科线界已经打破,新学科纷纷涌现。
第三,从追求数量发展向提高质量转变。
本世纪50-60 年代是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 黄金时代" ,但是这种发展仅表现在高等教育数量的增长,到70-80 年代,随着西方经济发展出现危机,西欧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受到影响,加之,儿童出生率的下降,高校生源不足,经费拮据,使各国不得不把高等教育发展从追求数量开始向提高质量方向转化,如英国1985年和1987年分别发表《关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高等教育》的绿皮书和《高等教育》白皮书,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今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东欧各国也普遍把注意力从追求数量转到追求质量上来。如匈牙利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把质量要求放在第一位。前东德也强调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是" 水平和效率" ," 过去主要是数量问题,现在主要是质量问题".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当代欧洲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下:
①教育改革的速度较缓慢,传统的阻力相对较大。例如英国的" 十一岁考试" 制度改革,几上几下,情况复杂。再如法国高等教育改革连续颁布的两个法案即《萨瓦里高等教育法》和《德瓦凯高等教育法》都因受传统习惯阻力而废除。这种传统势力对欧洲教育发展的障碍恐怕是欧洲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困境。
②教育经费紧张。由于70年代中叶,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各国政府财政拮据,从而导致教育经费相对减少,再以英国为例,英国教育与科学部、威尔士事务部1985年3 月向议会提交的白皮书中指出,随着中小学人数的减少,而中学生平均经费支出水平保持不变,经费占公共支出的比例将大幅度下降。
③教育质量下降。这是一个较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困扰着各国政府,如意大利、法国、挪威及东欧各国等一致反映,初中生学习空气不浓,基本能力差,并且过早地脱离学校步入社会,制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④教育还面临着与社会生产联系不紧密,无法满足需要的问题。具体表现为:a.劳动力上岗前接受教育的程度不足,象希腊、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等欧共体国家的劳动力中相当大一部分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b.课程内容与就业要求脱节,大多数国家课程设计贪偏重帮助少数学生升学要求,而对职业课程考虑较少,致使许多现代文盲仍充斥着许多企业;c.教育机制同现实需要缺乏相互协调的关系。政府设计的教育模式与用人单位需要之间几乎脱节。在这种体制制约下,教育很难大量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人才。
面对欧洲教育的种种困境,欧洲企业家圆桌会议在对欧洲教育进行广泛调查之后,于1989年2 月22日向欧洲委员会主席提交了一份报告,提出了几项改革措施:
首先,使课程和学历统一、通用。为鼓励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欧洲国家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力求一致,学位和专业资格应超越国界,可通用。
其次,加强教育与企业的联系,使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
第三,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实施回归教育计划。同时应考虑建立欧洲电视教育网和欧洲开放大学,扩大教育影响。
第四,提高教师质量,必须定期重新培训,更新知识内容,提高能力,以保障中小学的质量。
2.英国
(1)文化事业
新闻
该国属于新闻事业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报刊、广播电台和通讯社,在欧洲各国中居领先地位。
报刊均由私人经营。1980年有135 种日报,总发行量3320万份。其中全国性的有9 种日报和8 种星期日报。全国性报纸分为高级报纸和通俗报纸两种。前者是大张,刊登国际新闻和分析性文章较多。后者是小张,刊登社会新闻较多,文字简短。全国性的高级日报为《每日镜报》《金融时报》、《卫报》、《泰晤士报》。全国性的星期日报为《观察家报》、《星期日电讯报》、《星期泰晤士报》。全国性的通俗日报有《每日快报》、《每日邮报》、《每日镜报》、《每日星报》、《太阳报》。星期日通俗报纸有《星期日邮报》、《世界新闻报》、《星期日快报》、《星期日镜报》、《星期日人民报》。地方报纸中的《苏格兰人报》和《格拉斯哥先驱报》也在全国发行。晚报主要有伦敦出版的《旗帜晚报》。
杂志约6000种,分综合性、商业性、技术性、专门性以及娱乐性多种类型。其中著名的有《经济学家》、《新政治家》、《旁观者》、《新科学家》、《听众》、《笨拙》等。发行量以《广播周报》和《电视周报》最大,每期各约为330万份。
少数民族报纸、杂志有60多种,其中40多种用本民族语言出版。此外还有大约600 种免费赠送的报纸,大部分为周刊,总发行量2800万份,内容以广告为主。
少数报业集团拥有大部分报纸。除出版报纸、杂志外,还经营图书、电视、广播以及其他工商金融事业,竞争激烈。重要集团有:K.R.默多克的新闻国际公司、R.马克斯韦尔的培格曼出版公司、D.斯蒂文斯的合众报业公司,还有国际汤姆森出版公司、郎曼出版集团公司、卫报及曼彻特晚报公司、每日电讯报公司以及《每日邮报》系统的联合报业集团等。
广播和电视分为公共事业和商业两大系统。1967年7 月起采用前联邦德国PAL制式播出彩色电视。1987年4 套全国性广播节目,每天广播18~24小时,有31座地方广播台。2 套电视节目-BBC-1和BBC-2 ,每天分别播放16~17小时。除在国内外派有记者外,还设有庞大的监听部,从世界上100 多个国家的广播中获得最新消息。对海外广播,由政府拨款经营。1987年使用英语和36种外国语言,每周广播计732.75小时。商业电视共有2 套节目,先后在1955年、1982年开播。1 套由1954年设立的独立广播公司和16家节目公司经营,另1 套由独立广播公司出资设立的子公司经营。均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另有48座地区性商业广播电台。
有3 家通讯社。路透社是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报联社主要提供英国的国内消息的新闻图片,股份由伦敦地区以外的报纸及爱尔兰的报纸集体拥有。交换电讯社是私营机构,着重向订户提供商业和体育新闻,尤其是赛马新闻。
出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出版业迅速发展。1959年,年度出书2 万多种。
1969年,年度出书32339 种。其中新书27203 种。同年,出版物年度营业总额达1.4 亿英镑,其中图书与期刊出口额为6720万英镑,占出版物营业总额的47.2%。由于历史和语言的原因,英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出版物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
出版机构。全国拥有出版社2400多家,其中大部分是只出版年鉴或地方手册的非商业出版社,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出版社仅380 家,它们的年度营业额之和占全国图书出版营业总额的95%,其中40家年度出书在100 种以上。出版社主要集中在伦敦,其次是爱丁堡、格拉斯哥、牛津、剑桥。主要的大型出版社有:培格曼出版公司、朗曼出版集团公司、麦克米伦出版公司、联合图书出版公司、柯林斯出版公司、海纳曼出版集团公司、国际汤姆森出版公司、格拉夫顿图书公司。主要的政府出版机构是皇家出版局。著名的大学出版社有: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发行方式。英国书刊的发行渠道主要是:出版商- 书商- 读者,出版商- 批发商- 书商- 读者,出版商- 读者。英国出版业的批发商分为图书馆供应商、教科书代理商、图书批发商、报刊批发商几类。一般来说,由出版商直接销售给书商的图书,占国内图书营业额的52%左右;出版商销售给图书馆供应商,由其转销图书馆的占15%左右;出版商销售给图书馆教科书代理商和图书俱乐部的占17%左右;出版商销售给图书批发商的占16%左右。英国共有200 多家批发公司,一些小型批发公司只经营纸皮书和大众图书。最大的图书与期刊批发公司是布莱克韦尔公司。该公司有一整套为大学、研究所、图书馆服务的职能部门,能为它们订购各种图书、期刊、文献。全国共有约1.2 万家书店,其中大中型书店3000多家。最大的书店是:福伊尔公司、史密斯公司。全国约有30个图书俱乐部,最大的图书俱乐部是伙伴图书俱乐部。
行业组织。全国性行业组织有:英国与爱尔兰书商协会、出版商协会。
前者拥有会员约3000家,下分图书馆书商部、教科书供应商部、租赁书商部。
出版商协会约有400 家会员,下分图书销售委员会、图书发展委员会、教育出版社委员会、大专院校与专业出版部、职业与培训服务部。
政策与法规。政府通常不干预出版业务活动,但实施追惩制。英国文化委员会为促进本国出版业的发展,积极开展工作。政府对图书、期刊免征增值税,对音像制品征收15%增值税,对进口书刊免税,对进口音像制品征收3 ~5.4 %进口税。1886年加入《伯尔尼公约》。1956年颁布新版权法。1957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 1967年起采用国际标准书号,语区号为0.出版近况。全国性出版物目录是:《英国在版图书目录》、《英国图书目录》。最有影响的综合性期刊是:《经济学家》、《新政治家》。1988年,年度出书56514 种,期刊6000多种。1988年,英国图书主要出口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前联邦德国、日本、新加坡以及香港地区。
语言文字
英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支。它是现代语言中颇具影响的一种语言。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它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由于在历史上曾和多种民族语言接触,它的词汇从一元变为多元,语法从"多屈折" 变为" 少屈折" ,语音也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
英语是当前世界上通行最广的语言之一。目前世界上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本族语)的人口约有3 亿,作为第二语言(即不是本族语,但为所在国通用语)使用的人口约有2.5 亿,共5.5 亿。此外,把英语作为外国语使用的人约3 ~5亿。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作为外国语这两种不同的使用法,说明英语正在愈来愈被看成一种国际交往的工具,它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所专有,而是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
由于英语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地区性变体。有的语言学家已经不再把伦敦或英国上层人士的英语作为唯一的标准英语,而把它作为地区英语之一来看待。除英国英语外,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英语。
美国在18世纪建国之后,本土语言仍以英语为宗。美国学者最初称它为" 在美国的英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这个术语通常被理解为美国人特有的语词和语法,从抱" 纯洁主义" 的英国文人看来,它不是纯正的英语。
只指在美国本土上使用的英语,而不论其与英国英语的异同。现在英国学术界也终于承认美国英语有它的独立地位,而且,除美国英语外,还有加拿大英语、澳洲、新西兰英语、南非英语等,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地区性的语词和语法。其他像印度英语、东南亚英语、加勒比地区英语和非洲某些新兴国家的英语,也都各自具有语音和词汇上的特点。
(2)教育事业
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国议会通过《1944年教育法》,亦称《巴特勒教育法》。
该教育法确立了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至继续教育的公共教育体系,对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为英国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公立学校和教会并存的教育制度并未完全改变,公学还没有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实现法令的规定是一个很艰难的任务。该法令的许多部分,后来被战后的近20个教育法令和议会其他法令所修正。特别重要的有《伦敦政府法》(1963)、《地方政府法》(1972)、《就业和培训法》(1973)和《全国卫生福利事业改革法》(1973)。这些法令的规定并未改变《1944年教育法》的基本教育原则,但在组织安排和财政安排上作了较大的变动。除上述法外,《1964年教育法》授予地方教育当局和民间团体创办学龄范围与《1944年教育法》规定的范围不同的小学和中学的权利,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学校,即中间学校。《1976年教育法》,使教育和科学大臣有权强迫地方教育当局按综合中学的结构组织其中等学校。1963年《伦敦政府法》,建立了既非郡议会又非郡市议会的内伦敦教育当局。1972年《地方政府法》,彻底改组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地方政府结构,采取都市郡和非都市郡再分成区的比较简单的结构模式。1973年《全国卫生福利事业改革法》,把学校保健服务的职责从地方教育当局转移到地方卫生当局。
从1945年以来的40多年间,英国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和变革,主要是:①中学的结构改革。早在50年代初期,1945年开始实行的中学阶段严格分为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三类学校的组织形式就开始解体。现代中学发展学术性课程。不同类型的中学全并成为双科中学(如,文法和现代中学)、多科中学和综合中学。60年代早期,综合中学在数量上开始有明显的增长,1965年起迅速发展。当时工党政府要求所有地方教育当局按照综合中学方式组织本地区的中学。1970年保守党政府停止中学综合化。1974年工党重新执政,又重申强制实行综合中学的方针。据1982年统计,英格兰综合中学学生,已达公立中学全体学生的90.1%。②高等教育的大发展。1961年,任命罗宾斯委员会研究英国高等教育问题。1963年《罗宾斯报告》建议把10所高级技术学院改为大学(1966~1967年见诸实行);成立全国学位授予委员会(1964年正式成立)。1965年教育和科学大臣、哲学家C.A.R.克罗斯兰提出实行高等教育的双重制,由自治的大学和不属大学性质的公立高等学校两部分组成。至1973年止共创立了30所多科技术学院。从1948~1967年,英格兰的大学几乎增长两倍,其中包括60年代成立的10所新大学;大学生人数增长3 倍以上。1971年成立了开放大学。截止1985年,英国全国拥有大学45所(1945年为17所)。③师范教育的改革。1944年成立的麦克奈尔委员会,建议大学应承担教育和训练师资的全部职责。1955年所有大学都接受了培养师资的任务。1970年培养的师资数是1938年的5 倍。1972《詹姆斯报告》,对师范教育提出重大改革的建议。政府发表白皮书,建议把师范学院和多科技术学院或其他高等学校合并,成为公立的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教育行政
中央设教育和科学部。教育和科学大臣负责领导和管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及不列颠的大学和民用科学事宜。另有国务部长和政务次长若干人协助其工作。1970年后,威尔士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改由威尔士国务大臣领导。威尔士的大学教育由中央的教育和科学部通过大学拨款委员会进行领导。北爱尔兰的教育,由北爱尔兰教育部领导和管理。苏格兰的初等、中等教育和中学后教育,由苏格兰教育署领导和管理。苏格兰的大学教育也由中央的教育和科学部通过大学拨款委员会进行领导和管理。
教育和科学部设普通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科学和外事、艺术和图书馆、财务、统计、立法、编制和组织以及建筑等司。教育和科学部在工作上,得到若干其他组织的协助:①陛下督学处。陛下督学由国王任命,其地位与政府其他文官不同。陛下督学的任务是了解教育情况,评定教育效率,提供业务指导。陛下督学对地方教育当局或教师不发命令,只提批评、表扬和建议。②中央教育顾问委员会。分设英格兰和威尔士两个教育顾问委员会,就教育和科学大臣提交事项提出意见。教育和科学大臣得视工作需要,任命各种委员会。③学校课程和考试委员会。这是一个包括大学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的独立机构,经费由教育和科学部与地方教育当局平均分担,其任务是促进和鼓励课程研究的发展,倡议研究并帮助解决当前实际问题。④大学拨款委员会。研究英国大学教育的财务需要,建议政府分配议会拨款的办法;搜集大学教育情报,协助制订和实施大学发展计划。议会对大学拨款每5 年研究一次。
英国现行地方政府体制,以都市郡的区、非都市郡、内伦敦和外伦敦的市为地方教育行政单位。苏格兰和威尔士现有104 个地方教育当局,每一地方教育当局设教育委员会和教育局。教育局设局长1 人,副局长和助理局长以及指导员若干人。教育委员会由一些地方教育当局成员和一些具有教育经验并熟悉地方教育情况的人组成。教育委员会下设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等小组委员会。地方教育当局设督学(不属陛下督学处)。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不规定课程和教科书,这是学校校长的权限。
1981-1982 年度,英国公共教育经费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5 %。公共教育经费来源包括中央补助的国税、地方税收以及捐赠基金和学费收入。其中中央补助和地方税收部分,1959年以前,中央负担60%,地方负担40%;1959年以后,中央对地方政府经费开支采取补助地方税办法,1981-1982 年度约负担地方财政支出的60%。
学制
《1944年教育法》规定,英国公共教育制度,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初等教育以前为学前教育阶段(2 ~5 岁)。
幼儿园招收2 岁儿童入学,幼儿班招收3 岁儿童入学。所有幼儿园和幼儿班都实行男女同学。每班儿童人数最多30名。公立的或公助的幼儿园的教师必须是合格教师。幼儿园和幼儿班不进行正规的课堂教学,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生活、游戏和劳动。学前教育非常重视优良的个人习惯和社会习惯的训练以及儿童身体的发育。据1980年统计,受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的儿童共220000人,约占2 ~5 岁儿童总数的18%。英国现行学制图见下表:各级各类教育
初等教育
5 ~11、12岁之间为初等教育阶段。又可分为幼儿部(5 ~7 岁)和小学部(7 ~11岁)。1964年后,各地可设立中间学校,入学年龄为8 岁、9 岁或10~12岁、13岁或14岁。中间学校可以认为是小学,也可以认为是中学。
设有中间学校的地方,中间学校前的学校通称第一级学校。
初等教育阶段的幼儿部和小学部或分设,或合设一校,大部分是合设。
规模较大的学校,设校长2 人分管幼儿部或小学部;规模小的学校只设校长1 人。小学幼儿部实行男女同学,大多数小学男女合校。小学幼儿部儿童的活动和幼儿园很相似。儿童个别的或以小组形式从事绘画、剪贴、塑造等活动,或由教师组织儿童进行音乐、舞蹈和讲故事等集体活动。年龄较大的儿童既有自由活动,也有系统学习,教师利用各种挂图鼓励儿童进行简单的读、写、算活动。有些教师开始比较正规的教学,有些教师仍主要采用个人和团体活动。小学部进行较多的课堂教学,多数学校以英语和数学为主,其次有宗教教学、自然研究、美术、手工、体育、音乐、历史、地理、环境研究、游戏、舞蹈、卫生等课程。很多课程采用个人或团体设计的方法进行教学。
中间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主要视其为小学或中学而定。
中等教育
1964年以前,法律规定儿童于10岁半~12岁开始受中等教育。在小学最后一年,参加11岁考试,按考试结果分别升入文法中学、现代中学或技术中学学习。随着中学综合化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地方教育当局停止举行11岁考试。综合中学主要有3 种类型:一贯制综合中学(11~18岁);与中间学校衔接的高级综合中学(12、13或14岁~16或18岁);中学(11或12岁~16岁)和第六学级或第三级学院(16岁以上)合设的综合中学等。其中以一贯制综合中学为多。不读综合中学的学生多数经11岁考试分别进文法中学和现代中学。
文法中学原为20%智力较高的儿童提供学术性课程,准备参加普通教育证书考试,升大学或其他高等学校。技术中学开设职业课程,准备就业;男生大多数学工科,女生大多数学商科。1947年,技术中学曾超过300 所,但在中学综合化开始前,技术中学就逐渐减少。据1980年统计,技术中学不过10余所。现代中学提供多种类型课程,有些是几乎和文法中学相同的学术性课程,有些是和技术中学相似的职业性课程,有些主要是英语、数学和各种手工艺课程。现代中学学生毕业,参加中等教育证书考试。
英格兰、威尔士现有独立学校2300余所。从规模很小的幼儿园到著名的公学,所有独立学校都必须向教育和科学部登记。半数以上的独立学校经自己申请受到陛下督学的视察,被教育和科学部承认为合格的学校。独立学校不能接受公款的补助,但是地方教育当局可与独立学校协议,由独立学校招收学生,其学费全部或部分由地方教育当局负担。
继续教育
英国号称继续教育之乡。继续教育可分三大类:职业性课程;非职业性课程;社会及娱乐活动。职业性课程又可分全日制、工读交替制、部分时间制、日校和夜校4 种。非职业性课程和社会及娱乐活动主要在夜间进行。
职业教育主要由地方教育当局负责实施。继续教育学院开设各种普通课程;农学院、园艺学院、艺术和设计学院以及技术学院等开设普通和高级课程;多科技术学院和高等教育学院只开设高级课程。
继续教育学院和其他各类技术学院学生毕业,参加各种证书和文凭考试。1967年,全国工商业教育顾问委员会研究了各级技术人员的课程设置和非技术性职业的等级问题。1973年成立技术人员教育委员会。1974年成立商业教育委员会,负责计划、调整和办理全国技术员和商业考试和职称事宜,并制订统一的课程以代替现有的证书制度。
现有的教育学院,多数将不限于培养师资,而开设其他课程;有些教育学院与多科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并。为推迟职业选择,学生学完前两年课程,可参加高等教育文凭考试。
大学教育
英格兰和威尔士现有大学35所(包括开放大学)。其中牛津、剑桥的历史最悠久。1981-1982 年,英国有全日制和工读交替制大学生300000人,部分时间制学生33000 人;其他高等院校全日制和工读交替制学生204000人;部分时间制学生165000人;开放大学学生72000 人。大学本科学位分普通学位和荣誉学位两种。普通学位课程通常为3 年,学3 ~4 门科目。荣誉学位专学1 门科目或1 、2 门相关科目,多数课程3 年,有些课程在4 年以上。
大学生45%住校,37%住公寓,20%以下走读。90%以上的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得到财政资助,主要来自公款。
大学入学条件。要求申请者通过5 门普通教育证书考试科目。其中有2 门高级水平的科目、3 门普通水平的科目或者3 门高级水平的科目、1 门普通水平的科目。每年9 月1 日~12月15日(牛津、剑桥9 月1 日~10月15日)向大学入学委员会提出次年入学许可的申请。
为了重新思考和规划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景,1983年由威廉斯教授主持提出以基金会名字赛弗休姆命名的报告。该报告要求扩大高等教育入学途径;改变呆板的课程和学位结构;废除终身制;重视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等。该报告虽然遭到了一些非议,但人们普遍认为,它为英国八十年代以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幅蓝图。
师范教育
英国各大学承担培养师资的责任。1975年以前,在大学领导下成立地区训练组织,大学、师资训练机构、地方教育当局和教师派代表参加,大学副校长任地区训练组织董事会董事长。1975年英格兰有地区训练组织22个,威尔士1 个。这一制度于1975年废止。现在地区训练组织的业务和行政职责由大学教育学院承担。师资训练机构有大学教育系、教育学院(原称师范学院)、技术教育学院、多科技术学院教育系和艺术训练中心5 种类型。其中教育学院数量最多,共160 余所,学制3 年,学生毕业授予教师证书。部分学生加读1 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多数教育学院普通科培养小学教师。
技术教育学院、大学教育系和艺术训练中心只提供专业训练,为期1 年。技术教育学院培养继续教育师资。大学教育系招收大学毕业生,为中学培养专科教师。艺术训练中心只招收有艺术或手工艺专业资格的学生,培养专科教师。70年代后期,受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影响,教师需求量减少。政府对师资训练机构进行了调整,先后有100 余所教育学院相互合并,或与多科技术学院、继续教育
3.法国
(1)文化事业
新闻
法国新闻事业较为发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进入垄断阶段,1945~1980年间,日报总数由203 家下降到85家。
1985年有各类报刊约900 种,多为私人所有,年印刷量80多亿份(期)。
30多个报业集团,主要的有埃尔桑集团、阿歇特集团、阿莫里集团、巴亚德集团、费利巴其集团等。报刊收入中广告费约占56%。
在巴黎出版的面向全国的综合性报纸有9 家。按发行量排列为《法兰西晚报》、《世界报》、《费加罗报》、《解放了的巴黎人报》、《巴黎晨报》、《人道报》、《解放报》、《十字架报》、《巴黎日报》。《回声报》为权威性经济日报。在70多种地方日报中,《法兰西西部报》发行量居全国之首。
期刊约1.4 万种。重要的综合性政治周刊有《快报》、《新观察家》、《方位》、《费加罗杂志》、《星期日人道报》等。经济周刊有《新经济学家》、《发展》等。
法国是欧洲第1 批开办广播、电视的国家。战后,政府吊销全部私营广播电台的营业许可证,广播电视全部由法国广播电视台独家经营。广播电视收费制度分别开始于1933年和1949年。1967年10月,采用本国发明的SECAM 制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1968年10月,电视开始播出商品广告。
法国广播电视曾多次改组。1975年1 月,法国广播电视公司解散,改组为7个事业机构。1986年议会通过视听传播法,决定出售法国电视1 台,由私人资本经营。后由布依格集团购得。1987年,除电视1 台外,法国的广播电视机构还有:法国广播电台,经办4 套全国性广播节目,3 套每天24小时广播,1 套教育节目每天广播16.5小时。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8 种语言,每周广播150 小时。" 第2 天线" 电视台,每周播出118 小时。法国地方电视台,每周对全国广播87小时,另有部分地区性节目。此外有商业、音乐、收费电视台各1 座,通过卫星和地区两种方式传送,播出时间各为77~148 小时。1987年法国有收音机2000万架。电视接收机1816.8万架,包括彩色电视接收机1220万架。每百人平均各拥有32.7架和22架。
法新社是法国主要通讯社,也是国际性通讯社。此外还有中央新闻社等20多家较小的综合性或专业性通讯社和10家图片通讯社。
出版
战后,是法国出版业恢复时期。20世纪50年代,出版业重新进入繁荣时期,中小型出版社纷纷成立。1967年图书年度营业额达14.62 亿法郎,1970年达20.68亿法郎。1970年,年度出书21571 种,其中新书10924 种,新版书1406种,再版书9241种,印量约2.5 亿册。
出版机构。1985年全国拥有出版社4094家,其中年度出书100 种以上的出版社55家,年度出书50~100 种的39家,出书50种以下的小型出版社4000余家。大多数出版社集中在巴黎,其次是里昂。主要的大型出版社有:阿歇特出版公司、欧洲出版交流公司、城市出版公司、拉鲁斯出版社、费尔南。纳唐出版社、弗拉马里翁出版社。主要的政府出版机构是:法国文献局、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出版社。其他著名的出版社有:博尔达出版公司、马松出版公司、埃罗尔出版社、瑟伊尔出版社、维戈出版社、迪迪埃出版社和法兰西大学出版社。
发行方式。法国图书的发行,分直接销售与间接销售两种。直接销售,系出版商以公开价将图书销售给经纪人、读者、团体、政府部门,和以非公开价销售给图书俱乐部和零售商(包括书商、超级市场、百货商店),间接销售,系出版商以非公开价,通过代理商、发行商、批发商中转后,销售给零售商。自1971年起,明确了代理商和发行商的职责。代理商负责向各个书商、批发商、超级市场推销书籍,并获得订单,起图书供应代表作用。发行商负责供货。集中订单、处理订单、管理顾客帐目及记录退货,是图书供应商。全国共有图书批发、发行公司143 家,其中14家专门批发、发行外文图书。最大的图书批发公司是:阿歇特出版发行公司、阿歇特发行公司、图书代理公司、联合发行公司。零售图书主要是书店、书亭、图书俱乐部、邮购公司和送书商。期刊发行主要通过报刊代理公司,巴黎报刊代理公司是最大的报刊代理公司。全国有大型书店2500家,中小型书店17000 家。最大的书店是:弗纳克书店(巴黎)、北方菲雷书店(里尔)、莫拉书店(波尔多)。
全国最大的图书俱乐部是法兰西俱乐部,拥有会员400 万人。1985年,年度营业额16.73 亿法郎。
行业组织。全国性行业组织有:全国出版协会、全国书业联谊会、全国专业报刊联合会、全国报刊联合会、全国书商联合会。
政策与法规。政府一般不干预出版活动,但起一定指导作用。法国文化与交流部图书与阅读局负责制订促进出版业发展的政策,统一管理政府用于促进图书出口和资助翻译法国图书事业的" 图书文化基金".政府对一般商品征收18.6%增值税,对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分别征收7 %、4 %和33.33 %增值税。对出口书刊免征增值税。对进口书刊征收7 %进口税。对出口音像制品征收3 ~5.4 %进口税。自1982年起实行统一书价制。图书的国内售价分非完税价与完税价两种。出口图书均为非完税价。1974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采用国际标准书号,语区号为2.出版近况。全国性出版物目录是:《法国新书目录》、《在版图书目录》。
最有影响的期刊是:《巴黎竞赛画报》、《快报》、《问题》。1986年,年度出书3042种,出版期刊2410种。1985年,进口图书约9 亿法郎,主要进口国是比利时、瑞士、美国、英国;出口图书21.5亿法郎,主要出口国是比利时、瑞士、加拿大、美国、阿尔及利亚。1985年向中国出口图书420 万法郎。
语言文字
法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西支。分布地区除法国外,还有比利时南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瑞士部分地区、海地、卢森堡,以及非洲一些国家:塞内加尔、马里、几内亚、扎伊尔、刚果、贝宁、布隆迪等。它是上述国家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使用人口超过1 亿。
当代法语共有36个音位,其中元音16个,辅音20个。法语元音多,而且4 个鼻元音,在印欧语系中是少见的。法语元音都是单元音,发音紧张而有力,清楚明确,没有二合元音。辅音中没有塞擦音。重音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在最近几十年中,法语语音有了较大变化,/a /在法国北部和中部居民的发音中倾向于发作靠前的/a /,在青年中尤为普遍,仅在南方的某些方言中法语的词形屈折已大大简化。名词没有格的变化,性和数主要通过名词前的冠词、限定词等来区别。动词的变位形式虽然书写形式不同,但其中有一些读音是相同的。只有人称代词还保留多种不同形式。形容词也有性与数的变化,少数阴性形式还比较复杂。修饰形容词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以词序和虚词表示。词汇的发展很快。根据J.杜布瓦等人就1948和1960年版《小拉鲁斯辞典》所作的分析统计,12年间有1 /4 的词条发生变化,其中删去的14%,新增的占11.4%,另有12%的词义有所增减。新词多数是技术词语,一般词语较少。法语增加词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向其他语言借词或借用词缀。绝大部分借词来自拉相语、希腊语、英语。
19世纪曾有过英语热,第二次世界大战又输入大量美国英语词语。各种英语借词在报刊、广告、科学著作中大量涌现,有些英语借词的读音甚至不加改变地进入法语,以至有" 英式法语" 之称,引起纯语主义者的担忧。但是也有人认为: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语言的相互影响是正常的。这两种意见的冲突导致70年代末的一场公开辩论,后来法国政府出面干预,赞同努力拯救法语,防止英语的蚕食。
法语采用拉丁字母,有些字母可以附加音符或拼写符号,如é、à、| 、| 、| 等。法语拼法和读音大体相符,但也有不规则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国际地位下降,法语的影响随之减低,但目前仍不失为较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
(2)教育事业
概况
战后,法国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制度的改革,曾多次制订和颁布教育法案,建立了与其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学校系统。
在战争结束前夕的1944年,法国政府组织了" 教育改革委员会" ,由著名物理学家P.郎之万和心理学家H.瓦隆分别担任正、副主席,于1947年提出了教育改革报告。报告指出,教育改革的原则应为:①教育机会均等,一切男女儿童和青年不论其家庭、社会地位和种族出身如何,都有受适合其自身才能的教育的平等权利。②各种类型的教育和训练方式,居于同等地位。
③普通教育为一切专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基础;学校应成为传播普通文化的中心。④学校教育应重视学生的才能、兴趣、禀赋的发展,并给以科学指导,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要。⑤建立单一的前后连贯的学校制度,并规定6 ~18岁为义务教育期,各级教育实行免费。⑥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地位。
根据这个报告形成的《郎之万一瓦隆方案》虽未实现,但它已成为法国战后历次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基础。
1959年第五共和国成立。戴高乐任总统,先后颁布三个教育法案:1 月6 日颁布教育改革法令。主要内容是:①实施10年义务教育(由原来的6 ~14岁延长到16岁);义务教育的最后3 年可在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学校或工商企业办的艺徒学校中完成。②规定中学一、二年级为观察和指导期。③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
1963年对中等教育又进行了一次改革,建立了新型的中学——市立中等教育学校。法令规定在4000人以上的居民点,建立这样一所综合初中。改组后的初中教育,包括古典、现代、技术3 组。各组课程实行统一的教学大纲。
规定观察和指导期扩展到整个初中4 年。
1968年,法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在民主运动的冲击下,是年11月法国议会通过《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根据" 自治" 、" 民主参与" 和" 多科性结构" 三原则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改革的要点是:①改组和调整大学结构,取消大学的系,设" 教学与研究单位" ,集合若干" 教学与研究单位" 为一所多科性大学;每个大学区可设若干所大学。②实行民主管理。
大学和教学与研究单位由教师、研究人员、技术人员、行政人员、学生分别组成的选举团选出的理事会管理,由理事会主席一校长(教学与研究单位为主任)领导;聘请校外人士为理事会成员。③发展多科性结构,加强教学与科学研究之间以及相邻学科之间的联系。
1975年7 月法国议会通过了教育部长R.阿比提出的改革建议,通称《阿比改革方案》。该方案强调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加强小学生读、写、算的训练,改进启蒙课的内容和方法;初中学制和课程划一,使从小学到初中毕业的9 年为基础教育阶段;加强普通中学的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及工艺学等学科体系,加强实验教学;强调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能力和个体发展,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要求各级学校加速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多地吸收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加教育教学工作。
法国社会党执政后,于1983年又进行了教育改革,改革重点是初中和大学。初中不按年龄分班,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各科的成绩分组上课,并根据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成绩的变化进行调整。初中前2 年每周32课时,平均分配给法语、数学、第一外语、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综合技术教育、体育等各门课程,后2年每周加2 门选修课,每门课为3 课时;实行导师制。大学改革的内容是:①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包括中学后的所有公立教育机构。这些机构都要受到高等教育法的约束。②强调高等教育的职业化。③分别在文、理科的第一阶段和医科的第二阶段学习结束时,经过考核再进行一次淘汰。
④改" 教学与研究单位" 为" 培养与研究单位".⑤大学里设行政、科学和学习、生活3 个委员会,分别负责3 方面的工作。
教育行政
法国在教育方面实行中央集权制。中央设国民教育部,下设负责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工作的各个司和总督学局等机构,领导和检查所有公立教育机构,监督和检查由部管辖的私立教育机构,确定学校教育方针和原则,统一规定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以及考试的内容和时间,确定教育经费,管理公立学校教职员事等。
地方教育行政单位是大学区。法国分为27个大学区,大学区设大学区总长,由教育部长提名,总统任命。他是本区代表中央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高级官员,负责本学区各级各类教育。大学区下一级教育行政单位是省督学处,最高负责人是学区督学,由教育部长提名,总统任命,负责本省中小学教育。省下设分学区,由一名省督学负责小学教育。由中央到地方各级都设有咨询机构,负责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意见和建议。学制(学制结构见下图)
各级各类教育
学前教育
实施学前教育的主要机构是幼儿学校(或称母育学校)。学前教育的目的是:" 启发儿童的人格,为以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摆脱障碍和实现平等作准备"(《1975年教育法》)。学前教育虽不属义务教育范畴,但很受重视。 80年代初,2 岁儿童入学率已超过30%,3 岁儿童近90%,4 ~6 岁儿童为100 %。
初等教育
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为小学,属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学制5 年(6 ~11岁),第一年称预备阶段,第二、三年称基础阶段,第四、五年称中级阶段。
初等教育的任务是使儿童" 掌握认识的基础工具,发展智力、艺术灵感和手工以及运动机能,与家庭共同进行道德与公民教育" (《1975年教育法》)。
课程分基础文化知识教学(数学,法语)、启蒙课、体育课3 部分,儿童入学率达100 %。
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分初中、高中两个阶段。初中。4 年,前两年称观察期,后两年称方向指导期。课程设有法语、数学、现代外语、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综合技术教育、体育。方向指导期除设有上述课程外,每周有6 节选修课,学生可以从拉丁文、希腊文、第二现代外语、技术、第一外语提高课等科目中选学两门。初中入学率达97%。高中分为不同类型。普通高中又称长期高中,学制3 年,以准备升学为主。自1981年起,第一年不再分科,第二年起分A (文学哲学)、B(经济社会科学)、C (数学与物理)、D (数学与自然科学)、E (数学与技术)、F (工业技术)、G (经济技术)、H (信息学)8 类,前5 类为普通高中,后3 类为技术高中。毕业时,普通中学的学生参加中学毕业会考,技术高中的学生参加技术高中毕业会考。
