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平息叛逆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上称:“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陈仓部落虽然已经拜倒在黄帝的脚下,但此时的黄帝势力比其兄炎帝石年来,他还是较弱小的,然而,他却是下凡的天帝,当他与西陵国首领嫘祖联姻后,不仅民心归向,而且实力也得到了很大增强。

  作为天帝的黄帝,据说,他又是中央的天帝,其余东西南北四方,各有一个天帝主管着;东方的天帝是勾陈,辅佐他的是木神句芒,手里拿了一个圆规,掌管春天;南方的天帝是炎帝,辅佐他的是火神祝融,手里拿了一支秤杆,掌管夏天;西方的天帝是少昊,辅佐他的是金神蓐收,手里拿了一把曲尺,掌管秋天;北方的天帝是颛顼,辅佐他的是水神玄冥,也就是海神而兼风神的禺强,手里拿了一个锤,掌管冬天。黄帝本人则住在天廷的中央,辅佐他的是土神后土,手里拿了一条绳子,四面八方都管。从这幅神国的图画看起来,整个宇宙的统治状况,可以说是完美无缺,非常合乎理想的。

  黄帝正在陈仓部落巡视时,据报西北方一部落又出现了乱子,因为,炎帝部落当时已经去了那遥远的东方,在陈那地方早已安营扎寨,已经无法顾及他的后院了,所以,黄帝便决定动身亲自去处理。

  本来,黄帝的相貌也生得极奇怪,无论什么地方发生了事情,总逃不过他的眼睛。因此他对于那些离经叛道,常常发生斗争,甚而演成流血惨剧的天神,是最公平的裁判者。钟山的山神烛龙,有一个人脸龙身的儿子名叫“鼓”的,和另外一个名叫“钦鸊”的天神,合伙把一个名叫“葆江”又叫“祖江”的天神在昆仑山的南面给谋杀了。

  祖江原本是一个炎、黄二帝的忠实追随者,这样,他就成了鼓和钦鸊谋反的绊脚石,因此,二人在一个月黑之夜,潜入祖江的宫室,趁他熟睡之时,鼓对准祖江的胸部就是一刀,便了结了祖江的性命。二人把杀人现场作了一番掩饰,便逃之夭夭了。

  鼓与钦鸊满以为做得天衣无缝,不巧却被祖江的侍女发现了。这位侍女刚好从茅房里转来,见主人的窗口跃出两个黑影,她便躲在柱子后面,她本以为是小偷,得看过明白。但鼓与钦鸊这两人劣迹斑斑,即使化成灰她也能认识的。前不久,鼓曾向祖江提出:他将用一颗夜珠来换他的侍女。然而,却遭到了祖江的断然拒绝。这位侍女一直就钟情于主人祖江,可祖江却从来就没有任何表示,但她却正期待着。

  等两个黑影消失后,侍女从柱子后面走出来,径直便去敲主人的门,她敲了一阵,却没有任何响动,她用耳朵贴在门一听,里面连一点呼吸都没有。这下,她有点慌了,便使劲推门,可那门从里面拴死的,怎么推得开呢?她不得不叫了几声主人,但仍然没有回音。她更加慌了,她不得不跑到那打开的窗子下,一下子跃了进去,用手一挥便点燃了烛灯,一看躺在床上的主人,她吓得一下子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那仰面朝天躺着的主人,污红的血把他的整个胸衣都染红了。她那双膝不由自主地屈了下去。她没有大喊大叫,她明白周围全都是鼓与钦鸊的人,她只要一叫,她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杀人凶手,这样,她连申冤的机会都没有了。于是,她强忍悲痛,抹了一把泪水,把床单挪过来,盖在主人的尸体上。然后灭了灯,向主人洒下了最后一滴泪水,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第二天,有人发现祖江被人暗杀了,而且,他的侍女也消失了。山神烛龙得报后,立即命人去缉拿凶手,可祖江的侍女不知躲藏到那里去了。

  此时,鼓与钦鸊正搂着情人还在美梦之中呢!因为有钟山烛龙为他们做后台,他们怕什么?即使是瑶池的西王母,只要摇身一变成上帝,也能睡到她的凤床上——她的女儿们不更迷人嘛!

