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送酒娘 迦叶三番上昆仑




  求真传 舍利二次访古都

  迦叶和舍利来到昆仑找到了那四位太笫一次见面就把如来佛的两位弟子吓了一大跳。原来,这四位太子的长相完全不像他们预料的那样细皮嫩肉的,全都是满脸的络腮胡,一个个五大三粗,身宽体胖,其貌不扬。别看他们长得粗里粗气的,说起话来竟人人口若悬河,个个谈吐不凡。一句衙拿出来,像顶门杠似的,两头一样粗,硬是能气得死骡子。呕得死马。初次见面,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迦叶和舍利并未暴露身份,仍然是老学究的打扮,以取"酒经"为由,劝四位太子戒酒。可是,当他俩从杜康造洒讲到醉死刘伶,又热酒伤肝.讲到田沟里嚼蛤蟆,狗舔醉汉时,不仅没收到任何效果,反倒招来了四位太子的嘲笑。

  大太子洒惰说:"你们二位是从哪个阴间地府取来的歪经?连造酒的祖师爷和酒仙的住址都弄锘也想劝我们戒酒!《酒歌》里明明白白地写着:'酒之所兴,启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日杜康,杜康踪迹何处寻。伏牛山麓有仙迹。'你们连这个三岁小伢也会唱的《酒歌》都没学会,还自以为得计呢!"

  二太子酒伐说:"《酒歌》里明明说的是'杜康醉柳林',到了你们二位嘴里,那柳树林怎么变成了刘伶呢?杜康成仙几百年之后,刘伶还没出世呢。那两句酒歌是:'杜康饮了三盅酒,醉倒柳林三年整。'意思是说杜康喝了三盅别人造的烈性酒,便醉倒在一片柳林里。你们为什么改成了'饮了杜康酒三盅,醉倒刘伶三年整'呢?

  "其实杜康当时并没有醉倒三年,而是两年。两年后杜康的儿子帝予也就是杜予娃已经很懂事了。他听说自己的父亲是喝酒醉死的。非要挖起来看不可,打开棺材一看,才发现杜康根本没死,而是睡着了。帝予将父亲推醒后,父亲吐了一口酒气,又把子娃子整整醉倒了一年。他父子两个加起来才刚好三年呢。"杜康是先醉酒,后造酒,最后才成了酒仙的。你们让刘伶一醉三年,这酒仙岂不要让给他么?"

  二太子的话音刚落,三太子酒阁接着又来了一通:"听三爷我告诉你们。这酒能舒筋活血、延年益寿。酒者久也,就是说只有喝了酒,才能活得久。酒又能消愁解闷,所谓'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是也。酒能交朋结友,所谓'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是也。酒还可疏通关节,所谓'酒能通神'是也。酒又可以造就将才,所谓"酒醉英雄汉'是也。生意场中可以借酒讨价还价,所谓'拿了人家的手软,喝了人家的口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什么走不通的路子,攻不开的愁城,办几桌酒一喝,拿几瓶好酒一送,保你百事顺心......"

  一席话说得迦叶无言以对。舍利见师兄不好下台,便亮出最后一张"王牌",一口气讲完了那三个醉酒的故事,和醌(丑)字的来历,然后反问道:"难道烂醉如泥丢丑卖乖,甚至致死人命也有利无害么?"

  太子们不仅没被问题问住,反倒不约而同地抢着回答说:"有谁能把我们灌得烂醉如泥丢丑卖乖?是他,还是你?"

  "如果我们有办法将你们全都灌醉呢?""心甘情愿地听你们摆布。"

  "如果我们不是什么学究,而是如来佛的弟子呢?""同你们一起上西天皈依佛门也在所不辞。"

  "此话当真?"

  "好汉一言,快马一鞭!""一言为定!"

