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拼杀容易 务虚难坏英雄汉




  日月好造 星辰急煞智慧君

  黄帝姓公孙,号轩辕氏,本应尊之为公孙帝。又说黄帝生于姬水,长于姬水流域故姓姬。但因为他号称中央天帝,按照"五行"学说中的"中央戊己土"和东南西北中,红黄蓝白黑的"五行五色"学说中央又属于黄色。因为中央和土都属于黄色,所以这位"以土德王"的公孙帝便被尊为黄帝了。无独有偶,黄帝的前任炎帝姓姜,人称神农氏。姜姓是母系制氏族中牧羊部落的后代。因此,姜字从羊从女。炎帝姓姜,本应称为姜帝。因为他号称南方天帝,按照"南方丙丁火"和"五方五色"学说,南方又属红色又叫赤色,也就是火的颜色,因此这位"以火德王"的君主就被尊为赤帝或炎帝了。

  "火德"也就是像火一样的品德。古人认为:"火性发扬,水性流动,木性条畅,金性坚刚,土性重厚。"火的品德在于锐意进取,在于蓬勃向上,能克服一切障碍......人类由生食到熟食离不开火;从依赖自然生长的动植物裹腹到刀耕火种,也离不开火;"神农尝百草,"为民除病祛痛,仍然离不开火。火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火是由野蛮向文明过渡的标志,是才能与智慧的象征。因为"才智过人者为杰",所以仓颉用"木、火"二字合起来,造出了杰字。有人以为杰是简化字,实际上是最古老的杰(僳)字。意为才智过人者,如干柴就烈火,可以迅速地转化为光热。

  火字在杰字下面之所以写着四点(...),是因为古老的火字(甲骨文只有一点)也就是火苗的象形。四点系"单苗为火,双火为炎,三炎为焱,四火为烈"的会意。因此,将写作一点的火放在丹字中间,便仅仅代表红色。所谓丹就是朱砂,丹字的外部是井字的变体,在井中加一点意为火红又称丹心,红色的枫叶又叫丹枫,朱砂是珍贵的药物,所以好药又叫灵丹妙药,长生不老的药丸又叫仙丹。

  此外,将火写作一点并纳入汉字结构中的还有主、永、户、魔、丸、凡、金、良、食等等。"主"在甲骨文中写作"某",意为火炬,是一根正在燃烧的木棍--中间是火苗周围是光圈。上古时代人们入夜后都爱聚集在火堆周围,因此代表火炬的主,又有带领召集的作用--国家君主,一家之主都是这种意义的引伸。"永"字从火从水,本意是水与火都是人类永远离不开的东西。

  "户"是火与屋的省笔(尸)--每家每户都必须住房屋,必须生火做饭,二者缺一都不成其为户。

  《说文》的作者以为"、"是逗点。说它起"点而纹之"的作用,殊不知"、"最早见于甲骨文,而甲骨文中并无逗点或其它标点符号。《六书正伪》又说它像灯心上的火头,是灯的本字。可是"灯"最早见于《楚辞·招魂》,甲骨文上更不可能出现"灯中火"。

  由于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字书的作者真正理解这一点代表什么,因此,历代字书均不能对丹、永、户等字作入情入理的解释。对丸、凡、良等字的注解就更不能自圆其说了。

  古人一直以为丸与凡是同一个字,且煞有介事地说"凡物圆转者日凡"。《正字通》上说:"凡者鸟卵别名,象其形读若完。"并认为丸是凡的俗字,一切圆形的东西都可称之为凡或丸。为什么呢?《说文》的作者牵强附会地解释道:"凡,倾而转者,从|反仄......仄者,一面敬而不可回,故仄而可反为凡。凡可左可右也。"其实丸与凡并非同一个字。丸的本意是丹丸,又引伸为药丸、弹丸。凡的本意是凡间;凡人,引伸为普通,平凡。传说中神仙服用的仙丹必须在八卦炉中用三昧真火炼九九八十一天,而丸字本来是专指仙丹的,因而从九从火(、)。九就是表示时间长、次数多--老祖宗们认为:"单数为奇,双数为偶,三数为极。三数不足,以九概之。"因此,这种以过"九九八十一天"才炼成的丹丸的丸字在古代又读作九 ,亦可写作"九"。更重要的是九可代表天或神仙--天有九重,玉皇大帝的生日是正月初九。就连九头鸟、九尾蛇、九尾狐、九色鹿等凡胎俗种,一旦与九联系起来,也立即超凡脱俗,与神仙精怪为伍了。由此可见,从九从火的丸是沾了仙气的,与凡夫俗子之凡正好成反义。