  黄帝得到祖江侍女的报告后,他非常生气,马上命力牧带人去,把鼓与钦鸊两个叛逆一齐杀死在钟山东面的瑶崖,给可怜的祖江报仇雪恨。

  力牧在侍女带领下,竟给鼓与钦鸊两个叛逆来了一个突然袭击,就如同他们杀死祖江一样,两个叛逆同样被杀死在被窝里。当烛龙得知自己的儿子已被黄帝的人杀死时,只有捶胸蹬足地大哭一场了——没想到凶手竟是自己的儿子,那还有什么可说的?但他又不甘心,愤愤不平,他备上礼物和美女,决定到上天去通通关系,告他黄帝“假公济私”一状。

  烛龙先把鼓与钦鸊的阴魂安慰了一番,让他俩暂时忍一忍,然后,在人世官场上为他俩谋得一官半职,也可以补偿补偿。可这两个凶徒还戾气不散,哪里等得?钦鸊化作一只大鹗,白脑袋,红嘴壳,老虎的爪子,背上有黑色斑纹,形状象鸱枭,鸣叫的声音象鹄,它出现在世间,世间一定就要惹起猛烈的战争,鼓也变化作了一只鵘鸟,形状有点象猫头鹰,红脚爪,白脑袋,直嘴壳,背上有黄色斑纹,鸣叫的声音也和黄鹄差不多,它出现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会发生可怕的奸情凶杀。

  鼓和钦鸊变成了两只大鸟后,便飞到了九天玄女那里去求情,以求得到玄女的庇护,然后向黄帝寻仇。九天玄女见这两个色迷迷的家伙,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虽然是同类,也恨不得把它们打入地狱,让它们在地狱里永远去受煎熬。不过,这两个逆畜真的找对了门,坏蛋也有坏蛋的用途!九天玄女对黄帝还耿耿于怀,利用这两个流氓无赖正可以替她出出气。

  黄帝杀掉了叛逆,平息了叛乱,正想打道回府,因为他许诺将迎接仓颉到夏国上任,然而,后院又起火了。

  蛇身人脸的天神贰负,有个名叫危的臣子,这个臣子心术很坏,教唆他的主人合伙把另外一个也是蛇身人脸的天神窳(音:札雨)谋害了。黄帝刚为祖江报了仇,又不得不立刻命力牧去把那个坏蛋捉来,把他捆绑在西方的疏属山上,那地方在开题山即崆峒山的西北方,枷了他的右脚,用他的头发反绑了他的两只手,拴在山头的大树下,来惩罚他的罪恶。据说,几千年以后,才被人把他从一所封闭的石屋子里发掘出来。

  至于那个无辜被杀的窳,黄帝可怜他,命人把他搬到昆仑山去,叫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几个巫师各人拿了不死药去救活他。后来他果然活了转来,可是活了转来的他,却去跳进昆仑山脚下弱水的深渊中,变做了一个奇形怪状的吃人怪物,完全迷失了本性。后来,被有穷国国王大羿射杀。

  尊严的黄帝,他就是这么一个神国的最高统治者,无论是谁都得服从他的统治和听从他的命令,胆敢叛离他的人,就会被诛杀。他不但统治神国,也统治鬼国,他的属神后土就是鬼国的王。其如《论衡·订鬼篇》中所说:“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那些游荡在人间的鬼,黄帝就叫神茶和郁垒两弟兄去统领着。这两弟兄住在东海的桃都山上,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枝干屈盘起来荫盖了三千里的地面。树杈上站立着一只金鸡,当太阳的第一缕光线照在它的身上、它听见扶桑树上的玉鸡鸣叫起来的时候,就跟随着鸣叫起来。这时,神茶和郁垒就在大桃树东北树枝间的一座鬼门下面威风凛凛地把守着,检阅那些从人间游荡回来的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鬼(据说,鬼只在晚上出现,不等鸡叫就得赶紧逃跑回去)。若是发现鬼当中有哪个特别凶恶狡猾、在人间妄自残害了好人回来的,两弟兄马上就会给他个不客气,用芦苇绳子把他拴了起来,绑去喂山上的大老虎。这样一来,凶恶的鬼才稍稍收敛一些,不敢那么任性胡为了。