  "决无戏言。"

  他们虽然在不知不觉中暴露了真实身份,却又因为舍利果然搞了个"歪打正着"而暗暗高兴。可冷静一想,又犯难了:两个滴酒不沾的和尚,怎么能灌醉四个酒鬼呢。舍利主张:二下洛阳再取"真经"。迦叶明知此去难保不破五戒,但思前想后,又别无他法,也只好咬紧牙关,硬着头皮随舍利一道二下洛阳了。来到洛阳,他俩便钻进了一家生意兴隆的大酒楼。进门一看,那猜拳行令之声此起彼伏,戏、笑、逼、罚,热闹非凡。最有趣的要算行酒令。从最古老的"击鼓催花"到最时兴的"小令";从最高雅的"诗令"到最土俗的"老虎、杠子、虫子、鸡";从天府之国的"一只螃蟹八只脚,两个夹夹这么大的壳",到长安的"一个老头七十七,一手弹琵琶,一手下象棋",各种酒令,应有尽有。

  一见那场面,他俩便觉得这酒令也许就是他们着意寻求的克敌致胜的法宝,当即决定在酒楼内先泡上几天将"酒令"学到手再说。

  他们哪里知道,这酒令里头的学问非常深奥,幸亏迦叶、舍利并非凡夫俗子,他俩花了四七二十八天,总算将古往今来,东西南北的各种酒令基本上弄清楚了。如果详细记述,最少能写出一本比《金刚经》还要厚的《行酒令》来。

  简要说来可以分:古朴大方的原始酒令;灵巧多变的民间小令;以诗词为令的涛令;用筹、牌为令的筹令;以摇骰为令的双陆令;以划拳分胜负的拳令等十大类。每一大类中又可分十到十几个小类。其花样之多,令人眼花缭乱,难以穷尽。最简单的是原始酒令,即"击鼓催花",入席者一人司鼓、一人持花.伴唱歌曲一支。歌起鼓响,鼓响花传,曲终鼓息,鼓息时花在准手里,谁就有"春"了,酒便归谁喝。

  最繁杂的要算猜拳令,它除了各地不同的猜拳谜文之外,又分斗哑拳、走马拳、竹节拳、连环拳、一子拳、通关拳、过桥拳、数字拳和抬轿令、五行生克令、拍七令、摇船令、规矩令、丁当铺令、猜子令、五毒令、官搬家令、快乐(筷落)令,以及摆擂台、抡三等、三拳二胜、五夺魁等几十种花样。

  最高雅的是诗令。诗令分追诗令、说花不见花令、说药不弛药令、玉人诗令、五色诗令、寿诗令、拆字对令、黏头接尾令、口字诗令等斗·几种都是"无诗不成令"。其中最可怕的又算口字诗令:入席苦共念一首诗或词,谁遇到有口字的诗句便喝酒。遇大口者喝大杯,遇小口则饮小杯,遇到"品"、"晶"者则分别喝三到六小杯,遇到"合"字则每人喝一大杯,因为合字屉"人一口,'三字个组成的。有倒霉者遇由十个口组成的·。嘈"字和十一口组成的"瞧"字就难免要一醉方休了。

  俗话说:跟好人学好人,跟着nU化子睡窑门。迦叶和舍利在酒馆里混将近一个月,每日天天与酒客打交道,顿顿餐餐在酒楼席问厮混,也有些难以自制了。

  他们先前闻到酒味,觉得刺鼻冲脑,后来闻到酒味觉得纯正淡雅,再闻又觉得异香扑鼻。再加上每次进酒楼都得买些酒菜,以便同酒客们搭讪。掏钱买下的酒不喝十分可惜,便忍不住每餐尝它几口。先尝味苦,又尝味辣,再尝味正,继而香甜。不几天就发现酒这东西,不仅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而且有许多近乎灵丹妙药的妙处:失眠时喝两杯可以静心入睡,劳累时喝两杯可以解除疲劳。甚至连那些平常不善言谈若喝了几杯酒之后也能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了......