  "凡,,字从几从火。几字是扶手靠背的凭几或放置食品的几案。几案放食品,火是制作食品的,合二为一就是说,食人间烟火者,凡夫俗子也。因此,应该说凡是丸的俗字,丸是凡的仙字,《康熙字典》的作者把它们之间的关系弄反了。

  "良"是粮的本学,指出门带的干粮。最初写作"矿"是袋中装烧饼的象形。文字规范化之后粮袋变成了艮上加火写作良。因为出门有良(粮)就好,故引伸为良好、善良之良。"人良"为食,食是饭的本字。人必须吃饭,做饭离不开粮与火,因此从人从良。写到这壁,所谓"以火德王"的含义也就不言而喻了。如果说"以火德王"的炎帝为人处世的准则是锐意进取,勇敢向上的话,那么以土德王的黄帝便是脚踏实地,小心谨慎地为民造福了。"土性厚重"且有粘性,黄帝立志要像黄土那样,将万民之粘合到一起,要像黄土生长万物那样,不断地为臣民们提供衣食住行老病死所必须的东西。

  因为"以土德王"的黄帝为人谨慎、办事严谨,所以仓颉后来又用黄土二字合起来造了个堇字。"堇"是黄土二字的合体,因而堇边加力便是勤劳的勤,加土就成了用泥涂墙的撞字--这里的土代表墙,土是墙的省笔。

  "堇"旁加食便成了代表荒年的健字--食黄土之时,谓之荒年--这里的黄土是指灾民食用的"观音土"。

  由于人类的一切都离不开红火、黄土,因此炎黄子孙们一直把红色和黄色视为美满喜庆,至尊至贵的颜色。历代帝王居住的宫殿也无不以这两种颜色组成。而且必须是红墙黄瓦--红墙代表炎帝、黄瓦代表黄帝。因为炎帝在前,属于根本、基础,所以成了象征根基的红墙;黄帝在后,又有"后来者居上,,之说,便成了高高在上的黄瓦。相沿成习,约定俗成。红、黄二色便成了至高无上,尊贵富有的象征。又因为有"红得发紫"之说,所以紫禁城,紫气东来,紫阳高照等语也应运而生。

  相传,黄帝是雷电之神下凡,是皇天上帝的化身。他统一中华民族之后,各路诸侯都尊其为"天子",说他是老天爷的儿子,是代表老天爷来统治凡夫俗子的。

  然而黄帝并不靠天子的桂冠压人,也不以开国元勋自居。他深知要治理好偌大的中华民族,使天下的百姓寒有所衣,饥有所食,渴有所饮,行有所乘,闲有所乐,夜有所居,单凭权威与武力是无济于事的。因此,他非常器重那些发明杵臼、舟船、衣帽、鼓乐等有关物件的智士能人。当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都有了着落,生老病死均能彼此照料,相安无事之后,黄帝却为两件事发愁。

  黄市一是为自己无法将过去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将现在的大小事务各类经验教训传下去而担忧;二是为朝廷的大小事务、各部落之间的矛盾调解都必须亲自出面,"天子"没有驾到,圣旨、圣意便无法代传而发愁。前者使天下百姓无法借鉴前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也无法将此地此部落的先进技艺、良好风习,准确及时地传播到别的地区部落,供他人学习仿效。从而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重大损失。后者则给黄帝盼施政造成许多难以言状的困难。

  为了记录史事,黄帝在朝中增设九名史官。并将这些史官分成三组,让他们分别用脑子记录历史、现实和各部落发生的事。虽然九位史官都是具有非凡记忆力的人,只因华夏民族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事务繁杂,而难免挂一漏万。

