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地狱与天堂




  一个腰挂佩刀的士兵一进门就问:"你们谁能回答我,世间真的有天堂地狱吗?"契止喝问道:"你是干什么的?"士兵回答说:"我是一名英勇事战的士兵。"契止问,"什么样的将士才能使你英勇善战?看你那样子好象一名醉汉!"士兵气愤地拍了一下自己的佩刀。契止继续说:"噢,你有一把刀,可惜刀口太钝了,砍不下我的脑袋。"士兵"嗖!"的一声拔出了佩刁。契止不慌不忙地说:"地狱之门由此打开!"

  士兵一听这话,拔刀的手立即停住不动了。他觉得契止很有道力,便迅速收回佩刀,向契止鞠了一躬。契止不紧不慢地说:"天堂之门由此敞干!"

  长汀子没有正面回答性空长老的问题,而是说:"我听说,从前有三个人同喝一口井里的水,其中一个人用金杯盛着喝,另一个人用泥碗盛着喝,存三个人用手捧着喝。用金杯的人觉得自己高贵,用泥碗的人觉得自己低民,用手捧水喝的人痛痛快快地说了一句'好甜好甜的水啊!'我是个用手摹水喝的人,从来不在呼别人如何,如何。"

  长汀子的一番话,让性空长老对他不得不刮目相看,并立即答应收他白徒。剃度、受戒之后,赐法号为"契止",契便是契约,止就是到此为止。羞个法号的意思是,我们之间不过是一种契约性的师徒关系而已,后来的事苫凭你自己的造化了。性空给了他一套僧衣,就算是岳林寺里的一员了。性苫长老见契止识文断字,便让他到藏经阁去负责管理、修复、抄写佛经。这页差事,无论在任何一座寺庙里都是求之不得的一等差事。

  让性空长老始料不及的是,契止仅仅干了半年便将寺内所藏佛经统统了个遍。看完所有的佛经之后,契止便不想再在藏经阁里呆了。"这是为什么?"性空长老不解地问。

  契止说:"因为我已经大彻大悟了。"

  "大彻大悟,仅仅半年时间,你能悟到什么呢?"

  "尼姑原来是女人做的。"契止非常认真地回答道,"和尚原来是男人做的。"

  "看你都胡说了些什么?"性空长老莫明其妙地说,"好,好,你还'悟'到了些什么,统统说给为师听听,也好让为师长长见识。"

  契止说:"我还悟到了:三乘教法的十二部类经典,都是擦拭污浊的故纸;祖师也只不过是个老和尚,同样是人生父母养的。有人说:佛是至极真理,必须经过无数劫的修行,功德圆满后方才成道。如果说佛是至极真理,为什么他80岁时会在双林树间侧卧着死去了呢?很明显,佛和我们一样也是有生有死的人。你如果有所求,都是苦事,你想求佛,就被佛抓住;你想求祖,就被祖摄去。不如无事,不如什么也不求,如果一定要求,也只应该求自己。"

  "好了,好了。你什么也不要再说了。"性空打断契止的话说,"你还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为师,你究竟想干什么吧。"

  契止说:"我想到斋堂去干些挑水、劈柴、做饭之类的实实在在的活,总比师兄、师弟们一天到晚打坐、诵经、悟道、参禅更实际......"

  "山崩地裂有人见,像你这样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徒弟,却是没人见过。"性空长老说,"既然你已经拿定了主意,那就按你自己的意思去当'火头僧'吧。"

  契止说了声:"多谢师傅。"便高高兴兴地到厨房干活去了。岳林寺是个大庙,每天吃饭的和尚不少于二百人,契止每天挑水、洗菜、淘米、烧火地忙得团团转,仍然是笑眯眯,乐哈哈的像捡了个金元宝似的。

  庙里的柴火都是施主们主动送来的稻草、黄豆禾、绿豆禾、玉米秆、花生禾等等。契止每餐烧火时总是特别留意,只要发现柴草上有一粒粮食就要把它摘下来,去掉谷壳、豆夹后放进他从家里带来的那个大布袋。其他"火头僧"用过的洗米水、洗锅水,契止也不随便倒掉,总要设法将其中的米粒、饭粒捞起来洗净晒干,装进大布袋,至于因不小心烧糊了而没人肯吃的锅巴,契止更是如获至宝地将它们晒干收藏起来。