  这天夜晚,当迦叶和舍利躺在床上思量二卜.洛阳的情景时,感到这二十几天来收获不小,学会了各种酒令,也学会了喝酒。不过,他俩都觉得不能在洛阳再混去了,如果再混些时日,说彳:定自己也会变成酒鬼的。反过来一想,又觉得毕竟还是得大于失,何况做任何事都是有失才能有所得,正如俗话所说:舍不得孩子打不得狼。

  次日清晨,他俩告别了洛阳,再上昆仑。见厂四位太子后,他俩便要与他们赌酒。酒过三巡之后,舍利便提不能喝闷酒,要行酒令。迦叶和舍利介绍了几种酒令后,四位太子也觉新鲜有趣,便同意行酒令喝酒。

  "一只螃蟹八只脚,两个夹夹这么大的壳,咱俩好都不喝......"迦叶首先搬出了"四川谜",分别与大太子洒惰和二太子酒伐较量。

  两位太子倍觉新奇,只知道一边笑一边依样画葫芦地伸指头,不仅完全顾不上所出指头的数量,而且往往重复同样的指法,露出许多给迦叶以可乘之机的破绽。

  舍利见师兄连连得手,也饶有兴致地搬出"一点东、两广东、三朋四友咚咚咚......"的"广东谜"与三太子酒阁、四太子酒佗较量起来,其结果与大师兄相差无几。

  当四位太子对"四川谜"和"东谜"失去新奇感,并出现了转败为胜的迹象时,他们便开始调换新花样了。

  迦叶搬出的是罗嗦又复杂,既要说"谜文"义要做动作的"陕西谜"。这种盛行于长安一带的"以动作配合语言"的行令方式,给人一种既"做游戏"又"讲故事"的感觉。第一一句在嘴里说"一个老头七十七"的同时,手里必须连续做出两个表示"七"的手式,以便与说的"七十七"相对应。第二句又必须在嘴里喊出"一手弹琵琶,一手下围棋"的同时,用一只手演示弹琵琶的动作,另只手随意抓起一件餐具演示下棋落子的动作。谜文与演示动作哪样都不能错,说错一个字或作错一个动作都得罚酒。对于这种近乎苛刻的要求不要说新手,就连老手也往往出错。第三句便是异同声地说"咱俩好,嘀、嘀、嘀",与此同时甲乙双方都要伸出自己的一个大拇指,碰杯似的合为一处,表示"咱俩好"之意。

  再往下便是各出各的指头,各喊各的数目,彼此斗智谋,斗心计。迦叶估计大太子可能出两个指头,便在喊出"五魁首哇!"的同时伸出三个指头,如果双方所出指头的相加之和恰好是五个,那么大太子便输了,如果相加之和是大太子所说的"三仙翁"或"季美,'迦叶便得喝酒。在这里不仅口令不能喊错,指头不能出错,就连"嘀、嘀、嘀"的附词也不能错,错了一样就得罚酒。更重要的是,后面的附词还必须随机应变。在未决胜负时,要同时喊出"嘀嘀嘀",在已决胜负时,胜方要喊"该你的",而负方则必须喊"皆我的",错了罚酒。这就要求甲乙双方,既要想自己的,说自己的,出自己的,又要想对方的,听对方的,看对方的,还要在综合双方的结果之后,恰如其分,准确无误地说出自己应该说,而且非说不可的附词--这才名副其实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一这一轮迦叶无疑又是稳操胜券了。

  舍利见迦叶出了最复杂的陕西谜,他便反其道而行之,来了个简单快速的"中州谜"。中州谜的特点是:除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之,不带任何附词。就连开头句,"咱俩好"的礼节性套话,也可用一个字来表示一一两。如果说陕西谜是在比智慧、比综合技巧的话,那么中州谜"便是在比速度,比快速反应能力了。

  只因迦叶和舍利轻车熟路,智慧过人,而四位太子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所以前者是屡战屡胜,后者是屡战屡败。

  奇怪的是,十战九败的四位太子越喝越来劲,越喝越来神,迦叶舍利两位"常胜将军"却越来越觉得不胜酒劲、力不从心。迦叶见势不妙,便示意舍利取用"绝招"'。舍利会意地说:"连日来我们行的都是普通酒令,现在换一个方法,用'口字诗令',凡遇到小口字的用大酒杯,遇到大口字的用碗......"迦叶又绘声绘色的将"口字诗令"的妙处鼓吹了一番,四位太子无不拍手称快。舍利见他们已上圈套,便将事前准备好的,带"品、晶、嘈、鼍、口、田"之类的口字最多的诗、词、歌、赋全都搬了出来。

  四位太子连吃败仗也是势在必然的,出人意料的是,)己过去了一一天,他们仍然是败而不醉,简直是"不倒翁"。迦叶和舍利无计可施,当天夜晚便不辞而别--回西天向佛祖求援去了。如来佛见他们离开西天不到两个月,便养得膘肥体壮,红光满面,便问他们:"还记得临行前为师说的那句话么?'酒肉穿肠过,佛在腹中留!"'话音未落就见迦叶舍利双双跪在地上,口称:"弟子知罪!"