职业高中,属于短期高中性质,教学中普通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时间各半。职业高中招收初中观察阶段学习结束的学生,学制3 年,专业划分很细,大约300种。学生毕业时参加职业能力证书(CAP)考试,职业高中也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2 年,专业划分比前者宽,约40多种,学生毕业时参加比前者就业适应性强的职业学习证书(BEP)考试。两种证书的持有者可担任技术工人或职员。
高等教育
主要有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短期技术大学3 类。
①大学 法国现有大学68所,近90万学生,占高等学校学生总数的90%。大学的任务是" 建立与传播知识,发展科学研究和培养人" (《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学生通过中学毕业会考便获得进入大学的资格。大学教学分3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 年,学基础课程,学业结束,经年终考试或检查获得规定学分者授予大学普通教育文凭(DEUG)。第二阶段2 年,学专业课程。第一个学习结束考试及格者授予学士学位,第二年及格者授予硕士学位。第三阶段主要进行科学研究。第一年考试及格者授予深入学习文凭(DEA),第三年通过论文者授予第三阶段博士或工程博士学位。国家的最高学位为国家博士,需经5 ~10年或更长时间的准备,并在科学上取得重大成就,方能获得。
②高等专科学校 法国人称大学校,分属教育部和其他各部管辖,也有私立的。这类学校培养工业、商业、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法国高等学校中一种特殊类型。它的特点是:规模小,招生条件高,师资和设备比一般大学优越,教学专业性强。著名的有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国立行政学校等。这类学校在80年代初有200 多所,学生近5 万多名。大部分学校要求考生高中毕业后先进专门的预备班学习1 ~2 年,再通过严格的入学考试,合格后方能入学。学制3 ~5 年不等,一般不授予学位,只颁发本校毕业文凭。
③短期技术大学 法国人称大学技术学院,于1966年开始创建,发展较快,1981年有66所,学生5.5 万名。这类学校通过审查学生学习档案招收高中毕业生,修业2 年,培养高级技术人员。
师范教育
各级学校教师由不同的师范学校培养。幼儿学校和小学教师,由省立师范学校培养。招收中学毕业会考及格的学生,修业3 年,实习和考试合格者授予毕业文凭,由国家分配工作。中等学校教师主要由综合大学文理科培养。
必须通过中学教师会考才能担任国立中学的高级教师。未通过中学教师会考者,可以通过中等教育能力证书(CAPES)考试,担任中学一般教师,通过上述两种考试者,还须进地区培训中心进行一年教育方面的学习和实习。
4.前联邦德国
(1)文化事业
新闻
1949年建国后,该国的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 全国共有报纸约1500家,有两家全国性通讯社,即德意志新闻社和德意志电讯社。
德意志新闻社。简称德新社。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国际性通讯社之一。 1949年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立后,由原来美、英、法3 个占领区的通讯社合并而成,同年9 月1 日起正式发稿。
它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77.4%属于报社,其余属于一些周刊和专业出版社以及广播电视台。
总社设在汉堡。在前联邦德国的7 个州设有分社,在波恩设有联邦分社。
在世界8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重点分社或分社,其中33个分社在西欧、北美(包括联合国)。 1988年国内有记者、编辑338 人。国外派驻记者100 人。
国内各州分社直接向当地报纸、广播电台发稿,每日用德、法、西班牙、阿拉伯4 种文字发稿,发稿总量30万字左右。在80多个国家拥有1500家订户,其中包括60多家通讯社。
该国拥有两家全国性电台和八家州电台,两家全国性电视台。主要报纸有《法兰克福汇报》、《世界报》、《南德意志报》、《图片报》、《商业报》、《西德意志汇报》等。
出版
1948年德国出版商与书商联合会成立。 1949年,举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届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 50年代,前联邦德国出版业处于恢复阶段,年度出书未超过2 万种。但由于出版历史悠久,基础坚实,60~70年代,出版业迅速发展,年度出书从1960年的22542 种升至1980年的64761 种。是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的世界第3 出版大国。
出版机构。1986年前联邦德国拥有出版社2700家左右,其中大型出版社80余家,中型出版社80余家,余为小型出版社。出版社主要集中在慕尼黑、西柏林、汉堡、斯图加特、法兰克福和科隆。主要的大型出版社有:贝特尔斯曼出版集团公司、霍尔茨布林克出版集团公司、施普林格出版公司、卡尔。汉泽尔出版公司等。前联邦政府新闻与情报署出版一些发行量大的政府部门出版物。国防部、经济部、外交部等自行出版与发行其出版物。农林部、建筑部、财政部等则将其出版物交私营出版。另有一些政府部门的出版物,部分自己出版,部分交私营出版社出版。政府出版物在所有出版物中,所占比例甚微。全国性行业组织是德国书业协会,其前身是德国出版商与书商联合会,1955年改用现名。
发行方式。书刊的发行,主要通过批发商发售给零售商。大型出版社都有自己的发行部门,将书刊直接供应给书商。全国大型的书刊批发公司是:内夫。科赫与厄廷格公司、格奥尔格.林根布林克公司、格罗索豪斯。韦格纳公司、G.乌姆布赖特公司、W.柯纳曼公司、A.维克托。韦林公司。全国有书店约4000家。最大的书店是:海因里希。胡根杜贝尔书店(慕尼黑)、博维尔大学书店(波恩)。图书俱乐部也是一条重要的发行渠道。全国最大的图书俱乐部是贝特尔斯曼图书与唱片俱乐部,它在世界上20多个国家拥有1600万会员,其中包括本国会员475万,1984-1985 年年度营业额19亿马克。
政策与法规。政府无管理出版的部门,不干预出版业务活动。政府对图书、期刊、报纸征收7 %增值税,音像制品14%。对出口书刊免征增值税。
对进口书刊征收7 %进口税。对进口的音像制品征收3 ~5.4 %进口税。1948年加入《伯尔尼公约》。 1955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 1965年颁布版权法。 1969年采用国际标准书号,语区号为3.出版近况。全国性出版物目录是:《德国图书目录》、《德语在版图书目录》(包括前联邦德国、瑞士、奥地利的德语出版物)。1986年,年度出书63679 种,期刊6893种。最有影响的综合性期刊是:《明镜》、《明星》、《彩色画报》、《地理》、《资本》。1986年进口书刊7.79亿马克,主要进口是奥地利、瑞士、美国、英国。前联邦德国是主要的书刊输出国之一。
出口书刊22.35 亿马克(1986),主要出口国是奥地利、瑞士、法国、荷兰。
1986年前联邦德国向中国出口书刊659 万马克。
语言文字
德语是前两个德国、奥地利的官方语言,也是瑞士的4 种官方语言之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支。分布于前两个德国、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也是瑞士和卢森堡的主要语言之一。此外,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前苏联和罗马尼亚等国的德国移民区、以及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等地也有少数人使用德语。使用人口总计约1.1 亿。
德语分为高地德语和低地德语。高地德语是共同语,它采用了低地德语的某些发音规则。通用的书面语以高地德语为准。各方言间的差别很大。高地德语和低地德语的语言分界线大致从前联邦德国西北部的亚琛起,向东经莱茵河畔的本拉特、卡塞尔、前民主德国的马格德堡直到奥得河畔的浮斯滕堡,这条线以南是高地德语,以北是低地德语。
德语的词按语法功能分为10类:冠词、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动词、连词、介词、副词、感叹词。前6 类有词形变化,称为可变词类;后4 类无词形变化,称为不变词类。名词有3 种性(阳性、阴性和中性)、4 个格(主格、宾格、与格、所有格)和两个数(单数、复数)。在使用中,除名词本身发生某些变化外,主要依靠名词之前的冠词、代词、形容词和若干数词的变化来表示名词在句中的性、数、格。动词的变位包括人称、数、时(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将来完成时)、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语式(直陈式、命令式、虚拟式)的变化。动词不定式的词尾大部分为en,少部分为eln 、ern ,根据其基本形态(不定式、过去式、第二分词式)变化时词尾的不同和词干元音是否变换,可分弱变化、强变化和不规则变化动词。动词将来完成时在当代德语中已极少使用。
德语句子结构的特点:动词谓语为句子的核心,它要求各格的宾语或介词宾语和各种补语。在普通陈述句中,主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居句首时,谓语动词总是居第二位。如果谓语由两部分构成,即由可变部分(时间助动词或情态助动词)和不变部分(动词的不定式第二分词)构成,则可变部分居第二位(在有些句子中居第一位),而不变部分居句尾,这是德语特有的谓语" 框架结构".句法的另一个特点是从句中动词谓语位于句末,其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连词或关系代词一主语和其他句子成分一动词谓语。
德语的词汇量估计为30万~50万。按其来源可以分为3 种:①继承词,指从印欧语和日耳曼语时期流传下来的词语及其派生词与复合词;②借词,指在历史上从外族语吸收的并已为德语同化了的词;③外来词,指从外族语吸收而仍保留原有特点的词。继承词和借词的重音绝大部分在第一个音节上,外来词的重音或在最后一个音节上,或在倒数第二或第三个音节上。词汇构成的特点是大量使用派生与复合的手段,复合构成在德语构词法中最为普遍。两个以上的各种词类的词均可复合成一个新词。名词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
德语采用拉丁字母,有26个,其中元音a 、o 、u 、有变音形式、、ü。另外还有一个字母β作为短元音之后的SS的代用形式;β本是由手写花体小写字母s 与z 所组成,不算作新字母。瑞士德语已正式废除了β,一律用ss.x和y 只用来拼写外来词。 20世纪30年代以前,德语一直用花体字母,以后使用普通的拉丁字母。
德语对世界文化有过明显的贡献。马丁。路德所译的《圣经.新约》对当代德语共同语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在他的启发下,用北欧诸语言译出的《新约》也在本国起了语言的规范作用。19世纪德国哲学提供了启迪人的心智的概念和述语,直到今天人们谈到哲学问题仍不得不用德文原词以明本义。德国的医学和化学长期领先,这也使德语成为这些学科和研究者必须学习的语言。
(2)教育事业
概况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该国进行了教育事业的重建和改革。当时的教育完全处于以美国为首的占领国控制和影响之下。在占领当局的直接控制下进行工作。例如,废除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消除校内纳粹分子和纳粹思想的影响;恢复纳粹统治前的一些措施;采用美国的教科书等。
1949年前联邦德国成立到1959年,该国对教育事业进行了局部的调整。
一方面在扩充中学生人数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如取消中学选拔考试,把免费教育扩大到中学阶段等。另一方面,由于各州之间在教育上存在着严重差异,不利于联邦的统一规划和改革,采取了一些调整措施,如通过1955年2 月7 日各州总理在杜塞尔多夫签订的《杜塞尔多夫协定》,统一了各类学校的名称,学期长短的限度、考试的认可、分数级别等。由于该协定的条款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1964年10月28日,各州总理又在汉堡签订了修正协定,称《汉堡协定》。协定进一步规定了现行普通教育的组织形式和学校名称,统一规定学年在秋天开始;全时制义务教育为9 年;4 年基础学校后设2 年的促进阶段(即定向阶段);把8 年制的国民学校改为9 年制的中学,称" 主要学校". 1959 年以后开始了教育的扩充和全面改革。这一时期,升高中和大学学生的人数和比重大幅度增加,并兴起了涉及学制结构、课程、教学组织、教学内容等全面的改革。这场教育改革,于1965年进入高潮。改革的根本原因在于科技革命和前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形势与落后的教育之间的矛盾。由于战后前联邦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就业问题的解决,以及熟练劳动力的来源日益紧张,影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采用高度发展的新技术和发展科学与加强科研的办法来提高生产力。于是增加智力投资,改革教育就成为迫切的任务。而德国传统的多轨性学制结构只能维护少数人的教育特权,不利于人才的发掘和学生爱好、专长的发展。因而改革教育结构的基本方向是打破传统的教育特权,消除教育途径的人为限制。1970年2 月13日德国教育审议会提出了《教育结构计划》。1973年6 月15日联邦与州教育计划委员会提出了《综合教育计划》。这两个重要的改革方案成为教育结构改革的依据。《教育结构计划》建议:①把整个教育体系划分为初等教育领域、中等教育领域(包括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高等教育领域和继续教育领域等,并设初步教育领域(3 ~4 岁儿童为对象)。②改组基础学校,把义务教育提前到5 岁开始。③全时制义务教育延长到10年。④受完10年教育的学生授予中等教育第一阶段毕业资格(中学毕业证书Ⅰ)。⑤改革传统的中学毕业证书考试内容。要求向不同的学生介绍不同重点的专门知识,扩充教育内容,在学术科中增加专业理论学科,在职业科中增加普通学科内容。各科毕业生均有可能通过考试获得中学毕业证书Ⅱ,以便升入不同类型高等学位学习或就业。《综合教育计划》与《教育结构计划》的设想是一致的,除重申了《教育结构计划》中提出过的改革目标外,更具体地规定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包括经费预算等。
教育改革的全过程,是沿着两条路线进行的,一是维持传统的学校系统,加强各系统之间的" 渗透性" ,消除传统学制中具有明显等级划分和互相隔离不相衔接的现象;一是取消学校系统的划分,实行" 综合化" ,高中以下设综合学校,高中阶段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综合在一起(如试验中的" 学院级"),高等教育领域设综合高等学校。以社会民主党为首的一派主张后一条路线,以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为首的一派主张前一条路线。
由于两派之间的严重分歧,改革的进程是缓慢的,甚至从70年代中期起有逆转的趋势。
教育行政
根据历史传统,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实行各州文化自治。联邦对学校工作仅限于一般的监督和调节。联邦没有统一的学校法,在联邦《基本法》第七条中,仅就联邦范围教育的某些基本问题(如国家对学校的监督,宗教教课在公立学校设为正规课等)作了统一规定。州宪法规定本州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的,州颁布各种专门法令,规定各级学校应设立维持和发展、师资的培训和进修、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家长和学生对安排学校工作与学校生活的参与、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学费和教材费的减免以及教育补助等事宜。为使联邦各州的教育达到最低限度的统一,使联邦和各州在教育方面进行合作,需由各州政府首脑共同协商,缔结协定。协定须由州议会批准,方能付之实施。为协调各州教育,1948年就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协调机构,即由各州文化部长组成的文化部长常务会议。此外,还逐渐设立了一些跨州的咨询和规划机关,如德国教育委员会(已完成使命于1964年撤销)、科学审议会、德国教育审议会、联邦与州教育计划委员会等,这些委员会曾提出许多改革教育的建议和方案。1969年,对《基本法》涉及各州共同任务的第九十一条作了补充,规定联邦和各州可以根据协议在教育计划、促进超地区的科研设施和项目等方面合作;随之便成立了联邦一级的教育行政机关——联邦教育与科学部,并在高等教育领域制订了联邦的《高等学校总纲法》。这表明联邦在教育事业上权限的逐步扩大和职能的逐步加强。
高等学校通常由国家直接开办,普通学校一般由地方开办,私立学校的比重很小,多数是实施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在公共教育系统,州政府与地方政府按其在教育领域的职能分配情况,共同提供经费。通常州政府负责支付人事费用(包括教师工资和养老金等),地方政府负责校舍建筑与维修。
或者是地方政府负担经费,州政府给予补助。联邦政府提供经费的重点在促进科研、培训师资和职业教育方面。私立学校经费由所属办学组织(宗教团体、基金会、私人企业等)和个人提供,并根据情况可得到国家的补助。
学制(学制结构图见下页)
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学制以《汉堡协定》为基础。幼儿园不列入学校教育系统,多数由教会、福利组织或私人开办。
各级各类教育
普通教育
法定的全时制义务教育为9 年(从6 岁开始)。所有儿童都进基础学校,基础学校上面设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和完全中学(历史上称文科中学)三类中学。这三类学校的修业年限、课程内容、教学条件、毕业资格等各异。通常学校系统的分化始于第五学级。按传统,这时学生须通过考试、教师鉴定等选拔程序被决定进3 类中学之一。作为一项改革,正在试行把第五、六学级设为定向阶段,以推迟分轨并加强选拔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为消除三轨制学校结构中互相隔离的现象,完全中学为实科学校和主要学校的优才生设扩充课程,称" 上层建筑学校"或" 上层建筑班" ,实科学校也为主要学校优才生设相应的课程。
基础学校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共同基础,修业期4 年(少数州为6 年),传授读、写、算的基本技巧,进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入门教育。
主要学校是由4 年制的国民学校高级班增设一年扩充而成,主要与职业教育体系相接。与国民学校高级班比较,在教育内容上的变化是:采用一门必修外语,实行综合技术教育(称" 劳动教育"),提高自然科学和数学程度。在教学组织上的变化是,广泛采用能力分组和设选修课等所谓" 个别化" 教学形式。为提高主要学校的地位,正打算把它的修业期延长到10年,并实行10年全时制义务教育。西柏林于1978年首先正式实行此项改革。
完全中学(包括第五至十三学级)是专为升高等学校作准备的学术性中学。分古代语言中学、现代语言中学和数学- 自然科学中学3 个基本类型。
此外,在高级阶段(第十一至十三学级),各州根据需要,还设经济中学、技术中学、农业中学、艺术中学等。70年代,对完全中学高级阶段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了原有的年级组织,采用学程制,按学生的才能和成绩进行灵活分化,并为确保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确保一定的专门知识设必修和选修两大学科领域。必修领域分为3 个课业领域:①语言- 文学- 艺术;②社会科学;③数学- 自然科学- 技术。此外,还有宗教和体育两门学科。选修学科领域通常由必修学科领域各课业领域中选择的分支学科构成,可以从所有学科领域中选择内容,如心理学、地质学、经济学等,也可把艺术和音乐训练、数学的应用(如数据处理、统计等)和职业性学科作为选修科目。两大学科领域各按基础学程和能力学程组织教学,每个学程修业期半年。由于修业内容不同,高级阶段总的修业期可为2 ~4 年,一般为3 年。
实科学校是达第十学级的6 年制(实行6 年制基础学校的州为4 年制)
不完全中学。《汉堡协定》生效前亦称" 中间学校".实科学校主要与职业教育体系相接。部分毕业生可经过专科高中取得升高等专科学校的资格。实科学校的课程大多从第八学级开始按学科重点分化,如语言重点(设2 门外语)、数学- 自然科学重点、艺术重点、经济重点和家政重点等。在各重点,除共同的核心学科外,还设与一定职业有关的必选学科。
综合学校是正在实验中的新型学校,《综合教育计划》把它视为结构改革的最终目标。一体化综合学校是各类综合学校中的最高形式。它把三类常规普通中学综合在一起,取消学校界限,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实行分组教学。
1981年基础学校和各类普通中学在校学生分别为:基础学校2588100 名,主要学校2187000 名,实科学校1323400 名,完全中学2106400 名,综合学校225700名。
主要学校和实科学校的毕业生(通常在15~16岁之间)大多在企业或全时制的职业学校受职业训练,如果他们还不满18岁,而又不进入更高程度的普通中学或全时制的职业学校继续学习,按规定必须在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受3 年职业义务教育直到18岁。全时制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预备教育。
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修业期分1 、2 、3 年3 种。最主要的专业领域有经济、营养- 家政、工艺- 技术等。
企业训练采取学徒制方式。企业训练与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的职业义务教育紧密配合,这种形式,称" 双元职业训练制度" ,是前联邦德国最基本的职业教育形式。在" 双元职业训练" 的体系里,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配合企业训练,担负职业基础理论训练和提高普通文化基础两方面任务。通常学制为3 年,每周上课1 天(其余5 天由企业用来对受教育者进行企业教育),或把每学期的教学集中在若干时间段落完成,称" 分段教学".企业训练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基础课程训练在训练工场进行,专业课程训练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实行。训练结束时,根据企业和学校考试的成绩,发给艺徒毕业证书,并授予一定的职称。
70年代以来,正逐步推行1 年(第十学级)的职业基础教育,称职业基础教育年,介绍最基本的职业技巧和知识,为随后的专业训练打好基础。
1981年在各种职业学校受训的青少年有2694400 名,其中职业专科学校学生为370700名,部分时间制职业学校学生为1824100 名。
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分科学高等学校和非科学高等学校两类。大学、高等工科学校、高等师范学校、神学院及其他所谓具有大学水平的高等学校(如前联邦国防军高等学校等)属科学高等学校。高等音乐、艺术、体育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综合高等学校属非科学高等学校。1978年有大学、高等工科学校、其他具有大学水平的高等学校53所,神学院9 所,高等师范学校17所,高等艺术学校和高等音乐学校26所,高等专科学校106 所,综合高等学校11所,1982-1983 年冬季学期在校大学生总数为1203121 名,其中女生占38.1%。
前联邦德国的高等学校有两个传统特点:①强调科研与教学的统一。高等学校是同时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场所。大学担负着国内绝大部分基础科研项目,推进现代化的科研成果主要来自大学。60年代后期起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加重了教学任务,曾使科研工作受到一定影响,目前不得不把一部分高度专业化的科研项目转移到专门的研究机关。②强调学术自由。高等学校内部事务不受外来干涉,教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学生也享有与教授同样程度上的学习自由。学术性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科研、教学方法和内部组织方面,也都享有充分的自治和自主权。
高等学校修业年限不固定,平均年限是:传统大学为6.6 年,高等师范学校为4.4 年,高等艺术、音乐、体育等学校为4.5 年(这些高等学校的修业期,改革目标是4 学年),高等专科学校为3.5 年。
科学高等学校及综合高等学校中的考试分国家考试、高等学校考试和学术考试3 种。国家考试(第一和第二两次)仅限于训练国家公务员等身份的职业的那些学科。高等学校考试一般指专家文凭考试,主要适用于自然科学学科,也适用于部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专家文凭的价值与硕士学位相当。学术考试包括文科硕士学位考试、博士学位和教授备选资格(即在大学开课的资格)考试。1960年起在前联邦德国重新采用文科硕士学位考试。博士学位考试是以获得硕士一级学位或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为前提。教授备选资格是任命教授的条件和依据,必须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大约5 年中写出高质量的专题论文。
教学科研人员在高校大体包括如下几类:①正、副教授,是讲座的终身占有者;②编外教授、大学讲师和私家讲师,他们已具备选资格,可以在某一指定的学科领域任教;③名誉教授,可以在指定的某些学科范围内讲学,不要求具备教授备选资格;④参加教学科研工作的科学干事;⑤助教,其任务是通过教学科研为取得教授备选资格准备条件。 1976年公布的《高等学校总纲法》原则上规定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基本队伍由4 种人员组成:①教授;②高等学校助教;③科学和艺术干事;④担负特殊任务的教师。
按任课学校的类型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训练,由科学高等学校培训,改革建议中提出按学校阶段训练。训练通常划分专业训练和见习训练两个阶段。
5.前苏联
(1)文化事业
新闻
前苏联是世界新闻事业发达的国家之一。由前苏联共产党直接领导。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全国有8200多种报纸。其中中央级30多种,加盟共和国级160 多种,各州、区、市以及规模较大的机关、高等学校、企业和集体农庄都办有报纸。总发行量达1.8 亿份。
最具有权威的是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真理报》和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机关报《消息报》。工会、共青团、军队、作家协会等都办有机关报,还有许多专业性报纸。直属前苏共中央领导的还有《社会主义工业报》、《农村生活报》、《苏维埃文化报》、《经济报》等。
全国有杂志5300多种,用45种民族文字和24种外文出版,年发行量33亿册以上。中央级主要期刊有前苏共中央主办的《共产党人》、《党的生活》、《鼓动员》等。阐述国际问题和对外政策的主要刊物有《新时代》和《国际生活》。《在国外》周刊是唯一以转载外国报刊材料为主的刊物。
1967年采用法国SECAM 制式正式播出彩色电视。1985年有广播电台176 座,制作和播出节目的电视中心120 个,93%可播出彩色节目。境内居民的98%和80%能分别收听到全苏广播电台的第1 套和第2 套节目。90%的居民能看到1 套电视节目,70%能看到2 套节目。1987年有收音机1.87亿架(有线广播收音机9600万架),电视接收机9000万架(彩色电视接收机1500万架)。
广播电视事业由国家电视和广播委员会领导。广播电台、电视台基本上按行政区划设置。加盟共和国和州、市等行政区设有地方性广播机构。全苏广播电台、前苏联中央电视台是全国性广播电视中心。加盟共和国一级广播电台一般自办1套节目,并用专门频率转播全苏广播电台节目。州以下自办部分节目,主要为转播。地区性电视台主要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
前苏联是最先发展有线广播的国家。莫斯科转播全国性和地区性广播电台的节目,普及到全国各基层单位和居民住宅,有专用线路3000万公里,莫斯科市普及到90%的家庭。1962年开始逐步用能收听3 套节目的接收机取代只能收听1 套节目的设备。
全国有大功率发射台约500 座,小功率转播站数以千计。1965年4 月,使用第1 颗通信卫星" 闪电" Ⅰ型在莫斯科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间试传电视节目成功,卫星传送网迅速发展。用于传送电视节目的通讯卫星有移动卫星,"闪电" Ⅰ、Ⅲ型,同步卫星" 虹" 、" 地平线" ,广播卫星" 荧光屏".相应的地面站网包括" 轨道" 、" 莫斯科" 、" 荧光屏"3种。共有地面接收转站3500个。
前苏联是国际广播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从事国际广播的有" 莫斯科广播电台" 、" 和平与进步广播电台" 以及列宁格勒和各加盟共和国的广播电台10多座。共用77种语言,每周广播2167小时,包括24小时连续广播的英语、法语一般性节目各1 套。
有2 家通讯社:塔斯社和苏联新闻社是中央通讯机构,隶属前苏联部长会议。塔斯社在100 多个国家设有分社或记者站,是国际性通讯社之一。苏联新闻社是" 社会性通讯机构" ,主要不是发布消息,而是向国内外新闻机构提供有关前苏联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稿件,向国内新闻机构提供国际方面的材料,还定期出版各种专题的通讯稿和小册子。
出版
前苏联出版事业历史悠久,出版物品种与数量均居世界前列。1963年成立国家报刊委员会。1978年改名为国家出版、印刷与图书发行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国的出版活动。
1985年前苏联已拥有出版社229 家,其中国家直属和部属出版社57家,共和国出版社172 家。按出版类别,出版社可分为出口而出版的出版社、社会政治出版社、科学技术出版社、文学艺术出版社4 类;按隶属关系,出版社可分为国家出版、印刷与图书发行委员会直属,部属和社会团体所属,双重领导,新闻部门4 类。共和国出版社按级别划分,可分为共和国级、自治共和国级、州级3 类;在隶属关系上,又可分为共和国国家出版、印刷与图书发行出版委员会直属,地方所属,双重领导3 类。在共和国出版社中,俄罗斯联邦共和国58家,乌克兰共和国25家,白俄罗斯共和国10家,乌兹别克共和国9 家,哈萨克共和国6 家,格鲁吉亚共和国12家,阿塞拜疆共和国8 家,立陶宛共和国6 家,摩尔达维亚共和国7 家,拉脱维亚共和国6 家,吉尔吉斯共和国4 家,塔吉克共和国4 家,亚美尼亚共和国7 家,土库曼共和国3 家,爱沙尼亚共和国5 家。莫斯科、列宁格勒是前苏联的出版中心。
在国家直属或部属出版社中,主要的出版社有:政治书籍出版社、世界出版社、阿芙乐尔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文学出版社、苏联百科全书出版社。在各共和国中,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出版业最发达,每年用俄文和49种民族文字出版各种图书7000多种,8 亿多册。主要的出版社有苏维埃俄罗斯报出版社、现代人出版社、儿童读物出版社、教育出版社、俄罗斯联邦农业出版社、俄罗斯联邦美术家出版社。
前苏联的图书发行,通过4 大发行网:国家出版、印刷与图书发行委员会图书发行网,消费合作社图书销售网,邮电部图书贸易网,前苏联科学院图书贸易网。国家出版、印刷与图书发行委员会图书发行总局所属中央图书发行所向全国的书店、书亭、图书发行点批发图书,是全国主要的图书发行部门。前苏联的报纸、期刊,通过邮电部报刊发行总局向全国发行。前苏联国际图书公司(1923年成立)是前苏联进出口图书、期刊、报纸的主要机构,它与140 个国家、地区的1000多家公司、机构有业务往来。它编印《苏联新书》、《苏联图书:科学出版社目录》、《苏联图书:医学目录》、《苏联图书:地图目录》、《苏联图书:造型艺术目录》5 种目录,向国外征购。
它还负责前苏联出版物在国外的展览业务,以及出口邮票,当代艺术作品的业务。前苏联图书爱好者协会(1974年成立)是民间组织,拥有1.3 万个图书爱好者俱乐部,在全国厂矿企业、农村、学校建有19.4万个基层组织,会员已逾1600万。
前苏联出版业由国家出版、印刷与图书发行委员会统一监督管理。根据法令规定,各出版社出版的每种出版物均须呈缴50册(份)给前苏联中央书库。1973年成立前苏联版权局。前苏联未参加《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国际标准书号语区号为5.1987年前苏联开始出版改革后,扩大了出版社和销售单位的经营自主权,还允许与外国合作出书和自费出书。
1987年出版图书83011 种(含小册子27942 种),22.7亿册(含小册子6.3亿册);期刊5295种,38.8亿份。
语言文字
俄语是俄罗斯族的语言,前苏联各民族间的通用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支。据1970年统计,前苏联境内以俄语为母语的人有1.4 亿多,以俄语为第二语言的人有4000多万。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塔城、阿勒泰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右旗等地。使用人口2900余人(1982)。俄语的近亲语言是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
当代俄语有两种主要的地域方言:南俄方言和北俄方言。南俄方言分布于俄罗斯联邦南部,主要语音特征是:a 音化,即元音字母o 在非重音节中读作a ;辅音字母г读作擦音ǒ,即同х相对的浊音;动词现在时第三人称词尾т发软音- ть。中国俄罗斯族使用的俄语属南部方言。北俄方言分布于前苏联欧洲部分的北部与东部,以及乌拉尔、西伯利亚大部,主要语音特征是:o 音化,即元音字母o 在非重音节中仍读o ;辅音字母г读作浊塞音g ;动词现在时第三人称词尾发硬音- т。在南北方言区之间,从西北到东南有一个过渡性的区域(普斯科夫- 加里宁城- 莫斯科- 平扎- 萨拉托夫),习称中俄方言区。其语音特征是混合型的:a 音化;г读作g ;动词现在时第三人称词尾发硬音т。
当代俄语的标准音是在莫斯科音的基础上形成的。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莫斯科艺术剧院和小剧院便坚持使用莫斯科音。现在这种" 舞台音" 仍是公认的标准,但个别读音已不再是唯一的标准,甚至已为新的规范所取代。例如:две(二)中的д按" 旧莫斯科音" 只能读软音,现在读硬音也算符合标准;немки(德国女人)中的м过去的标准是读软音,现在的标准是读硬音。标准音的发展趋势之一是读音逐渐接近拼写形式所表示的音。
俄语共有33个字母,表示42个音位:5 个元音,37个辅音(一说6 个元音和36个辅音)。俄语语音的主要特点是:①元音少,辅音多;②大多数辅音是清、浊相对和软、硬相对;③元音在重音节中发生明显的弱化,音值有时含混不清;④词重音在不同的词中可以落在不同的音节上,没有固定的位置,而当词发生词形变化时,重音可能移动位置,比较головá(头,单数第一格),.ó....(复数第一格)。...ó.(复数第二格)。俄语语法结构的特点是:词与词的语法关系和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主要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俄语是印欧语系中保留古代词形变化较多的语言之一。名词大都有12个形式,复数各有6 个格;形容词有20多、甚至30多个形式,单数阳性、中性、阴性和复数各有6 个格,另有短尾、比较级;动词形式可有一二百个,包括体、时、态、式、形动词、副动词等。实词一般都可以分解为词干与词尾两部分,如учителъниц-а(女教师)。词干表示词的词汇意义;词尾表示语法意义,通常包含几个语法意义。
关于俄语词汇,1950~1965年前苏联科学院编的17卷《现代俄罗斯标准语词典》收词120 ,723 条(不包括比较专门的科技词、职业词、以及方言词等)。词汇中有:①历史最久的、从原始印欧语继承下来的词。②在原始斯拉夫语时期和东斯拉夫语时期产生的词。③14世纪俄语独立发展以来产生的词。此外,俄语还在各个历史时期借入许多外来词,20世纪中叶以来多借自英语,主要是美国英语。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俄语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有明显的扩大。来自俄语的科技信息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2)教育事业
概况
战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前苏联教育也很快地得到恢复和发展。1951年与1940年相比,教育经费增加了两倍以上。1952年全国基本上普及了7 年制义务教育,同时着手实施普及10年制教育。
高等学校发展得很快。停办了一批2 年制的师范专科学校,增加了高等工业学校和综合大学。学生人数1956-1957 学年达2001000 人,大大超过了战前的数字。60年代学生数量持续增长,到70年代因为高级专业人员已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开始减缓,而把重点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1972年6 月,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前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教育的措施决议》,提出要着重培养知识面比较宽的专门人才,扩大基础理论教学。据统计,1980年全国就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达1210万人,占就业人员总数的9.6 %。
50年代随着中等教育逐渐普及,产生了中学毕业生不能全部升学和就业缺乏准备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1958年12月前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苏联国民教育制度》的法律。
该法律规定:中学修业年限由10年延长到11年,普及义务教育年限由7 年延长到8 年;学校大量增加生产教学和劳动时间,并兼施职业训练;高等学校优先招收有两年以上工龄的青年等等。这次改革加强了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但开始暴露出严重的缺点:生产劳动时间过多,严重地影响教学质量;学校中由于缺乏必备条件,组织生产教学和职业训练遇到困难。改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1964年又决定把普通中学第二阶段由3 年改为2 年,减少劳动教学的时间,降低职业训练的要求,高等学校招生重新强调知识质量。
1964年开始着力于教学内容的改革。1964年10月前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和前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主席团成立了确定中学各科内容和性质的各科委员会和协调各科委员会的总委员会,集中了500 多名学者、教授、教学法专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对世界各国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确定中学教学的范围和性质,使教学内容、组织和方法充分反映现代科学和文化的成就。他们用了10年时间编写了103 种新教科书,于1974年- 1975学年完成了采用新教学大纲工作。同时在实验的基础上,从1964年开始逐步地把小学由4 年改为3 年。1964年以后的教育改革持续到70年代中期。1973年7 月19日前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用立法形式把教育改革的成果固定下来。1958年的法律随之废弃。
60年代的教育改革强调了知识教育,对生产教学又有所忽视。于是1977年12月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前苏联部长会议又公布决议,批评中学毕业生缺乏应有的劳动训练,不能适应国民经济部门工作的需要。决议重新提出中学学生在学习时间要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要求学校改进劳动训练,增加生产教学的时间,规定九、十年级的劳动教学时间从每周2 小时增加到4 小时。
1984年经过3 个月的全民讨论,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前苏联部长会议于4 月10日发布了《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前苏联教育再一次进行改革,以便使教育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改革规定学制延长1 年,实行儿童6 岁入学,加强普通学校的劳动教育和职业训练,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的普通文化教育水平。保障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育行政
全国教育工作的决策机关是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前苏联部长会议。部长会议下设:①教育部,领导全国的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师范教育;②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部,领导全国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③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管理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各加盟共和国设有相应机构,领导本共和国的教育工作。州(边疆区)、市和区设国民教育局,行使对学校、学前和校外教育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在教育部和国民教育局里,都设有视导员一教学法专家。学校由校长领导,在校长领导下设立校务会议,实行一长制和会议制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1966年,前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改组为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普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迫切问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如心理学家л。в。赞科夫院士和д。Б。埃利康宁院士领导的教学和发展的研究,ю。к。巴班斯基院士关于教学进程最优化的研究,教育家в。А。苏霍姆林斯基通讯院士在这个时期负责领导帕甫雷什中学的实验工作,并发表了许多论著。