  潮涨潮落是一天,叶青叶黄是一年。一转眼契止在斋堂里已经干了两年,他收集的那些杂七杂八的粮食,究竟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

  这一年腊月初八,岳林寺所有的和尚都在大殿里做道场,光是来做佛事的香客就有一百多。那天管钱粮的和尚也上大殿念经去了,一时糊里糊涂地竞忘了开仓取粮食。契止左等右等也不见大和尚送粮食来。若是平常只要去把管钱粮的和尚喊来就可以了,可是今天不行,因为做这种大型道场是不允许任何人随意出入的。若有违犯轻者要打三百禅杖,重则敲断双腿。

  眼看时辰不早了,如果再不开始做饭,就要耽误几百人的开饭时间,这在大寺庙内也是一大忌讳啊。

  "怎么办呢?"急得团团转的契止,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大布袋:"把我这两年来积攒起来的粮食倒进锅里一煮,不是可以解决今天这个燃眉之急么?""笃、笃、笃"开饭的云板敲响了。二百多和尚,一百多香客全都列队,按先后次序进入斋堂。他们一边走一边想:今天是佛祖得道之日,想必可以吃到一顿丰盛的素斋吧?

  可是,走进斋堂一看,立即犯了嘀咕:"这是什么东西呀?粥不像粥,饭不像饭,菜不像菜。你说它难看吧,闻起来倒是很香的。"和尚、香客们全都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吃了起来。这不吃不知道,一吃才发现既开胃又上口,既香又甜,既糊又脆,那味道好得让你说不出来。香客们更是添了一碗又一碗,一边添还一边念道:"这是什么斋饭啊,真是太好吃了。"几个嘴馋的和尚硬是恨不得将洗锅水也喝下去。

  性空长老也觉得蹊跷,便问契止:"你今天弄的这叫什么素斋呀?"

  契止把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这么一说。性空长老听后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惜时得时,惜食得食,契止平常勤积五谷闲粮。关键时刻解寺内燃眉之急,真是功德无量啊!"

  在场的和尚见契止这顿饭,既为管钱粮的大和尚纠正了一次难以让人谅解的错误,又让僧侣香客们吃得高兴,还让主持方丈十分满意,便建议将这种由五谷杂粮煮成的粥不像粥饭不像饭的东西叫做"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这个名字不错!"在场的香客们也都高兴地附和着。契止却不冷不热地冒出一句来:"叫这个名字不合适!"

  性空长老知道契止的脾气古怪,如果让他继续说下去,很可能会冒出一些令人难堪的话来,便出面打了个圆场道:"出家人心如止水,不必起那种喜庆的名字。今天是腊月初八,就叫它'腊八粥'吧。"

  主持方丈一语定乾坤"腊八粥"便成了这种食品的正式名称。从那以后,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平时共同珍惜粮食,把五谷杂粮收集起来,到腊月初八那天煮"腊八粥"吃。与此同时,"腊八粥"的做法也传到了老百姓的家里,经久成习,积习成俗吃"腊八粥"的风俗就这样一代一代地流传至今。

  在局外人看来,煮"腊八粥",吃"腊八粥"的事儿就算过去了。但性空长老却不这么认为,他首先把管钱粮的监寺僧找来,批评了一顿,并警告说:若再发生忘记开仓取粮之事,将惟你是问训完监寺后,又让人把契止叫来,一进门就质问道:契止,我来问你,'皆大欢喜'的名称不是蛮不错么,你凭什么说它不合适?

  "什么也不凭,就凭我自己的感觉。什么皆大欢喜?首先我契止就不欢喜!"契止说,"偌大一座寺庙,除主持之外还有东序六知事,西序六头首。告香上堂时站在主持东侧,称'东序'的六知事有:都寺、监寺、维那、副寺、典座、直岁;站在主持西侧,称'西序'的六头首有:首座、书记、知藏、知客、知浴、知殿。举行法式时,主持居中,六知事居左,六头首居右,像朝中两班文武似的,何等威风?"

  性空说:"为师让你进藏经阁不就是想培养你当书记或知藏么,"可是你......"