  为了处理数以万计的部落间的纷繁事务,黄帝不得不秘密地挑选三位替身,代替自己出面处理一些比较简单的事情。这样虽然可解无法分身之苦,却也带来不少别样的忧虑。首先是那些替身必须装得惟妙惟肖,若露半点破绽被酋长们识破,其后果便不堪设想。其次是替身们既要具备处理繁杂事务、调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又必须绝对忠于黄帝,二者缺一势必后患无穷。

  然而,设史官选替身又都是不得已而为之。黄帝只能一边暂行权宜之计,一边潜心查访记史、传言、达意、表情之人。他从年轻力壮血气方刚时开始,一直找到胡须半尺有余,仍然如同大海捞针。他从十五岁出任有熊国国君时便留意选拔人才,直至最小的女儿也有十五岁多了,其梦寐以求的能人仍不知隐于何方,藏在哪个部落。眼看自己将成老朽,智慧之星仍然不见降临,黄帝既暗暗焦虑,又坚信上天决不会辜负他这位天子的一番苦心,或迟或早总会遣智慧之神临凡,协助他振兴华夏。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帝终于在陈仓部落的死囚犯中发现了智慧之星、聪明之神,并不惜许以高官重金。

  千金赎死囚绝无仅有,左史官职也是首开记录。黄帝是依照礼节中关于"主居右而客居左"的规矩和"左为尊位之代称"的说法,别出心裁地封仓颉为左史的。所谓左史,就是位居客尊,专门辅助天子记言、记事的史官。后来才有了"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分工。因为仓颉是史官的鼻祖,因而被后人尊为"史皇"。旧时的京师百司胥吏每年秋天都要祭祀这位祖师爷,并称仓颉为仓王。

  黄帝没想到自己好心反而办成坏事。首先是姜酋长为将功补过而悄悄放仓颉回家,其次是好心的邻居们发现仓颉回家后便偷偷地给侯冈家中送礼以示关心,最后是自以为必死无疑的仓颉,决定死里逃生并被蛮民们投入虎牢。

  黄帝得知这一意外变故后,决定亲自起驾去救仓颉。三位替身一致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丢下蛮民们蛮不讲理,有可能误伤天子龙体之忧暂且不论,单就速度而言,天子亲自出马一定不如替身为之代劳迅速。黄帝觉得有理,便改出征救人为出宫门相迎。这才出现了真假黄帝同时出现的场面。

  "人生得一知己者足矣!"仓颉得知事情的原委之后,从骨子里认定黄帝对自己不仅有再生之德,知遇之恩,更是自己成就事业实现宏愿的坚强后盾,得力靠山。他没有多少感激之辞,也没有什么报恩之举,而是暗暗下定决心,努力创造全民族通用的语言符号,尽快适应并做好记史事宜。

  史官决非为一家一户记帐之人所能比拟。且不说记言、记行、记事需要大量全新的语言符号,也不说记史需要大量的征战常识,单是羚羊、犀牛、狗熊、大象、飞龙、凤凰、秃鹫、老雕等稀奇古怪的走兽、飞禽就是先前马牛羊猪狗猫鸡的数倍数十倍数千倍,现存的"一二三四五......"之类的数目字显然是不够用的,动用了"日、月、田、火、人、井、刀、男、女、土、地、力......"等一大批"后备力量"也难救急于万一。

  当时从国君到臣民都认为,华夏民族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两件--生活与生存。

  要生活就要种庄稼、狩猎,就要解决吃和喝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离不开老天爷。天不下雨便种不成庄稼,也没有水喝。要生存就要征战,打起仗来的首要条件是天时、地利、人和,同样离不开天。因此两件大事,实际上变成了生活、生存、敬天的三件大事。仓颉身为记史、记事的史官,首先要记录的当然是这三件大事。

  "民以食为天"因为首要的问题是吃,所以仓颉入宫后创造的第一个字是"口"字,第二个字是"舌",第三个字是"吃",随之而来的还有"生活"等等。

  口是象形字,舌是会意字一_千口共有之物为舌,吃也是会意字一一乞求入口者为吃。为了造生活二字仓颉很费了一些脑筋。他认为要种庄稼就离不开牛,牛是生活的第一伙伴,因此,他首先画了一横,代表土地,再在土地"一"上画一头"牛"造出了一个"生"字。