学制
前苏联国民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普通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前苏联学制图如下:各级各类教育
学前教育机构设有托儿所(收2 个月~3 岁儿童)、幼儿园(收3 ~7 岁儿童),以及托儿所- 幼儿园(2 个月~7 岁儿童)。由区、市、村、镇人民代表苏维埃执行委员会负责开办,也可经执委会批准由国营企业和国家机关,集体农庄、合作社及其他社会团体开办。学前教育机构的任务是帮助家长教育儿童,并为有子女的妇女积极参加生产和社会生活创造条件,使儿童受到全面的和谐发展的教育。1982年全国常设学前保育机构中有1500多万名儿童,季节性保育机构中有500 万名儿童。前3 年重保育,后3 年重教育。
儿童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学习、劳动。
普通中学是实施普通中等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教育的统一的劳动综合技术学校。学校招收7 周岁儿童入学。
新的改革方案要求从1986年开始,逐渐向儿童6 岁入学过渡。
在保持普通中等教育各阶段统一的情况下,根据地区条件分别成立小学(一至三年级,1984年改革后为四年级),不完全中学(一至八年级,1984年改革后为九年级)和完全中学(一至十年级,1984年改革后为十一年级)。
不用俄语进行教学的少数民族学校的学习年限可延长1 年。小学设有本族语、数学、自然、造型艺术、音乐、体育和劳动教学。小学毕业后直接升入不完全中学或完全中学的四年级(1984年改革后为五年级)。
中学设有本族语、文学、数学、历史、苏维埃国家基础和法学概论、社会学、地理、生物、物理、天文、制图、化学、外语、造型艺术、音乐、体育、劳动教学和初级军事训练。从五年级起每周上课达30小时以上,学生读完八年级可以获得不完全中学教育证书,有权进入普通中学的九年级(1984年改革后为十年级)、中学专业学校或职业技术学校继续学习。1983年,不完全中学毕业生升入九年级的约占毕业生总数的60%,入中等专业学校的约占10%,入职业技术学校的约占20%,其余的直接就业并同时在夜校学习。
学生在普通中学毕业后可获得中等教育证书,有权升入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和技术学校。1983年,中学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的占毕业生总数的17%,入中等专业学校的占17%,其余的或入技术学校或就业。
在普通中学的结构中还包括长日制学校或班、寄宿学校。前者为一至八年级(改革后为九年级)学生开设,学生可以在学校直到家长下班以后,目的是帮助家庭教育学生,此外还有:深入学习个别学科的特科学校、为生理有缺陷的儿童设立的特殊学校、为病儿设立的林间疗养学校等。为在职青年设立的普通夜校和函授中学修业3 年。1982-1983 学年全国在普通中学学习的学生有4430万人。
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有三种:①职业技术学校,招收不完全中学毕业生,修业1 ~2 年,培养从事最简单工种的工人。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不完全中学毕业生修业3 ~4 年,培养有高度熟练技巧的工人,同时接受完全中等教育。近年来第一种学校逐渐被第二种学校所代替。③技术学校,招收完全中学毕业生,修业1 ~2 年,培养掌握复杂技能的工人和初级技术员。
此外,为提高在职工人的技能水平还设有业余职业技术学校,修业3 ~4 年。
1982年职业技术学校共有7500所,学生400 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230 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设置:普通教育占总时数的40%,专业教育占20%,生产技术训练占40%。所设专业达1100多种。毕业生中10%的优秀生允许直接报考高等学校,其他学生则必须工作3 年以上才有报考的资格。
中等专业教育由中等技术学校、中等专科学校和其他学校实施,培养具有中等专业教育程度的专门人才。招收不完全中学毕业生,修业3 ~4 年。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受完普通中等教育课程。如所招学生已受完普通中等教育,则修业年限为2 ~3 年。夜校和函授学校一般延长1 年。1982-1983 学年全国有中等专业学校4418所,500 多种专业,学生452 万人。
高等教育由大学、学院及其他高等学校实施,培养有高深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专家。高等学校采用日间教学、夜间教学和函授教学(不脱产学习)。学习年限一般为5 ~6 年,夜校和函授延长1 年。日校和夜校、函授采用基本相同的教学计划,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夜间教学和函授是前苏联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夜校生和函授生超过日校生的数量,以后有所下降,1981-1982 学年仍占学生总数的43%以上。日校招收35岁以下具有完全中等教育程度的青年,夜校和函授不受年龄的限制。招生办法主要是考试。也可免试或只考试部分科目。大学毕业需通过国家考试或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合格者授予毕业证书。1982年全国有高等学校891 所,学生528 万人,教师51.5万人。
研究生由高等学校和科研机关所设的研究生部培养。修业3 年,不脱产学习的修业4 年,通过基本课程考试后撰写论文,通过论文答辩取得副博士学位。1983年约有培养研究生的研究机构1400所、高等学校600 所,研究生共98000 人,其中不脱产学习者约占60%。
前苏联的博士学位已不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取得博士学位者必须在工作中卓有成绩,对专业有深入研究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由前苏联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授予。
中小学师资主要由师范学校、师范学院和大学培养。师范学校属中等专业教育性质。培养小学教师、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少年先锋队辅导员。招收不完全中学毕业生,修业4 年,或招收完全中学毕业生修业2 年。1983年有师范学校452 所,学生近30万人。师范学院培养中学师资,修业4 ~5 年。1957年师范学院开始设初等教育系,专门培养小学师资。1983年有师范学院201 所,学生约82万人。近年来新设一些工程教育系和工程师范学院,培养职业技术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普通学校生产劳动课的教师。为了不断提高在职教师的业务水平,各地都设有教师进修学院。国家规定各级教师每5 年必须进修一次;同时每5 年要对教师进行一次评定,以确定他是否能继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
三、美洲当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美洲全称亚美利加洲。位于西半球,分北美洲和南美洲两部分。总面积约为4219.8万平方公里,北美洲为2 ,422.8 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洲;南美洲为1797万平方公里,是第四大洲。居民大部是英、法等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其次是印第安人、黑人和各种混血种人。此外还有因纽特人、波多黎各人、犹太人、日本人和华人。北美洲主要通用英语、西班牙语,还有法语、荷兰语和印第安语。南美洲主要使用西班牙语,还有葡萄牙语、法语、英语、荷兰语、印第安语。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国家和地区共有50个。
1.概况
(1)文化事业
新闻
加拿大是美洲新闻事业发达的国家,现有两家通讯社:加拿大通讯社和索瑟姆新闻社。加拿大广播公司由政府管理,另有272 家私营广播电台和69家私营电视台,其中主要有:加拿大电视有限公司魁北克电视网、环球电视公司、魁北克广播公司,安大略电视台等。全国约有120 家日报,其中108 家英文报纸,12家法文报纸,有800 多家周报,外国血统居民出版的报刊有270 多家,其中有10余家华人报纸。
日趋集中,日趋垄断,是加拿大新闻业发展的特点。加拿大的报纸有27家为集团占有或控制,占总数的三分之二,97家电视台中有44家为集团控制(包括转播台),129 家电台为集团控制,占电台总数的近二分之一。
控制和占有加拿大新闻业的集团有十二家,其中又以索瑟姆报业集团、汤姆森报业集团和F.P.报业集团为最大。
索瑟姆报业有限公司,是加拿大最老、最大的新闻集团,创立于1877年。其控制的主要日报有:《渥太华公民报》、《新闻报》、《省报》、《埃德蒙顿新闻报》等。
汤姆森报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肯尼思。汤姆森是英国报业大王汤姆森爵士之子。汤姆森报业集团的主要报纸有:《萨德伯里明星报》、《彼得巴勒考察家报》等。
F.P.出版有限公司是由《温尼伯自由新闻》发展起来的,创建于1959年。其发行的主要报纸有:《环球邮报》、《太阳报》、《温尼伯自由新闻》、《渥太华日报》等。
除上述三大报系发行的报纸外,加拿大的重要报纸还有:《多伦多明星报》其发行量居加拿大各报之首,达50万份;《新闻报》,为加拿大最大的法文日报。
美国也是新闻事业发达的国家之一。各种新闻媒介以其高度商业化和高度垄断为特点。
该国1985年有日报1674家,总发行量6200万份。星期日出版的报纸797 家,总发行量5800万份。此外,还有每周出版1.2 期的收费或免费的周报7711家,总发行量5000万份。
该国有1 万多种杂志。最大的出版公司为时代出版公司,出版《时代》、《生活》、《幸福》、《体育画刊》、《人民》和《金钱》等多种大型杂志。
发行量在百万份以上的有60多份,其中《读者文摘》、《电视指南》、《全国地理杂志》多达1700万份。
该国1987年9 月广播电台数达10176 家,其中调频台4282家。1985年拥有的收音机数为5 亿台,其中55%在家中,45%在汽车及户外场所。
电视于1941年首次开播。60年代后期普及全国。1987年9 月该国有电视台1324家。全国98%的家庭有电视机,其中近一半拥有两架以上。全国拥有电视机总数为1.96亿架。一般美国家庭每天收看7 个多小时的电视。主宰美国电视业的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全国广播公司(NBC)和美国广播公司(ABC)。
该国有几万家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通讯社,向各种传播媒介提供国内外新闻、图片、特稿和服务。作为政府机构的美国新闻署也对外发布消息。
拉丁美洲在第三世界中是新闻事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据统计,1984年有434种主要日报,总发行量2333.8万份。有424 种主要期刊,总发行量2295.6万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报刊分布不平衡,多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各国首都及大城市。
墨西哥日报种数和发行量居拉丁美洲各国首位。1984年全国有500 多种报纸,1964种期刊。1984年,125 种发行量在2 万份以上的主要报刊的发行总量为1562.2万份,每千人拥有报纸120 份。巴西报刊种数和发行量也居前列,每千人拥有报纸57份。智利是本地区唯一新闻纸生产自给有余的国家,平均每千人有报96份。其他国家每千人日报拥有量150 份以上者有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 100 份以上者有阿根廷、古巴、波多黎各。50份以上者有秘鲁、巴拉圭、洪都拉斯、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圭亚那、巴拿马。20份以上者有多米尼加、危地马拉、玻利维亚。
广播电台是这一地区发展最迅速的新闻媒介,它有效地克服地域和教育水平的障碍,成为广大农村居民获取新闻和知识的主要的乃至唯一的渠道,也是提高民族文化水平的有力工具。自60年代起收音机在大部分国家普及。
1986年本地区有收音机1.78亿架,平均2.8 人1 架。数量最多的是巴西(5000万架),其次是阿根廷(1600万架)、墨西哥(1300万架),以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智利等国。普及率最高的是巴巴多斯、圣卢西亚、阿根廷,平均1.3 ~1.5 人1 架。各国都是广播电台数量多,功率小,播音时间长。巴西有广播电台1100座,墨西哥650 座,哥伦比亚350 座。巴拿马平均2 万人1 座。这些广播电台的发射功率绝大多数在10千瓦以下,但多数国家都有24小时连续播音的广播电台。广播节目中,娱乐节目普遍占很大比重。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专门的广播电台或于固定时间播出各种教学和教育节目。
拉美地区最先开办电视的国家是墨西哥和巴西,均为1950年。50年代末大多数国家有了电视台。1986年开办电视的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9个播出了彩色电视节目。共有电视接收机4137万架,平均7.9 人1 架。
数量最多的是巴西(1650万架)、墨西哥(810 万架)、阿根廷(591 万架)、哥伦比亚(270 万架)、委内瑞拉(210 万架)等国。普及率最高的是巴巴多斯、安提瓜、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阿根廷,平均5 人1 架。绝大多数为10人左右1 架。多数国家都是电视台多,电视广告多,进口电视节目多。1986年,墨西哥有电视台130 座,巴西有100 座。播出时数,多数国家的电视台每天播出10小时左右,个别国家每天播出24小时或5 小时以下。电视节目中约70%为娱乐节目,其中30~70%为进口节目,多数来自美国。巴西、墨西哥等国出口节目逐年增加。墨西哥、巴西、智利、巴拿马、玻利维亚、秘鲁、萨尔瓦多等国设有专门播出教学和教育节目的电视台,其他国家多数设有专门的教育节目。
比较重要的通讯社有:墨西哥通讯社、古巴拉丁美洲通讯社、巴西国家通讯社和阿根廷美洲通讯社等。各国通讯社仅采集和提供国内新闻,国际新闻主要依靠西方大通讯社,新闻交流极不平衡。
7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国家为改变这种状况,加强了地区合作。1970年,7个拉丁美洲国家的13家报纸成立了拉丁美洲新闻社。1976年,面向加勒比地区的加勒比通讯社成立。1983年,9 个拉丁美洲国家在墨西哥城创办了拉丁美洲特稿社。
战后,美洲出版业发展迅速,出现大量出版社。加拿大出版业由英文出版社和法文出版社两大类组成。英文出版社多集中在英语区的安大略省,法文出版社多集中在法语区的魁北克省。多伦多和蒙特利尔是全国出版中心。
1969~1983年,加拿大图书年度营业额从2.22亿加元上升到12.4亿加元。
但外国出版物,主要是美国书刊仍占加拿大国内市场销售额的将近一半。
加拿大已拥有出版社228 家,其中英语区178 家,法语区50家。加拿大出版社从资产上区分,又可分为" 本国控制" 与" 外国控制" 两大类。本国控制的大型出版社46家,中型出版社67家,小型出版社60家。少数几个大学出版社出版物质量较好。外国控制的大型出版社27家,小型出版社1 家。
本国控制的主要大型出版社有:麦克莱伦与斯图尔特出版公司、综合出版公司、加拿大麦克米伦出版公司、菲茨亨利与怀特赛德出版公司、加拿大平原研究中心、多伦多大学出版社。加拿大供应与服务部属下的加拿大政府出版中心,是唯一的政府出版机构。全国性行业组织有:加拿大出版商协会(英语)、加拿大图书出版商联合会、加拿大出版商协会(法语)、加拿大书商协会、加拿大图书情报中心、图书与期刊发展联合会。
加拿大书刊发行方式主要通过代理商。批发商发售给零售商。许多书商通过代理商,主要经销进口的美国书刊。全国有书店近2000家。最大的书刊批发公司是:大文库批发公司、尼古拉斯。霍尔公司。最大的书店是:艾伯特。
布里特内尔书店(多伦多)、高屋书店(多伦多)。加拿大没有本国的图书俱乐部,英文读者大多加入一些美国图书俱乐部的加拿大分部。
政府不干预出版业务活动,但对发展本国出版业采取鼓励与资助政策。
政府对刊登广告的书刊征收12%的营业税,其他书刊免税。对出口书刊,免征增值税。对进口书刊,除对某些书刊征收10%进口税外,通常免税。1952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国际标准书号,语区号为0 (英文图书)和2 (法文图书)。
最近出版业发展迅速,受外资影响较大。1984年,每年出版新书6 ,000 多种,再版书3 万多种,年度营业额13.5亿加元。最有影响的综合性期刊是《麦克莱恩》。
战后,美国出版业蒸蒸日上,据统计,1972年度出书3.8 万种,首次超过英国。1977年图书和期刊年度营业总额突破100 亿美元。1985年该国出版业的年度营业额以平均3.5 %的年增长率稳步上升。1987年,年度出书56027 种,年营业额129 亿美元;出版期刊4400种。全国出版业从业人员近30万人。年度图96书和期刊的出版品种,销售量与营业额均居世界最前列。该国1986年拥有出版机构5.7 万家,其中商业出版社1.8 万家。商业出版社,年度出书100 种以上的大型出版社约150 家,年度出书50-100种和中型出版社约1000家。该国教科书的发行量最大,其营业额占全国图书年度营业总额的40%以上。全国共有书店两万家,年度营业额20亿美元左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墨西哥出版业也有了很大发展。1950年,年度出书923种。1965年,年度出书4851种。1985年出版的图书已开始部分出口。
1985年,墨西哥拥有出版社970 多家。出版社主要集中在墨西哥城、蒙特雷、瓜达拉哈拉。主要的出版公司是:墨西哥布鲁格拉出版公司、墨西哥大学D.C.比列加斯图书馆、猪神出版公司、阿吉拉尔出版公司。书刊发行渠道是:出版商-发行商- 书商- 读者,出版商- 书商- 读者。全国共有1000多家书店。全国性行业组织有:全国出版联合会、墨西哥图书协会。政府对出版和销售图书、期刊免征营业税,只从发行与销售出版物的总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税收。对出口图书、期刊给予10%的额外补贴。1956年颁布版权法。1968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采用国际标准书号,语区号为968.1985年,年度出书5482种。
战后的巴西出版业也发展迅速。据统计,1971年年度出书7190种。1982年,全国拥有出版社1200多家,出版社主要集中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阿莱格里港。1984年,年度出书21184 种。主要与葡萄牙进行书刊贸易。
语言文字
美洲各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状况是:北美洲主要通用英语、西班牙语,还有法语、荷兰语和印第安语;南美洲主要使用西班牙语,还有葡萄牙语、法语、英语、荷兰语、印第安语。这里着重介绍战后西班牙语在该地区的发展情况。
西班牙语是西班牙官方语言,也是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的官方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此外,美国南部的几个州、菲律宾以及非洲的部分地区,也有相当数量的使用者。全世界说西班牙语的人在2.5 亿以上。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西支。当代标准西班牙语就是在卡斯蒂利亚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西班牙语也称为卡斯蒂利亚语,特别是在拉丁美洲。
西班牙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体系等方面继承了拉丁语的特点。共有24个音位,其中有a 、e 、i 、o 、u5个单元和19个辅音。b 和v 的发音相同,h 不发音。此外还有大量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重音很规则:以元音、n 或s 结尾的词,重音落在倒数二个音节上;以其它辅音结尾的词,重音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大部分词语源自拉丁语。由于历史上民族间的接触,西班牙语还受过日耳曼语和阿拉伯语的影响。
西班牙语属屈折型语言。经过长期演变,它的词尾屈折已大大简化。除作主语、宾语的代词及其反身形式外,拉丁语的格系统几乎已完全消失。名词分阳性和阴性,但在某些结构中还能见到中性的痕迹。复数在词尾加-s或-es.形容词在语法上与名词有协调关系,词尾变化与名词同。动词仍保留相当多的屈折,但很有规则。由于动词词尾已足以表示人称,主语往往省略。西班牙语采用拉丁字母28个:a 、b 、c 、ch、d 、e 、f 、g 、h 、i 、j 、k 、l 、ll、m 、n 、o 、p 、q 、r 、s 、t 、u 、v 、x 、y 、z.有些外来词和专有名词还使用w.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当代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语形成了若干地区方言,它们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某些方面具有不同于欧洲西班牙语的特点。发音方面有差别的例子,如拉美人把[θ]发成[s ],把[■]发成[y ],在语调方面也有一些差别。词汇方面有差别的例子如" 马铃薯" ,在西班牙称为Patata,在拉丁美洲称为Papa. 此外,拉丁美洲还使用西班牙语的某些古词语,如" 毯子".在西班牙现称作manta ,而在拉丁美洲仍称作frazada.语法方面有差别的例子,如拉丁美洲国家的ustedes (您们),而不用西班牙本土的vosotros(你们)。阿根廷、乌拉圭、和中美洲国家的vos (古语你)而不用西班牙的t ú(你),在跟动词连用时,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 你唱" ,用cantás ,而不用cantas. (2)教育事业
北美洲教育
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处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有不少相似之处,同属资本主义大国。而墨西哥、古巴、巴拿马、海地等国,虽然也在北美,但与美加两国情况相去甚远,因而通常被与南美国家相提并论,称拉丁美洲。这样,本文介绍的北美教育主要就是加美两国的教育,而拉丁美洲教育则展示众多拉美国家教育上的共同概貌。
加拿大,面积997 万平公里,人口2400万。全国共有10省、2 区,各省区的教育体制不相雷同,所以" 加拿大学制" 并不存 在,存在的是各省各区的教育系统。不过共同点总还是有的。
从教育行政机构和管理体制来看。《不列颠北美法令》明确规定教育立法权为各省所有。各省设教育部以管辖本省的教育事宜。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经费的拨放,教育目标的确定,学校课程编制等,均由各省教育部通过教育部长来实现。各省的教育部负责大、中、小学的管理。同时,联邦政府直接管辖2 区即育空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教育,并负责对军人、印第安人及土著人的教育,负责对在押犯人的教育培训。
从普通中小学教育来看。加拿大各省普遍实行带有强制性的义务教育,每个公民从6-7 岁起,都得入学就读,直至15-16 岁。通常1-6 年级为小学,7-9 年级为初中,10-12 年级为高中。只有安大略省有些特别,它的小学为1-8 年级,中学为9-12或13年级。初等教育可以从1 年级到6 年级或8 年级。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无明显界线。普通中小学以公立学校为主,私立和教会办的为辅。在中小学教学方面,80年代,特别强调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读、写、算三个方面的基本概念,具有应变能力,具有诚实的品德。
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来看。加拿大教育家普遍认为,所有中学生,必须将学校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的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各省公立职业教育系统中,学生可自由选修学习科目。职业技术课程有四种:工业技术基础课;为中学毕业后即参加工作的学生开设的培训课;短期职业培训班;学徒前培训班。
除课堂教学外,14岁以上学生还要进行社会实践,即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工作设计或从事某些服务,符合要求者,既可得到报酬,还可取得学分。
从高等教育来看。加拿大有综合大学,有专业学院,还有社区学院。加拿大的学位有三种,即学士、硕士和博士。攻读文理科学士学位,一般需要3 年,专业学士学位一般需3-5 年。硕士课程为1 年,博士学位则需要再加2 年时间。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且不同的省、不同的学校甚至不同的院系都有不同的招生标准。
加拿大教育与美国教育有一些共同之处:
其一,教育是全民的事业。就是说,在加拿大和美国,人人受教育,人人重视教育,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两国都推行普及的免费的强迫的义务教育自不待言,就连成人教育也搞得比较出色。政府和社会各界努力为成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而广大成人则纷纷注册就读,攻读学分或满足兴趣。两国还广泛采用现代化手段,开展远距离教学。整个社会成了学习的社会。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事业,而且是全民的事业。只有这一观念深入人心,重视教育才能落到实处。事实上,加美两国进行教育改革,就特别注意引起公民关注,倾听各方意见,得到全民赞助。例如,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于1984~1985年就本省未来教育发展进行辩论时,共收到近30,000 份答复,召开了500 个会议,从中足见公众的鼎力支持。美国80年代教育改革中,不止一次地搞全民教育大辩论,让大家献计献策献款。
其二,教育具有多元性。加拿大、美国都基本上是由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国家,从而造成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相应地,两国的教育也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表现在教育行政上,各省、州自行其是,联邦政府干涉甚少;表现在构成上,各种族、民族、国家的学生大抵可以一道学习;表现在课程上,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或教科书,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各地不求雷同;表现在教学用语上,加拿大各级学校用英语或法语授课,美国各级学校也常搞双语教学;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两国都重视发展儿童的个性,不向儿童提千篇一律的要求。
其三,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加拿大、美国不断开展教育研究与实验。既搞理论分析,更重实地探索。尤其美国,教育科学研究搞得卓有成效,科研选题从世界教育、教育规划,到课程编制、作息时间,教育上的大小事物,似乎都有人在研究。对美国教育是否有进步、是否存在严重问题也有很多研究。一般的结论是:美国教育数量发展了,但质量却下降了,必须通过加强基础教学等一系列办法来提高教育质量,此乃90年代美国教育的首要任务。
事实上,无论是加拿大教育,还是美国教育,都有进步,也都有问题。待问题解决了,又会有新的进步。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正是教育科研所责无旁贷的。
其四,致力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加拿大、美国的大学,重视派遣本国学生出国留学,接收外国留学生前往深造,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意向,重视外国语教学和西方文化的教学等。从而两国的大学日益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对于加、美学生、院校、社区和国家都是有益的:①对于学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大丰富了他们跨文化认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②对于院校。
充任助教或助研的外国留学生,成了各院校的廉价劳动力,帮助教授作了大量报酬相对微薄的工作;许多加拿大、美国大学与外国大学开展多个领域的合作研究,一方面发挥了本校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利用了对方的特长,再次,许多院校由于致力于国际化,采取多种措施,收到明显成效,故而院校名望有所提高。③对于社区。首先,社区的公民可以经常接触到来自外国的学者和留学生,从而增进对其它国家、其它文化的了解。其次,社区的公民可以较容易地注册在附近的高等学校里学习外语、国际知识。再次,加拿大人、美国人不乐从事的某些社区工作,也由于附近高等学校的国际化而有人去干。一般来说,这些工作有两类:一类是重活、脏活或简单服务工作,另一类是高科技的开发研究工作。④对于国家。首先,扩大了加拿大、美国的政治影响;其次,提高国家的信息化程度,高等学校一般都是学术基地,它们与国外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以及它们内部朝向国际化的努力,提高了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并向四周扩散。众多高等学校的共同作用,使加拿大、美国的信息化向前跨进了一步。进而言之,加拿大、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益于各自国家的发展。
拉丁美洲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六七十年代,拉丁美洲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已成为经济实力较强、科学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拉丁美洲各国在教育上也有较大发展。在这个时期,拉丁美洲各国在以下两方面的发展较为突出:
①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随着拉丁美洲各国工业化的进程,社会需要更多有文化有技能的人才。许多国家都在正规教育系统中建立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如阿根廷建立了各级衔接的职业技术教育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数已超过普通中学的学生数。
②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在拉丁美洲国家中的正规教育里可算发展最快。1960年在高等学校注册的人数约为50万人,1975年达340 万人;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学校的入学率1960年分别为13.2%、4.7 %/7.2 %和4.7%;1975年分别增长到29.8%、23.3%、20.7%、13.6%。此外,拉美各国还发展了大批与本国、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地方性高等院校。如智利大学原在全国各地设有众多分校,后分校均改为地方性大学,为地区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行政处于向分散管理、地方分权的发展过程中,尽管各国的教育行政体制不同,但朝这一方向发展是十分明显的。
以前,拉丁美洲各国的教育行政权主要集中在教育部,基本上可以划为中央集权或中央集权程度较深的教育行政。随着拉美各国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以及拉美民主化思潮的影响,在70年代,拉美各国的教育行政纷纷采用地方分权或分散管理的形式。秘鲁1972年的教育基本法撤销了传统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将中央的权力下放,建立了分散的行政管理。智利教育行政从中央集权过渡到地方分权的过程中,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实行地区化,第二步实行地方化。到1980年底,智利中小学教育管理权下放到市政府一级已在全国普及。
拉丁美洲国家的教育行政一般分为三级:中央一级的教育部,省(州、地区)一级的教育署,市一级的教育局或委员会。教育部的职责主要是:制定教育目的、方针政策;规定各级各类教育规章制度;监督各教育局的工作等。教育局主要负责管理本地区的中小学教育。
拉丁美洲各国的大学基本上都实行自治(包括公立大学)。根据大学自治法的一些规定,大学有行政管理权,可以任命各级行政领导;大学有财权,可以决定其预算,支配拥有的资金;大学也有教学和科研自主权,可以确定教学形式、教材、研究课题等。大学自治是在大学内的自由,但不允许大学进行违法活动。
60年代以来,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政治独立、争取民主和平等权利已成为拉美国家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在这一主潮下,拉美各国的教育也在向民主化、民族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拉美国家在教育发展总的进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特点,也产生了一些普遍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动向。
特点
①扩大教育覆盖面,实现教育民主化。拉美国家在" 人权教育运动" 思潮的影响下,强调人具有天生的受教育的权利,不能被剥夺,并主张扩大受教育的机会来实现社会平等的目的。因此,拉美各国视普及初等教育为走向民主化的基础,是体现教育机会均等的一个方面,将发展初等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放在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已成为拉美各国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特征。此外,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前,上大学是有钱人的事,在民主化进程中,拉美各国逐渐改变了这一状况,加速发展了高等教育。为了扩大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拉美各国增加了国家对大学的补贴,普遍实行了贷款制,帮助了众多贫苦家庭的子女。
②重视教育与经济发展协调一致。拉美国家的教育发展也受到" 经济学派"的影响。" 经济学派" 渊源于拉美" 发展主义思潮".这一学派强调教育在社会经济变革中的重大作用,提出开发人力资源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协调一致、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计划并行不悖的主张。七十年代是拉美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拉美各国在教育上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增加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比重,将单一化的体制改为多样化、职业化,以此来满足社会经济变革的需求。
③拉美的" 依附理论" 在教育中有所反映。拉美国家在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具有强烈的宗教传统,在思想、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早期受欧洲国家的极大影响,现主要受美国的影响,拉美国家的这许多共同特点,使得拉美国家长期来具有一种依附于其他国家的特性。这种依附性,在拉美国家的教育中也有反映,使得拉美国家的教育也成为依附结构中的一部分。总的来说,在拉美国家的教育发展中,依旧保留着依附的影响和一种惯性作用,也为拉美各国的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问题
①中小学生辍学与留级情况严重。小学辍学率高,留级严重,是拉美国家教育的老问题。1971年在委内瑞拉召开的拉美国家教育部长会议指出,由辍学和留级的指数所反映的教育制度的低效率可能成为拉美教育中最严重的问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拉美18个国家的调查(1972),在初等教育第一年入学的每千个学生中,能够读到四年级的还不到一半。尽管拉美各国对教育的投资有所增加,但无疑,仍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与社会、经济、教育、人口、地理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难怪乎,1962年在智利圣地亚哥召开的拉美各国教育部长会议规定到1970年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未能达到;1979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会议确定在1990年前普及8 至10年制义务教育目标也成为泡影。
②高等教育发展过快。在民主思潮的影响下,拉美国家较注重为想要上大学的青年提供更多机会,因而高等教育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拉美各国,忽视了本地区的发展特性,盲目仿效发达国家,造成了高等教育的效益极低,而且与各国发展的实行需求相差甚远。在拉美各国大学中,普遍实行学生贷款制,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
再加上大学的淘汰率很高,许多学生在读了一二年后,或由于经济原因,或由于能力关系而中止了学习,造成很大浪费。
③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别极大。在拉美国家中,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与经济落后地区和山区农村之间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差距越来越大。许多农村地区,校舍不足,设备简陋,师资缺乏。在巴西的北部、秘鲁的东部、玻利维亚的山区,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发展趋势
①继续向教育民主化方向发展。随着拉美国家的社会民主化的进程,在教育方面相应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教育保持向民主化方向发展。80年代以来在教育行政方面,许多国家实行权力下放、分散管理的政策,中小学由市、地区管理,大学实行自治。此外,拉美国家仍将采取鼓励私人办学和私立公助形式的办学方针,进一步发挥私人和地区的办学积极性。
②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在拉美城市中基本普及了6 年义务教育,又朝着普及8 至10年的义务教育发展,拉美国家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小学生绝大多数只能念到四年级,农村的教育水平大大低于城市。
为此,拉美各国在80年代都将重点放在发展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中。哥伦比亚、巴西、墨西哥等国都制订有发展农村教育的计划;智利也正在编制适合山区生活的小学课本,并派人进行巡回指导。
③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由于以前正规教育产生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造成了成年人中教育水平普遍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劳力的要求也越高,因此,许多拉美国家在70年代已成立了一些专门机构负责实施成人教育计划。80年代以来成人教育体系日趋完善,许多国家已将成人教育列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的成人教育也与正规教育体制一样设有学位,获得文凭者还可进专科学校或大学学习。目前,成人教育因其与就业关系密切,在拉美各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国家正在实施新的成人教育计划,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2.美国
(1)文化事业
新闻
美国是世界新闻事业发达的国家之一。各种新闻媒介以高度商业化和高度垄断为其特点。1985年拥有日报1674家,总发行量6200万份。星期日出版的报纸797家,总发行量5800万份。此外还有每周出版1 ~2 期的收费或免费的周报7711家,总发行量5000万份。大多数日报为少数报业集团所控制,156 个报业集团拥有1186家报纸,占全国报纸总数的71%。最大的甘尼特集团拥有90家日报,总发行量550万份,它还拥有30多家周报和半周报、7 个电视台、16个广播电台。许多报业集团同时拥有杂志、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甚至其他行业,成为规模巨大的垄断组织。由于兼并过程加速,市场常常被少数报纸独占。在全国出版报纸的1533个城市中,只有131 个城市有两家以上的日报。