  "弟子并不反对,也不羡慕他们像文武百官上朝似的,抖威风。"契止说,"我要说的是,在抖威风之前或当中,他们居然没有一个人想到自己应该为别人,或者说是为香客,为弟子们做点什么。我真不知道,他们一天到晚都挂在嘴边的'慈悲为怀'四个字,有没有往心里去。"

  性空长老没想到契止想得比他这位主持还深远,听后不由得一愣。为了缓和气氛性空长老笑了笑说:"这不正好让你两年来的'积蓄'派上了用场么?"

  "你以为我花费两年多心血,是为了图个皆大欢喜?我才不做那种出大力讨小好的事呢。"契止没好气地说,"弟子是存粮备荒,积谷济贫,却于这五谷丰登之际,让我们这些并不贫穷者打了一顿牙祭,弟子能欢喜得起来么?"

  "哎!"性空长老长叹一声道,"契止啊,出家人理应万念皆空,你怎么能像个俗人似的,想得那么多,想得那么细呢?"

  契止说:"师傅此言差矣。弟子以为:万念皆可空,惟善念不能空。""善念不也是'万念'之一么。"性空长老说,"禅宗从五祖弘忍开始,教人念诵以明心见性为主旨的(淦刚经》,其中又以'善护念'三字为重点。由于念从心头起,因此,所谓万念皆空,便是(淦刚壅勘里所说的'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也就是所谓'无所往而生其心'契止说:"师傅你说的那些理念太深奥,一般人听不明白。弟子的理解就是,佛门把人的心理活动,不管它是痛苦、快感、饱暖、饥寒等感觉的,还是烦闷、苦恼等知觉的,统绞口氓做_念晨煎一个惫奘过去了甑、畎嫩过去心,也就是前念。后一个念头来了的,便叫做现在心,也就是当前的一念。还没有来的,便是未来心,也就是后念,可是它还没有来,不去管它。"性空长老说:"不过,你不要忘记,当你觉得后一个念还没有来的时候,这个正是现在当前的一念了,而且才觉到是现在,立即便已成为过去。""不错。'万念皆空'便是当前念的过去心过去了,后念的未来心还没有生起的一刹那之间,当前的心境就会呈现一片空白。"契止说,"但这空白不是昏迷或晕厥,而是清清楚楚,灵灵明明的一段空灵。"

  性空长老接过话头说:"如果真的达到了这种境界,你就会觉得自己所有的意识思维,不管它是感觉的或是知觉的,都如浮光流影,像雁过长空,风来水面,无踪迹可得,才知平生所思所为,都是一片浮尘光影,根本无法把捉,无根可依。这就是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和'无所往而生其心'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万念皆空'时的心理状态。这里的'万念皆空'无疑也包括你所说的善念对吧?"

  "如果真像师傅所理解的那样,就没有必要说什么'出家之人慈悲为怀'之类的话了。"契止说。

  "你的意思是这'慈悲为怀'便是善念?"

  "难道不是么?"契止反问道,"什么是怀?不就是胸怀、襟怀么?包括襟怀坦白在内,不都与'心'有关么,与若不然'怀念'一词便没有任何依据了。"

  性空长老几乎被这位不肖弟子问得哑口无言。只见他将话锋一转道:"为师的意思是'慈悲'并不等于善念;就算慈悲既是善念,那慈悲为怀,也不等于是'万念皆可空,惟善念不能空'啊。"

  "弟子记得(伍灯会歹动卷六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从前有位老太婆,建了一座茅庵,并在其中供养一位和尚修行二十年,常令一名二八佳人送饭服侍。最后老太婆想试和尚的修行功夫究竟怎样。一天,她让那个女子搂着和尚问:'就在这个时候,觉得如何?'和尚说如'枯木靠着冷石头,三冬季节无暖气!'

