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劉一止《苕溪樂章》




  點絳唇
  洞戶香凝,宴開特地風煙好。靚妝娟妙,玉雪光相照。
  認是桃源,綠水紅雲繞。真曾到,漾舟人老。應被桃花笑。

  點絳唇
  歲月飄流,故人相望如箕斗。畔愁千首,詩骨能清瘦。
  白日◇弦,同看春風手。君知否,袖痕別後,猶有臨歧酒。

  點絳唇
  雲鬢分行,照人明豔新妝就。禦香窗牖,細酌鵝兒酒。
  鐵撥◇弦,一試春風手。龍仙奏,絳霄聲透,不許人間有。

  點絳唇
  山邑新涼,夜堂爽氣侵南斗。為誰驤首,月冷冰蛾瘦。
  八萬二千,雕琢瓊瑤手。君知否,待君歸後,雙照杯中酒。

  洞仙歌
  細風輕霧,鎖山城清曉。冷蕊疏枝為誰好。對斜橋孤驛,流水濺濺,無限意,清影徘徊自照。
  何郎空立馬,惱亂餘香,綺思憑花更娟妙。腸斷處,天涯路遠音稀,行人怨、角聲吹老。歎客裏經春又三年,向月地雲階,負伊多少。

  江城子
  秋香岩下著尊罍。小徘徊,莫停杯。來歲花時,相望兩悠哉。看居修眉縈度曲,真個淚,界香腮。
  船頭擊鼓片帆開。曉風吹,首應囬。景物撩人,詩思不勝催。會有江山淒惋句,憑過雁,寄儂來。


  木蘭花
  桂香臺上秋風嫋,鴨綠溪前離思渺。一卮芳醑細深傾,聽盡陽關須醉倒。
  政成早晚傳溫詔,莫戀江城歌吹繞。明年身到鳳池邊,重看春波生故沼。

  臨江仙
  柳外雙旌斜照日,匆匆去意難留。大江旁畔老諸侯。舉觴仍氣概,覓句更風流。
  遲暮不堪容易別,溪聲為寫離愁。自從今日轉船頭。他時扶杖叟,獨立向滄洲。

  臨江仙
  臺上風光濃欲滴,傍欄芳桂陰成。亂山相對長官青。琢詩能句好,舉酒見心傾。
  團扇不應秋後棄,幾年仁惠風行。渭城柳色若為情。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聲。

  臨江仙
  落日西風原上好,笛聲誰奏伊涼。緩尋山徑掇幽芳。平生真自許,江海老潛郎。
  最愛杯中浮蟻鬧,鵝兒破殼嬌黃。使君醉裏是家鄉。更追修禊帖,一詠一傳觴。

  柳梢青
  柳汀煙暮,常記岸幘,風流張緒。酒興詩情,而今移向,那邊佳處。
  使君自樂蕭閑,未肯副、岩廊虛佇。不念寒窗,老人幽夢,追尋無據。

  夢橫塘
  浪痕經雨,鬢影吹寒,曉來無限蕭瑟。野色分橋,剪不斷、溪山風物。船系朱藤,路迷煙寺,遠鷗浮沒。聽疏鐘斷鼓,似近還遙,驚心事、傷羇客。
  新醅旋壓鵝黃,拚清愁在眼,酒病縈骨。繡閣嬌慵,爭解說、短封傳憶。念誰伴、塗妝綰結。嚼蕊吹花弄秋色。恨對南雲,此時淒斷,有何人知得。

  驀山溪
  卿雲衍苒,翠壁天開就。移下小方壺,照初日、嘉林濯秀。君恩暫許,丘壑憩夔龍,開徑竹,續岩花,小試丹青手。
  聲名德業,漢代誰居右。紅旆碧油幢,想今古、山中未有。霜鬆手種,應待茯苓生,齊釀熟,玉泉香,還上萱堂壽。

  驀山溪
  王家人地,奕奕爭高秀。金紫照青春,想當日、烏衣巷口。聲名氣概,今見兩朱轓,詩似錦,酒如澠,屬意風光厚。
  釀泉石壁,未減南陽壽。清興與誰同,探梅夢、溪橋驛堠。東風禦柳,應訪此韓翃,歸步穩,赤墀邊,肯記幽棲否。

  念奴嬌
  江邊故國,望南雲縹緲,連山修木。遠憶淵明束帶見,鄉里兒曹何辱。世味熏人,折腰從事,俯仰何時足。可憐菊下,醉吟誰共徵逐。
  我愛九日佳名,飄然歸思,想當年丘穀。夢繞籬邊猶眷戀,滿把清尊餘馥。援筆洪都,如君英妙,滿座方傾屬。月臺揮袖,叫雲聲斷橫玉。

  念奴嬌
  小舟漂兀,犯溪煙深入,無窮寒碧。路繞蓮塘渾亂眼,千頃朱朱白白。聞忘身世形跡。
  我愛古邑風流,碧峰爭秀峙,相持如掖。制錦才雄應未怕,百里文書堆積。吏散庭空,舉觴邀月,飲興何妨劇。卻憐宣子,杖頭才掛錢百。