美国报纸都属私营企业,报纸主编与出版商是雇员与雇主的关系。为了增加利润,报纸具有页数多、广告多和内容杂的特点。平日报纸每份平均有70页,星期日报平均达200 页。广告约占报纸总篇幅的60~68%,广告收入占报纸全部收入的70%以上,1985年各种新闻媒介的广告收入总额为950 亿美元,其中报纸254亿美元,电视206 亿美元,等于该年国民生产总值39891 亿美元的2.3 %。除广告和国内外新闻外,通常还设有社评、经济、金融、体育、妇女、环境、教育、科技、文艺、旅游及娱乐(包括连环画、字迷和其他游戏)等文章和专栏。新闻在报纸篇幅中所占比例很小,其中大部分为当地新闻,其次是国内新闻,再次是国际新闻。
发行量最大的10家报纸为《华尔街日报》、《纽约每日新闻》、《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纽约邮报》、《芝加哥论坛报》、《华盛顿邮报》、《底特律新闻》、《底特律自由报》。在美国政治、经济生活中影响最大的报纸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基督科学箴言报》等。
全国有1 万多种杂志,日趋专门化是其显著特点。每种杂志都力求以社会上具有某些共同特点的一部分人为读者对象。一些以各阶层人士为对象的杂志,或被淘汰,或改为专门刊物,或根据读者的不同类型而出专版。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专门杂志要比一般性杂志更能有效地使有关产品的广告到他们希望达到的读者手里,因而有利于拉拢广告商。美国杂志垄断程度低于报业。最大的出版公司是时代出版公司,出版《时代》、《生活》、《幸福》、《体育画刊》、《人民》和《金钱》等多种大型杂志。发行量百万份以上的有60多种,其中《读者文摘》、《电视指南》、《全国地理杂志》各达1700多万份。
该国1987年9 月广播电台数达10176 家,其中调频台4282家。1985年全国拥有的收音机数为5 亿架,其中55%在家中,45%在汽车等户外场所。
电视出现后,大多数电台成为地方性的娱乐工具。主要节目内容是音乐,而且日趋专门化,即一家电台只针对一部分听众专播某类音乐。此外就是广告、简短新闻、体育消息、天气预报和其他娱乐节目。
电视于1941年首次开始商业性播放,60年代后期普及全国。1987年9 月有1324家电视台。全国98%的家庭有电视机,其中近一半拥有2 架以上。
电视机数为1.96亿架。商业电视台每天日夜播放。一般美国家庭每天收看7个多小时的电视。主宰美国电视业的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全国广播公司(NBC)和美国广播公司(ABC)。它们除在几个大城市各直接经营4 ~8 家电视台外,还各有附属电视台200 家左右,形成全国性电视网。附属台65%以上的节目来自这3 家大公司。商业电视的节目内容主要是广告、娱乐和新闻3 大类。广告是电视台几乎全部收入的来源。新闻主要是早晚两次,尤其是晚上的30分钟最为重要,此外还有专题新闻报道。70年代以来,电缆电视迅速崛起,成为一大新兴行业。1987年有7000个电缆电视系统,其中48%向用户提供节目30套以上。用户占全国有电视机家庭的50%,约4300万户。电缆电视系统分两类:一类是接受其他电视台的节目,通过电缆传送给各订户。订户除付电缆架接费外,每月还另付少量订费。另一类提供特有的专门节目,如电影、体育比赛或新闻等,中间不插入广告。这些节目要额外收费,因此又称" 收费电缆电视".1987年通过国内通信卫星电缆电视系统转播的节目在45套以上。
公共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也称非商业台或教育台,致力于公共教育,不播放商业广告,不赢利,活动资金来自政府拨款和私人捐助。1987年9 月有公共广播电台1283家,公共电视台318 家。节目主要由公共广播网(PBS)
和主办单位(大专院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儿童电视教育片《芝麻街》曾在公众中产生过很大影响。由于种种原因,公共电视的影响远不及商业电视。
全国有几万家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通讯社,向各种传播媒介提供国内外新闻、图片、特稿和服务。有的是专业通讯社,如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它们同时也是国际性通讯社。有的是报业集团自己办的通讯社,如甘尼特新闻社、道.琼斯社、赫斯特报业社等。有的是报纸办的通讯社,如洛杉矶时报辛迪加、纽约时报新闻社等。此外还有各种各样专业性很强的通讯社。作为政府机构的美国新闻署也对外发布消息。
出版
该国50年代之后,非赢利性出版机构的作用和地位因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显著上升,商业出版社对出版业的垄断不复存在。华盛顿洛杉矶成为新兴的出版中心。一些大型商业出版社为适应国内竞争和向海外扩展的需要,自60年代起逐渐发展成跨国出版集团。1972年,美国年度出书3.8 万种,首次超过英国。1977年,图书和期刊的年度营业额之和突破100 亿美元。1985年美国出版业的年度营业额以平均3.5 %的年增长率稳步上升。全国出版业从业人员近30万人。年度图书与期刊的出版品种、销售量与营业额均居世界最前列。
1986年全国拥有出版机构5.7 万家,其中商业出版社1.8 万家,余为报社和非赢利性出版机构。商业出版社中,年度出书100 种以上的大型出版社150 家左右,年度出书50~100 种的中型出版社约1000家。主要的大型出版公司有:时代出版公司、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哈考特-布雷斯-朱万诺维奇出版公司、麦克米伦出版公司、艾迪生-韦斯利出版公司、哈珀与罗出版公司、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著名的综合性出版社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教育与专业出版部、达布尔戴出版公司、格林伍德出版公司、利特尔.布朗出版公司、兰德姆出版公司。著名的专业出版社有:约翰.威利父子出版公司、学术出版公司、鲍克出版公司、下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普莱南出版公司。著名的教科书出版社有:普伦蒂斯.霍尔出版公司、斯科特.福尔斯曼出版公司。著名的纸皮书出版社有:矮脚鸡图书公司、新美国文库出版公司、袖珍丛书出版公司、沃纳图书公司。非赢利性出版机构中最重要的是政府出版机构、大学出版社和全国性学术团体出版机构。主要的政府出版机构是:政府印刷局(隶属国会)、全国技术情报处(隶属商务部)。
全国共有大学出版社100 多家,著名的有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哈佛大学出版社、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全国性学术团体出版机构600 多家,著名的有:美国化学会出版公司、美国航空与航天学会出版公司、美国物理学联合会出版公司、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出版公司、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出版公司等。
发行方式。美国没有统一的大中小学教科书。中小学教科书由各州或地方教育部门选定,校方向出版社订购。大学教科书由任课教授或各院校的教授委员会自选,各级院校或院校书店再根据选定的教科书清单直接向出版社订购。美国国内教科书店的发行量最大,其营业额占全国图书年度营业总额的40%以上。其他图书的销售,有邮购和市场零售两种方式。专业图书以邮购为主,有出版社- 读者,出版社- 图书代理店- 读者两种渠道,营业额约占图书营业总额的20%。全国最大的图书俱乐部是:时代出版公司的每月图书俱乐部、达布尔戴出版公司的达布尔戴图书俱乐部,两者会员均超过100 万,年度营业额均上亿美元。大众图书、纸皮书和儿童读物以市场零售为主,有出版社- 书店、出版社- 批发店或代理店- 书店两种渠道。全国有图书批发店和代理店1000多家,规模最大的是贝克与泰勒公司(库存书11万种、1000万册)。全国共有书店2 万家(不含兼营图书的超级市场与书刊亭),年度营业额20亿美元左右,其中年度营业额超过500 万美元的大型书店130 多家。最大的联营书店是:有1000家分店、年度营业额达5亿美元的沃尔登书店(斯坦福市),有600 多家分店的多尔额书店(纽约)。美国期刊发行有订购和零售两种方式。期刊营业额的73%靠订购。专业期刊只能订购,不零售。大约全国共有期刊代理店100 家,规模最大的是埃布斯科期刊代理公司,其数据库贮存着全世界4.7 万家出版社出版的16.5万种连续出版物数据。由于美国商业出版社给批发店、代理店和书店的折扣各行其事,所以美国图书没有统一的零售价。读者通过不同渠道买到的同一种图书,很可能售价不同。
行业组织。美国出版商协会和美国书商协会是主要的全国性行业组织。
前者于1970年由美国教育出版商协会和美国图书出版商协会合并而成,总部设在纽约,现有会员400 多个,主要是大中型商业出版社。后者于1900年成立,总部设在纽约,现有会员6000个,主要是书店。
政策与法规。联邦政府采取鼓励与保护出版自由的原则,不设专门机构管理出版业,对出版物内容一般不进行审查。对涉及国家安全与带有诽谤性内容的出版物,由法庭审理裁决。美国任何公开出版物如欲申明版权,须在出版后3 个月内向设在国会图书馆内的美国版权处呈缴注册版本(图书2 册期刊1 份)。版权处仅对所有权予以注册,不授予版权。遇有争议,以国会图书馆的注册版本为准。联邦政府对出版业不征税。各州政府对商业出版社征收7 ~10%营业税,对非赢利性出版机构免征营业税。书刊进出口免税。
1955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1967年,美国最先采用国际标准书号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美国图书国际标准书号的语区号为0.商业图书除在版权页印有国际标准书号外,通常还印有7 位数字的国会图书馆目录编号(俗称" 美国书号")。
全国性图书目录是国会图书馆出版的《全国联合目录》。而鲍克出版公司出版的《在版图书目录》则被视为美国在版图书的总目录。1987年,该国年度出书56027 种(不含政府出版物、缩微出版物和售价0.25美元以下的小册子),年度营业额129 亿美元;出版期刊4400种。最有影响的期刊有:《时代》、《新闻周刊》、《生活》、《读者文摘》、《幸福》、《麦考尔》、《好家政》、《全国地理杂志》等。《读者文摘》是世界上发行地区最广、发行量大的期刊。美国出版物的出口以科技和专业书刊为主,主要出口国是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近年来,进口书刊以社会科学和儿童读物为主,主要进口国是英国、日本、前联邦德国和法国。年度出口额7.3 亿美元,年度进口额约7.4 亿美元。1987年,美国出版物的对华贸易(不含台湾省及港、澳地区)出口额约1500万美元,进口额50万美元。
语言文字
美国主要通用英语、西班牙语、法语、荷兰语和印第安语。其中英语为官方语言。但是,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在语音上有相当明显的差别,拼写的差别则不是很大。在词汇方面,美国英语曾长期以英国英语为规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美国的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美国英语已反过来对英国英语产生影响,并且正在日益扩大这种影响。在文学作品上,这两种英语的区别比较明显,但在学术、科技文章方面,两国作者使用的是一种中性的共同文体。
(2)教育事业
概况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迫于战后国际和国内变化的形势,教育又进行了种种改革。同时,现代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引起了教育的组织、方式、方法的改变。
首先是废除种族隔离的教育政策。美国宣称其国民教育制度是" 民主" 的制度,遵循" 机会均等" 的原则。但是美国贫富悬殊,不同阶层的子弟在教育上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尤其是长期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政策,黑人处于毫无权利的地位。自20世纪50年代中叶起,美国黑人连续发动大规模的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权利的群众斗争。在黑人运动高涨的情况下,1954年联邦最高法院判决种族歧视原则是违反宪法的,撤销" 隔离而平等原则".这样,许多州就要求公立学校实现种族合一,废除种族隔离学校。《1964年民权法》规定,对保持种族隔离学校的任何学区和州立即停发联邦经费。
同时,采取一些措施,对家庭贫困的儿童进行" 补偿教育".《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改进美国公立小学和中学,重点也是摆在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教育上,以便使黑人和劳动人民子女的教育逐渐有所改善,但实际上美国种族偏见、贫富悬殊仍严重地存在着,不可能使教育达到真正的平等。
其次是课程改革。40年代和50年代初,美国舆论批评进步主义教育,要求更加注重智育。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后,联邦政府认为美国教育与苏联教育的差距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有必要对教育进行干预,并给予援助。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国防教育法》拨出巨款,用于改革教学、科学、外语等的教学,以及对学生的指导和资助。50年代进行的课程改革,出现了" 新教学" 、" 新科学" 、" 新社会学科" ,强调提高学业程度和加强智力训练,以培养科技人材,增强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竞争的能力。这样,要素主义教育主张得势。这一派强调课程要深一些、难一些,要求提高学业标准,严格考试,拔尖培养。这派的代表人物是J.B.科南特。到60年代末,美国社会的重大问题有了变化,随之出现了一批对美国学校教育进行批评的" 浪漫主义的批评家".他们从关切儿童和青年的福利出发,批评课程是枯燥无味的,压抑的,漠不关心青少年实际生活的。他们以" 切合需要" 为口号,要求课程要以学习者、社会现实、人类价值为基础。因此,70年代进步主义教育主张又逐渐受到重视。
美国在教育行政上的新的重大措施是成立教育部。美国建国200 年中,没有设立一个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联邦政府只有一个教育总署,曾先后隶属内务部、联邦安全署,1953年改为隶属于卫生、教育和福利部。总署的职责仅为搜集和分发教育统计和情况的资料,不行使任何权力。1966年该部增设分管教育事务的副部长,总署改组扩充,下设6 个处,分管初等中等教育、成人及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贫困儿童教育、教育研究、教育人员。而后联邦政府便越来越注重教育事业。诸如:联邦根据国会立法给予教育事业以财政支持;联邦最高法院关于教育诉讼的判决;教育总署提供服务;联邦安排的教育项目等。但它直接从行政上进行干预,仍是不多的。1979年,美国经过长期酝酿,成立了联邦内阁级的教育部,负责统一处理联邦教育政策和经费,于是,教育行政管理出现了集中的趋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政府拨出大笔经费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都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开始重视教育科学的研究,成立了国家教育研究所,隶属于卫生、教育和福利部。教育部成立后,新的教育部组织法规定,该部的宗旨是" 通过联邦资助的研究、评价、交流情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用途".教育部成立了教育研究和改进办公室,由一个部长助理主管。办公室的业务重点是:①提高基本技能的教与学的质量,包括适应不断改变并更加复杂化的经济和社会所需的技能。②提高科学及教学的教与学的质量。③对更好地采用任人选择的教育途径,更有效地使用技术及电讯设施的途径,进行示范。④鼓励学校和学院采取适应地方需要的机构改革,并给予物质奖励。⑤通过语言学科,人文学科,多文化学科,提高涉及多种文化事务的教与学的质量。
学制方面
美国的学校教育分为连续的四级: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这个学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和确立下来之后,迄今还没有什么变动。美国学制图见下页。
各级各类教育方面
学前教育
招收3 ~5 岁的儿童,分保育学校和幼儿园两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增多。1979年适龄儿童入学前的教育机构在51.1%。在教育措施上,保育学校主要是养育。在幼儿园阶段,认识活动分量增多,并为进入小学作些预备。有的把它与小学低年级各成一个单位。
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小学和中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年限9 ~12年,各州不一。有两种学制,即"8.4制" 和"6.3.3制" ,美国小学为6 年或8 年。6 年的分成低、中两级。8 年的分成低、中、高三级。小学课程有" 语文、数学、社会、自然、外语、美术与应用艺术、卫生与体育。中学为4 年或6 年,6 年又分为初中高中两级的和6 年一贯制的两种。中学课程有:英语、社会学科(包括历史、地理、公民和经济等)、科学、数学、外语、人文学科(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和哲学等)、体育与卫生、家政、工艺等等。美国的中学多半是综合中学,它的课程是分化的,除开设规定的必修学科外,还设有为准备升学的学术课程,以及为就业或受中等及专门训练的职业课程,以便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60年代后期,出现4 年制的" 中间学校" ,由五、六、七、八4 个年级组成。因此,有了"4.4.4制".这一改组是为适应从儿童到青年期前期这个过渡期间(少年期)的需要。然而这种学校与初级中学并无大的区别。
8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教育出现以下一些新情况。①与50、60年代注重"成绩优异" 相反,又转而注重" 切合需要".要求课程应更切合儿童的青年的生活,教育要联系实际。如,在社会学科中,学生可以学村子里的实际问题;在数学中,他们可以看到数学与他们在学校商店和家中碰到的问题的关系。②注重教育与"劳动世界" 的关系,要求儿童了解劳动的作用和价值,了解广泛谋生的机会,企图更好地解决中学毕业后的出路问题。③注重" 多元文化教育".美国是一个多人种、多民族的国家,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过去一直持" 熔炉说" ,认为应给每个美国人一种统一的新文化、新生活方式,进行" 美国化" 教育,而抹煞" 少数集团" 的多样的文化,认为它们是:非美的".现在则强调各种文化对于美国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④由于" 学校能力倾向测验" 成绩下降,而提出了" 回到基础学科去" 即强调读、写、算的基本技能。
高等教育
特点是灵活多样。把美国的" 高等院校" 分类是很难的,大致是:①2 年初级或社区学院、技术专科学校,毕业授予副学士学位。这类学校大半是职业技术性质的,结业性的,但也可以转入4 年制学院的三年级。②4 年制学院,毕业时授予学士学位,着重开展本科生教育,但有些也开展研究生教育。这种学院大半是" 文科的".③大学,美国大学是若干种学校集合体,通常包括本科生学院,专业学校,研究生院。研究生院毕业时授予硕士和博士两种学位,称高级学位。高级学位典型的是哲学博士,还有专业学位,如医学博士。美国高等院校的职能有3 项:教学、研究、服务。科学研究集中于一些较好的特别是20多所著名的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防的需要,科技的竞争,美国一些大学过多地注重科学研究,成了" 研究大学" ,忽视了教学,尤其是本科生的教学。这一问题现已引起了教育界的注意。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教育发达的国家,关键是因为有一个庞大的公立系统。1977-1978年度,美国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5 %。现在美国已经普及了中等教育。1978年秋季,中学年龄组(14~17)青少年入学率达94%,巩固率(入学后能读到毕业的)达到75%。同年中小学的师生比例为1 ∶19.7. 高等教育已发展到美国人说的普及阶段。1978年秋季, 大学年龄组(18~24岁)青年上高等院校的达到30%。1980年,25岁以上的人120 的学历(平均受教育年数)为12.5年,25~29岁的人的学历为12.9年。
3.巴西
(1)文化事业
新闻
巴西新闻公司(EBN)成立于1945年,它是总统府的一个机构。其任务是向报界提供政府的有关消息和材料。公司总部设在首都巴西利亚。在各州首府设有分支机构。巴西拥有几十家私营通讯社,但其影响较小。
巴西广播宣传公司成立于1978年6 月,负责管理巴西政府在巴西利亚和里约热内卢两地的国家电台。巴西全国共有私人电台1400多个,其中以" 联合日报集团" 的电台系统最大,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巴西迄今没有对外口语广播。
巴西政府于1978年开始设立国家彩色电视台。目前,有三家有影响的私人电视台。
巴西报刊几乎全是私人办的地方性报刊,在全国有影响的报刊主要有:《圣保罗时报》,葡文,1975年创刊,为巴西第一大报,星期天版面达200 版以上,发行约18.5万份。《圣保罗报》葡文,发行约23.7万份。《巴西日报》,巴西第二大报,葡文,发行约16万份。《环球报》,葡文,发行约20.5万份。《巴西邮报》,发行约5-6 万份。
刊物有:《标题》,周刊,发行约20万份。《请看》,周刊,发行约17万份。
巴西各报刊都向总统府和各部派出记者,大报还有与使馆保持联系的外事记者。
出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十年中,巴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出版社。由于政府制定了促进出版业发展的政策,出版业于70年代迅速发展。1971年,年度出书7190种。1982年,全国已拥有出版社1200多家,出版社主要集中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阿莱格里港。主要的大型出版社是:萨赖瓦图书出版与发行公司、圣保罗梅尔奥拉门托斯纸业公司、技术图书公司、文明巴西出版公司。政府出版机构有:印刷局发行纪录处、国家出版公司。书刊发行渠道是:出版商——书商——读者,出版商——发行商——书商——读者,出版商——读者。全国共有书店500家。全国性行业组织有全国图书出版商协会、巴西书商商会。联邦政府教育与文化部属下的全国图书协会和书业管理处负责促进与协调出版发展工作。政府对图书免税。1948年加入《伯尔尼公约》。1952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采用国际标准书号(ISBN),语区号为85. 全国性出版物目录是:《图书目录公报》、《巴西图书目录月刊》。
1984年,年度出书21184 种。主要与葡萄牙进行书刊贸易。
语言文字
巴西主要通用葡萄牙语、法语、英语和印第安语。葡萄牙语为其官方语言。当代葡萄牙语使用总人口超过1.5 亿。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西支。有14个元音,其中包括9 个口腔元音a 、■、ε、e 、■、■、о、i 、ν和5 个鼻腔元音a 、e 、o 、i 、u.辅音可以分为塞音p 、b 、t 、d 、k 、g ,擦音f 、v 、s 、z 、∫、з,边音l 、λ,颤音r 、R ,鼻音m 、n 、■,半元音j 、w.重音一般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书写时有4 个读音符号:/^~\。句法关系借助于词序和前置词等来表达,基本词序为主语一动词一补语。代同、名词、冠词、形容词有性和数的范畴,动词有人称、数、时、体、态、式的范畴。词汇的大部分来自拉丁语,科技词汇的词根一般源于希腊语。此外,从阿拉伯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英语、德语以及某些非洲语言也借用了语词。葡萄牙的葡萄牙语和巴西的葡萄牙语的基本语法大致相同,但语音差异较大。词汇方面,巴西葡萄牙语在历史上从印第安人诸语言以及巴西的黑人语言中吸收了许多语词,以后又不断吸收了外来语词,并创造了许多具有巴西民族特色的新词。
葡萄牙语跟西班牙语很接近,但保留了较多的古代语言特征,葡萄牙语句法中有欧洲其他语言没有的" 人称不定式" ,即在动词不定式后面加上某一人称的词尾,用作宾语的代词放在动词之前,西班牙语则放在动词之后。
葡萄牙语的文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有23个字母:a 、b 、C 、d 、e 、f 、g 、h 、i 、j 、l 、m 、n 、o 、P 、q 、r 、s 、t 、u 、v 、x 、z ;有3 组辅音字母组合:ch、lh、nh,3 个外来字母:k 、w 、y.(2)教育事业
巴西原是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实行民主改革,多次通过教育法案,进行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扫盲方面都有所创新。
巴西宪法规定所有巴西人都享有受教育权,州有提供教育条件的责任。
州和联邦特区各自组织本地区的教育,联邦则负责边远地区的教育,并视需要协助各州办教育。教育实行联邦、州和市的三级管理体制。联邦设教育和文化部,州和联邦特区设教育厅,市设教育局。各级均设咨询机构,中央设联邦教育委员会,委员24人,由总统任命,任期6 年,每2 年调整三分之一委员。123委员会的任务是解释教育立法,制订教育政策指示,颁布有关教育管理的细则。州设州教育委员会,在州的范围内行使与联邦教育委员会相同的任务。市设市教育委员会,行使州教育委员会所赋予的职权。
现行学制是根据《1971年基础教育法》制定的。
①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法对学前教育仅作一般规定,要求州、市为7 岁以下儿童提供适当的教育。1971年以前,小学办理幼儿园班,1971 年以后注意了5 ~8 年级的教育,对学前教育有所忽视。据1975年统计,全国5 ~6 岁儿童,受学前教育的占7 %。
②普通教育
基础教育法规定普通教育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教育包括旧学制的小学和初中共8 年(7 ~14岁)。普通教育课程,一至八年级设葡萄牙文、社会和科学三类核心课程。五至八年级加设职业课程。五、六年级设工业、商业、农业和家事4 门。七、八年级学生可选择最适合的一门职业课程,集中学习。
第一阶段学校毕业,一部分学生升学,大部分学生在八年级经少量职业训练后就业。教育和文化部计划在城市实现普及8 年制教育,在乡镇和边远地区实现普及4 年教育。1979年,全国7 ~14岁儿童入学率达93%。流生问题是第一阶段学校的一个严重问题,据巴伊亚州1973年的一个调查,第一阶段学校学生只有6%读完八年级。流生的主要原因是贫穷。马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通过供应午餐使流生率从1970年的84%降至1975年的48%。第二阶段教育,即旧学制的高级中学阶段,分学术、师范、商业、工业和农业5 科,学校的课程设准备升学的核心课程和准备就业的职业课程。学生可任意选择职业。但实际上90%的高中毕业生志124 在升学。针对这一情况,第二阶段教育实行强迫的职业化。为推行教育职业化,采取两种办法:a.由若干学校联合设立" 校际职业教育中心" ,开设职业课程。b.由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际训练。职业教育课程的计划,由州教育委员会根据当地劳动市场的需求决定,毕业时由学校发给" 职业证书".里约热内卢的一个" 教育联合中心"1973 年共颁发30个工种的职业证书。
③高等教育
大学学制3 ~6 年。医科6 年,法科和工科5 年,新闻、图书馆和体育专业3 年。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学生年增长率为19%。
巴西高等学校有3 种类型:大学、单科学院和联合大学。据1976年统计,巴西有大学63所(其中联邦大学30所,州立大学8 所,市立大学3 所,私立大学22所),此外有联合大学3 所,单科学院786 所(其中私立608 所,联邦办的17所,州立76所,市立85所)。大学推广工作是巴西高等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的一个新措施。其目的是:a.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实际,参加国家建设;b.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掌握工作技能;c.开发大学与国家发展有关的资源;d.给巴西内地技术援助。大学推广工作的主要组织形式有二:一是农村训练和社会行动中心,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实习和农村社会教育工作,全国共有22个这样的中心;二是组织志愿服务队,到农村协助识字教育运动等,为期30天。1977年有10万人参加这种活动。
④非正规教育。
非正规教育是巴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补习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识字教育运动三种形式。补习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都是为未能受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教育的青少年准备同等学力考试,使他们有机会升学。1975年有1252625121 人参加同等学力考试。1970年巴西开展大规模的识字教育运动。1970~1975年,有1900万人参加学习,扫除约800 万文盲。做法是先进行5 个月的识字教育,继之以职业训练课程,使9 ~14岁的流生经过教育能再进正规学校学习。1980年巴西成人文盲率已降至10%以下。识字教育运动是巴西取得很大成效的教育运动,他们的经验为塞内加尔、牙买加、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等国所效法。126
四、亚洲当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亚洲全称亚细亚洲。位于东半球东北部。
面积约4400万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岛屿),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9.4%,为世界第一大洲。人口26.25 亿(1981年),约占世界人口58.2%。黄种人约占全洲人口的60%以上,其次为白种人、黑种人。40%的人口属汉藏语系,24%属印欧语系,此外还有阿尔泰语、马来- 波利尼西亚语系、闪米特- 含米特语系、达罗毗茶语系、南亚语系。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发源地。中南半岛居民多信奉佛教;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西亚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南亚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现有41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1.概况
(1)文化事业
新闻
亚洲的新闻事业在第二次世界战后发展迅速,但各国之间仍很不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亚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取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报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报刊事业最发达的亚洲国家有日本、中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黎巴嫩、科威特、土耳其和香港地区等。日本、中国、印度都有政治影响大、发行量大的日报,它们在世界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印度的报纸种类和发行量虽然都不少,但由于人口多,平均每千人报纸拥有量不大。土耳其在西亚地区是报纸种类最多的国家,达400 多种,但发行量多数不大。各国的报刊除用本国语文出版外,在东南亚有不少华文报和英文报,南亚地区英文报的影响大于当地语文的报纸,西亚地区除伊朗、土耳其外主要为阿拉伯文报纸。美国人在香港出版英文的《亚洲华尔街日报》和《国际先驱论坛报》。
据联合国1986年提供的数字,1984年日本有日报125 种,每千人拥有日报562份;马来西亚有日报约40种,每千人拥有日报323 份;新加坡有日报10种,每千人拥有日报277 份;缅甸有日报7 种,香港地区60种,印度1087种(1979年),印度尼西亚55种,约旦4 种,科威特8 种,沙特阿拉伯12种,斯里兰卡21种。
战后,亚洲广播基本普及。30个国家每百人有收音机10架以上。电视正在发展,电视接收机多在每百人10架以下,有1O个国家每百人不足1 架,不丹尚未开办电视。日本和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电视几乎覆盖全部人口,少数国家限于主要城市和附近地区。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已经采用通信卫星传送电视节目,但因疆域辽阔,仅覆盖本国人口的1 /4 ~2 /3.广播节目多为3 ~4 套,主要节目每天播出18~20小时。电视节目多为2 ~3 套,主要节目每天播出7 小时以上。少数国家的主要节目每天播出20小时以上或3 小时以下。新闻报道是各国广播电视节目的最重要部分。普遍重视广播电视的教育作用。128除知识性节目外,还举办对学校广播、成人教育节目和各种讲座。部分国家和地区通过广播电视进行系统、正规的中等、高等教育。
多数国家有国际广播。1987年,14个国家使用语言10种以上,中国、印度、日本的国际广播分别使用43种、25种、21种语言,每天分别播出142 、54、40小时。
广播电视机构大多数隶属于政府部门,少数以公共事业或企业方式独立经营。日本、菲律宾和香港等地区,有私人资本经营的商业广播电台、电视台。
亚洲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通讯社,较大的与政府密切的有日本的共同通讯社、印度的印度报业托拉斯,以及中国的国家通讯社新华通讯社。它们主要向国内报纸、广播电台等供稿。新华社正在向国际性通讯社发展。有国家通讯社的还有印度尼西亚、阿富汗、孟加拉国、老挝、越南、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蒙古、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巴基斯坦、南也门、叙利亚、土耳其、伊拉克、约旦、科威特、缅甸、伊朗、沙特阿拉伯、黎巴嫩等。
出版
亚洲出版事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迅速,但各国之间仍很不平衡。
出版业最发达的亚洲国家有:日本、中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黎巴嫩、科威特、土耳其和香港地区等。
战后,日本出版业发展迅速。1948年出版社达4000家,1953年降至1541家,1955年重又增加。1986年该国拥有出版社4183家。其中资本5001万~1 亿日元的88家,1 亿日元以上的103 家。年度出书100 种以上的61家,年度出书50~100种129 的78家,其余近4000家年度出书均不足50种。该国1985年年度出书31221 种,销量12.99 亿册,营业额7122亿日元。1985年,该国出版期刊3025种,销量38.12 亿份,营业额10295亿日元。1985年进口图书2892亿日元,出口图书2990亿日元。
同年,向中国出口书刊231 亿日元。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出版事业尽管经历曲折,但仍然取得了很大发展。建国初期的1950年~1956年,中国共出版各类图书12.9万种,1956年年度出书28733种。7 年总计印数达63.2亿册(张)。1986年总印数为17.8亿册(张)。1987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社471 家,其中1977年以后新建和恢复的有396 家,1977~1987年的10年中,中国共出版各类图书35.7万种。总印数为574.41亿册(张)。与此同时,中国已同14个国家和地区的170 多家出版机构签订了360 项合作出版协议,计划出版700 多种期刊画册。中国还向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图书;从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图书。
1947年印度独立后,其出版业也发展迅速。该国出版物品种和数量均居第三世界前列。据统计,1975年年度出书13000 种,进入世界主要出版国家行列。1985年年度出书1500余种(不含政府出版物),期刊16000 余种。
该国图书的文种多达85种。其中英文书5000余种,印地文书2800余种,马拉提文、泰米尔文、孟加拉文、乌尔杜文图书均超过1000种。该国拥有出版社7000多家,但每年有出版物的仅3000家。其中,年度出书100 种以上的大型出版社20家,年度出书50~100 种的中型出版社100 多家。该国1985年进口书刊以科技类和儿童读物类为主,英国、美国为主要进口国。出口以英美合作出版的教科书为主,东南亚和西亚诸国为主要出口国。该国图书和期刊出口贸易各130为2 亿卢比左右。
语言文字
亚洲各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情况是:40%的人口属汉藏语系,24%的人口属印欧语系,此外还有阿尔泰语系、马来- 波利尼西亚语系、闪米特- 含米特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亚语系。
汉藏语系主要分布于中国、泰国、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孟加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亚洲各地。语言数目大约有300 ~400 种之多。
使用人口在10亿以上,约占世界人口的1 /4 ,仅次于英欧语系。语言特征:语音方面:①每个音节有固定的声调;②许多语言的元音分长短;③许多语言的声音有清浊对立,并存在共同的发展趋势;④辅音韵尾常见的有-m 、-n 、■、-p 、-t 、-k 、-■等7 个。有个别的语言还有-r 、-l 、-s 等延续音韵尾;⑤一部分语言还保留有辅音声母。复辅音以二合的为多,还有少量三合的。
语法方面:①各语言以词序和虚词为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词序比较固定。虚词种类较多,在句中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法意义;②各语言词类上的量词。除藏、缅语族有些语言量词还不太发达外,一般都有丰富的量词;③各语言有词的重叠形式,表现在重叠的范围、作用、形式等方面具有共同特点;④各语言广泛运用各种助词来表达复杂的语法意义。首先各语言有多种表示句子成份结构关系的助词。其中有表示限制,补充关系的,有指名主语、宾语、主动者、被动者的,有用在表示处所、时间、工具等状语后面的,等等。
这类助词使某些语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词汇方面:除藏、缅语族有些语言有较多的多音节单纯词外,该语系大多数语言的词主要由单音节的单纯词和多音节的复合词组成。多音节的单纯词汇少,其中有些词在语音上有双声、叠韵的现象。中国境内由于使用汉语的人口多,分布广,所以汉语以外的汉藏语系语言都普遍借用汉语词。
(2)教育事业
亚洲各国由于历史形成原因不同以及各自的情况差别,造成了发展速度、经济状况上的差别。亚洲各国的多样性乃至复杂性,特别是在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以及宗教、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不同所带来的教育的多样性,是导致各自形成、发展特殊性的必然条件。中国、印度等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整个人口的80%以上,而且农业人口劳动素质比较低,文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制定发展规划必须要将提高农业人口素质,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和比例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此外,泰国、斯里兰卡、印度等国长期以来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而中国、日本、朝鲜等国的精神生活却受儒家思想的统治,同时伊斯兰教又在相当的范围内存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部、泰国南部也居住着相当多的伊斯兰教教徒,风俗各异,因此,每个国家在制订教育政策时必然考虑到这些因素。
当然,亚洲各国尽管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为了发展本国的经济,适应世界复杂,多变的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后都在积极扩大教育规模,想尽一切办法增加教育经费,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普及义务教育,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发展本国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纵观二战后亚洲各国教育方面的变化,突出有以下几方面:①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入学率。