  "那女子回来把和尚的话如实相告后,老太婆气愤地说:'这和尚是个死守佛教戒律的俗汉。我白白地养活了他二十年时光,你也白白地为他送了那么长时间的饭菜,他心如枯木,对别人的需要理也不理,对你的情况问也不问。他虽不必表示热情,但至少也得表示同情。而他却没有半点禅宗应机接物的活泼的悟心。'

  "不久,老太婆便将那和尚赶走,放火将茅庵烧了。"契止说,"弟子觉得,这个和尚的错就错在,在'万念皆空'时,连善念也没留下。"

  性空长老听契止讲完这个故事,似乎突然发现这位徒弟的脑袋里,装的净是些与众不同的古怪念头。而这一切又都是从他两年前所'悟到'的尼姑原来是女人做的,和尚原来是男人做的,祖师也是个老和尚,佛祖和我们一样也是有生有死的人......等观念中演变而来的。

  其实,性空长老并非对于契止所说的观念一无所知,在他读过的佛经中,比那更出格的怪论都有。如(伍灯会元·卷七》的"呵佛骂祖"论便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禅宗先辈与其他教派的看法不同,在我们这里,既没有祖师,也没有佛圣。达摩是老臊胡,释迦老头子是干屎橛,文殊、普贤是挑粪汉,等觉、妙觉只是破除执见的凡夫,菩提智能、涅粲境界是系驴的木桩,十二部类佛经是鬼神簿,是擦拭疮疣的废纸,四类果位、三类贤者、初学佛者以及十地圣者则是守古坟的一群鬼魂,自身难保。"但,一般佛门弟子读后都放在自己心里,不像契止那样将他讲出来。

  自从《少林寺内什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发生,并留下了那旬"酒肉穿肠过,佛在腹中留"的名言后,习武的和尚吃肉喝酒便成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儿。但这样的事只能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我不说,谁也不知。契止一个人负担起全寺几百号和尚、香客的斋饭后,出于补充营养的需要,经常吃肉、喝酒。性空长老也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别的和尚有反映,性空都以"空口无凭",查无实据为由,为其挡了回去。

  不知为什么,契止像是生怕别人抓不到凭据似的,居然在山门外的围墙上题诗一首。当那些看不惯契止和尚言行的和尚拿着那首:

  "酒肉穿肠过,佛在腹中坐;白日放歌须纵酒,醉后白杨树下卧。"的诗文来找性空长老时,作为全寺首领的性空便不得不当着全寺僧侣的面,批评契止几句。

  最后,性空长老说:"念其初犯,暂不责罚,如若再犯定不轻饶!"

  像这样的事儿,只要契止静静地听着,便什么事儿也不会发生。不知为什么,性空话音刚落,平常并不好冲动的契止,突然站起来说:"请问性空长老,天下何物最大?"

  性空说:"当然是道理最大。"

  契止又问:"这是不是说,无论什么人,官居何职都必须讲道理,服道理?"

  "那是没有疑问的事儿。"性空长老说。

  契止说:"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自从少林寺内传出酒肉穿肠过,佛在腹中留的名言之后,习武的和尚已经被默许可以吃肉、喝酒了,却又不敢公开呢?契止我负担着几百号僧侣、香客的斋饭,一天到晚累死累活的,不吃点肉、喝点酒能行么?"

  "契止,你也太放肆了!"性空长老打断契止的话说,"听你这话的意思,你破坏了斋戒还破得有理了。"

  "弟子当然有理嘛!弟子是修佛之人,而修佛之人是最讲道理的。其所以如此,是由于佛就是觉悟。'成佛'就是成为有觉悟的人。"契止说,"为什么《什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发生后,会留下'酒肉穿肠过,佛在腹中留'的名言?为什么从那以后习武的僧侣吃肉、喝酒便成了公开的秘密?是因为佛门弟子从那以后已经觉悟到,非如此便难以习武。正如禅宗由'渐悟'到'顿悟'同样是一种觉悟的道理一样。'渐悟'便是修行时必须经历十个阶才能成正果。而'顿悟',则免去了那些烦琐的步骤,一下子便'觉悟'了,恰似一步登天。"

  性空说:"渐悟与顿悟之间的关系,同守戒与破戒之间关系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觉悟得迟早、快慢的问题,后者却关系到是否杀生。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

  "事情虽然有本质上的区别,道理上却有相通之处。例如同样是吃肉,俗人端起碗来就吃,僧人却要先念完《超生经》再吃。"契止说,"吃鸡的时候念:'鸡呀鸡呀,你莫怪,你是凡间一碗菜......'吃蛋的时候就念:'混沌乾坤一壳包,也无皮骨也无毛。老僧送尔西天去,免在人间挨一刀。'能够念稻疆生垒酚便是僧人的一种觉悟。有了这种自我觉悟,便具备了不到万不得已便不会去破斋戒的自觉......"

