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江淹《鏡論語》
|
巡青史之殘誥,覽朱管之遺冊。惟魯濱之一叟,信銜道而探寂。世艱險而多阻,君英明而不革。講業兮齊、衛,論精兮洙、泗。子之說兮義已秘,成賈、鄭之雄理。考黃、何之壯思,惜古人之取才。瞰青雲而靖意,意惆悵兮有端。才贈峻兮可觀,憲媯禹而析法。襲仁誼而求安,不嬿婉而戚施。寧踸踔於馬蘭,俾後生之庶士。鑒明德之音翰,惟山中兮寂寞。沉憂思兮無從,石紅青兮百疊。山濃淡兮萬重,日下兮□□。月出兮銅峰,竹色兮拂戶。水氣兮繞窗,味哲人之遺珍。析片句兮忘老,嘉石門之埋名。憐柳子之沈道,書吳伯於衣袖。鏤顏子於心抱,籌出處之叔仲。酌言默之多少,若妙行與上靈。非積學之所紹,至游夏以升降。幸砥心而勿夭。
◎作者簡註:
江淹,公元四四四年至公元五零五年,南朝文學家。字文通。祖籍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東)。祖父和父親都在南朝宋任縣令。江淹六歲能詩。十三歲喪父。家境貧寒,曾采薪養母。二十歲左右教宋始安王劉子真讀“五經”,並一度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泰始二年(公元四六六年),江淹轉入建平王劉景素幕,劉景素對他很重視,待以布衣之禮,但由於江淹“少年嘗倜儻不俗,或為世士所嫉”(《自序傳》),因廣陵令郭彥文一案,被誣受賄入獄。在獄中,他給劉景素上書陳情獲釋。此後,他曾舉南徐州秀才,對策上第,轉巴陵王國左常侍。不久,又囬到劉景素幕下,任主簿、參軍等職。泰豫元年(公元四七二年),宋明帝死後,劉景素密謀叛亂,江淹曾多次諫勸,劉景素不納,江淹於元徽二年(公元四七四年)被貶為建安吳興縣(今福建浦城)令。這一時期他在仕途上很不得志,而在文學創作方面卻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宋順帝升明元年(公元四七七年),齊高帝蕭道成執政,把江淹自吳興召囬,並任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他為蕭道成出謀劃策並起草文書,大受重用。蕭道成代宋自立,他被任為驃騎豫章王記室帶東武令,遷中書侍郎,齊武帝永明間,任廬陵內史、尚書左丞、國子博士諸職。少帝蕭昭業即位,他任禦史中丞,明帝蕭鸞時,又任宣城太守、秘書監諸職。梁武帝蕭衍代齊後,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伯。江淹集據《自序傳》稱凡十卷,《隋書·經籍志》著錄為 九卷。另有《後集》十卷。今存《江文通集》已非《隋志》原本。清代編《四庫全書》時,採用的是乾隆間考城梁賓據明代汪士賢、張溥刊本和睢州湯斌家鈔本參互校訂而成,凡四卷。《四部叢刊》影印烏程蔣氏密韻樓藏明翻宋本,凡十卷。另外還有清乾隆間江□刊本《醴陵集》。注本有明代胡之驥《江文通集匯注》,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排印本。
落落校錄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