(资料来源:成有信编《九国普及义务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大力发展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主席于1946年3 月23日发表的《二十条政纲》中提出:" 要实行普及义务教育制,大力扩建公办的小学、中学、专科学校和大学".1956年普及四年制初等义务教育。从1958年开始,普及七年制(小学4 年、初中3 年)中等义务教育。1975年全面地普及十一年制义务教育,目前已经普及了十一年制免费义务教育。日本从1947年颁布《教育基本法》之日起,把义务教育由战前的六年延长到九年,仅用一年的时间,到1948年中小学教育就达到普及的程度,入学率达99.27 %。1963年通过《关于义务教育诸学校的教科用书免费措施法律》以后在中小学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制度。高中虽然不是义务教育,但已达到普及程度。印度独立后于1949年1 月,中央协商会议建议在10年过程中对全国6-11岁儿童实施普及义务教育。一年后,印度政府又在宪法中正式提出在10年内对全部14岁以下儿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目标,经过30年的年努力初等教育的总入学率迅速增长,据1983年统计,印度已达7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1978年以后,普及义133务教育进一步受到重视。1982年12月通过的新宪法规定"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85年5 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宣布:" 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86 年4 月2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通过法律形式正式规定在中国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它标志着中国普及义务教育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③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
6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在科技竞争的推动下,在制定本国政策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战略,在教育方面将有助于经济发展的中等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专门教育的发展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二战后的南朝鲜,经济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其获得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调整了教育政策,使政策从" 作为人权而受教育"转向" 为发展经济而受教育".日本60年代开始实施"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把"提高人的能力和振兴科学技术" 列为专章,大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并于1969年通过了《日本职业训练法》。同时大力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工业、农业、商业、水产、家政和保健等职业高中相继出现,到了80年代,计算机高中又大量出现,对推动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同时,亚洲各国更加注意实施后期中等教育多样化的计划,并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其中以日本和南朝鲜最具有代表性。
此外,由于亚洲大部分国家仍是属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比较落后,并占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口,因此,在今后一定时期,农村教育将是各国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无论是中国、印度还是泰国、马来西亚都存在着扫盲教育和134质量提高问题,否则必将影响本国、本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诚然,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彼此之间的内部合作至今仍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工作。一味强调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经验,忽视了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造成" 食洋不化" ,导致盲目性。
总之,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在反省为经济发展而制定教育政策这一被动局面。如今亚洲各国开始将" 国家的安定、发展" 与" 经济的发展" 同时考虑,以制定出一体化的教育政策。同时放眼世界教育改革的动向,将教育中心朝尊重人的个性成长方向转移。
2.中国
从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几年间,基本为中国的内战时期。当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不受到战争的严重影响,有关的统计数字也残缺不全。因此,对这一时期的介绍从略。
(1)文化事业
新闻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的新闻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建国后最初7 年,有步骤地进行了新闻事业的恢复、改造工作,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体系。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新闻出版署召开全国新闻工作会议,讨论在全国转入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情况下,改进新闻工作的问题。会后,各级报纸开始以首要篇幅报道生产劳动;积极建立通讯员网络和读报组,进一步加强报纸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注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根据会议的决定,新华通讯社结束了战争年代各分支机构的分散状态,完成了组织上和工作上的集中统一,逐步建成为国家通讯社。通过建立城乡广播收音网和农村广播站,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级地方广播电台的广播扩大了收听范围,人民广播开始进入工厂、农村和部队。据统计,1957年全国有报纸364 种,广播电台61座,县广播站近1700个。
1957~1966年间,中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58~1960年,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需要,报纸广播电台的数量有了较大增长,同时开办了电视事业。1958年全国有报纸491 种,广播电台91座,电视台2 座。1961年起,由于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新闻事业随之压缩规模。1961年全国报纸减少为260 种,广播电视事业的规模也有所缩减。60年代中期,1965年报纸增加到413 种,广播电台87座,电视台12座。
" 文化大革命" 时期,大批报刊被迫停办,报刊发行量大幅度下降。据1968年统计,全国省级以上报刊仅42种,其中全国性报刊只有4 种。1971年以后,报纸数量略有回升,但增长有限。与此同时,新华社和广播电视事业也受" 文化大革命" 的影响,效率低、效益差,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从1979年起,报纸的种类和期刊总发行量成倍增长,收音机和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急剧增加。中国的新闻事业已由以报纸为主体逐渐转到通讯社、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电影、新闻摄影等多种新闻工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新格局。一个136 多层次、多品种、多功能的遍及全国的新闻宣传网已经形成。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有力的工具。据1987年统计,除台湾省外,全国共有登记公开发行的报纸1482家,期总发行量为18600 万份;广播电台386 座,发射台和转播台1016座,收音机、收录机社会拥有量3.3 亿架,县级广播站2576个,广播喇叭8316万只;电视台366 座,发射台转播台17570 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1.16亿台。新华通讯社已成为国际性通讯社之一,在国内外有分社120 多个,派驻国内外的记者1100多人。以海外华侨、台港同胞和外籍华人为对象的中国新闻社也有了很大发展。
出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出版业的兴盛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40年来,中国的出版事业尽管经历曲折,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形成了从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物资供应到教育、科研以及对外贸易等较为完善的出版体系。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又为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事业正在逐步形成。
1949~1956年,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型出版事业的初创阶段。1950~1956年,出书品种和印数持续增长,共出版各类图书12.9万种,1956年当年出书28733 种,是1949年的3.6 倍;7 年总计印数达63.2亿册(张),1956年的总印数为17.8亿册(张),是1949年的17倍。
这一时期,翻译出版了43个国家的各类图书15700 多种。
书刊印刷业也有较大发展。1949年全国书刊铅印印刷约13万令,1956年增长到283 万令;胶印印刷1949年仅7 万令1956137 年达到207 万令。
图书发行网点建设加快,图书发行量大幅度上升。1950年全国销售图书2 亿册,1956年增加到14.8亿册;销售金额从0.5 亿元增加到3 亿元。
1957~1965年,中国出版事业取得初步发展,同时也经历了曲折的阶段。到1965年有国营出版社87家。这一时期共出版各类图书23.1万种。总印数148.29亿册(张)。书刊印刷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铅印印刷从283 万令增加到472 万令,胶印印刷从207 万令增加到444 万令。1956年以后,各地新华书店依靠供销社建立农村图书销售点,使图书发行网点遍及城乡。1965年全国共有图书发行网点5万多处,年销售图书18.6亿册(张)。
1966~1976年,中国出版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的10年。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许多出版机构被撤销,出版工作者被遣散,大批图书被当作" 封、资、修毒草" 付之一炬,图书出版业十分萧条。
1977~1987年,中国出版事业空前繁荣和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其表现是:
①出版能力显著增强。到1987年底,全国共有出版社471 家,其中1977年以后新建和恢复的有396 家。在全国范围内,一个专业较为齐全,布局大体合理的出版社体系基本形成。地方出版力量的增强尤为引人注目。
与之相适应的印刷生产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到1987年,承担书刊印刷任务的企业有210 家,其中千人以上的企业有45家。印刷生产能力:铅印排字80亿字左右,铅印印刷约3000万令,胶印印刷1200万令,装订2100万令。
10年内综合印刷生产138能力增长50%左右。
②图书品种、印数稳步增长。到1983年基本解决了因" 文化大革命" 造成的严重书荒,从1986年开始,整个图书出版从注重品种数量转入着重提高质量,调整结构,建立体系的新阶段。1987年全国共出版各类图书6 万多种,是1978年的3.5 倍;总印数达63.09 亿册(张),比1978年增长64%。
③同国外的合作出版有了良好的开端。1979~1987年,中国已同14个国家和地区的170 多家出版机构签订了360 多项合作出版协议,计划合作出版700 多种书刊画册,其中已有大型《中国》《长征》画册等100 多种出版。
同时,中国还向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图书,从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图书,图书进出口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④图书发行体制开始进行改革。1982年开始对图书发行体制进行改革,目标是:在全国形成一个以国营新华书店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流通渠道,多种购销形式,少流转环节的图书发行网络。改革5 年,共发展集体、个体书店1 万多处,个体书摊1.7 万多个。同时在新华书店推行经销、寄销、试行承包、租赁、提倡书店和出版社联营,提倡出版社自办发行。有的出版社出版的书有一半不必经过新华书店发行。
这一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上卓有成效的时期。10年中共出版各类图书35.7万种,总印数为574.41亿册(张)。图书出版呈现出初步繁荣的景象。
语言文字
汉语是世界主要语言之一。属汉藏语系,是这个语系里最主要的语言。
除了中国大陆和台湾省以外,汉语还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大约有 9.4 亿。汉语是联合 139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汉语的标准语是近几百年来以北方官话为基础逐渐形成的。它的标准音是北京音。汉语的标准语在中国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
语音 汉语的音节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声调3 部分。打头的音是声母,其余的部分是韵母,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把声调也看成音节的组成部分,是因为汉语的声调是辨义的。例如:" 汤、糖、躺、烫"4个字的声母是[t ' ]韵母都是[a ■](方括弧里是国际音标,表格里的国际音标省去括弧),只是因为声调不同,意义就不一样,在语言里分别代表4 个不同的语素(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在书面上写成4 个不同字。
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自1978年开始,中国人名地名一律改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取代了威妥玛式等各种旧拼法。
语法 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手│洗│民│失)。语素和语素可以组合成词(马+路→马路│开+关→开关)。有的语素本身就是词(手、洗),有的语素本身不是词,只能跟别的语素一起组成复合词(婀→婀娜│旮→旮旯)。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的比重最大。大部分双音词都是按照上面提到的复合方式造成的。
把汉语跟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较,可以看出汉语语法上的一些重要的特点。汉语和印欧语的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没有形态变化。这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形。第一,印欧语的动词和形容词后头可以加上一些只改变词根的语法性质(转化成名词)而不改变其词汇意义的后缀,例如英语的-ness、-ation 、-ment之类,汉语没有此类后缀。第二,印欧语的动词有限定式和非限定式(不定式,分词,动名词)的区别。汉语没有这种分别。这种差异使得汉语语法在以下两个重要方面跟印欧语语法大异其趣。
首先,在印欧语里,词类的功能比较单纯。例如名词只能充任主语和宾语,形容词只能充任定语和表语,定式动词只能充任谓语里的主要动词。在汉语里,由于动词和形容词不变形,无论在什么句法位置上出现,形式都一样。这就造成了词类多功能的现象。
其次,印欧语的句子和分句里必须有定式动词,而词组(短语)里要是有动词的话,只能是非限定形式,不能是限定形式。因此,句子和分句是一套构造原则,词组是另一套构造原则。汉语的动词没有限定式和非限定式的对立,动词不管用在哪里,形式都一样,因此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是一致的;从词序方面看,汉语一个重要特点是所有的修饰语都必须放在被修饰成分的前边,所以修饰语不宜太长、太复杂。把外文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原文后置的修饰语都得提到前边去。如果修饰成分比较多,句子就不太容易组织。这种时候,往往得把原来的长句拆成几个短句,使修饰语适当分散或者转成谓语。
文字 长期以来也不断有人批评汉字的缺点,主要是说汉字难认、难写、难于机械化(印刷排版、打字等)。因此在扫盲、儿童识字教育、文化传播等方面,都不如拼音文字效率高。
跟拼音文字比较起来,汉字有它的短处,但是也有它的长处。汉字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够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50年代开始进行简化汉字的工作。1986年中国重新公布的《包括简化偏旁类推的字》规定了2200多个简化汉字(包括用简化偏旁类推的字)。这项工作目前已告一段落,今后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稳定,不继续简化。因为不断简化会破坏文字的稳定,而且简化一批字以后,原来的繁体字并不能废除。
结果是汉字的总数有增无减,反而加重了学习和使用的人的负担。
关于文字拼音化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论。从理论上说,任何自然语言都可以用拼音文字记录。但是由于汉语方言分歧,在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没有取得广泛、切实的成效以前,改用拼音文字会给方言区的人带来很大的困难。此外,由于汉字历史悠久,大量的文献都是用汉字记录的。一旦改弦易辙,势必在文献的广泛利用上造成一定困难,在社会心理和民族感情上也可能引起波动。
方言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情况复杂。下边把汉语方言粗分为官话和非官话两大类来说明。官话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和长江南岸九江与镇江之间沿江地带以及湖北、四川、云南、贵州4 省,包括北方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几个方言区。官话区域的面积占全国3 /4 ,人口占全国2 /3.官话方言内部的一致程度比较高。从哈尔滨到昆明,相距3000公里,两地的人通话没有多大困难。非官话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包括吴方言(江苏南部,浙江大部)、赣方言(江西大部)、湘方言(湖南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粤方言(广东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闽方言(福建,台湾,广东的潮州、汕头、海南地区)、客家方言(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台湾)。非官话区域比官话区域面积小,可是方言差别大,彼此一般不能通话,甚至在同一个方言区内部(例如浙南吴方言与苏南吴方言之间、福州话和厦门话之间),交谈都有困难。
(2)教育事业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的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教育行政
中国教育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下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制度(见下页图示)。
全国教育的最高决策机关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中央的教育行政机关原为教育部。 1985年6 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撤销教育部,设立国家教育委员会。
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有:(1)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厅、局);(2)市(地、州)教育委员会(或局);(3)县(市、旗、区)
教育委员会(或局);(4)乡(镇)设管理教育的专门机构或专职干部,协助乡(镇)政府管理所属的地方。
根据1985年5 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
学制
初等教育
①普通小学,招收6 ~7 周岁的儿童入学,实行9 年制义务教育。小学修业年限5 年或6 年,实行一贯制。②成人初等学校,主要学习语文、算术两科;扫盲识字班,吸收文盲、半文盲入学,以学会1500~2000个常用字为扫盲标准。
中等教育①普通中学,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两个阶段,修业年限5 年或6 年(初中3 年,高中2 ~3 年)。②农业中学,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2 ~3 年。③职业学校或职业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一般为3 年。④技工学校,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2 ~3 年。⑤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一般为3 ~4 年,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为2 年。⑥成人中等学校,成人业余初中或高中,分别招收具有小学或初中程度的青壮年入学,修业年限2 ~3 年;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实行脱产或半脱产学习者,修业年限一般为2 ~3 年。
高等教育
①大学和专门学院。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青年入学,修业年限一般为4 年,部分专业和少数重点学校为5 年;部分大专院校附设短训班、专修班。②属于成人教育的高等学校。广播电视大学招收具有相当高中毕业文化程度者入学,修业年限为4 ~5 年;职工、农民大学修业年限一般为3 ~4 年;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和夜大学或独立函授学院,实行学年制的,修业年限一般为5 ~6 年,实行学分制的,修业年限不限。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按学科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成绩证明书,累积分达到专业毕业要求者,发给毕业证书。④研究生制度。由各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单位招收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修业年限均为2 ~3 年;部分高等院校设有研究生院(部)。中国现行学制图见下页。
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4年,中国的教育工作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这期间虽然在工作中有不少失误,特别是在" 文化大革命" 期间,曾遭到严重破坏;但是从全局来看,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①1949~1983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1600多万建设人才。其中,普通高等学校由1949年的205 所增加到805 所;本、专科在校学生120.68万人,比1949年增加9 倍多,共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411.02万人,等于旧中国36年毕业生总数的19.5倍;培养了毕业研究生4.18万人,尚有在校研究生3.71万人;派出留学生2.7 万人,加上自费留学生共有3.4 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已发展到3090所,在校学生114.33万人,比1949年增加了近4 倍;培养了毕业生722.4 万人。(包括广播电视大学、夜大学、函授大学)、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约500 万人。以上这1700多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是中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依靠力量,他们正在发挥着骨干的作用。
②普通教育也发展得相当快,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和劳动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做出重大贡献。据统计,到1983年,全国共有普通中学9.65万所,在校学生达到4397.73 万人,比1949年增加41.3倍;共有小学86.22 万所,在校学生达到13578 万人,比1949年增加4.6 倍。学龄儿童入学率已由解放前的20%左右增加到94%。有的地区,如上海市郊区(县)、江苏省苏州地区、山东省烟台地区、吉林省延边地区、广东省佛山地区以及有些大中城市不仅普及了小学教育,而且正在普及初中教育。幼儿教育也发展得很快。 198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包括独立设置的)13.63 万所,在园幼儿1140万人,比1950年增加87倍。
③职业教育的网络正在形成。到1983年,全国职业学校已有5481所,在校学生122 万人(其中农业中学4073所,在校学生68万人)。据18个省、市统计,各地职业学校设置了近400 个专业和工种。 1983~1984年职业大学发展得很快,已达60多所。技工学校和就业前的培训也有较大发展。有的地区,如辽宁、山东、江苏、上海等省、市,一个从初级到中级(包括中等专业学校)、高级的职业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④建国以来成人教育得到普遍的发展,特别是1984年前后,全国城乡兴起了以振兴中华、实现四化为目标的群众性的读书自学活动,参加自学活动的职工达到三千多万人,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兴未艾。1983年全国共有多种类型的成人高等学校1196所(其中,广播电视大学29所,职工大学841 所,农民大学4 所,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院304 所,独立函授学院3 所,管理干部学院15所),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函授、夜大学的有155 所,办夜大学的有169 所,同时举办函授、夜大学的有54所。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共112.84万人。自从1981年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以来,全国有25.9万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颁发11.38 万张合格证书。 1979年创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来,已有16万人毕业,有20万人单科结业。全国中等成人教育在校学生有974.75万人(其中成人中等技术学校在校学生236.57万人,包括农民200.8 万人,成人中学在校学生646.52万人),各类成人学校学习时间在一年以下的短训班、进修班在校学生527.69万人,全国成人初等学校在校学生817.24万人。1949~1983年,全国已扫除青年文盲1.5 亿人。 1983年全国约有650 万人参加识字学习。
⑤建立了一支社会主义教育的教职工队伍。到1983年,全国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共有教职工1186.75 万人,约占全国职工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专任教师923.4 万人。据1983年的统计,在普通高等学校的35.8万教师中,有教授5282人,副教授31782 人,讲师149987人,共计187051人,相当于1965年讲师以上人数37088人的5 倍以上。中、小学教师经过近来的整顿、考核和培训,素质有新提高。1984年起,正在采取措施,改革师范教育,把已有的197 所高等师范学校、861所中等师范学校办好,并有计划发展师范教育,以适应普及小学教育,发展中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
⑥广泛开展了教育外事国际交流。在50年代,中国的教育国际交流主要是在前苏联东欧等国之间进行。派出的留学人员主要是去前苏联。据统计,先后派往前苏联的留学生和进修生9106人,派往其他国家的较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1984年前后已向54个国家派出了公费留学人员18500 多名,已经学习结业回国的有7000余人。还有自费留学生7000多人,正在国外学习。同时还接待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00 多个国家、地区的大批外国留学人员。 1983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5000余人。其中学习2 ~5 年的有2000多人。应28个国家的聘请在外国高等学校任教的有120 多人,主要的是从事汉语教学工作;之外,尚有许多学者、专家应聘出国短期讲学。中国教育系统参加国际学校交流的活动日益广泛,仅1979~1982年就有370 次,839 人。 1984年中国已有106 所高等学校同外国151 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校际联系,互换留学人员、进修教师、学者,交流资料、学报、学术论文,并进行教学、科研方面的合作。有的中、小学也同外国的同类学校建立了校际联系。通过与世界各国的教育、学习交流,对提高中国的教学、科研水平,了解世界的教育、学术动态,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中国的教育,在建国后40年中,虽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左" 的思想还未完全克服,教育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教育结构还不合理,管理过于集中,有一部分师资的水平不高,教育的发展缓慢,有些学校教育质量较低,还有2 亿多文盲,幼儿教育落后,小学教育还有不少地方没有普及,等等。中国正在按照邓小平提出的"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开创社会主义教育的新局面,努力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
资料来源: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
3.日本
(1)文化事业
新闻
日本是世界新闻事业发达的国家之一,每千人拥有日报569 份(1985年),居世界第一。
战后日本报业竞争加剧,几家全国性报纸获得垄断地位。《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成为5 大全国性报业集团,发行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在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和左右日本舆论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还有地区报《西日本新闻》、《中日新闻》(包括《东京新闻》)和《北海道新闻》以及各县地方报、各种专业报、体育娱乐报、政党团体机关报和众多的市镇小报。 1985年10月全国124 家主要日报(其中51家出版早、晚刊)的总发行量为4800多万份。县级以上综合报纸均有独立发行网,90%以上的报纸都直接送到订户。报纸的经营多数采用股份有限公司制,各报自有资本占总资产比例甚小,尤其是大报近90%资金依靠银行贷款,对金融资本的依赖很大。广告收入占报纸总收入的45%左右,广告版面平均占报纸总篇幅的42%以上。
有各类期刊4000余种,全年出版30亿册。其中新闻时事性杂志主要有《中央公论》、《世界》、《文艺春秋》、《世界周报》、《妇人公论》以及各大报出版的周刊等。
战后,日本广播协会成为日本唯一的全国性公共广播机构。其最高领导机关" 经营委员会" 的12名委员由首相提名并征得国会同意后任命。经费靠征收视听费获得,不播放广告。1953年2 月增设电视,已形成全国性广播电视网。
1951年9 月,大阪、名古屋最先出现商业广播电台。1953年8 月第1 家商业电视台" 日本电视台" (NTV)正式开播。1986年有172 家商业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节目由广告主资助制作。娱乐性节目较多,新闻节目较少。五大商业广播电视网分属五大报团。广播电视在日本已高度普及。
最大的两家通讯社是共同通讯社与时事通讯社,均成立于1945年11月1 日,前身都是同盟通讯社。共同社为社团法人组织,是日本的主要通讯社。
时事社是股份公司形式的商业通讯机构,主要向国内企业、团体、政府部门及个人提供信息服务并从事出版等活动,1959年以来向新闻机构提供新闻,与共同社竞争。
出版
战后,日本出版业迅速发展,出版物品和数量在亚洲居领先地位。1948年初其出版社达4000家。1951年降至1881家。1953年降至1541家。1955年重又增加。1956年,图书出版社开始出版周刊,首先问世的是新潮社出版的《新潮周刊》,它标志着日本出版业发展的新起点。尔后,其他图书出版社纷纷仿效,形成一股持续至今的" 杂志热".最有影响的期刊是:《钻石》、《主妇之友》、《东洋经济周刊》、《家之光》。大众性杂志同百科全书、丛书、全集一样,是日本出版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出版业的发展。
1986年日本拥有出版社4183家,其中资本5001万至1 亿日元的88家,1 亿日元以上的103 家。年度出书100 种以上的出版社61家,年度出书50~100 种的有78家,其余近4000家年度出书不足50种。 80%的出版社集中在东京,10%在大阪和京都,10%分布在各地。主要的大型出版社有:讲谈社、岩波书店、小学馆、平凡社、集英社、学习研究社、三省堂、丸善等。
主要的政府出版机构是:大藏省印刷局。
日本书刊营业总额的60%多是通过出版社一批发公司一书店这一重要发行渠道实现;20%通过出版社直接向图书馆、学校、大学生协会、图书俱乐部、读者销售,或以分期付款方式送货上门实现;其余份额,则通过各种零售渠道实现。从1953年开始实行定价销售制和定价寄销制,即再版制度,从1980年开始实行新再版制度,允许出版社指定部分图书和期刊为" 非再版品" ,书店可以任意降价销售。 1985年,日本有书刊批发公司150 多家,最大的是东京出版贩卖株式会社和日本出版贩卖株式会社,这两家的年度营业额之和占书刊批发营业总额的70%。全国有20000 多家书店,绝大多数是小书店。最大的书店是:纪伊国屋书店(东京)、八重洲图书中心(东京)、三省堂书店(东京)。
全国性行业组织有:日本书籍出版协会、日本杂志出版协会、日本出版贩卖协会、日本书店联合会、日本旧书店协会、日本古籍书店协会。
政府由文部省负责制定有关发展出版业的政策。根据日本《学校教育法》的规定,中小学使用的教科书须经文部省审定或编写后交出版社出版发行,私营出版社不得随意编写。日本税收分国家税收制与地方税收制两种。鉴于出版物特殊的销售方式,政府允许出版商对于因销售退货造成的损失调整利润率,并对存货造成的损失减税或免税。地方当局免征出版商营业税,但对外国人的版税和稿费实行征税。为防止国际间双重征税,日本已同31个国家达成所得税协议。日本是《佛罗伦萨协议》成员国,对进口的教育与文化方面的出版物免税。 1956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 1981年起采用国际标准书号,语区号为4. 1982年实行新的图书编号法,即在国际标准书号之后加注日本图书分类号。
1985年,年度出书31221 种,销售量12.99 亿册,营业额7122亿日元。
1985年,出版期刊3025种,销售量38.12 亿份,营业额10295 亿日元。1985年,进口图书2892亿日元,主要进口国是美国、英国、前联邦德国、荷兰;出口图书2990亿日元,主要出口国是美国、澳大利亚、南朝鲜、中国。 1985年向中国出口书刊231 亿日元。
语言文字
日语是日本国的官方语言。系属未定。有的学者认为,属于阿尔泰语系,也有人认为属于南岛语系。分布于日本列岛。约1.2 亿多人使用。标准语为东京话,是以东京横滨方言为基础形成的。有两大方言:本土方言(包括东日本、西日本等方言)和琉球方言。
日语的语音系统比较整齐。当代日语中有5 个元音,2 个半元音23个辅音。无前响复合元音。有清音与浊音的对立,音节构造简单,数目较少,除辅音n 可用于音节末尾构成闭音节外,其余均为开音节。音节具有等时性,长音与短音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分高低声调,声调变化只发生于音节之间。
在东京话中,有元音清化现象。日语汉字的发音分音读和训读两种,近似汉字本来读音的叫音读,如" 人" 读为d ■in. 取汉字的字义而按日语的读法发音的叫训读,如" 人" 读为cito. 根据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代和地区不同,音读又分为吴音、汉音。另外,在汉字中还包括日本人根据六书中的会意创造的汉字,叫国字。国字多半为训读字。
日语的语法特点是:①词分为独立词与附属词两大类。前者在句中能单独使用,如名词、代词、数词、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连体词、副词、连词、叹词等;后者在句中不能单独使用,只能附在独立词之后起一定的语法作用,如助词、助动词。独立词在句中的地位或语法职能由助词与助动词表示(连词、叹词除外),因此,助词与助动词在日语语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②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有词尾变化,其变化以后面的粘着成分为转移。这个特点表明,日语是粘着型语言。③日语的词序比较自由,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最后,宾语、补语在谓语前面,修饰语一定在被修饰语前面。句子以谓语为主,主语等省略较多。④敬语用法十分发达而复杂。文体有2 种:以■■■、■结束句子的叫简体,以■■、■■等结束句子的叫敬体。⑤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男女用语的差别比较大。
日语的词汇分4 类:和语词(日语中固有的词)、汉语词、外来词、以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来源的词结合而成的混合词。
日语的文字由汉字和假名两套符号组成,并混合使用。相传汉字于公元4 ~5 世纪,由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成为古代日本的官方文字。后来日本人发明了假名(为音节符号),与汉字一起混合使用。假名有两种字体:平假名和片假名,各有73个。前者假借汉字的草书造成,用于日常书写和印刷;后者假借汉字楷书的偏旁冠盖造成,用于电报、标记外来词、象声词以及特殊的词语。明治期间还出现了罗马字拼写法,主要用于标记人名、地名,或国际电报等方面,不是主要文字。
(2)教育事业
1945年8 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从这时起,一直到1951年9 月签订旧金山和约,日本一直处于盟军(实即美军)的占领状态。日本政府根据占领当局的旨意并迫于国内民主势力,对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进行民主改革,同时也对战前教育体制进行全面改革。
概况
战后的教育改革,是从清除战争时期的极端军国主义影响入手,进而以美国教育为样板确立教育制度。1946年3 月,美国教育使节抵达日本,提出了全面改革日本教育的报告书。日本政府于1946年8 月成立教育制度刷新委员会。该委员会以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报告书为基础,依据1946年11月公布的《日本国宪法》的精神,草拟定《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并提交国会,以立法程序通过,于1947年3 月31日公布。根据这两个教育法律及稍后公布的其他教育法律、法令,实施日本教育史上的第二次全面的教育改革。用了3 年多的时间,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学制和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级各类学校也获得显著发展。