  性空不知道契止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一套套理论,他却清楚地知道要想说服或者是压服这个弟子是不可能的。为了避免僵局,性空接过契止的话头说:"契止,这里不是探讨佛理的去处,如果,你有意深探佛理,可以在下晚课后到方丈室去。至于对你的处罚,还是适才为师那句话:......暂不责罚......

  性空虽然说的是一句借梯子下楼的话,但回到方丈室之后却也做了一些准备,他担心契止真的会去,更担心契止会离他而去。经过几次交锋之后他发现契止不仅是位干才,而且是个"辩才",若是培养得法,将来肯定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岳林寺最理想的继任主持。

  不过,性空也清楚地意识到,能不能留住契止,即将发生的这一次交锋非常重要。从前几次的交锋中,性空长老发现契止比较实际,因此对现实的、当今的东西考虑比较多。为了能够多几分胜出的把握,他决定尽可能地不谈现实,不谈当今,不谈凡间......只谈过去、未来和天庭。考虑再三后,他决定与契止谈佛教中的未来佛--弥勒佛所在的极乐世界,也就是佛教徒们所说的兜率天。

  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意思是"慈氏"。他出生在天竺国劫波利村大婆罗门家庭,属第一等贵族,十分高贵。慈氏是他的姓,名叫无能胜。弥勒皈依佛门后,成了如来佛的弟子,侍立于一旁听法。如来佛见他由此多修慈心,多入慈定,且修慈最胜,故赐姓慈氏,赐法号弥勒,并授记他将来继承自己的佛位为未来佛。用世俗的话说,也就是如来佛祖的法定接班人。

  弥勒修炼成道后,离开人世,升到兜率天,享受种种妙乐之事。佛教认为一切"有情众生",都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内生死轮回。只有达到"涅椠"境界而成佛,才能超脱三界,升人生死不灭的极乐世界,也就是兜率天。

  兜率天是弥勒佛的乐园。兜率天是梵文tusifa的音译,意译为"妙足"、"知足"。这里的一昼夜,相当于人间的四百年。兜率天有内外两院,外院是诸神的公园、游乐场,内院是弥勒佛寄居于欲界的净土。按佛经的说法,这片欲界"净土"是"补处菩萨住处"。"补处者,前佛即灭,而此菩萨ep$1,其处,故云补处。"用俗人的话说,就是后补佛修养院。

  这个被俗人视为"后补佛修养院"的"兜率净土"奇妙无比,上面有五百亿宝宫,还有五百亿诸天宝女,执百亿宝天数璎璐,出妙音乐。诸女执众乐器,竟起歌舞。弥勒成佛时的佛国净土更是美妙:那里五谷丰登,物品丰盛,地多珍宝。如金银玛瑙、珍珠琥珀,尽散于地无人捡拾,视若瓦石。已经作好了准备的性空长老,从一更天坐到二更天,不见契止登门;

  又从二更天坐到三更天,还是不见契止登门。性空以为他不来了,天交四更时,性空长老坐在那里,刚刚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契止却不声不响地来到他的面前。双手合十道: "师傅,弟子打扰了。"

  "你听说过弥勒菩萨居住的那个兜率天吗?"性空长老连眼睛都没有睁开便开门见山地问。

  契止回答说:"据《睇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绍》上记载,兜率天的土地其平如镜,清明如水,终年香汁洒地,既香且净。那里气候温暖,四季如春,风调雨顺,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最令凡夫俗子们羡慕的是,那里地内自然生粳米,且无糠无皮无沙,用这种米煮饭,数里之外便能闻到香味,吃起来更是香美可口。"

  性空长老没想到契止对兜率天也不陌生,便说:"兜率天上还有一件更美妙的事儿......"

  没想到他那里话音刚落,契止便反问道:"师傅指的是《睇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上那段关于'彼时男女老少,意欲大小便时,地自然开事毕之后,地复还合'的奇闻吧?"