  念奴嬌
  故山秋晚,歎蕭蕭華髮,霜林同色。崖谷題詩追舊賞,往往蒼苔綠壁。二士權奇,一翁衰病,努力攀筇屐。佛香吹過,了知境是空寂。
  別後風月佳時,拄頤何事,想東林遙碧。小砑蠻箋驚秀句,天巧何曾雕刻。倚馬雄才,淩雲逸氣,路覺丹霄直。三千牘就,看君歸奏文石。

  念奴嬌
  燕台暮集,對秋容淒緊,松陰羃羃。徙倚欄邊臨翠壑,千頃風煙橫出。坐待冰輪,天空雲散,一色如蒼璧。姮娥有意,為誰來赴今夕。
  身世如許飄流,佳時輕過了,他年空憶。我輩情鐘端未愧,昔日蘭亭陳跡。坐上何人,驪歌淒斷,語別還應惜。有心紅燭,替人珠淚頻滴。

  念奴嬌
  水煙收盡,望汀蘋千頃,銀光如冪。霜鏡無痕清夜久,惟有驚魚跳出。月在杯中,我疑天賜,歡飲仍如璧。姮娥應為,後期償賽今夕。
  遙想當日同盟,山齋孤諷,有新詩相憶。聚散難常空悵望,萍梗飄流蹤跡。明月明年,此身此夜,知與誰同惜。參橫河側,短篷清露時滴。

  清平樂
  相望吳楚,遠信無憑據。欲倩春風吹淚去,化作愁雲恨雨。
  春應已到三吳,楚江日夜東徂。惟有泝流魚上,不知尺素來無。

  青玉案
  小山遮斷藍橋路。恨短夢、難飛去。長記修眉縈曲度。約花開檻,映風招袖,總是憐渠處。
  追歡我已傷遲暮。猶有多情舊時句。極目高樓千尺許。竹枝三唱,為君淒斷,東日西邊雨。

  青玉案
  馬頭雙鵲飛來喜。惜凝望、音書至。一掬離懷千萬事。綠窗深夜,短箋封訧,應也尋人寄。
  春風鬢畔疏梅蕊。映妝豔、清如洗。苦恨眼邊常憶記。楚宮行路,倚橋攀驛,供盡梅花淚。

  鵲橋仙
  春風真個,取將花去,酬我清陰滿院。名園清晝漏簽遲,未肯負、酒朋歌伴。
  使君情在,暮雲合處,臥看碧峰峨弁。向來魂夢幾曾真,休怨斷、樓高不見。

  踏莎行
  二水中分,三山半落。風雲氣象通寥廓。少年懷古有新詩,清愁不是傷春作。
  六代豪華,一時燕樂。從教雨打風吹卻。與君攜酒近欄杆,月明滿地天無幕。

  踏莎行
  淡月精神,疏梅風韻。粉香融臉胭脂潤。袖痕猶帶玉虯煙,六朝窄樣裁宮錦。
  眉黛分愁,眼波傳信。酒闌畫燭交紅影。有期無定卻瞠人,索強我早諳伊性。

  水調歌頭
  千古嚴陵瀨,清夜月荒涼。水明沙淨,波面一葉弄孤光。北望旄頭天際,殺氣遙昏楚甸,雲樹失青蒼。愁絕未歸客,衰鬢點吳霜。
  聽江邊,鳴寶瑟,想英皇。騎鯨仙裔,高韻清絕勝風篁。醉入無何境界,卻笑昔人底事,周驀白雲鄉。不見咸陽道,煙草茂陵荒。

  水調歌頭
  縹緲青溪畔,山翠欲黏天。縱雲臺上,攬風招月自何年。新舊今逢二妙,人地一時清絕,高並兩峰寒。歌發煙霏外,人在去留間。
  著方床,容老子,醉時眠。一尊相屬,高會何意此時圓。況是古今難遇,人月竹花俱妙,曾見句中傳。不向今宵醉,忍負四嬋娟。

  生查子
  城頭長短更,水調高低唱。別酒不盈斟,淚酒風煙上。
  明年二月時,更向城陰望。只有舊歌辭,傳作風流樣。

  浣溪沙
  午夜明蟾冷浸溪,姮娥應有辟寒犀。桂岩仍在曲欄西。
  擷蕊攀條情未已,經丘尋墼想招攜。不應癡馬惜障泥。

  浣溪沙
  曾向蓬萊得姓名,坐中省識是飛瓊。琵琶翻作步虛聲。
  一自當時收撥後,世間弦索不堪聽。夢囬淒斷月朧明。

  浣溪沙
  莫問新歡與舊愁,淺顰微笑總風流。眼波橫注楚江秋。
  十字街頭家住處,心腸四散幾時休。攬風招月是朱樓。

  望明河
  華旌耀日,報天上使星,初辭金闕。許國精忠,試此日傅岩,濟川舟楫。向來雞林外,況傳詠、篇章雄絕。問人地、真是唐朝第一,未論勳業。
  鯨波霽雲千疊。望仙馭縹緲,神山明滅。萬里勤勞,也等是壯年,繡衣持節。丈夫功名事,未肯向、尊前輕傷別。看飛棹、歸侍宸遊,宴賞太平風月。