日本战后教育,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增长,从数量到质量实现了相应的发展与改善。初期的教育改革,深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造成学力水平的下降。经50年代教育理论的大辩论,批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之后,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受到重视。60年代,由于中小学教学大纲的水平大幅度提高,脱离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曾导致大量落后生的出现。 70年代的第三次教育改革,不仅使高等教育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且使中小学教育面向智、德、体全面发展的方向,既保持注重基础知识的划一性,又有适应地区与个性特征的灵活性,力图使教育适应产业结构向" 知识密集型" 的转变。在数量方面也有很大发展。据1980年统计,幼儿园为14893 所(国立48所,公立6064所,私立8781所),园儿为2407093 人,专职教员100958人;小学24945 所(国立72所,公立24707所,私立166 所),学生11826573人,专职教员467953人;初中10780 所(国立76所,公立10156 所,私立548 所),学生5049402 人,专职教员251279人,毕业生的升学率为94.2%;高中5208所(国立17所,公立3951所,私立1240所),学生4621930 人,专职教员243592人,毕业生的升学率为31.9%;大学446 所(国立93所,公立34所,私立319 所),学生1835312 人,专职教员102989人;设置研究生院的大学有257 所(国立77所,公立21所,私立159 所),研究生53992人;短期大学517 所(国立35所,公立50所,私立432 所),学生371124人,专职教员16372 人;高等专科学校62所(国立54所,公立4 所,私立4 所),学生46348 人,专职教员3721人;专修学校2520所(国立187 所,公立146 所,私立2187所),学生432914人,专职教员20211 人。
70年代以来,日本中小学校的" 学校暴力" 和" 少年非行" 较为流行,在高等教育方面的" 过剩博士" 也有增无减,反映日本教育面临的困境。同时,日本正在按终身教育原则,加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面向21世纪,探索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的教育模式。
学制
义务教育年限从6 年延长到9 年。确立了中6 .3 .3 .4 新学制,即小学6 年和初中3 年为义务教育,高中3 年,大学4 年。在小学下面有幼儿园,在大学之上设研究生院。幼儿园是非强制性学校,招收3 岁以上的儿童。其目的在于通过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小学和初中是强制性学校。所有年满6 岁的儿童都要上小学,所有读完小学课程的儿童都要升入初中继续学习。小学对6 ~12岁童进行初等普通教育。
初中是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对12~15岁儿童,进行中等普通教育。高中是在初中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高等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高中分普通科和职业科。前者以普通教育为主,后者以职业教育为主。不论是普通科的毕业生还是职业科的毕业生,都有资格考大学。大学是作为学术中心,在向学生传授广博知识的同时,传授和研究精深的专门的科学、艺术,并发展学生的才智、道德以及应用能力。有条件的大学可设研究生院,使大学毕业生获得对学术理论及其应用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的机会,促进文化和科学的发展。除了上述初等、中等、高等学校外,还设有盲人学校、聋哑学校和养护学校,对身心有缺陷的儿童进行教育。师范教育,改革前只通过师范学校培养教师的" 闭锁制" 为" 开放制" ,即凡经文部大臣批准,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取得教师资格所必需的学分,任何大学均可培养教师。初等和中等学校的教师,一律在大学培养。这种新学制,清除了旧学制的封建等级性,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色彩。在改革学制的同时,提高了社会教育的地位。 1949年6 月公布了《社会教育法》,要求在全国各地建立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青年之家、儿童中心等设施和机构,作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场所,通过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共同担负起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任务。战后这一系列的改革使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自1951年9 月签订的旧金山和约于1952年4 月28日生效后,日本获得了" 政治独立".从50年代下半期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逐渐暴露出新教育制度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主要是照抄美国式的学制和忽视职业教育等,不符合日本的国情,不能满足社会和工业上对人才的需要。早在1951年11月,政令改革委员会就向内阁提出了一项《关于改革教育制度的咨询报告》,要求" 建立一个能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灵活的教育制度".1956年11月" 日经联" 发表《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技术教育的意见书》,对新教育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要求有计划地培养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加强理科教育和职业教育。在这种呼声下,日本政府多次部分修订《学校教育法》等法规,对学校教育体制和内容作了一些局部性的调整。1962年设立了招收初中毕业生的5 年制高等专科学校。其目的是,传授专深的学艺,培养职业所必需的能力。初建时只设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967年设商船高等专科学校,1971年设无线电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这就保证了工业上急需的中级技术人员的来源。1964年,从法律上承认50年代初就实际存在并不断发展的短期大学。法律规定短期大学的修业年限为2 ~3 年,目的在于传授和研究高深的专门学艺,培养学生在职业上或实际生活中所必需的能力。1976年,又设立了专修学校。这种学校是从社会上大量存在的进行职业教育训练的各种学校中择优升格而来的,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实际生活的需要的能力,修业年限为1 ~3 年。专修学校设专门课程(招收高中毕业程度者),高等课程(招收初中毕业程度者),一般课程(不问入学资格)。在整个60年代,日本政府推行高中教育结构多样化政策,不仅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综合高中;有全日制、定时制、函授制;而且在职业高中的专业设置上也灵活多样。经过这样一系列调整,形成了现行的6 .3 .3 .4 制为基干的学制。日本学制图如下页所示:教育行政
战后,在教育立法上实行" 法律主义" ,废除中央集权制,采用地方分权制。日本政府,经教育制度刷新委员会审议,提出《关于中央教育行政民主化》和《关于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意见,颁布《文部省设置法》,明确规定文部省的性质及职权范围。文部省的性质是专以指导和建议为本务的中央服务性机关,其主要职权:①执行由国库补助和负担的教育预算;②调查和规划有关发展教育、学术和文化等事宜;③审定教科书,指定各种义务教育学校使用的教科书发行人,购置教科书,以及确定无偿供给和薪金等事项;④对地方公共团体机关,县办有关教育、学术、文化和宗教事业的行政组织和经营管理给予指导、建议和劝告;⑤批准
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的设置;⑥批准都、道、府、县和指定城市(指京都、大阪、横滨、神户、名古屋)的教育长;⑦对大学、高等专门学校及研究机关的研究活动,负责联系和支援工作。
关于地方教育行政,于1948年7 月公布《教育委员会法》,确立地方教育委员会制度。其要点为:①都、道、府、县及市镇、村各设教育委员会,管理并执行有关教育行政事务。如无特别法规定,文部大臣(省)亦不得行使行政上的监督和管理。教育委员会又与地方及地方公共团体首长分离而独立,是一个强有力的地方教育机关。②文部大臣(省),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及市、镇、村教育委员会三者之间,就权限而言,原则上无上下从属关系。③教育委员会委员人数,都、道、府、县为7 人,市、镇、村为5 人。其中除1 人由地方议会选出外,其他委员由居民直接选举。委员任期4 年,每2 年更换半数。④教育委员会决定公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设置与废止,公立学校的从事管理与教育计划的编制以及社会教育行政等。⑤教育委员会采取教育长制。经委员会决定任用对教育行政富有专门学识经验者为教育长。由教育长建议,组织事务局,处理教育行政事宜。⑥教育委员会虽在行政上完全与地方议会及地方公共团体首长分离独立,但有关教育经费,须经地方议会审定。⑦教育委员会在不违反法令的范围内,得制定本委员会的规则。
在教育管理体制方面,1956年6 月,再次公布《关于地方教育行政的组织和经营管理的法律》,对教育委员会制度作了若干重大修改。主要是废除教育委员会的选举制,改为任命制,从而加强了教育行政的集权制。
日本的教育经费是随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逐年增加的。60年代以来,在" 教育投资论" 的影响下,教育经费有显著的增长。1961~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加3.5 倍,国民收入增加3.4 倍,教育费总额则增加了3.7 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增长率。这就保证了日本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4.印度
(1)文化事业
新闻
印度是亚洲新闻事业较发达的国家。但人口多,每千人拥有日报不到20份。报刊为私人企业,广播、电视则由政府经营。
1947年独立后,新闻事业迅速发展。1985年有报刊19937 家,其中日报1334家,周刊5898家,总发行量5000万份。报刊出版发行主要集中于大城市。用85种文字出版,其中16种为本国主要文字。印地文报刊最多,计5655家,英文次之,计3689家。日报中有印地文报442 家,英文报11家。英文报的发行量和影响都较大。
主要报纸控制在大资本家手中,形成大的报系,如R.N.戈恩卡家族的《印度快报》报系、达尔米亚-贾殷财团的《印度时报》报系、比拉家族的《印度斯坦时报》报系、塔塔家族的《政治家报》报系、T.K.高希家族的《甘露市场报》报系、卡斯图里家族的《印度教徒报》报系等。在印度报刊总发行量中,40%属联合股份公司经营的报刊,36%属个人所有的报刊,8 %属社团报刊,2 %属政府报刊。
广播电视由政府新闻广播部主管。1951年中波广播覆盖全国人口的21%,50年代末期达到55%,1984年增长到95%。全印广播电台和所属各台每天使用21种境内主要语言和246 种地方语言广播。195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助下试播电视,1965年在新德里开办一般性电视节目,到1982年建成电视台7 座。1983年9月" 印度卫星1B" 进入轨道,10月开始通过卫星传送和直播电视节目。1987年有46座电视台和180 座电视转播台,覆盖人口达到70%以上。广播电视特别重视有关农业、小工业、卫生保健和家庭计划等农村发展节目和对青年的广播。对国外广播使用25种语言,每天播音累计56小时。
最大的两家通讯社是印度报业托拉斯和印度联合新闻社,都是由报纸全股经营的企业。此外还有以发印地文消息为主的印度斯坦新闻通讯社和印度新闻社、政府的印度新闻处以及一些特稿社。
出版
20世纪中期以来印度出版业发展迅速,出版物品种和数量居第三世界前列。
1947年独立后,政府大力支持中小学教科书国有化运动,并鼓励出版民族文字书刊。多数商业出版社都经历了先出版中小学教科书,然后扩大出版品种的发展过程。1968年,中小学教科书出版基本国有化。1975年,年度出书13000 种,进入世界主要出版国家行列。
全国现有注册的出版社7000多家,但每年有出版能力的仅3000家。年度出书100 种以上的大型出版社20家,年度出书50~100 种的中型出版社100 多家。主要的大型商业出版社有:联合出版公司、维卡斯出版公司、红鹿袖珍丛书出版公司。主要政府出版机构有:国家图书托拉斯、萨希蒂亚科学院、全国教育与训练理事会、新闻与广播部出版处。英国和美国的出版集团大多在印度设有子公司或办事处。新德里和孟买是全国出版中心。
印度公众对出版物的购买力很低,全国70%的出版物由各种图书馆购买。书刊的发行由20家商业出版社(兼营批发和进口书刊业务)和10家全国性书刊批发公司(兼营进口书刊业务)垄断。全国最大的书刊批发与进口公司是UBS 出版与发行公司。全国共有书店1500多家,规模都很小。不少边远城市尚无书店,只有流动书摊巡回出售图书。
全国性行业组织有:印度出版商与书商联合会(1953年成立)、印度出版商联合会(1973年成立),前者还是国际出版商联合会的南亚地区办事处。
政府管理全国出版业的机构是国家图书发展局。1957年颁布版权法,并成立了版权局。 1958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1971年加入《伯尔尼公约》。
印度本国出版社自1986年起采用国际标准号,语区号为81. 政府对所有出版物与进出口出版物均免税。政府协助和鼓励本国出版物出口。进出口出版物向进口管理申请许可证,禁止" 政治上对印度有害和宣扬色情及暴力" 的出版物进口。
全国性出版物目录是《全国图书目录》。1985年,年度出书15000 余种(不含政府出版物)、期刊16000 余种。图书文种多达85种。其中英文书5000余种、印地文书2800余种,马拉提文、泰米尔文、孟加拉文、乌尔都文图书均超过1000种。英文书销量最大,印地文书次之。最有影响的期刊有:《印度斯坦周刊》、《政治家》周刊、《印度画报周刊》、《闪电》、《妇女》。1985年,印度进口书刊以科技类和儿童读物为主,英国和美国是主要进口国。出口以印美合作出版的教科书为主,东南亚和西亚诸国是主要出口国。图书与期刊年度出口贸易额各为2 亿卢比左右。国家图书托拉斯主办两年一届的新德里世界图书博览会,是亚洲地区重要的图书博览会之一。
语言文字
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主要语言有印地语、乌尔都语、泰卢固语、孟加拉语等15种。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
印地语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语支,是由古梵语发展而来的一种现代-雅利安语言。分布于印度中部和北部的中央直辖德里特区、北方邦、中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等地区。使用人口有2 亿多,是印度国内最为通行的一种语言。此外,在毛里求斯、斐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苏里南等地的印度裔居民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人讲印地语。印地语有5 大方言,即西部印地语、东部印地语、比哈尔语、拉贾斯坦语和山地印语。每种大方言里又各有若干方言。标准语的基础是通行于德里和梅拉特附近地区的克里波利方言,属西部印地语。
印地语标准语有元音11个,辅43个。54个音位中,有1 个元音和5 个辅音是外来音,只使用外来语中。印地语原有的10个元音都有对应的鼻化形式。辅音中不但清塞音、清塞擦音等有对应的送气音,浊塞音、浊塞擦音、闪音等也都有对应的送气音。送气和不送气音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一般没有重音,也没有声调。语法比梵语大大简化,名词有阴性、阳性和单数、复数的范畴。在少数代词中还保留了格的残余形式。名词格的形式已经消失。句中名词或代词跟其他词之间的关系是在名词或代词后面用后置词来表示。动词除有人称、性、数等范畴外,还有体、时、式、态等范畴。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语- 宾语- 谓语。词汇方面,基本词汇大部分是从梵语演变而来的。
各专业学科的术语,近来的趋向是直接取自梵语,或用梵语构词法创立新的梵语词。在穆斯林统治时期,印地语吸收了大量波斯语和阿拉伯语词。英国统治时期,它又吸收了大量英语词语,至今还在不断地从英语吸收新的词语。
在吸收外来语同时,它还吸收了外来语的一些构词手段。
印地语使用天城体文字。这是一种音节拼音文字,由古代的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自左而右书写。
(2)教育事业
概况
印度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1947年独立以后。印政府有计划地发展现代教育,使印度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提高到先进工业化国家的教育水平。独立后的印度宪法对教育事业的性质、任务、地位和作用,作了明确的规定。宪法规定,国家要尽力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教育和义务教育到14岁。
普通教育发展较快。在第一个教育发展五年计划期间(1955~1959),6 ~9 岁的儿童中仅有55.8%入学;而到第六个教育发展五年计划期间(1980~1984),入学人数达到110.0 %(其中包括超龄儿童)。
印度政府正竭力在第七个五年计划(1985~1990年)和第八个五年计划(1990~1995年)对教育进行改革。印度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进一步普及与更新初等教育。印度政府在1986年国家教育指导方针中要求:到1995年,要向所有未满14岁的儿童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同时,改善小学办学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正常地由一个教育等级升入下一个教育等级;应在初等教育阶段采取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与家长的积极性;为辍学学生、童工和女孩开办一项大规模的系统的非正规教育课程计划,并力求提高教育质量。
②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相互作用。为提高教育的效益,使高中毕业生具有易于就业的技能,印度政府将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并争取使50%的学生转到职业型高中上来,这一比例在1995年要求达到25%。印度已将劳动实践看作所有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拟定了系统的职业教育计划,试图借此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减少技术劳动力的供需失调。
③继续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印度为了确保贱民种姓、贱民部落以及教育落后的阶层和社会地位低下的社会集团等家庭的子女能够入学,正在采取各种办法和措施,如为他们提供奖学金、在高校招生时给予照顾并在政府和公务部门中为他们预留一定比例的就业名额等。同时,印度政府更加重视非正规教育体系的发展,以加强农村扫盲教育和妇女教育,力图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
教育行政
独立后的印度是联邦制国家。宪法规定教育行政分为中央、邦和地区几级,以邦一级为主。中央和邦教育部根据教育专家提出的建议,制定教育计划与革新方案,付诸实践。中央教育部对各邦教育部起顾问作用。中央教育部主管直辖区的教育、国家重点大学与科技机构、全国教育发展计划及国际文化教育科学的交流活动等。各邦有自主权,依据宪法规定实施普及义务教育;所有公民在受教育机会方面平等;在学校中可自由选择不同的语言讲课;邦教育部可制定本邦的教育政策。各邦教育部门主管中小学教育,但对高等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地区一级的教育机构主要负责初等教育,也有很大的自主权,在拉贾斯坦及马德拉斯等邦已下放到街道一级。学校管理制度不统一,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各类学校的具体条件而有所区别。
宪法规定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预算、各邦和中央直辖区经费中拨款,各地社团组织也可提供适当的教育费用。据1978~1979年统计,邦教育经费占国家总支出的4.68%;直辖区教育 经费占国家总支出的12.4%。直辖区的教育是最发达的,特别首都新德里的教育为全国的范例。
学制(见下图)
印度学制结构不统一。一至四年级或五年级,有的称为小学教育阶段(如在旁遮普邦),也有称为初级小学教育阶段(如在古吉拉特邦);五至七年级或六至七年级称为中等教育(在旁遮普邦),或称为高级小学教育(在古吉拉特邦),也有称为高年级基础教育或初级中学教育阶段(在北方邦)。
一至五年级通常招收6 ~11岁儿童入学,六至八年级招收11~14岁学生。儿童入学年龄有的邦为5 岁,有的邦为6 岁。其他阶段的教育结构也因邦而异。
1968年,印度政府认为,全国各地的学制大体一致的好处多,于是大力推广10.2 .3 学制。"10"代表普通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2" 代表高中阶段,有的邦则附属于高等教育的预科。"3" 代表高等教育阶段。新学制有利于普及10年义务教育;能够用二年时间分别做好学生升学或就业的分科准备;也有利于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劳动力的供求平衡。从教育改革的趋势看,新学制将通过各邦试行后,逐步成为印度全国性的主要学制。
五、澳洲及非洲当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1.澳洲概况
澳洲全称澳大利亚洲。一般指澳大利亚大陆及其附近的塔斯马尼亚等岛屿,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通常把大陆和新西兰以及太平洋岛屿合称大洋洲。
澳大利亚全称澳大利亚联邦。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印度洋之间。面积7682300平方公里。人口15751510人(1985年6 月),95%系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后裔。通用英语。98%的居民信奉基督教。首都堪培拉。境内分西部高原、中部低地和东部山地。最长的河是墨累河。埃尔湖为澳最低点。
北部属热带,大部分属温带。年平均气温北部27摄氏度,南部14度。内陆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 毫米,东部500-1 ,200 毫米。
(1)文化事业
新闻
澳大利亚的新闻事业基本由四家新闻垄断集团控制。它们是先驱和时代周刊、默多克新闻公司、费尔法克斯公司和帕克新闻联合控股公司。据不完全统计,它们控制了219 家报纸、20家电台、11家电视台、76家杂志和111 家印刷出版公司。
澳大利亚的通讯社是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简称AAP),曾是路透社的一部分,后来,其股份由先驱和时代周刊、费尔法克斯公司等新闻集团控制。
澳大利亚的重要报刊有:《澳大利亚人报》、《悉民先驱晨报》、《时代报》、《先驱报》、《每日电讯报》、《每日镜报》、《金融评论》、《太阳报》、《太阳》(晚报)、《堪培拉时报》等。
澳大利亚的广播电台、电视台主要是由澳大利亚政府机构——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控制的近10家广播电台,80多个电视台和60多个电视转播台。
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简称ABC),在十多个国家派驻外记者。在其对外广播中,英语占一半以上,华语(北京话和广东话)约7 %。
新西兰的新闻事业和澳大利亚的情况相似。除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基本由政府机构控制外,其它新闻事业均为新闻垄断集团控制。
由新西兰40余家主要报纸联合组成的新西兰报联社,是新西兰最大的全国性通讯社。它也是路透社的一个分支机构,经常以报联社和路透社联名发重要国际新闻。此外,新西兰还有一个小通讯社南太平洋新闻社。
新西兰最早创办的一份报纸是《新西兰公报》。现在的报刊由威尔逊和霍顿有限公司、新西兰报业有限公司、独立报业公司等三大报业集团控制。
新西兰的主要报刊有:《自治领报》、《晚邮报》、《新西兰先驱报》、《奥克兰明星报》、《新闻报》、《明星报》、《新西真理报》和《新西兰听众》等。据统计,新西兰的人均占有报刊数量居世界第五位,每8 人有近4 份报刊。
出版
战后,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澳大利亚国内出现争取教育与文化独立的倾向,推动了本国出版业的发展。60~70年代是出版业迅速发展时期。
政府积极发展官方出版机构,并对私人出版公司采取优惠政策。80年代,该国出版业已初具规模。该国出版物(含外国出版社设在澳大利亚子公司的出版物)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2%。全国现有出版机构2000余家(含外国出版社设在澳大利亚的子公司),主要集中在悉尼和东南部的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该国的商业出版社规模都不大,通常还兼营零售及进口书刊业务。年度出书100 种以上的大型商业出版社只有安格斯与罗伯逊出版公司,另有部分英、美出版社在澳大利亚的子公司规模较大。由于出版物在国内印刷成本很高,许多商业出版社把书刊稿件送往香港或新加坡印刷。非赢利性出版机构主要有:澳大利亚政府出版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出版社和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编辑与出版处。出版物主要通过批发商中转发行。全国共有书刊批发公司50余家,福利布-勒尼格公司规模最大。全国现有零售书店1300余家、全国性行业组织有:澳大利亚出版商协会、澳大利亚书商协会。
政府不干预出版业务活动,对图书和报刊(含进口)免征税。对手册、指南、地图等特殊出版物(含进口)征税10%,对密纹唱片、盒式磁带、录象带和录像盘等音像出版物(含进口)征税32.5%。1968年颁布版权法。1969年加入《世界版权公约》。采用国际标准书号(ISBN)。全国性出版物目录是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出版的《澳大利亚全国图书目录》。1987年,年度出书4217种,连续出版物3000余种。
语言文字
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太平洋岛屿95%的居民系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的移民后裔。通用英语。(参见第二章第二节" 语言文字")
(2)教育事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继新南威尔士州之后,各州又相继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进而宣布免除高中及技术学校学费,同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因此,战后该国已是世界上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
教育行政
澳洲教育行政制度主要由联邦、州、学区和学校四级构成。根据澳洲宪法,教育为各州保留权。因而联邦政府不得直接干预各州教育行政事务。1946年,澳洲成立了联邦教育署,从事教育政策与问题的研讨;1966年改组为联邦教育科学部,为联邦政府提供教育问题的咨询及制定和执行各种联邦财政资助计划随着联邦政府在协助促进各州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的日渐提高,至1973年,工党将联邦教育管理机构重新命名为澳大利亚教育部。目前,联邦教育部主要负责制定全国总体教育规划与教育政策及联邦教育经费的分配等。联邦教育部通过一系列教育研究与咨询机构与各州教育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它们主要包括:联邦高等教育委员会(CTEC),它起沟通大学与联邦政府和各州的纽带作用;联邦学校委员会(CSC),它负责调查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需要,向联邦政府提交为各州分配教育拨款的建议,并负责管理联邦政府对各州中小学的财政资助。目前,联邦总的教育拨款占全国教育经费开支的48%左右。
州是澳大利亚教育行政制度的主体。澳州实施地方分权管理制度,各州自设有州教育部及教育部长。州教育部对本州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师资培训、成人教育及业余教育活动行使管理权。此外,它还需负责本州各级普通教育学校的基建、设备及图书资料,并向有关学校提供教育经费及原则性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原属联邦政府直接管理的首都直辖区(ACT)也于1977年成立了学校管理委员会,负责独立管理本区教育事务;澳北区因日渐向" 州" 的地位转变,联邦对澳北区教育管理也渐弱。
目前,澳大利亚许多州在州教育部下设区教育局,如新南威尔士州于1948年便将本州分为十一个行政管理区。区教育局是州教育部在各区的办事机构,教育行政管理权也业已渐由州下放到各区教育行政部门。
澳洲公私立学校均实行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除昆士兰和西澳大利亚外,各州私立学校都要受政府监督,但一般不受政府管理。而大学和继续教育学院(CAES)则是法定的自治机构。
学制
澳洲学制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第三级教育几个阶段。
除第三级教育之外,均包括公立、私立两种类型。澳洲目前实施6-16岁的十年普及义务教育。
因澳洲实施地方分权教育行政制度,各州在教育发展水平、学校类型、学习年限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均各具特色。
澳洲学前教育现仍不属义务教育范畴,主要为4-6 岁幼儿服务,学前教育机构主要由私人团体设置。
一般而言,儿童5 岁进入小学预备班,6 岁正式进入小学,中、小学学习年限共为12年。各州在中、小学年限划分上略有不同。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和塔斯马尼亚三个州规定小学学习年限为6 年(6-12岁),而昆士兰、南澳大利亚和西澳大利亚则规定小学学习限为7 年(6-13岁)相应的,中等教育学习年限也分为5 年(13-18 岁)和6 年(12-18 岁)两种形式。目前,多数州政府规定对15岁以内儿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塔斯马尼亚免费义务教育至16岁),因居住地离校太远或因身体健康原因不能入正式小学的则需接受函授或广播电视教育。
澳洲学生在十年级(即15岁或16岁)时,学校根据校内测评成绩授予学生初中毕业证书。到第12年级末(18岁),各州则根据学生参加本州外部统一考试成绩授予学生高中毕业文凭。高中主要为学生提供升大学的预备教育,高中最后一年的成绩可作为升学的依据。
澳洲第三级教育(即高等教育)是指中学后教育机构的总称,一般从18岁开始,它主要包括三类院校:①着重学术研究的大学;②从事专业训练(包括教师培训)与技术训练的高级教育专科学院;③担负职业技术训练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前二者依据学生在中学毕业(第12年级)考试中的成绩录取新生,后者则只要求学生受完10年的基础教育。除堪培拉的澳洲国立大学外,各州均依州议会法令的规定设立大学,私人和教会不得设置大学。大学全日制课程学制为3 年,部分时间制课程学制6 年,研究生文凭学制一年,硕士学位学制二年,博士学位则需3 至4 年研习方可获得。
澳洲学年一般在每年2 月初开学,12月中旬放假,12月至次年2 月为暑假。(现行学制图见下页)
各级种类教育
①学前教育
澳洲学前教育机构主要包括幼儿中心、幼儿园、小学预备班
澳洲现行学制简图等。目前,各州都主要通过幼儿园联合会或类似的自愿组织兴办幼儿中心和幼儿园,这些幼教机构有76%以上是私立的,政府对注册的私立幼教机构提供资助;小学预备班则常附设于小学,为5-6 岁儿童提供一年的入学前教育,它主要由州政府设立和管理,而首都直辖区和澳北区的学前教育机构则仍由联邦政府负责设立。由于学前教育机构主要还是由地方自愿团体设立,因而,它们在管理、经费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出于家长的要求,联邦政府于1973年组建了澳洲学前教育委员会,研究使所有儿童获得至少一年学前教育机会所应采取的措施。目前,绝大多数准备进入小学的5 岁幼儿都参加了全日制小学预备班。4 岁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除一个州40%,其余各州均在80%以上。
②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属义务教育范畴,各州修业年限不尽相同。至1984年,澳洲共有180万小学生,分别在7200所单独设立的小学和800 所中小学一贯制学校学习,其中有23%的小学生就学于私立学校。由于澳洲地广人稀,许多州规定,只要要求就学的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如新南威尔士州规定为12人)就应开设一所学校,因而,全国约有1 /5 的小学校在校生不足35人。澳洲所有小学均实行男女同校制及五日制教学。
澳洲初等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运用语言与数字的技巧,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而其中阅读技能特别受到重视。随着小学毕业考试的取消,初等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及课堂组织等方面都日趋于多样化,各校可根据本州制定的一般教育目的和课程基本规划与要求,结合本地需要,自行确定课程模式,因而,全国乃至各州初等教育阶段均无统一课程,学校及教师有自行选择教学科目与教材的权力。私立学校则除较侧重宗教教育外,其余课程与本州公立学校大致相同。
在小学教学组织形式方面,趋向于便于对儿童进行个别教育,以发挥儿童的个别才能,发展儿童的兴趣。近年来,除采用年龄分班教学之外,还广泛采用智力分组教学,以利于因材施教。绝大多数城市小学实行由一位教师负责教该班各门课程的制度。而许多农村小学因人数较少,则只一个教师负责该校所有班级的教学,这种学校称" 单一教师小学" ,全国约有1 /4 的公立小学属这种类型,为此,澳洲政府正采用校车接送的方法将儿童集中到较大的学校学习,以提高教育的效率;而另一种较有特色的小学称为" 空中学校" ,这类学校创办于1951年,它利用广播、电视的形式为边远和空旷地区的儿童服务,澳洲目前共有12所" 空中学校" (西澳大利亚5 所,昆士兰3 所,澳北区2 所,南澳大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州各一所)。
③普通中等教育
澳洲中等教育入学年龄为12岁或13岁,学习年限为5 年或6 年。除教会学校及首都部分中学外,均实行男女同校制。澳洲中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是" 旨在引导那些具有各学科初步知识的学生,通过承上启下的教育,发展成为具有独立见解、成熟的判断、自我解答能力和自觉的公共道德修养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澳州目前普通中等教育的主要类型是综合中学或多科中学,此外,还有少数学术性中学(如堪培拉文法学校等)。除首都直辖区与塔斯马尼亚将初、高中分设外,其余各州都采取初高中一贯制的形式。澳洲约有1 /4 的中学为私立学校,它们一般收费昂贵(每个学生每年需交纳约3000澳元),但教学质量较高。至1984年,澳洲共有1500所中学及800 所中小学一贯制学校,在校中学生总数达1300万人,其中28%的学生在私立学校就学。许多青少年学生达到法定离校年龄后,往往参加部分时间制学习,1983年只有34%的17岁学生在全日制中学就学。
目前,澳洲的高中毕业外部考试在首都直辖区及昆士兰州已被经认可的校内考试所取代,其它州也有这一趋向。这使得原先较为统一的高中课程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各中学均大量增设选修课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仅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批准的选修课便有一千多门,每所学校一般开设30-60 门选修课程,其中既有理论性科目,也有技术性科目,至11或12年级,除英语、数学是必修课程外,其余已均列为选修课。为适应学生能力差异,中学各科都分为高级课程、普通课程和简易课程三个层次。初中阶段学习高级课程的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便主要研习学术性课程,这时,他们通常在为升大学做准备的" 第六学级" 或中间学院学习。
澳洲普通中学每学年分为三期,其间放三次假,共三个月假期。
学校实行五日制教学。
④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澳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实施:在普通中学开设职业选修课;设置专门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采用学徒式的职业训练制度。
澳大利亚多数州在第八年级以前的必修课程中,便已普遍开设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课程,如在第七年级开设的艺术课,其内容包含了雕刻、绘画、陶瓷、木工和金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和实践;在八年级以后的选修课中,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选修科目占了相当比例,诸如农业机械、工艺制图、金属加工、木工、秘书等。这些课程为使学生接受高一级的职业技术教育或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发挥了重要作用。普通中学中开设职业选修课已日益成为澳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
澳洲现仍有一定数量的农业中学、中等技术学校、艺术中学(包括音乐学校、舞蹈学校)等专设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它们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习年限为3-4 年,毕业后大多直接就业,部分学生进入技术与继续教育学校深造。目前,这类学校在维多利亚州仍有110 所左右,近年来的趋势是逐渐走向与普通中学合并,且不再新建专设的职业技术学校。
许多学生在受完义务教育,达到法定的最低离校年龄之后,便汇入部分时间制学习者的行列,接受学徒式的职业训练。学徒训练期通常为四年,学生在就业当学徒的同时,每周平均一天时间在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手工艺和学徒训练班学习普通文化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学生培训期满,可担负技术或熟练工人的工作。据统计,1982年,15-19 岁年龄组的学生中,有18%是以全日跟班劳动的学徒训练形式接受职业训练的。
⑤高等教育(或称第三级教育)
澳洲高等教育体系由200 多所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简称TAFE)、45所高级教育学院(简称CAES)和19所大学组成。1984年,17-21 岁年龄组的青少年中,有30%的人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
大学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体制中最古老而又最有声望的机构。大学学术水平较高,既是教学中心,也是科研中心,注重知识与理论的探讨,授予包括学士、硕士、博士在内的各级学位,并开设全日制课程、部分时间制课程及校外学位课程等。澳洲的大学分为大学本部,学院及系三级,如悉尼大学下设有10个学院,其中文学院下设有21个系。70年代后期,大学注册入学的学生人数迅速增长,至1985年,澳洲大学在校生共达17.5万人,其中14%是研究生。近年来,出现了全日制学生减少,而学习部分时间制课程及校外课程学生增多的趋向。
本世纪60年代以前,澳洲效仿英国高等教育双重制,只有大学才具学位授予权。自1964年-1965 年马丁委员会提出扩充高等教育的报告后,澳洲才组建高级教育学院(CAES),它是将原先分散的技术学院、农业学院等合并起来,另附设工业、商业、行政及师范等领域的学位课程。高级教育学院主要从事高级职业训练和技术培训,科研为辅。它所提供的课程包括2 年制文凭课程、3-4 年学位课程,墨尔本皇家技术学院等还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高级教育学院共招生19.6万人,其中半数以上采用部分时间制形式学习。
澳洲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简称TAFE)是招生数最多的高等教育机构。
它主要负责提供免费的各种职业技术训练,只要曾受过10年的基础教育(初中毕业生)即可入学学习,年龄不限,课程及专业灵活多样。1984年,有近100万人在200 多所TAFE学院及其900 多所校学习,全日制学生只占10%,60%学员年龄在21岁以上。TAFE学院还开设手工业和学徒训练班、技能训练班、就业预备训练班、提高班及业余成人教育等培训项目,它们适应广泛的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实际需要,因而深受欢迎。TAFE学院只授予文凭或证书,一般不授予学位。