  "兜率天上,连厕所都不要了,当然也就不存在臭味了。"性空长老见契止对于兜率天的了解并不比自己少,便想将谈话的内容往追求、向往那条道上引,"据为师所知,古往今来兜率天一直是修佛者无限向往的地方。在神州佛教史上占有崇高地位的晋代高僧,大和尚道安便发誓要往生兜率净土。由于道安已经修成正果,因此他在'涅椠'时便梦见了十八罗汉中的长眉罗汉宾头卢尊者。道安问他到哪里去,宾头卢用手虚拨西北天空,只见彩云忽开,眼前立即出现了兜率天妙境--原来宾头卢尊者是来接引道安大和尚去兜率天的。"

  契止说:"据弟子所知,神州佛教史上的一代伟人唐僧,唐玄奘也向往兜率净土,唐僧在'涅檠'即不断默念弥勒,祈求能够得往'兜率内院'。"性空长老觉得契止对兜率天发生了兴趣,认为这是自己的计划产生了效应便高兴地说:"不仅佛教僧侣对兜率天无上向往,寺院外的俗家弟子也不例外。例如香山居士自居易,晚年也成了弥勒迷,日日焚香佛前,稽首发愿:'愿当来世,与一切众生同称弥勒上生,随慈氏下降......永离生死流,终成无上道'。相传白居易后来真的去了兜率净土......"

  性空长老以为自己精心设计的这番谈话,已经激起契止对未来的无限向往,从而促使契止留下来,同自己一道参禅、悟道、弘法,为振兴岳林寺出智、出力。不料,契止听完性空长老的谈话后却开门见山地说:"师傅我想离开岳林寺,到外面去闯闯看。"

  "为什么?"性空不解地问。

  契止直言不讳地说:"因为师傅刚才那番谈话的弦外之音是:让弟子循规蹈矩地按照佛经上说的,历代宗师传授的方式、方法去修炼、参禅,不必有自己的见解......"

  "为师不也是这么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么?"性空长老见契止说话如此直截了当,也实话实说道,"似你这样聪明智能,也许要不了到为师这般年龄,已经可以给成千上万弟子讲经说法了。"

  契止说:"佛教目的在于开悟众生。如果我们依赖它的任何方法,就等于是把自己变成了一只无知的昆虫。佛经有八千多种,如果我将它们全部看完了,仍然没有自我开悟的话,哪怕今天就能成为一个大寺庙里的主持,明天就有资格给数千弟子讲经说法,只怕是讲三十年,五十年也是一字无着。更重要的是,自己没有未悟便对人说法,实际上是在杀佛啊!如果让我离开岳林寺,到民间去为老百姓办点实实在在的事,岂不比在这里'杀佛'胜过万千么?"

  性空与契止从四更天开始一直谈到太阳升起老高了,仍然是谁也未能说服谁。性空见此情景,决定使出事前准备好了的最后一招"杀手锏"。他不动声色地按了一下座位旁边的一个按钮,几乎与此同时,突然一个腰挂佩刀的士兵便闯了进来。

  那士兵一进门就大声质问契止:"你能告诉我,世间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

  契止以为闯进来的是一名醉汉,便厉声喝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那位身材魁伟的士兵回答说:"我是一名英勇善战的士兵。听说你们这里有个契止和尚能言善辩,便找上门来了。"

  "英勇善战的士兵?"契止又问,"什么样的将士才能使你英勇善战?看你这样子好像个醉汉!"

  士兵非常气愤地使劲地拍了一下自己腰问的佩刀,以示不满。

  契止瞟了一眼其佩刀后继续说:"噢,你有一把刀,可惜刀口太钝了,砍不下我的脑袋。"

  "嗖!"士兵恼羞成怒地拔出了佩刀。

  性空长老连忙站起来准备劝阻。契止却不慌不忙地说:"地狱之门由此打开!"

  士兵一听这话,拔刀的手立即停住不动了。士兵突然觉得契止是个很有道力的和尚,因此迅速收回佩刀,向契止深深地鞠了一躬。

  契止不紧不慢地说:"天堂之门由此敞开!"

  契止的话再次在士兵的心灵上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地说:"领教了,领教了!受益匪浅,受益匪浅!"且一改刚进门时那种十分粗鲁的举动,很有礼貌地分别向契止和性空深深鞠了一躬后倒退着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