  黄帝在神国、鬼国惩罚了凶顽,由此,便得罪了一些天神,所以,佚名《竹书纪年》上称:“庚申天雾三日三夜,昼昏。帝问天老、力牧、容成曰:‘于会何如’?天老曰:‘臣闻之,国安其好文,则凤凰居之;国乱其主好武,则凤凰去之。今凤凰翔于东郊而乐之,其鸣音中夷,则与天相副。以是观之,天有严教以赐帝,帝勿犯也’。召吏卜之龟。樵史曰:‘臣不能占也,其问之圣人’。帝曰:‘已问天老、力牧、容成矣’。”黄帝对叛逆者的高压态势,那浓浓的血腥味好象使苍天也有点恼怒了,布下了漫天的大雾,三日三夜而不散去,就连太阳光也被遮住了,大地一片昏蒙蒙的。黄帝不得不询问他的谋臣天老、力牧、容成子等人。

  这样,黄帝听从谋臣们的话,他决定到昆仑山去祭典,以求禳除天灾。在昆仑山上,有一座庄严华美的宫殿,是黄帝在西方的帝都,也是他常来迎乐的行宫。管理这座宫殿的,是一个名叫“陆吾”的天神,他的状貌极威猛:人的脸、老虎的身子和足爪,九条尾巴。他又兼管天上九城的部界,和神苑里宝物储藏的事情。另外又有一些红颜色的凤凰,管理宫殿里的用具和衣服。黄帝在上朝之后,常常喜欢从天上降下到这里来游玩。

  假如他高兴,他还可以从这里向东北散步走去,四百里的地方,便到了槐江之山,这就是有名的“悬圃”,又叫“平圃”或叫“玄圃”,是黄帝在西方的一座最大的花园。因为它的位置很高,好像悬挂在半天云里,所以叫它做“悬圃”。从悬圃再往上走,就可以一直到达天廷。管理这座花园的,是一个鸟的身子、人的脸、背上长着一对翅膀、通身是老虎斑纹的名叫“英招”的天神。这天神常飞行在空中,周游四海,发出大声的呼叫。站在悬圃观看四方,那风景真是壮观极了。从这里向南方望去,假如是夜晚,就可以看见昆仑山笼罩在一片闪耀的光辉里,想来那座华美庄严的黄帝的行官也该在光辉里隐约地显露出来吧。向西方看去,那里有一个大湖泽,叫做“稷泽”,银白色的水光连天,四周生长着郁郁葱葱碧绿的大树。向北方盯去,那是雄伟而高峻的毗山,槐鬼离仑在那里居住,山头上有勇猛的鹰和鸟在那里盘旋,山下便是望不边的北海。向东方觑去,那是巍峨的恒山,高有四重,有穷鬼们各以类相聚,住居在恒山的四方。恒山,那也是鹰鹭们的住家。传说恒山有一只大鸟——想来就是仙鹤吧,它生了四个儿子,儿子们长大,羽毛丰满,翅膀坚硬了,就将要离开母亲,分飞到四海去。母亲知道旷野和天空才是儿子们的家乡,再也挽留不住他们在自己的窝巢,只得悲鸣着,分头把她去向四方的心爱的儿子们送走。这时候,她啼哭的哀声震响了大地。——四方的风景已经是这么壮观,在悬圃的下面,又还有一条纤尘不染、清冷透骨的泉水,名叫瑶水,一直通到昆仑山附近的西王母的宫殿瑶池去。把守这条瑶水的,是一个无名的天神,形状象牛,八只足,两个脑袋,马的尾巴,发出的声音象吹号筒。

  昆仑山山顶上,那上面四周围绕着玉石栏杆,每一面有九口井、九扇门,进入门内,便是巍峨的帝宫,是五座城十二座楼所组合而成的。最高的地方生长着一株高四丈、六围的稻子。它的西边有珠树、玉树、璇树,又有凤凰和鸾鸟,头上戴着蛇,足下踏着蛇,胸脯上挂着红蛇。它的东边有沙棠树和琅环树。琅环树上能生长象珍珠般的美玉,极其珍贵,是凤凰鸾鸟们的食品,黄帝特别派了一个长着三个脑袋、六只眼睛的天神,叫做离朱的,去住在琅环树旁边的服常树上,看守着它。