澳洲大学和CAES的全部经费由联邦政府通过澳洲高等教育委员会(CTEC)拨给,属自治性机构;TAFE学院经费则由州政府负担,有三个州的TAFE学院归州政府部门或委员会管理,而其它州则由州教育部管理。自1974年起,接受高等教育的澳大利亚学生均已免交学费。
⑥师范教育
澳洲政府对各级学校教师资格均有明确的规定:学前及初等教育阶段的教师在高中毕业后受过三年的专门训练,而中学教师则须获得教育文凭。目前,学前教育师资及大部分初等教育师资由高级教育学院开设的三年制师范课程负责培训,而绝大多数中学教师及少数小学教师则由大学中的教育学院负责培训,其学习年限共为四年(三年专业训练及一年教育专业训练或学习四年的教育课程)。部分私立学校教师则由宗教团体开办的几所师范学院培养。大学及 CAES 都提供在职教师进修课程,180 接受进修的教师由政府提供津贴、学费及书籍费,受训后为政府服务一定的年限。
1983年,澳洲共有8.8 万名小学教师,9.2 万名中学教师,师生比分别为1∶20.5和1 ∶13.1. 教育的特点与走向
澳洲教育迄今已有200 多年的发展历程,独特的社会背影、经济状况等蕴育了澳洲教育的特色。概而言之,澳洲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澳洲教育仍带有明显的英国教育制度的痕迹:澳洲在历史上曾长期推行英国教育模式,尽管为适应本国国情,澳洲政府曾对传统的教育体制进行调整,但其基本模式在许多方面仍是效仿英国,如小学推行五岁入学制,中学后期设" 第六学级" ,第三级教育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 高等教育双重制" 等。这一特点是与其历史传统分不开的,几乎所有曾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均带有宗主国教育的某些特征。
②地方分权制使澳洲教育显现多样化的特征:澳洲自殖民地时期便分为六个相对独立的殖民区,建国后,澳洲宪法依然推行地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因而,澳大利亚各州的教育发展水平和状况都不尽一致,具体表现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先后与年限、学制结构、课程设置及州政府教育投资等许多方面。一般而言,作为首都及第一大城市- 悉尼所在地的新南威尔士州,是澳州教育最发达的地区。
目前,澳洲政府正在对其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和调整,以解决所存在的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而与此同时,也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向。首先,在中等教育阶段,进一步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以适应学生的各种不同需要。
澳大利亚中学,特别是在高181中阶段,仍有偏重学术教育的倾向,致使澳洲近年来出现了青年 失业率增高的状况。为此,澳洲政府将继续加强高中教育课程多样化的工作,以使学生在进入第三级教育阶段时有更灵活的选择。目前,澳洲政府主要是增加对学徒训练及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拨款,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其次,在高等教育阶段,着重解决数量发展与质量提高的关系问题。澳洲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峰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各类院校的数量有了很大增长,但进入80年代后,由于经济增长减慢及部分院校入学人数减少,使澳洲政府开始严格控制发展,甚至将部分院校合并,转而注重现有院校的内部拓展,提高办学效率,同时,着重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增加旨在提高高等教育社会适应性和社会经济效益的职业性课程,同时,减少如古典文学与语言等适用性不强的非职业性课程和专业。
此外,随着欧洲,特别是亚洲移民的不断增加,澳洲政府目前也正拟定移民教育方案,以发展多元文化;另一方面,因地广人稀等原因,澳洲政府也正积极采用广播、电视等手段加强农村及边远地区教育的发展。
战后,澳洲从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后进国家,逐步建设成为西方式的现代发达国家,教育在促进澳洲的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的进程中产生积极作用,它将使澳洲沿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继续前进。
2.非洲概况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面积3020万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部面积的20%,仅次于亚洲。人口5.53亿(1985年),约占世界部人口的11.4%。居民主要为黑种人、阿拉伯人,此外还有少数黄种人、欧洲白种人。
居民多数信奉原始宗教、伊斯兰教、少数信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全洲共包括55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北、东、南、西、中非5 个地区。
(1)文化事业
新闻
北非诸国的新闻事业较为发达,撒哈拉以南为世界新闻事业不发达地区之一。
北非 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6 国,居民主要是说阿拉伯语的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新闻事业发展也较早。主要出版阿拉伯文报纸,有的国家也出版英文报或法文报。
1984年埃及、摩洛哥各拥有日报10种以上,苏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各拥有5 种以上,利比亚拥有4 种。
北非是非洲广播电视事业最发达的地区。埃及、突尼斯、苏丹最先开办广播。多数国家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开办电视。6 国的广播电视均由政府经营。埃及的广播电视事业规模最大,是世界各国对外广播中使用非洲民族语言最多的国家。
摩洛哥、苏丹、阿尔及利亚各有广播节目3 ~4 套,主要节目每天广播19~24小时。埃及、突尼斯各办2 套电视节目,每天分别播出23小时和14小时。其余各国各办1 套节目,每天播出5 ~8 小时。6 国共有电视接收机758 万架(1987年),占非洲各国电视接收机总数的50%以上。
6 个国家都拥有各自的国家通讯社。埃及的中东社是本地183 区最有影响、最大的通讯社。
撒哈拉以南 这一地区有40多个独立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曾经遭受长期的殖民统治,经济发展缓慢,部族影响大,语言种类繁多。各国独立后开始发展本国的报纸。特点是:①许多国家的报纸以过去殖民者的文字,即英文、法文、葡萄牙文出版,只在东部有少数斯瓦里语报纸,在西部有少数豪萨语报纸;②居民文盲较多,广播电台的作用大于报纸;③不少国家领导人曾是新闻工作者,重视新闻事业的作用;④缺乏有训练的新闻工作者,器材设备和经费不足。
报业的发展情况可分3 种类型:①没有日报。属于这种类型的,1984年有佛得角、中非共和国、科摩罗、吉布提、毛里塔尼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国家;②有一种日报的,1984年有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加逢、索马里、塞舌尔等20多个国家;③有规模较大的日报,总发行量在5 万份以上的,1984年有加纳、肯尼亚、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安哥拉、科特迪瓦、尼日利亚、留尼汪、坦桑尼亚、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和组织下,利比里亚于1963年出版油印的农村版,上沃尔特(1964年)和马里(1972年)也先后出版此种报纸。有16个国家用本地语文出版农村报。
这一地区只有少数国家在独立前开办广播,多数开办较晚。广播电台主要建立于1950~1960年,电视台开办于1960~1970年。1987年,所有国家都已开办广播,37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电视,其中33个播出了彩色电视节目。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技术暂不发达,绝大多数国家只有1 套全国性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广播节目每天15小时以上,电视节目多在每天5 小时以下。电视接收机普及率较低,有25个国家每百人平均不足184 1 架。这一地区的多数国家更加重视通过广播电视进行教育和对农村广播。
赞比亚、扎伊尔、肯尼亚、乌干达、津巴布韦等国有专门的广播频率播出教育节目。广播电台、电视台多是由政府经营或为国家所有的公共企业。极少数国家有私营商业广播电台和宗教团体经营的广播电台。
本地区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通讯社。除南非的南非报联社为私营外,其余全为国营。扎伊尔除国家通讯社外,另有2 家宗教组织办的私营通讯社。
1979年,非洲统一组织在塞内加尔的达喀尔成立泛非通讯社。
出版
1949年,一些英国出版公司在尼日利亚开设子公司。1964 ~1968年,美国富兰克林图书计划公司制订的技术援助计划,促进了尼日利亚教科书出版业的发展。1977年颁布的《尼日利亚企业发展法》使一些外国出版发行公司成为本国企业。尼日利亚是非洲出版业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162 家出版社。出版社主要集中在拉各斯、伊巴丹。约翰.韦斯特出版公司、奥尼博诺杰出版社、伊巴丹大学出版社。书刊发行渠道是:出版商-书商-读者。全国性行业组织有:尼日利亚出版商协会、尼日利亚书商协会、尼日利亚大学书商协会。政府对国内出版的图书,免征消费税,对进口、出口图书免税。
1970年颁布版权法。尼日利亚是《世界版权公约》成员国。采用国际标准书号,语区号为978.全国性出版物目录是《全国图书目录》。1980年,年度出书552种,期刊35种。主要从英国、美国进口书刊。主要向非洲英语国家出口书刊。
埃及是世界上出版阿拉伯文图书的主要国家。全国拥有300 多家出版社。主要的大型出版社是:知识出版社、新月出版185 社、安格鲁出版社。政府出版机构是埃及图书总社、金字塔报出版社。由埃及图书总社主办的开罗国际图书博览会,是非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图书博览会。1984年,年度出书1277种。
语言文字
阿非罗——亚细亚语系又称闪一含语系分布于北非和西南亚的一个主要语系,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豪萨语和阿姆哈拉等主要语言。使用人口近2 亿。通常分为以下5 个语族:闪语族、埃及——科普特语族、柏柏尔语族、库斯特语族和乍得语族。阿非罗——亚细亚诸语言的一些共同特点:①语音方面:a 都有长、短a 、i 、u6个元音;b.擦音都有3 类:清、浊和喉擦音;c.用声门闭塞与否作为区别性特征;d.辅音与半元音(w 和y)一起使用;e.有3 类辅音:清、浊和" 强势" 辅音,后者等于清辅音加上喉塞音,或等于喉化辅音(包括清、浊),或内爆发音。②词法方面:a.名词和动词的词根由动词派生而来,动词由两个部分构成:辅音构成词根,元音构成内容。
b.绝大多数词根都由3 个辅音构成,两个辅音的词很少。c.加中缀的系统非常发达。即在词根中插进各种成分,构成新义。d.后缀系统较不发达。e.名词、代词至少有3 个格;名词、代词和动词有3 个数一单数、双数和复数。
③语法方面:a.事件的结果用名词的零谓语表示。动词都互相对立的体:完成体对未完成体,一次体对持续体;动词的时、态表达法到现代阶段才发展起来;b.用添加后缀的方法表示代词的所有关系和宾语,给动词加前缀,表示动作者。c.古代阿非罗- 亚细亚诸语言的名词、代词和动词有许多性,现大只有两个性。d.句法方面,修饰结构用得很多。保留上述所有或大部分的阿非罗- 亚细亚诸语言,属于古代阶段;保留不少于2 /3 特点的,属于中古阶段;失去一半以上特点的,则属于现代阶段。除了阿拉伯和186 希伯来书面语言外,所有阿非罗- 亚细亚诸语言都是属于现代阶段的语言。
闪语族 主要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阿拉米语、马耳他语和阿姆哈拉语等。使用人口近1.3 亿。 主要语言特点是:保存有强势塞音t 和q.古代的塞擦音已经消失,代之以咝音s 、s 、z 和齿间音th、th、dh. 阿拉伯语中保留有喉音。原来的6 元音系统也已经发生变化。词没有阳性标记,只有阴性标记。南部闪语族诸语言名词复数的构成,采用所谓的" 中分性复数" ,例如:阿拉伯语kalb(狗)、kiāb (许多狗)。用复杂的中加元音系统和加前、后缀的方法构成新同。闪语族诸语言的典型句法是修饰结构:①支配的名词置于被支配名词之前,前者以简缩的形式出现,后者用所有格;②两个名词并列,名词用复杂格的形式表示,中间用代词连接。阿拉伯语中有不少来自波斯语和突厥词的词语。
埃及——科普特语族 最初的代表是古埃及语,约4 世纪以后为科普特语所取代,后者现仅用于宗教仪式。科普特语采用简化了的象形文字。
柏柏尔语族 分布于北非,主要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其次是尼日尔、马里等国。主要语言有什卢赫语、塔马齐格特语、瑞菲安语和图阿列格语(又称塔马舍克语)。柏柏尔诸语言的使用人口800 万左右,其中摩洛哥有500 万,阿尔及利亚有250 万,其他国家有50万。柏柏尔诸语言彼此极为相似。
语音系统中的元音*a 、*i 、*u 已失去,或简化为■、*ā、*i 、*ū、变成a 、i 、u ,齿音间、边音和塞擦音已失去。除了动词以外,构词采用内部屈折法。名词的复数采用中分性复数。图阿列格语动词有好几种表达法。来自阿拉伯语的借词很多。187 库斯特语族 主要语言包括索马里语、盖拉语、锡达莫语、贝贾语等。分布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地,使用人口1500万左右。库施特诸语言的特点:保留大部分强势辅音,闪语族诸语言中的齿间音在这里变成塞擦音。只有一部分动词利用前缀(动作者标记)变化表示变位,大部分动词采用新的变位系统。有阳性和阴性;重复词干表示复数;代词系统跟闪语族诸语言非常接近。有来自埃塞俄比亚诸语言、阿拉伯语、尼罗——撒哈拉诸语言的许多借词。索马里语采用阿拉伯字母。
乍得语族 分布于撒哈拉以南地区。主要语言包括豪萨语。乍得诸语言的使用人口约3000万,主要的语言特点:都是声调语言,声调有区分词义的功能。跟阿非罗- 亚细亚诸语言的早期阶段相比,乍得诸语言已失去许多音。
大部分动词是助动词后接动词性名词。大多数语言的名词都有性,但没有格。
有来自英语、阿拉伯语、弗拉尼语、东苏丹诸语言的借词。
(2)教育事业
二战后,非洲各国相继独立。民族解放运动为非洲教育的民主化和民族化创立了基本条件。在教育发展战略上存在三种选择:(1)传统教育体制;(2)西方教育体制;(3)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在教育民主化运动和人力资本理论推动下,初步建立国民教育体制。1961年亚的斯亚贝巴会议确立了20年教育目标:实施普及的、免费的和强制的初等教育;使30%的小学毕业生进中等教育阶段学习;使20%的中学毕业生进高等教育阶段学习。1976年拉各斯会议,1982年哈拉雷会议开始检讨教育战略及政策失误:教育资源总短缺,浪费严重及分配上的不合理,教育目标不符合非洲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教188
育性失业,纵向和横向替代性就业等。重新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进行教育改革。
教育行政
非洲国家执行赶超性的教育发展战略,为统一支配全国教育资源,宏观控制国民教育的发展,建立国民教育体制。因此多半采用中央集权教育体制,这也是国有制经济和集权政治的反映。
管理体制模式,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行政机构及同级督导评价机构。中央教育部门设立各种职能部门,负责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和成人教育,地方教育机构在接受上级教育机构的专业领导的同时,又受同级地方政府的管理,主要负责中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
政府与教育部门的关系,尼日利亚实施中央集权为主,地方自治为辅的教育管理体制,政府通过联邦教育部制定教育计划和政策,监督全国教育实施情况,加强教育授权、控制跨度和指挥链。州教育部为联邦教育部在各州的代表机构。州教育委员会代表地方当局助州教育部处理学校教育事务,主管教师任命和教育经费。地方教育委员会负责初等教育,但在计划、政策、课程标准、考试制度、评价、监督、视导等方面由州教育委员会掌握。联邦教育部在不干涉州相对自治权力的情况下,对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和毕业水平具有最高权力,并在各州兴办直属学校,通过遍布全国的视导团监督各州的教育活动。
学制
非洲各国在模仿西方工业国家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适当增添民族性内容,开放各级各类教育,沟通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实施普及义务教育。
由于各国综合国力和发展战略不同,因而在学制体系上表现不同,一般纵向上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层次,横向上分为普通、师范和职业类。
尼日利亚新学制是以6-3-3-4 (5)制为基础,在中学与大学之间,存在各种形式的三年制高等教育。6 年基础教育开设职业课程,后3 年则把一般教育逐步引向适合社会需要的坦桑尼亚教育制度渗透着为社会服务的精神,见下页学制图。小学毕业经过考试,可升入初中或进职业培训中心、师范学校;初中毕业经考试获取毕业证书,或进入高中(专业学校),或就业;高中毕业后学生需参加一年国民服务活动,除女生外,还需2 年工作实践,才有资格报考高等学校,高校毕业生有义务在基层服务若干年。
苏丹新学制(1970年)和乌干达学制的共同特点是纳入社会教育内容,强化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性。
非洲教育经历几十所曲折复杂的发展道路。其中既有成功190 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
教育的特点及走向
特点:
①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各国把教育作为社会总体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视教育为实现社会民主的要素和实现个人充分发展的必要途径,为此制定了教育发展规划和战略,建立起配套的国民教育体制,对教育大力投资,多年来教育支出的年增长率始终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并超出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教育经费由1970年的5 美元增至84年的21美元。
在免费的基础上开展普及义务教育和扫盲教育,还不断进行教育改革,调整教育政策,改善教育结构,促进教育持续稳定地增长。
②教育总体发展规模大,速度快,发挥出一定的效益。由于各国政府重视教育发展,使得1961年计划的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人数指标于1977年达到,但由于人口增长原因,离100 %的普及率尚有差距,但中等和高等教育指标均已超额完成。
扫盲教育成绩显著,坦桑尼亚1981年成功地将文盲率降至15%,与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多次表彰和鼓励。
教育的发展推动了非洲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首先提高了民族文化素质,为传统封闭社会向现代化迈进创造了基本前提;其次是培养出大批各种规格和层次的人力资本,逐步取代外籍员工,既增强国家独立地位和民族自信心,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成功经验:
非洲国家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经验:如普及初等教育与成人扫盲教育相结合;群众扫盲先抓妇女教育。正规教191 育与非正规教育并举互通,坦桑尼亚的" 社区学校" ,塞内加尔的" 狄索" ,象牙海岸将电视教育引入课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贯通,体现为社会服务原则,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等。这些经验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存在问题:
非洲国家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归因为教育战略的失误。在教育民主化运动、人力资本理论和公众需求的推动下,各国均采取赶超性教育发展战略,试图在短期内跨越工业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而且对教育希望过高,以为依靠教育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因此产生教育规模越大越好,教育发展速度越快越好,教育层次越高越好的狂热追求。在这种错误战略的指引下,使非洲教育产生许多失误点:①教育结构失衡,表现为基础教育不稳固;中等教育模式单一;职业技术教育薄弱;高等教育无限膨胀。②教育投资分配不合理。表现为总量不足,分配不当,效益低下。总量不足是受国家财力制约,分配不当表现为重上轻下,益富削贫,高教投资成为最大的教育投资,颠倒了非洲国家教育发展的轻重缓急,从头到尾的免费政策使少数富裕阶层受益。教育投资大部分用于维持学校运转。效益低表现为复盲率高,中小学辍学和留级现象严重,教育性失业。③对西方依赖性强。依照西欧学校模式,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标,在师资、课程、教材、考核评价制度、教学语言等方面倾斜西化,忽视农村教育的工程建设。④在地区、城乡、民族、性别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教育差别。⑤教育管理集权化程度高,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动员社会力量办学。
非洲国家发现了教育存在问题,认识到:教育不是历史变革的推动力,也不是社会解放的唯一手段,而是一切社会变革必不192 可少的工具。在国力许可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制订教育发展策略,进行教育改革,具体措施是①调整教育结构。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等国重点发展农村教育,初等教育农村化是多数农业国家的战略目标,其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立统一的职教管理机构,制订职业教育法规和发展规划,扩建职业学校网络,中等教育多向分流,缩小高校规模,扩大理工科招生数量。②改革教育投资分配政策,开源节流。不少国家取消全免政策,对各级教育征收一定的学费,对贫困学生采取贷款资助办法,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积极争取国际组织的援助,其次是削减高教经费,重点发展初等教育和扫盲教育,积极促进非正规教育体系的发展。③教育非洲化。表现为发展本民族文化教育,扩大民族教学语言的使用范围,积极培养本国师资力量,课程中贯彻反映非洲传统文化的内容,教育培养目标以为本国社会发展服务,这在坦桑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表现突出。④积极开展教育研究,以理论经指导教育实践。各国均成立教研机构,研究课题包括教育发展战略问题,如埃及2000年教育政策和战略研究,阿尔及利亚85-89 年教育发展规划。社会教育问题:初等教育研究,扫盲教育,妇女教育和农村教育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师资培训,民族语教学,课程教材,辍学率,学生成绩归因和评估问题。⑤下放教育管理权限。加强学校的自主权。
3.埃及
(1)文化事业
新闻
埃及是中东地区新闻事业较发达的国家。除反对党的报刊外,新闻出版物的内容大都反映政府观点,或与政府内外政策相吻合。
最高新闻管理机构是由新闻出版界负责人和知名人士组成的最高新闻委员会,主席由埃及政治协商会议主席担任。各报董事长、主编由委员会任命。
广播、电视系统由内阁新闻部直接领导。
该国1985年有报刊90多种,多数用阿拉伯文出版,也有少数英文、法文报纸。大体可分5 大报系:①金字塔报出版社。主要出版《金字塔报》、《金字塔经济学家》和以国际述评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事务》等。②解放出版社。主要出版《共和国报》、《晚报》、法文日报《埃及进步报》以及开罗唯一英文报纸《埃及新闻报》。③今日消息报出版社。 出版《消息报》、《今日消息报》、《最后一点钟》周刊等。④新月出版社。是埃及最早的出版社,建于1892年,主要出版阿拉伯文画报《图画》周刊、妇女杂志《夏娃》周刊、电影杂志《众星》周刊、等。⑤鲁兹.尤素福出版社。主要出版《鲁兹.尤素福》周刊、《早安》周刊等。
埃及各政党都有机关报。执政的民族民主党机关报为《五月报》,新华夫脱党为《华夫脱报》,自由社会主义党为《自由人报》,民族进步统一集团党为《阿哈利报》,社会主义工党为《人民报》,这些都是周报。
广播电视事业均由政府经营。1987年从开罗播出的广播节目共有10套,主要阿拉伯语综合节目(24小时广播)和" 阿拉伯之声" (每天15.5小时),另有古兰经广播(每天20小时)、商业广播、音乐广播等。主要节目使用500 ~1000千瓦发射机广播。国内各地还有8 座地区广播台。开罗广播电台的对外广播在非洲和阿拉伯各国中规模最大,电视节目有2 套,分别开办于1941960、1961年。1977年7 月采用法国SECAM 制式播出彩色电视。2 套节目每天合计约播放22小时。 1983年开办广播电视大学。埃及制作电视娱乐节目较多,是其他阿拉伯国家主要进口来源之一。
中东社是埃及国家通讯社,创立于1956年,原为商办,1960年收归国有。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发稿。中东通讯社出版社每天用英、法文出版《开罗报刊综述》,还出版英、法文的《中东社经济周刊》。
出版
1952年之后,政府把发展出版业作为发展经济的组成部分。1958年后,私营出版社减少,出现了许多国营出版社。埃及是世界上出版阿拉伯文图书的主要国家。全国拥有300 多家出版社。出版社主要集中在开罗。主要的大型出版社是:知识出版社、新月出版社、安格鲁出版社。政府出版机构是:埃及图书总社、金字塔报出版社,它们同时兼营出版、印刷、售书、进口图书业务。埃及没有批发书刊的公司;批量售书,由上述政府出版机构代理。
全国性行业组织有:埃及出版商协会、阿拉伯出版商协会。文化部协调出版业活动。政府对图书免税,对进口图书亦免税。1976年加入《伯尔尼公约》。
采用国际标准书号(ISBN),语区号为977.全国性出版物目录是:《全国图书目录》、《埃及图书在版目录》。每年1 月底至2 月初,由埃及图书总社主办的开罗国际图书博览会,是非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图书博览会。
1984年,年度出书1277种。主要从英国、美国进口书刊,向利比亚、沙特阿拉伯出口书刊。
语言文字
该国通用阿拉伯语,某些地方也用英语和法语。(参看本章第一节文化事业" 语言文字")。
(2)教育事业
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教育有悠久的历史。1952年取得民主革命胜利,推翻了专制王朝后,共和国政府大规模地办学,教育经费逐渐增加。
1962~1963年以后,实行公立学校全面免费。并逐步建立起包括大、中、小学,以及职业学校和师范教育的教育体系。
教育行政
埃及的教育行政是高度集权的。中央设教育部,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除负责制定全国教育政策和学校课程以外,还统筹教育经费,管理教师,供应图书、仪器、设备,主持考试等业务。教育部设若干处,分管各级教育和各种业务。1961年起,另设高等教育部,专管高等教育。全国分为若干区,区设教育处,执行中央制定的政策及教育的命令。
现行学制是1957年制定的,实行三级制。初等学校6 年。中等阶段分作预备学校和中等学校两级,各3 年。其最后2 年,文理分科,并订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在中等阶段,还有职业教育系统,包括工、农、商、家事、艺术等。高等教育一般4 年。各级学校的学生修业期满,都须经过统考,成绩及格,才得毕业和升入高一级学校。初等学校之前,设有1 ~2 年的幼儿园,但基本上是私立的。
儿童6 岁入学。城市入小学率比农村入学率高,但辍学率都很高。学校发展不平衡,有的农村只有4 年制小学。女校尤少。有些地方已实行低年级男女合校,这在阿拉伯国家中是创举。
预备学校是小学到中等学校的过渡,但辍学率亦高。读完预196 备学校经毕业考试及格者可升入中等学校。中等学校实行文理分科。由于理科毕业生出路较好,理科生人数较多,优秀者亦较多。但中等学校毕业生能升入大学者占少数。
职业教育亦分为预备和中等两级,各3 年。预备职业学校毕业生可升入中等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般没有升入大学机会,只有成绩特别优秀者可升入不属于大学系统的高一级学校或某些大学的学院继续学习。
埃及高等学校,最著名的有开罗、亚历山大、艾因沙姆斯、艾斯尤特等大学。1963~1964年开始设置各种专业高等学校,比较注重实用科目。埃及的初等学校师资原由师范专科学校训练,预备学校及中等学校师资则由大学培养。自1981年起,所有初等、中学学校和预备学校的师资,都由大学的教育学院培养。
1980年,全国小学生450 万人,中学生177 万人,大学生45万人,文盲占全国人口的56.5%。(学制图如下)
六、世界当代体育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作为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体育卫生事业则是广义文化事业的两个重要领域,属于特殊的文化。特别是在当代,它们在人类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大众化、国际化、科学化当代体育事业的重要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的经济经历了恢复- 发展- 停滞- 再发展的历史过程,到本世纪6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已经跨入了信息时代,多数不发达国家也开始在竞争中崛起,并朝着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前进。当代科学技术开始经历着一场重大的变革,以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工程、海洋工程、航天工程等群体技术的生产和发展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席卷全球。这一发展趋势正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亦十分明显地波及到了体育领域。促使体育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推动着人类的体育运动实践迅速向前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在这同一时期,人类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体系——体育科学开始形成,并有了长足进步。一198支多学科的体育科研队伍日益壮大,相应的体育科研机构在世界各国应运而生,体育领域内的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得到了深入的探讨。例如在五十年代,人们对体育与运动的区别的广泛探讨,加深了人们对体育与运动本质的认识,促使许多国家对二者在管理上有了明确分工。70年代有学者提出应根据其目的、任务的不同,将体育划分为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三个部分进行专门探讨和研究。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的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体育运动实践和体育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使人类体育步入了当代发展的新阶段。
在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当代社会,体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大众化。
体育是社会需要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新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日新月异的当代科学使人们能够不断地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较短的时间创造巨大的财富。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人们必然要求有更多更高的精神、文化生活,包括体育娱乐活动等。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为人们参加体育锻炼准备了优越的物质条件。有的国家在法律上规定,凡建造居民住宅区必须有一定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企业也增设体育设施,鼓励职工进行体育锻炼。
另一方面,生产和生活中的电气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体力活动越来越少,其结果出现了当代社会的" 文明病" ,如心血管系统疾病、肥胖症等。
在某些生产部门,由于劳动分工愈来愈细,某些工种的劳动极度紧张,形成身体局部的过度负担和疲劳,出现各种" 职业病".对这类疾病最积极的防治办法就是体育锻炼。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物质生活越丰富,体育的普及199程度也就相应地越高。
以巴西为例,巴西的体育活动十分活跃,并经常参加一些洲际和世界性国际比赛,许多体育项目的水平不断提高。比较普及的项目有足球、篮球、排球、田径、帆船、冲浪、游泳等,其中尤以足、篮、排3 大球最为普及,并且水平较高。巴西人酷爱足球,每当有足球比赛,特别是有重大的足球比赛时,人们就象过节日那样,热闹非凡。足球在巴西被称为" 国球".巴西的足球运动历史悠久,水平很高,在世界足坛上素负盛誉。自1930年以来的11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巴西队曾3 次获得冠军(1958、1962、1970年),足球比赛中著名的"4-2-4" 阵型就是巴西队在准备1958年世界足球锦标赛时期创造的。在巴西,人们把从事足球运动视为一种荣誉,少年儿童从7 、8 岁就开始踢球。几千个足球俱乐部遍及全国各地,除具有名望的" 桑托斯" 、" 弗拉明各" 、" 瓜拉尼" 等职业足球队外,许多街道、里弄都有自己的业余代表队。被誉为" 球王" 的巴西著名中锋贝利就是从包鲁市的一个街道足球队里成长起来的。巴西的篮球水平也很高,1959年、1963年曾获世界男篮冠军。 1980年在莫斯科第22届奥运会上,男篮获得了第5 名。排球也是巴西男、女、老、少都喜欢的体育运动,除正规设施之外,在里约热内卢的海滩上,排球网到处都是,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在那儿打球。在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上,巴西男、女排分别获第5 名和第7 名。
同时,巴西的体育设施也是比较完善的。据统计,巴西拥有各类体育场、馆4000多个。这些众多的、先进的体育设施,为群众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使巴西几十年来有条件举办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如1922年的第1届南美洲运动会,1963年第4 届泛美运动会等。在所有体育设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巴西具有现代化水平的足球场。巴西全国拥有300 多个足球场,其中可容观众4.5 万以上的有27个,可容10万人以上的有5 个。
这些体育场共能容纳观众500 多万人。世界上最大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就建立在巴西的第2 大城市里约热内卢。这座椭圆形建筑高32米,周长940 米,正式座位155000个,其中主席台200 个座位,荣誉席87个,加上临时增席可供20多万人观看比赛,场内设备齐全。仅1970年就在这里举行了214 场足球比赛。著名球王贝利常在此踢球,他的第1000个球就是在这里踢进的。
学校体育被视为体育事业的基础。学校体育使青少年身体完美、身心健康发展,学习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养成一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学校体育也是发现、培养和输送竞技人才的基地。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提高了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如增加体育课时等。在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中小学体育课一般每周为3 学时,有的达5 学时。有的国家不仅规定体育为必修课,而且还规定体育不及格不能升学或毕业。日本在1961年制定的《振兴体育法》,主要内容是加强学校体育,从增强青少年的体质着手以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实施以来卓有成效。在美国,中学体育被视为培养奥运会选手和职业选手的初级阶段。前民主德国规定学校体育教师的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发现运动人才。中国从1949年以来,把学校体育当作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战略任务来对待。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也都重视发展学校体育。
作为世界体育强国的美国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在美国中等学校中,校际比赛非常频繁。各校组成代表队,进行各种比赛已成为一种制度。以1976年为例:中学进行的篮球比赛已超过50万场;田径、足球、棒球、垒球比赛达25万人次;游泳与跳水比赛共7 万人次。中学体育运动的普及和组织各类比赛的规模,使之有可能选拔和训练出高水平的运动员。美国的高等院校也重视体育活动,并具备培养训练高水平运动的一切必要条件,使他们能代表美国在国际奥运会上进行比赛。
美国学校的体育设施多,而且技术先进。据不完全统计,管理全国中学生体育运动的全国中学体育联合会拥有2 万多个体育场,1.7 万多个田径综合设施,4000多个游泳池。管理全国大学体育活动的全国大学体育协会拥有2500多个室内篮球场,近千座体育馆,600 多个田径综合设施,600 多个游泳池。各职业队、俱乐部队,都有自己的体育设施。
(2)国际化
竞技运动向国际化和高水平方向发展。国际体育竞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群众,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受到了各国的重视。竞技运动越来越具有国际规模。随着竞技项目的不断增加,参加的国家、地区和人数也越来越多,从而促进了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
从1896年开始的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1 届只有9 个项目,13个国家和地区的285 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到1972年第20届奥运会,增加到25个项目,122 个国家和地区的10028 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员,由最初的12个,发展到现在的149 个。1924年开始的冬季奥运会,第1 届只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到1972年的第11届,发展到3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除奥运会外,还有各大洲的综合运动会,世界大学生、中学生运动会和各个项目的世界锦标赛或世界杯赛,以及名目繁多的大奖赛、邀请赛等。每年举行的国际的、洲际的、地区的运动竞赛有几千次,几乎每天都有令人瞩目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体育竞赛。
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体能的发展,国际体育竞赛的频繁举行,世界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每1 分、1 秒、1 公斤、1 厘米的提高,都包含着众多运动会、教练员的艰苦努力。有不少项目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中间,才出现一个新的世界纪录。到20世纪80年代,许多项目提高到了必须改变计算方法才能计算出新的成绩的这样一种程度。田径、游泳、竞技体操和球类等各项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说明人类的体质、体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运动竞赛的争夺也愈来愈激烈,要取得优胜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世界各国一般都注意建造现代化运动竞赛的设施。可容20万观众的巴西马拉卡纳体育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场。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也都有能容10万观众的现代化体育场。精彩、紧张的运动竞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观赏者,象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比赛,通过卫星转播,有几千万电视观众,有的甚至达到10多亿人。观赏体育竞技已成为最广泛的群众文化生活的内容。