  活字则更有趣。人不吃饭不行,不喝水更无法活命。仓颉根据舌边无水不能活的实践,反其意用之,造了个"舌"边有"水"为"活"。后来有人编撰了这样一则谜语:

  牛儿站在一平川,伸出舌间舔清泉;大王爱我一对角,女子相抱肩并肩。每句话猜一个字,其谜底是"生活美好"。其中"生、活"二字的谜面便是根据仓颉造字时的动机编出来的。

  为了记叙老百姓的生活起居。仓颉一有空便深入到群众中去体察民情,观察生活,并以生活实践为创造文字的依据,造出了穴中有猪(豕)者为家,穴内有锅者为窝,家中有谷者为容,家中有女者为安等字。如果说这些与生活有关的字都是取材于贫民的话,那么,那些取材于酋长,王室生活的字又大多与宝玉金银、宝贵有关。例如富贵和物以稀为贵的贵字。当时最贵重的是丝绸和贝壳。贫民百姓只能穿兽皮着麻衣,只有酋长,诸侯和朝臣们才能享用丝绸。而丝绸又来源于蚕,又因为"蚕为天下虫",所以,仓颉便将虫与贝字组合起来创造了一个贵字。虫代表蚕丝,贝就是贝壳,也就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货币,有钱有丝绸者为贵。再说宝,最早的宝字是宝盖头下面加玉、缶两个字,再加一个具字,写作寅。玉就是玉石,因为玉石来源于地下,所以土上加一横,再在土字中间加一点,就成玉:氮缶代表陶器,上古陶器极为珍贵。宝盖头表示穴或家。家中之玉石陶器(每)贝壳为寅。所谓宝玉、宝贝、宝贵是也。后来当缶与具都不贵重时,蜜便简化为宝了。其次是富,富似乎比贵与宝低一个层次,仅仅同裕联系在一起,表示财产多。因此富字从从哥,代表家,雷是容器中装得很满的象形。金文写作"同",容器中的"十"表示装满了。家中的大仓小屯,坛坛罐罐等容器都装满了就是富。因为丰衣足食(谷)为裕,所以衣字旁加一个谷字为裕。由于这两个字的意义相近,因此富裕二字往往连用。由此可见,仓颉造字并非凭想象,而是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关于这一点。体现得最明显的莫过于鲜字。

  有一次仓颉因劳累过度而吃不下饭,其母眉娘特意用羊肉汤和鱼汤为他下了一碗面条,仓颉发现这两种汤合在一起味道极为鲜美,便触景生情地将鱼羊二字合在一起创造出鲜字。鲜字的本义是味道鲜美。后来之所以又引伸为新鲜、少见、稀有和夭折短命的意思,首先是因为这个字组合得极为古怪少见。民间流传的"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腥味半边骚,半边有水难活命,半边无水命难逃"的的鲜字谜语,便恰到好处地点明了其实质。

  当有关生活起居的文字告一段落之后,仓颉又开始着意创造有关战争的文字。他首先仿照古代一种既可以横劈直刺,也可以钩拉的重要的兵器外型,造了个象形的"戈"字。戈字甲骨文写作"币",头部像一把横插在柄上的刺刀,柄端有脚成又型,可以插入地上。

  戈字产生后,仓颉又以戈为依据,造出了许多与战争有关的字:以戈击人为伐,伐字左边的人头高于戈头。伐就是杀人,所以用于讨伐、征战、砍伐等等。人持戈为戍,戍边的人头低于戈首。止戈为武,止就是脚,戈有脚则动,干戈一动就是动武了。

  还有单戈为戟(战)。两戈相加为毫,毫是残的本字。十戈为戎,什戈为戒,万戈为成等等。"十,,并不是数目字中的十个,而是古代铠甲的甲字。"戈以进攻,甲以自卫",两样都是军人的代称。所以又有:从戎,戎马生涯等引伸义。