  离朱躺在服常树上,三个脑袋轮流睡觉,轮流醒来,他那明亮得连秋天毫毛的末梢都可以看见的眼睛,不分昼夜地注视着琅环树近旁的动静,就是有通天本领的人也休想动得它半分。鼓和钦鸊两个坏蛋变成的两只大鸟从九天玄女那里回来,混在鸾凤中间,本想顺手牵羊,竟被离朱发现,就差点丢了小命。大稻子的南边有绛树、鵩鸟、蝮蛇、六首蚊和一种非常奇特的东西:视肉,在《山海经》这部书里,随处都可以见到。凡是名山胜水和古代有名的帝王陵墓所在的地方,总是有这种奇怪的东西。原来它是一种生物,这种生物四肢百骸都没有,只是一堆净肉,形状有点象牛肝,却在当中长了一对小眼睛。这种怪东西就是人们所理想的最美妙的食品;因为据说它的肉总是吃不完,吃了一块,又长出一块,吃到末了还是原来的样子。它的北边有碧树、瑶树、珠树、文玉树、玗琪树,都是些生长珍珠和美玉的树。文玉树更长出一种五色斑斓的玉,美丽极了。又有一种树,叫不死树,吃了这树上的果子,就可以长生不死。又有凤凰和鸾乌,头上都戴着帽,飞翔在其间。还有一个清芬而甘美的水泉,叫做“酸泉”,凤凰、鸾鸟渴了,就在这里饮用。四周长着各种奇花异草,它和瑶池同是昆仑山的两处胜地。

  这昆仑山真是其高无比的大山,一层一层的山重叠起来好像城阙,共有九重,从山脚到山顶,它的高据说共是一万一千里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在它的下面,包围着弱水的深渊,在它的四周,又环绕着炎火的大山——火山里长着一种燃烧不完的树,昼夜都在燃烧,暴风吹来不能使它特别燃烧得猛,倾盆大雨也把它淋不熄灭。它熊熊烈烈地燃烧着,发出一片灿烂的光辉,照耀得昆仑山山顶上黄帝的宫殿分外的美丽和庄严。大火中生长有一种比牛还大的老鼠,千斤重的身体,两尺长的毛,毛细得来象蚕吐的丝。这老鼠,住在火中便浑身通红,一出到外面就变得雪白。等它一离开火,赶紧拿水去泼它,一泼就死。于是就把它的毛剪下来纺织成布,用这布来做成衣裳,永远用不着洗,若是穿脏了,只消脱下来放在火里面烧一烧,就洁白得来与新的一样,人们就叫它做“火烧布”。昆仑山上的宫殿大门,正对着东方,叫做开明门,迎接着旭日的光辉。门前有一只神兽,就叫做“开明兽”,身子有老虎般大,长着九个头,九个头都各有一张人样的脸,威风凛凛地站在门前的冈岩上,守护着这座“百神所在”的宫城。

  距昆仑山不远的一座峚(音密)山上,产生一种柔软的白玉,从这种白玉中更涌出一种象脂腊般的洁白光润的玉膏来,当年炎帝的雨师赤松子就是吃这种白玉而成仙的。如今黄帝也拿它当做每天的食品。剩余的玉膏就用来灌溉丹草,过了五年,丹草就开出五种颜色的清芳的花朵,结出五种味道鲜美的果子。黄帝又把宝山的玉的精华搬去种在钟山的向阳处,后来钟山也产生出了许多坚致精密、润厚而有光彩的美玉来,于是天地鬼神都想把这种玉来当做食品。人若是能够得到这种美玉,把它雕刻成装饰品,佩带在身边,据说是可以防御妖魔鬼怪的作祟。

  黄帝没有把祭坛设在他的行宫里,而是设在了昆仓山的最高峰,因为在那里,才能与天最接近。黄帝立即命他的巫师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等人对天醮祭。苍天出于黄帝的诚心,煞时,便有了灵验。正如黄帝的樵史所预言的:“龟不违圣智,故焦雾既降,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得图书焉。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赦篆字以受(见《竹书纪年》)”。

  上界的万神带着河图、洛书飘然而至。天乐声声,一阵奇香从天而来,立即散满了整个空间:鸾凤飞翔,步着那天籁旋律传入耳中。黄帝连忙迎接万神于明庭,借机以请上苍的诸神辅助他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