对于竞技运动与训练,在国际体育界特别是运动医学界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运动员要达到世界尖端水平的成绩,进行一般人所难以忍受的高强度的训练,不仅不能增进健康,而且有损人体的健康;在儿童时代开始进行高难度的身体、技能训练,也认为是有碍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还有人反对举行象奥运会那样的国际体育比赛。科学的训练问题是一个极为重大的课题,运动竞技发展到现阶段,没有大运动量的训练和" 超人" 的高难度的训练,要攀登世界运动技术的高峰,是不可能的。一些项目,出成绩的年龄越来越小,需要从儿童、少年时期就开始进行训练。大运动量、高难度训练和儿童早期训练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必须注意训练的科学性。世界上大量的优秀运动员的实践证明,科学的训练,发挥人体的潜在能力,并不影响人体的健康发展。竞技运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发掘和发展人体的潜在能力的方法。
(3)科学化
当代体育科学蓬勃发展。体育被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是20世纪初期就开始了的。但是,探讨它的科学体系,是近些年来的事。体育科学有着广泛的研究范围,它不仅研究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发展,研究发掘人的潜在能力,还研究它所涉及的广泛的社会问题。体育科学涉及哲学和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也涉及医学、心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等自然科学。在与各有关学科的结合和应用的基础上,产生了体育科学这一新兴的学科。
随着人类对体育的需求,运动竞赛的日趋激烈,以及运动技术的高、难、复杂化,促使许多国家把体育科学研究同民族体质的发展,同体育运动实践紧密结合,致力于解决体育运动中许多急待应用和开发的课题,并成立了许多相应的体育科研机构。例如,前苏联的体育科研机构中,不仅有各学科研究室,还有跨学科的研究室;美国除了包含多学科的全国性科研协调机构- - 美国运动医学会外,还建立了奥林匹克训练中心,并拥有一批高水平科学家和现代化设备条件,开展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前联邦德国体育科研所,仅应用学科研究部就包括了运动医学、人体运动学、训练学、体育社会学等7 个学科研究室;法国国立体育运动学院实行教学、训练、科研结合体制,设置有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体育史、体育哲学等近10个学科研究室,以及按课题需要的多学科联合研究组。美国、前苏联、前联邦德国、罗马尼亚、古巴等国家的运动训练中心,同时又是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在科学选材、科学训练、运动营养、运动疲劳消除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体育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制,也成为国际体育科研中引人注目的新领域。
如电子计算机、激光、无线电遥控遥测、空间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的应用等等,以及测力、测速仪器系列化;心电、肌电遥测系列化;人体测量仪器系列化;携带测试仪器的微型、精密化。这些都为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科研工作者认识和掌握各项运动技术的规律,改进提高运动技术,进行训练的最佳化模拟,提供了良好的充分的条件。近年来,国际运动医学界在研究通过体育锻炼防治人类生命的两大威胁——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中国,气功疗法和其他古老的体育疗法对防治某些慢性疾病,包括肿瘤的防治,也有一定的效果。中国和一些国家的气功研究者已经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提出气功属于" 信息疗法" 、" 生物回授疗法" 等论断。美国军医K.库珀,创办了一个研究所,提出一种12分钟跑的测验方法,测定不同人的适宜的运动量。这种方法称为有氧锻炼,已用来训练美国空军人员和宇航员,也运用于一般中老年人的跑步活动。近年来,新生婴儿的游泳已在逐渐开展,科学证明了它对幼儿发育的益处;残废者的体育锻炼活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也有利于他们心理的康复。
体育科学研究的重点及其重要成果,主要还在竞技运动方面。各国往往以奥运会的周期来制订体育科研计划。选材、多年系统训练、高水平训练以及参加竞赛的全部过程,都与科学研究密切结合。世界上优秀运动员能创造出高水平的成绩,总是同教练员、医生、心理学研究人员共同配合工作的结果。美国、前苏联等目前在竞技运动上占优势的国家,都设有国家队的训练基地,这种基地往往也是体育科研中心。法国等国设立运动技术学院以培养优秀选手,利用现代科学的成果以获取最佳的成绩。前联邦德国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研究重点是训练学和运动学。前苏联6 个体育科学研究所重点研究的课题是准备参加奥运会的问题。中国体育科学研究所是多学科性的科研机构,当前着重研究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问题和体育科学中的基础理论,同时研究群众体育中某些方面的课题,在运动训练、运动医学、运动处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在应用现代科学的成果上,最突出的是在电子计算技术、激光、光学、电子学、无线电遥控和空间技术等方面。教练员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包括每天最佳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电子计算机还可以根据某一运动员的各种数据预测出他在未来某一比赛中可能达到的成绩。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第1 次使用激光测量出投掷标枪的距离,这种方法现在已用于跳远、三级跳远等项目。录像机、高速摄影机已用来分析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心率、心电、肌电的遥测,对于了解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掌握适当的运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空间技术在体育上的应用,给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带来了福音。世界各地举行的体育比赛,都能通过通讯卫星转播到全世界。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曾利用人造地球卫星、电脉冲、激光束等科学成果,通过宇宙空间,仅用半秒钟的时间,就把在希腊奥林匹克点燃的" 圣火" 送到了万里之外的蒙特利尔。在场地器材方面,如塑胶全天候跑道、人工草皮、玻璃钢竿、皮质游泳衣等的应用,对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现代科技在体育科学领域的应用,体育科学亦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向。一方面,体育科学各学科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各学科之间及其与其他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越来越频繁,体育科学研究的面越来越宽,研究的问题也越来越深,使体育科学从单一学科研究阶段进入多学科协调配合的综合研究阶段。与此同时,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产生出许多新兴的体育学科。另一方面,系统科学思想深入体育科学领域,再加上现代科学技术(如信息技术、横向工程技术等)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使体育科学研究从分化到综合,有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由此可见:立足于多学科综合研究,在横向的综合中寻求向纵深发展;应用系统科学理论带动体育科学研究,进而指导体育实践;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更新体育科学仪器设备,改进科研手段,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是当代体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重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而体育科学正是研究体育这一复杂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学问。体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运动的人体,而人体在运动中的各种表现,又无一不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大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效应。这样,就决定了体育科学研究必然面对体育实践的复杂性。是当代体育发展中的一种普遍倾向。
近20年来,当代体育的高速发展,使体育中各种问题的复杂性日益突出,并因此而产生了许多尖锐的矛盾,阻障着体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对此,要求体育工作者必须从众多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中去把握复杂体育现象的内外规律,以解决各种矛盾。在这种要求面前,过去常用的那种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即从生理学、心理学或教育学的单一角度出发,研究体育现象的方法,有着十分明显的局限性。例如,生理学中对运动处理现象(如运动的人体)的研究,往往都是在排除心理因素干扰的条件下进行的;而心理学的研究正好相反,即在借助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动来说明心理负荷的效应时,又很难同时考虑生理负荷的影响。由于任何一门体育应用学科(如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只能解决体育研究中的某一局部问题,而对整体问题却束手无策,所以对体育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必须应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1983年底由中国教育部牵头,会同国家体委、卫生部和国家民委共同领导和组织的"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 ,就是一项大型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这项科学研究于1983年至1986年,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2188所大中小学校全面展开,参加测试的体育卫生工作者94人;共测试了28个民族的984872名男女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20项、健康指标9 项,获取原始数据14779341个;在对原始数据作统计学计算的基础上,完成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研论文1361篇。本项科学研究的规模之大,涉及学科之广,测试指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之多,在中国还是首次,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不难看出,对于这类大型而复杂的研究课题,只有多学科的协调配合(包括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学科的专家、学者等),进行" 大兵团作战" 才能奏效。又如,在竞技运动选材这一复杂问题上,过去常用的是以经验为主的定性评价或单一学科的定量评价来确定人选,选材的成功率较低。 70年代以来,部分国家为了提高选材的准确可靠性开始进行综合选材的尝试,中国于1978年也开始研究综合选材问题。综合选材亦称" 科学选材" ,它是由教练员和多学科专家组成综合选材组,并应用遗传学、形态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训练学和预测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测试及预测被选对象未来发展的有效选材方法。这是利用多学科综合研究开发训练系统成功的范例,是体育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具体体现。
体育科学的综合研究,正如其他科学的综合研究一样,不是将各学科的研究成果简单相加,而是运用各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体育实践中的某复杂问题展开深入仔细的研究,获取各种参数,并应用系统的方法对各种数据进行综合运算与评价,以得出较全面的结论。
体育科学的综合研究,可以有力地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渗透、移植和互补,以形成各种新的观点、方法和技术,这对解决体育实践中的各种复杂问题,以及促使体育科学体系内部横向结构的紧密与完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是当今体育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向。
②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体育运动。系统科学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运筹学、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等系统理论和方法的总称。
系统科学是本世纪40年代崛起的一组横断科学,由于它研究的对象不是客观世界中某个别物质的结构及其运动形式,而是许多种物质的结构及其运动形式的共同特性,因而它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十分宽广。尤其在研究那些具有跨学科性质的复杂问题时,系统科学站在以往各门科学未有的高度,从不同侧面揭示出事物的某些共同本质,从而解决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所不能攻克的许多难题。这也是系统科学受到社会各部门普遍重视的重要原因。
自60年代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被引入体育领域后,对当代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首先,系统科学思想和观点在体育科学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为体育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新的科学概念,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传统的体育理论得到了补充,从而扩大了体育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为体育科学的应用和开发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武器,使通过科研解决体育领域内的各种复杂问题成为可能。例如60年代末,前苏联体育工作者以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探索研究使运动训练达到最佳效果的方法和途径。他们设计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训练法——模式训练法,对其短跑运动员鲍尔佐夫进行模式训练,获得了成功,成为应用系统科学理论解决" 实现训练科学化" 这一复杂问题的典范。鲍尔佐夫在1972年奥运会上摘取了男子100 米跑和200 米跑两枚金牌。自此以后,系统科学思想在体育领域内名声大噪,应用系统理论解决体育实践的诸种问题,也逐渐成为体育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其次,由于系统思想和观点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使人们登上了一个更概括的理论高度,把复杂体育现象作为一个整体去加以考察,去研究和认识其纵横结构和动态变化的规律。由此引起了体育科学方法上的一场重大变革,使体育科学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实现综合化有了坚实的基础。
迄今,系统科学已被广泛应用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体育科研、体育决策和体育管理等复杂系统的研究。体育工作者在系统思想、观点的指导下,正在运用定量化的系统技术(方法)处理复杂系统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系统的改造或系统的开发进行更多、更快、更好、更省,实现系统的最佳化、高效化和可靠化。系统科学已成为带动体育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前沿科学。但是,由于系统科学也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本身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因此,随着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进一步应用其思想、理论和方法,带动体育科学研究,指导体育运动实践活动,是当今体育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③不断更新体育科学仪器设备,改进科研手段。体育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制,是当代科学技术在体育科学领域中的延伸和应用,也是体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其目的是为当代体育和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物质方面的保证。体育科学仪器设备,作为改进体育科研手段,搞好科学研究的重要条件,在实现运动训练科学化和体育教学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当代的体育科学研究,是以体育信息的采集为前提,以信息的传输和反馈为纽带,以信息的处理为中心,如此循环往复的。信息是贯穿体育科研始终的第一要素。过去,在体育科学研究中,人们常通过肉眼的观察来采集信息,通过人的经验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于是得出定性的研究结论。现在大量的现代科学技术,如传感技术、通讯技术、声像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促进了体育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制和更新,改进了科学研究的手段,使体育信息的采集量和信息的可信度大大提高,使信息传输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也使信息的加工处理更快、更及时、更精确,从而提高了体育科研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例如,心率遥测仪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机能反应,以及实施的运动负荷的适宜程度;通过电视录像高速摄影,并借助图片分析电脑和录像分析仪,可以帮助教练员以最快速度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 诊断" ,以改进其技术;通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大量而又复杂的信息,并经过综合的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后,可以为决策机构在制定实施方案时提供科学的依据,还可以将各种有效信息储存起来备用。通讯技术,声像技术和传感技术等现代技术应用于体育领域,已成为采集体育信息的科学武器;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体育科研得以从定性分析过渡到定量分析,从而为体育科学进入系统化、信息化、定量化时代奠定了物质基础。
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对体育科学仪器设备的要求无疑会越来越高,现在广泛应用的一些仪器设备已不能满足体育科学研究的需要了。譬如:电视录像技术虽然可以对比赛和训练情况进行客观的记录,但却无法提供定量的直接信息;高速摄影尽管能够提供某些定量信息,但因其过程繁杂,且耗时过多,因而其实用价值受到了限制。这就要求人们及时地引进当代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更新体育科学仪器设备,使体育科研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目前,部分国家已进行了图像测量和光电测量等声像新技术的研究。图像测量技术具有图像显示和参数测量双重特性;光电测量技术也具有对光学图像进行适时处理,即可采集所需定量信息的特性。这两项新技术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为体育科学研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科学手段。另外,由于体育运动的固有特点是" 动" 而不是" 静" ,这就对体育科学仪器方面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附加在运动员身上的测试仪器要求更高,既要求微型化、精密化和系列化,还强调其稳定性。因此,进一步开发和更新体育科学仪器设备,充实科学研究的" 武器库" ,是推动体育科学向纵深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当今体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当代卫生事业:目标宏伟 举步维艰
战后,从全世界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卫生资源明显增加,卫生服务有所加强,人类健康水平显著改善。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间进展程度很不平衡,大多数人所居住的地区及国家(如亚非拉各国),经济及收入仍停留在很低水平上,广大人民生活贫困,卫生水平仍相当低,卫生资源有限且分配利用不当。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居民并未得到应有的卫生服务,许多社会卫生指标仍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2000 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的全球卫生目标虽然宏伟,但要真正被实施,全人类还须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行。以下从五个方面来阐述这一观点:(1)社会经济发展
50年代及60年代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但从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上依然存在着很大差距。1983年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数在1 万美元以上(如美国14090,前联邦德国11420 ,澳大利亚10780 ,法国10390 ,日本10100),而不少发展中国家还不到1000美元,如印度260 ,印尼560 ,埃及700 ,尼日利亚760 ,埃塞俄比亚、扎伊尔等低收入国家的人均产值在200 美元以下。
据世界银行估计,世界上有8 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之中,有12亿人(占世界人口的25%)生活在亚洲的低收入国家中,人均收入不到150 美元,另外9 亿人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中,人均收入为750 美元。在低收入国家中,87%人口居住在农村,成人中77%是文盲,48%儿童未上小学,75%人口无安全饮用水。在中等收入国家中,57%人口居住在农村,37%成年人是文盲,3 %儿童未上小学,48%人口无安全饮用水。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近20多年来成年人文盲率在下降,儿童入学率在增加,70年代前半期,学龄前教育学生每年增加6.1 %,小学入学率每年增加2 %,中学入学率每年增加3.9 %,高等学校入学率每年增加5.4 %。但在不同地区及国家间差别仍很大,低收入国家近半数儿童未上小学;多数高收入国家已普及教育,而低收入国家仍有近80%的成年人未受过教育。世界上有8 亿文盲,其中60%是妇女。高等教育入学率,高收入国家稳定在20%左右,而低收入国家仅0.6 %。
经济文化与居民健康间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115 个国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期望寿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 这种相关关系不仅适用于国家之间,也适用于国家内部。在巴西,低收入人群的期望寿命是49.9岁,而高收入人群为62.0岁。美国的研究表明,低收入家庭的成员比高收入家庭的成员,致残性疾病的患病率高,因病长期或短期丧失劳动力的人多。婴儿死亡率随母亲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下降,印度喀拉拉邦的一项研究表明,营养不良与家庭收入及家庭主妇的教育程度有关,低收入家庭中营养不良者占94%,而高收入家庭为26%,主妇为文盲的家庭中营养不良者占94%,而中学毕业主妇的家庭中营养不良者仅9 %。
(2)人口状况
卫生服务的对象是人群,分析人口的数量、分布、结构及其变动对正确制订卫生政策,组织卫生服务有重要意义。
近30多年来,世界人口将近增加了1 倍,1950年全世界人口25.1亿,1960年29.9亿,1970年36.1亿,1980年44.2亿,1985年47.6亿。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国家采取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世界人口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世界人口增长率,1950~1960年为1.9 %,1960~1970年为1.9 %,1970~1980年为1.8 %,1980~1985年为1.7 %。由于人口基数的增加,增长率的减缓并不意味着人口增长数的减少,按人口增长率计算,世界人口增长数1980年为7500万,而1985年为8237万。按世界人口资料表所公布的人口增长率估计,1985年全世界净增加了8237万人,即每天增加22.6万人,每小时增加9402人,每分钟增加157 人。世界人口增加过快仍然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社会卫生问题,因为人口迅速增加,常导致生活贫困、受教育少及营养不足人群的增加,而这些人一般是健康水平较差,需要更多卫生服务的人。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影响,人口有所下降。但在战后,由于死亡率降低,又加速了自然增长。菲律宾、巴基斯坦、阿富汗、孟加拉等国平均人口年增长率都在2.6 %以上(1970~1979年)。西南亚的一些国家如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和科威特,从20年代起就开始采取了降低死亡率的措施,再加之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触及这些国家,故战后死亡率降到7 ~10‰,又由于出生率较高(30~40‰),因而自然增长率上升较快。 1950~1970年,土耳其人口增加一半,伊朗和伊拉克增加0.7 倍,而黎巴嫩和叙利亚几乎翻了一番。科威特由于邻国工人大批涌入石油工业企业,人口增加了2 倍以上。据世界银行最近估计,世界有近8 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之中,其中以南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绝对贫困人数最多(虽然南撒哈拉非洲的绝对贫困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最大,但因非洲人烟稀少,故贫民绝对数较少),亚洲约有1 /3 ~1 /2 的人口(尤其是儿童)严重营养不良。
各地区及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有很大差别,198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1.7%,而发展中国家为2.0 %,工业发达国家仅0.6 %。分地区看,非洲2.9 %,亚洲1.8 %,拉丁美洲2.3 %,北美洲0.7 %,欧洲0.3 %,大洋洲1.2 %。在70年代,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为19‰,而拉丁美洲国家1965~1977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27‰。这意味着在30~35年内,人口增加1 倍。亚非拉地区人口增长率较高的结果,必将影响世界人口的地区分布。
1950年世界人口的地区分布是亚洲占54.7%,非洲占8.8 %,拉丁美洲占6.5%,北美洲占6.6 %,欧洲(包括前苏联)占23.0%,大洋洲占0.5 %,亚非拉地区人口增长的结果,世界人口中亚非拉地区人口比例加大,而欧美人口比例相对缩小,预计这种趋势将进一步发展,到2000年时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81%)将生活在经济、文化、卫生条件比较差的亚非拉地区,而欧美地区的人口比例将相对减少。
非洲有55个国家和地区。据1983年统计总人口有5.14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9人,居世界第三。其人口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在尼罗河中下游河谷西北非沿海、几内亚湾北部沿岸、东非高原和沿海地区人口比较密集,其中尼罗河下游两岸平均每平方公里有800 以上人口,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而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1 人,是世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
近30多年来,世界人口的城镇化过程加快。世界人口中城镇人口所占比例,1950年为28.6%,1980年为39%,1985年为41%,预计2000年将达到49%。发达地区及发展中地区的人口城镇化程度明显增多,亚非各国人口中城镇人口占37~38%,欧洲为79%,北美洲达87%。
世界人口的性别比例比较稳定,在发达国家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在发展中国家则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在年龄结构方面,近30年来发展中国家中儿童人口比例大多数国家有所增加,近年来有的国家由于出生率下降而有所减少,老年人口比例有所上升;在发达国家中由于长期较低出生率及死亡率的原因,儿童人口比例显著下降,而老人比例加速上升。1985年发展中国家人口中0 ~14岁者占39%,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仅占4 %,在发达国家人口中儿童及老人所占比例分别为23%及12%,不少欧洲国家人口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已达15%左右,如瑞典16.3%(1980年),奥地利15.5%(1980年),前联邦德国15.4%(1981年),英国15.1%(1980年),挪威14.8%(1980年)。
1985年世界人口中,妇女有24.12 亿人,占49.8%,其中15~49岁育龄妇女11.93 亿人,占总人口的24.6%。育龄妇女及0 ~14岁儿童人口共28.89 亿人,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9.6%,表明做好妇幼卫生工作具有很大重要性。
(3)社会卫生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人类的生活劳动条件有所改善,但是在不同地区及国家之间,在同一个国家的城乡之间,不同阶层之间差别仍很大。
营养不良是一个世界性社会卫生问题,尽管在不同地区及国家表现形式不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银行估计,世界上有5 ~10亿人口(大多数在发展中国家)得不到足够的粮食,在高收入国家(欧洲、北美、日本及大洋洲各国)的11亿人口中,人口增长率很低(0.7 %)而粮食生产水平高,由于饮食过度造成的某些营养不良(如肥胖病)是营养不良的普遍形式。在亚非拉各个中等收入国家(除中国以外)的8 亿人口中,人口增长率虽高(2.8 %),但经济发展速度也快,粮食增产多,也有相当一部分(高薪阶层)人口,患饮食过度性营养不良。在亚洲及非洲的贫穷国家中(有12亿人口,人均产值在200 美元以下),估计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人口严重营养不良,特别是儿童。在中国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中等偏下,但明显的营养不良并不多见。
环境卫生状况也类似,总的看来人类的生活环境条件有所改善,但各地区很不平衡。在发展中国家,主要问题是基本的环境卫生设施不足,而在较发达的国家中,突出的问题是与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关的环境公害、工业污染、交通问题、噪音、空气及水质下降等。在基本卫生设施方面,农村比城市差。
据世界卫生组织1975年调查资料,城市居民中77%能用到自来水,75%能享受到合理的卫生设备,而在农村则只有22%居民能得到充分的给水,15%得到满意的卫生服务。70年代初期关于居住条件的调查资料表明,城市中75%住房有电气设备,而在农村地区仅25%住房配有电气设备(有的国家只有5 %)。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及化学物质利用的增加,环境(包括空气、水源、土壤及食物)污染程度日益严重,人类生活的环境正在进一步恶化。
(4)卫生行为
与人类健康有关的行为因素,包括吸烟、酗酒、吸毒、生活紧张及不正当的性行为等,对健康的关系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吸烟是使人们健康下降及过早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大多数欧洲国家,成年男子吸烟率在50%以上,成年妇女吸烟在10~50%。在亚非美及大洋洲各国,成年男子吸烟率大多数在40%以上,有的国家(日本、菲律宾、南非)
高达70%,但妇女吸烟率很低,很少超过30%。尽管吸烟(包括被动吸烟)
对人们健康(包括下一代)的影响已为许多调查所证实,但烟草的种植、加工和消费却有增无减,发展中国家的烟草生产比发达国家增长得还要快,世界上10个生产烟草最多的国家中,有6 个(巴西、中国、印度、印尼、南朝鲜及土耳其)为发展中国家。研究吸烟对健康的关系及控制吸烟问题,已经成为当代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中的重要课题。
饮酒过度,不仅对个人健康,对于家庭和整个社会均有影响。酒精消耗量与肝硬化患病率及死亡率呈正相关,但是,几乎所有国家的酒精消耗量都在增加,不少欧洲国家的人均纯酒精消耗量在10L 以上(如法国16.8L ,意大利13.6L ,奥地利12.4L ,葡萄牙11.7L ,西班牙11.4L ,前联邦德国11.0L ,瑞士10.8L)。
精神作用药物的滥用在全世界都在增加,在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地区的某些国家,鸦片成瘾是个严重而长期的问题,城市青年中海洛因吸毒率在逐年上升。
世界各地青年有更多更早地进行性行为的趋势,青年中的性病,特别是淋病发病率显著上升,未婚少女怀孕者逐年增加,某些拉美国家的调查表明,20岁以下女青年已生第一胎者占50%,已生第二胎者占25%,已生第三胎者占10%。在发展中国家,孕产期并发症已成为15~19岁女青年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5)居民健康状况
近3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及社会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类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出生率及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及儿童死亡率的明显下降,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等方面。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50年代及60年代出生率很高,不少国家出生率在40‰以上,采取计划生育政策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70年代以来已逐步下降到30‰左右。发达国家的出生率本来就不高,近30年来又缓慢下降。 1985年发达国家出生率平均为15‰,发展中国家平均为31‰。
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近几十年来显著下降,1985年平均死亡率为11‰,婴儿死亡率81‰,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而有所上升,但婴儿死亡率已降到10‰以下的低水平,1985年平均死亡率9 ‰,婴儿死亡率18‰。
近30多年来,世界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明显延长,不少发展中国家居民在50年代初期的出生时期望寿命仅40岁左右,在70年代末及80年代初期已延长到50~60岁,1985年发展中国家居民平均的出生时期望寿命已达58岁。欧美发达国家居民出生时期望寿命,50年代初期均已超过60岁,1980年前后大部分国家人口的出生时期望寿命超过70岁,女性已达77~79岁,1985年发达国家居民的出生时期望寿命已达73岁。
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变及地区差别也反映在主要死亡原因上。总的看来,传染病、寄主虫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明显下降,肿瘤、心血管病及意外死亡已成为人类的三大主要死亡原因。地区及国家间主要死亡原因的差别也很大,像营养不良、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等,在发达国家已经大部分被消灭或控制,但在不发达地区及国家中仍是主要疾病及死亡原因。
在发达国家中,心血管病是男性的首要死因,在很多发达国家中因心血管病死亡者约占死亡总人数的一半。在某些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心血管病死亡率明显上升,心血管病防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传染病和营养性疾病防治措施的加强,癌症死亡率及其在死因中的百分比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及卫生系统的一个沉重负担。70年代中期,全世界死于癌症者,每年估计500 万人,约占死亡总数的10%。
据70年代中期58个国家的统计资料,意外事故的死亡率为64/10万,占死亡总数的5 ~10%。在发达国家,事故死亡是继心血管病及癌症之后的第三位主要死亡原因,在1 ~44岁人口中则是第一位死亡原因。
作为孕产妇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低体重儿比例在发达国家占4 ~11%。
以上资料表明,当前世界上不同地区及国家居民的健康状况仍有很大差别,发展中国家居民健康状况远低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卫生资源有限,卫生服务远不能满足群众的卫生需求,按人口平均的卫生经费及卫生人员数则存在巨大的国际差别。所以,贯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 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的全球战略,举步维艰,还须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行。而其中,加强基层卫生保健看来是保护提高人类健康的一项正确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