  戒就是防备,故从什从戈。斗}是两个又字的合体,金文写作"蒴",意为双手持戈,高度警惕。成功的成字一看便知是万戈二字组成,不必详解。

  最有趣的莫过于城市的城字。仓颉最先将城字写着"群"是个象形字。左侧中间的圆圈是城墙,上下对峙的是城楼哨亭。右边是一柄显示武力的大板斧。这种围墙高耸,哨楼对峙、兵刃锋利、戒备森严、坚不可摧、非请莫入的地方就是城。谁敢强冲硬闯必然付出血的代价。创造出成功的成字之后,仓颉又把象形的"钟'字改成了会意的"城"字。城者,万人持戈守土之谓地。城字的变化虽大,却也算是万变不离其宗。而或字与我字就变得有点离谱了。或字本是最早的圜(国)字,因此加上土字就成了地域区域的域字。园(或)由"戈一"三个字组成。口代表界限,一代表土地,戈表示保卫已划定的国土。三者综合起来是个会意字--持戈守卫划定了界限的土地为国。后因仓颉重新造了一个用大口圈住的"园"字,这个没有固定国界的或字,就用来作不定词或者的或了。

  "我"是一个有争议的字。一些文字研究者以为我是古代一种兵器,后来因为这种被称之为我的兵器失传了,便按照同音假借的原则,借作第一人称用字--我。

  其实,"我"字一开始就是自称用字--手(手)持兵器(戈)者为我。一古时代人们的思想单纯,参与狩猎、征战者大都是自告奋勇,头领们问一句:"哪几个愿意去?"自告奋勇者便将手里的兵器往上一举喊道:"我!"仓颉会其意而造之。由于手持兵器的"我"颇有些自卫的内涵,因此又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之说。这就是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手持兵器一是自卫,一是进攻。

  在与战争有关的文字中"取"字别具一格。它不从戈也不守土,而是由"耳又"组成。又就是手的异体--以手执耳为取。本意是割取耳朵。

  原来,在古代战争的"约法三章"中规定:以割取俘虏的耳朵为记功凭据。因为割耳朵时必须用一只手先抓住耳朵,所以"取"字从耳从手(又)。

  战争中功劳的大小不以口述为凭,只有以割取右耳的多少论功行赏,才能令人信服。因此,又有"取信于人带,"取信于上司"之说。后来又产生了:捕获、捉拿、夺取、取代等引伸义,以及用"取"作音符的娶、聚等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字都含有取得或集中的意思。

  在造字过程中,仓颉觉得,最难创造的莫过于有关上界的文字。因为谁也说不清天空的准确样式。凡夫俗子们无缘登天,造字者也就没有向他们请教的必要了。仓颉经过再三琢磨之后认为,天空二字只可会其意,无法像其形,因此,仓颉首先画了一条弧形的横线代表天,再在天(一)下划一条平行的横线代表地,然后用一竖将他自造的所谓天地(二)连为一体,造出天(工)字。再在天(工)字上画一间空中楼阁(穴),造出了天空的"空"字。仓颉对这个高悬于天(工)上的空中楼阁非常欣赏,对于那个呆呆板板毫无生气的天(工)字却很不满意。为了让天(工)字活起来,仓颉很自然地想到了万物之灵的人和主宰一切的神。既然天上有神人仙人,地上有凡人俗人,我何不将这两种人放到一起,来他个天人合一呢?于是乎便产生了如今这个由"工"、"人"合起来的天字和"天人合一"之说。

  空字没有变,原来的天"工"字则根据空字的谐音读作工人的工字了。删一"工人阶级顶天立地"之说当因此而发。

  俗话说:"天有三宝,日月星辰;地有三宝,五谷园林;人有三宝,精气神;家有三宝,孝子贤孙。"要记录天空之事,便少不了日、月、星、辰。

  日月二字已经造就:"0、D",星星便再也不能依样画葫芦了。因为星与日月的外貌基本相似,其送别仅在于大小不同,无法加以区分。

  "怎么办呢?"仓颉反复问自己。"斗转星移。"星星不仅是巫师觋汉们用得最多的字眼,而且,在那些"天使"们的眼里,人们.的兴衰祸福,帝王的江山社稷,将相的好坏忠奸等等,无不仰仗各类星辰光亮的明暗,移动的时刻,方位和速度来预兆、暗示。

  星字不造不行,仿效日、月的样子造也不行,进退维谷之际,仓颉突然想起外祖母讲的那个"星星的来历",不由得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