  迦说:"弟子下山后除了喝酒之外,未敢开荤,望尊师恕罪!"

  舍利说:"为了超渡四位嗜酒如命的太子,我与大师兄妄开酒戒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如来佛叹了口气说:"哎,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望尔等好自为之!"说完又从怀里取出红白两包丹丸交给迦叶道:"那白色的是解酒丹,红色的是戒酒丹。若能如此这般地将四位太子灌醉,再如此这般地,施展一些手段定能旗开得胜,马到功成。"

  迦叶、舍利异口同声地说:"弟子谨遵师命!"

  告别如来佛之后,迦叶和舍利按照师父的指点,变成两个酒贩子,每人挑着一担酒桶,到东土伏牛山去了。

  伏牛山是当年神农牧牛的仙山,冈山中有犀牛伏顶望月而得名。迦叶、舍利落下祥云,来到一片竹林中,忽听得有人喊道:"二位大仙请留步!"

  迦叶、舍利四下张望,不见有人,正在纳闷,只见一头犀牛横在路中。便上前问道:"借问犀牛大仙,此处可是伏牛山?"犀牛说:"既是佛祖的两位弟子,又何必明知故问?"

  迦舍利一听这话颇觉意外:"大仙何以知道我等的来历?"

  "你们瞒得了别的神仙,岂能骗得了我?"

  犀牛是仙境灵兽,不仅知道迦叶和舍利是如来佛的大弟二和:弟子·而且知道他们二洛阳,两二昆仑及其后来的详情。犀牛见他俩好奇地望着自己,便说:一位法师不是要找酒仙杜康么?"

  迦叶说:"但不知他仙居何处?"

  犀牛道:"往南往南再往南,清清酒泉九道弯,碧柳林前杜康井,竹篱茅舍有酒仙。"

  旨别犀牛,他俩笔直往南走,约莫过了三五里,果然发现一条九曲十八弯的清泉。

  "杜康造哟酒哇......喝了醉绵绵哟......猛虎呀一杯哟......,山中醉呀喽......蛟龙两盅......哎嘿哟......海底眠,只有玉帝呀......四太子哟,干杯万盏哟,都不嫌......哟喂......"歌声优美动听,却怎么看不到歌手。他俩又往前走了几步,歌声便听不见了,却传来一阵阵有节奏的喊声"杜康......杜康......杜康......"那声音不大不小不快不慢,一刻也不间断。

  他们沿着"杜康、杜康......"的喊声又走了半里地,才发现好大一个水碓,水碓的术轮中轴发一阵又一阵的"杜康......杜康......"的声音,个满脸络腮胡须的大汉,一手用木棍拨着碓F{中的谷米,拿着酒葫芦往嘴里倒酒。

  迦叶上前打拱:"请问大哥.往杜康酒家怎么走?""往南往南再往南,清清酒泉八道弯......"

  "不是说有九道弯"

  "你们已经过了一道......"

  在酒泉的发源处,何个四合院式的茅宅。门前那根竹杆上,高高地挑肴一块白布,白布写了个大的酒字,?面还有四个小"杜康酒家。"大门前有一副刚贴去的对联,联是:贾岛醉时非假倒;下联是:刘伶饮尽不留零。横批是:十里飘香。进了院门又有一井,左边是一个子桌,四个石鼓,右边是一个葡萄架,架上的葡萄都有酒杯那么大。

  "有酒吗,店家?"

