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单元

 


  【原文】

  披(1)蒲编(2),削(3)竹简(4),

  彼(5)无书,且知勉(6)。

  头悬(7)梁(8),锥(9)刺股(10),

  彼不教(11),自勤苦(12)。

  【读音练习】

  披(pī) 蒲(pú) 编(biān),削(xuè) 竹(zhú) 简(jiǎn),

  彼(bǐ) 无(wú) 书(shū),且(qiě) 知(zhī) 勉(miǎn)。

  头(tóu) 悬(xuán) 梁(liáng),锥(zhuī) 刺(cì) 股(gǔ),

  彼(bǐ) 不(bú) 教(jiào),自(zì) 勤(qín) 苦(kǔ)。

  【字词义解释】

  (1)披:剖开。

  (2)蒲编:将蒲草编订成册。蒲,蒲草。

  (3)削:将竹子削去青皮。

  (4)竹简:一片片削去竹皮的竹板。

  (5)彼:他、他们。

  (6)勉:努力。

  (7)悬:挂在空中。

  (8)梁:屋梁。

  (9)锥:锥子,细长而头尖的铁器。

  (10)股:大腿。

  (11)不教:不用别人教导。

  (12)勤苦:勤劳苦读。

  【译文参考】

  西汉的路温舒剖开蒲草叶编订成册,借人《尚书》抄写,以便阅读;公孙弘削去竹皮制成竹简,借人《春秋》抄写,来阅读。他们两个人连书本都没有,尚且知道努力读书。

  晋朝时的孙敬,每天都读书读到深夜,为了怕睡着,就把头发悬挂在屋梁上;战国时的苏秦,发愤读书,夜深时怕打瞌睡耽误读书,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们两人不用别人的教导督促,就知道要勤劳苦读。

  【问题讨论】

  (1)你常常需要别人的提醒、督促吗?如何养成自动自发的习惯呢?

  (2)你对孙敬、苏秦的自我激励方式有什么看法?想一想,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提振精神、自我鞭策呢?

  【故事天地】

  刻苦好学的路温舒、公孙弘

  路温舒,西汉巨鹿人,家里贫穷,只好替人放羊。他很喜欢读书,但是却买不起书籍。当时中国还没有发明纸,写字时使用的是木简、竹简或绢帛,所以当时的书都很贵,只有做官和富有人家的子弟,才买得起书来读。

  有一天,他在放羊时,看到水泽里长满了蒲草,突然灵机一动,心想,为什么不利用蒲草编成本子来写字呢?于是他摘取了许多蒲草,裁成小片,再编订起来,然后把借来的《尚书》抄写在上面。路温舒就这样苦读,后来被推举为孝廉,官至临淮太守,成为一位非常有名的人。

  同一时期,有一位名叫公孙弘的人,也因为家贫无法好好读书,一直到四十几岁时还在帮人家牧猪。这时,他觉得自己年纪已大,却整天与猪为伍,一事无成,于是下定决心努力读书,但他没钱买书,因此十分烦恼。有一天,他在寒竹林中牧猪,突然想到竹子是很好的书写材料,于是砍了许多竹子,削去青皮,制成一片片的竹板,再向人家借《春秋》这本书,抄在竹简上,利用空闲时间阅读。后来他也成为一名学者,官至丞相。

  【心得写作单】

  (1)你会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呢?当外在环境不好时,该怎么办呢?

  (2)人生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在这个时候,你都如何面对困难,度过难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