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董仲舒《士不遇賦》




    嗚呼嗟乎,遐哉邈矣。時來曷遲,去之速矣。屈意從人,悲吾族矣。正身俟時,將就木矣。悠悠偕時,豈能覺矣。心之憂歟,不期祿矣。遑遑匪寧,秪增辱矣。努力觸藩,徒摧角矣。不出戶庭,庶無過矣,重曰:“生不丁三代之盛隆兮,而丁三季之末俗。以辯詐而期通兮,貞士耿介而自束,雖日三省於吾身,繇懷進退之惟穀。彼寔繁之有徒兮,指其白以為黑。目信嫮而言眇兮,口信辯而言訥。鬼神不能正人事之變戾兮,聖賢亦不能開愚夫之違惑。出門則不可與偕往兮,藏器又蚩其不容。退洗心而內訟兮,亦未知其所從也。觀上古之清濁兮,廉士亦焭焭而靡歸。殷湯有卞隨與務光兮,周武有伯夷與叔齊。卞隨務光遁迹於深淵兮,伯夷、叔齊登山而采薇。使彼聖賢其繇周遑兮,矧舉世而同迷。若伍員與屈原兮,固亦無所復顧。亦不能同彼數子兮,將遠遊而終慕。於吾儕之雲遠兮,疑荒塗而難踐。憚君子之于行兮,誡三日而不飯。嗟天下之偕違兮,悵無與之偕返。孰若返身於素業兮,莫隨世而輸轉。雖矯情而獲百利兮,復不如正心而歸一善。紛既迫而後動兮,豈雲稟性之惟褊。昭同人而大有兮,明謙光而務展。遵幽昧於默足兮,豈舒采而蘄顯。苟肝膽之可同兮,奚鬚髮之足辨也。”


  董仲舒小傳:

  董仲舒,生於約公元前一七九年,死於約公元前一零四年,廣川人(今河北棗強縣東北廣川鎮)。年少時即開始學習、研究《春秋》學,至孝景帝時爲博士。當時,董仲舒的名氣已非常大,他的學生很多,弟子只能按師從時間的長短來依次傳授,有的學生甚至根本就沒有見過他的面。董仲舒治學非常嚴謹,據稱,曾“三年不窺園”。他的所作所爲,也嚴格遵從禮儀規範,所以受到了普遍的尊重。故漢武帝即位後,令各州郡推舉賢良、文學之士,董仲舒以“賢良”而被推舉,且爲當時“舉首”。關於董仲舒以賢良對策的具體內容,即後來所謂的“天人三策”,《漢書·董仲舒傳》中有詳細記載。對策後,董仲舒被封爲江都相,事奉易王,易王一向驕橫,且好武力,董仲舒以禮義勸誘之,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且受到了他的敬重。董仲舒善言災異,推諸行事,據說效果頗佳。有這樣一個故事,當時遼東高廟、長陵高園發生災變,董仲舒在家中推演其意,草擬了一份奏章,還沒來得及上奏,被主父偃看到了,非常嫉恨,就把他的奏章偷出來交給皇帝。皇帝召集諸儒討論其內容,其中有董仲舒弟子呂步舒,他不知道此奏章爲老師所作,認爲純粹一派胡言。董仲舒因此被交從吏議,分當處死,後被赦免。從此,董仲舒不敢再談災異。後來,董仲舒再遭公孫弘陷害,爲剛愎自用的膠西王之相,膠西王知其爲大儒而善待之,沒過多久,董仲舒終因懼獲罪而辭官歸家,從此一心著述。據說,董仲舒居家,朝庭每有大事,則派使者與廷尉張湯去其家中詢問。董仲舒是儒學發展史上非常關鍵的人物,自武帝始,漢朝隆儒,董仲舒以賢良對策時,更明確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並逐步得以實施。再者,漢朝制度上的“立學校之官,州郡舉茂材孝廉”,也都是由董仲舒發起的。

  董仲舒作爲儒者比較特別的地方如我們前面所講的故事,即喜談災異,這也構成漢朝的一種時尚,以至於後來發展爲讖緯迷信之濫觴。其哲學上的基礎即“天人相副”之說,其中,攙雜了許多陰陽家的學說,這也是漢代儒學的一大特色。關於人性論方面,比較能夠代表董仲舒觀點的我想是“天人三策”中的這樣一段話,“臣聞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質也,情者人之欲也。或夭或壽,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亂之所生,故不齊也。”他並不認爲所謂“仁”、“鄙”是先天的本性中所帶來的,所謂“性”只表示人的某種資質,而關鍵的還是後天的禮樂教化。這一點與孟子有很大的不同。

  關於董仲舒的生平,《漢書·董仲舒傳》中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其著述,現存的有《春秋繁露》及《漢書》本傳中所載的“天人三策”。

  落落校錄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