  望海潮
  垂楊深院,啼鶯清晝,東風細繞簷牙。野色亂春,嬌雲捧日,燕翻蝶舞交加。溫詔下天涯。早畫船飛楫,疊鼓鳴撾。共挽旌幢,緩留絲竹醉韶華。
  江都自古豪誇。正迷樓墮絮,月觀吹花。玉房眷深,金甌望重,何人暗草黃麻,歸路接堤沙。宴上林風月,紫闕煙霞。鳳檢飛來,便將春色到朝家。

  望海潮
  東郊人報,春風消息,先歸禦柳宮梅。殘雪戀枝,輕陰閣雨,鬱蔥瑞氣佳哉。清曉九門開。聽舜韶聲舉,迤邐天街。雙闕連雲,六鼇橫海駕峰來。
  華燈競簇樓臺。正豐年共樂,歡意徘徊。簾卷弄妝,塵香趁馬,輕寒細入人懷。爭待鳳輿囬。看一天星斗,移下蓬萊。是處歌謠,太平聲入萬年杯。

  雪月交光
  正五雲飛仗,縞練褰裳,亂空交舞。拂石歸來,向玉階微步。欲喚冰娥,暫憑風使,為掃氛驅霧。漸見停輪,人間未識,高空真侶。
  千里無塵,地連天迥,倦客西來,路迷江樹。故國煙深,想溪樹何處。雲鬢分行,翠眉縈曲,對夜寒尊俎。清影徘徊,端應坐有,風流能賦。

  西河
  山驛晚,行人昨停征轡。白沙翠竹鎖迤門,亂峰相倚。一番急雨洗天囬,掃雲風定還起。
  念淒斷,誰與寄。雙魚尺素難委。遙知洞戶隔煙窗,簟橫秋水。淡花明玉不勝寒,綠尊初試冰蟻。
  小歡細酌任敧醉。撲流螢、應蔔心事。誰記天涯憔悴。對今宵、月明河千里。夢越空城疏煙裏。

  喜遷鶯
  曉光催角。聽宿鳥未驚,雞先覺。迤邐煙村,馬嘶人起,殘月尚穿林薄。淚痕帶霜微凝,酒力沖寒猶弱。歎倦客、悄不禁,重染風塵京洛。
  追念,人別後,心事萬重,難覓孤鴻托。翠幌嬌深,曲屏香暖,爭念歲寒飄泊。怨月恨花煩惱,不是不曾經著。這情味,望一成消滅,新來還惡。

  眼兒媚
  度歲經年兩看承,誰信有輕分。從前穩過,如今方悔,不會溫存。
  眼前無限經行地,何處不銷魂。多應為你,不看風月,睡過黃昏。

  夜行船
  十頃疏梅開半就。折芳條、嫩香沾袖。今度何郎,尊前疑怪,花共那人俱瘦。
  惻惻輕寒吹散酒。高城近、怕聽更漏。可惜溪橋,月明風露,長是在人歸後。

  虞美人
  浪花雲葉交加舞,身近青冥路。天知此客解騎鯨,今夜一江明月、送行行。
  從今直上鼇峰去,應記經行處。莫將險語亂江聲,卻怕月中高臥、彩虹驚。

  鷓鴣天
  岩下清陰引興長,坐中初試令君香。攬將風月歸詩藪,乞得溪山作醉鄉。
  憐我老,與傳觴,吳霜點鬢又何妨。只塵銀燭交紅夜,羞對雙歌發彩光。

  醉蓬萊
  正官橋柳淵,候館梅開,暮雲淒冽。澤國春歸,是燒燈時節。吹綻紅蕖,挽低星斗,共水光澄澈。霜瓦樓臺,參似與,蓬壺相接。
  千騎遨遊,萬家嬉笑,簾卷東風,弄妝成列。慢舞尊前,看輕盈囬雪。來歲今宵,舜韶聲裏,對六鼇雙闕。鳳檢飛來,玉驄去踏,青門華月。



  作者簡註:
  劉一止,公元一零八零年至公元一一六一年,字行簡,號太簡居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徽宗宣和三年(公元一一二一年)進士。監秀州都酒務,遷越州教授。高宗建炎四年(公元一一三零年),詳定一司敕令所刪定官。紹興間,曆秘書省校書郎,監察禦史,起居郎,以言事罷,主管台州崇道觀。起知袁州,改浙東路提點刑獄。召為中書舍人兼侍講,遷給事中,又以言事罷,提舉江州太平觀。一止以忤秦檜,兩次奉祠,秦檜死,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紹興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據《行狀》,《宋史》本傳作八十三)。有《苕溪集》五十五卷傳世。事見《苕溪集》卷五四《閣學劉公行狀》,《宋史》卷三七八有傳。

  劉一止詩,以清擁萬堂《苕溪集》(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朱祖謀跋本(簡稱朱本)、《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小集)。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落落校録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