  "河卫没水就没酒......哈......哈......"随着那洪钟般的笑声,走出一个胖敦敦的老头子。

  "只眼,果然是杜康!"迦叶见舍利嘴上没把门的,赶忙踩了他一脚。

  "二位要喝酒里面请。"杜康做了个请进的姿势。"我们想贩两担酒,要好的。"

  "谢天谢地,这井里全是酒娘子,只怕二位不敢要,也怕二位没带许多钱。"

  迦叶说:"山上有石头我们就有钱!"

  杜康连忙解释道:"不瞒你们说,我这井里的酒娘子,又名'一杯醉三年'。在井里放了十八年都没人敢要!所以我才说了那句话。"

  迦叶说:"你不会兑一点淡酒在那酒娘子里面,再拿出去卖么?"

  杜康说:"别提,别提,一提就让人生气。我每天从早忙到晚,连酒脚子都拿出来了,还不够那四位太子喝的,哪还有多余的薄酒、淡酒呢?"

  舍利说:"你把好酒留着,用酒脚子招待太子,你胆子真不小哇!"

  杜康笑了笑说:"胆大就不留酒娘子......"

  这话可把两个"酒贩子"给弄糊涂了。寻根究底,原来十八年前玉皇大帝将四位太子交给杜康时,交待过两句话,一是要杜康负责教他们喝酒,二是既要喝好喝饱,又不准喝醉喝倒。杜康原以为要教这四个小伢喝酒,绝非易事,没想到他们前世就是酒鬼,如今一端起酒杯便无师自通,刚开始他们每顿能喝上二三、无杯,一年后便能喝十杯了,三年后每顿就能喝三、五十杯了......

  迦叶和舍利见杜康讲的与师父讲的完全一致,便买了两担酒娘子,挑上昆仑山。四位太子听说他们从杜康那里买来了两担酒娘子,都不大相信。迦叶让舍利开了酒桶,果然异香扑鼻,四位太子不禁垂诞三尺。他们每人拿来一个大碗,如饥似渴地狂饮起来,不一会儿就喝了一担,当舍利揭开第二担酒时,发现四位太子已醉得不省人事了。

  迦叶见四位太子烂醉如泥,忙取出醒酒丹,塞进他们嘴里,过了一会,四位太子便分别醒了过来。大太子酒惰很不服气地说迦叶在酒里下了蒙汗药。迦叶并不争辩,便让舍利喝了三大碗,依然没事一样稳稳当当站在那里。酒惰见状,上前舀了一碗酒,正准备往嘴里灌,舍利一把抓住他的手腕问道:"再喝醉了怎么办?四位太子异口同声地说:"愿拜你们为师,戒酒出家!"迦叶说:"四位太子如愿戒酒信沸,实属佛门之大幸,拜我为师,我们却消受不起。"

  迦[1-卜松开手,酒惰便"咕咚。咕咚"地喝起来,灌下两大碗,正要喝第三碗时,便醉倒在地上了,舍利忙问:"怎么样,该服输了吧!"

  迦叶趁他尚未醉死过去.拿出那包红色的戒酒丹说:"如果言而有信,请四位太子各吞三粒戒酒丹,我可用醒丹将大太子救醒,否则就睡上十年、八年的。"

  四位太子见果真是当年"杜康醉柳林"时的酒娘子,只好眼服贴贴地吃了三粒戒酒丹。

  想当年酒仙杜康仅仅喝了三盅便醉卧柳林三年整,何况大太子喝的是两大碗还加三大口呢。三位太子吞下戒酒丹后,迦叶又给大太子酒惰吞了一粒醒酒丹......

  酒惰等四人不得不履行诺言了,临行前他们又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让他们最后喝一顿酒,而且要迦叶和舍利作陪。迦叶见目的已经达到,回西天后又不能不戒酒,也想再过一次酒瘾。开席前他和舍利也分别吞了一粒戒酒丹,以示诚意。

  酒席间猜拳行令,吟诗赋词好不热闹。后来大太子酒惰又举起酒杯对迦叶和舍利说:"二位法师,我们同饮一杯吧,也不枉结交一场。"迦叶舍利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六人同饮,也喝了个尽性。酒毕便一同回灵山雷音寺了。迦叶一行见了佛祖,正欲向佛祖请安,不料如来佛"哎呀"一声尖叫,险些跌下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