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原文】

  玉(1)不琢(2),不成器(3),

  人不学,不知义(4)。

  为(5)人子,方(6)少时(7),

  亲(8)师(9)友(10),习礼仪(11)。

  【读音练习】

  玉(yù) 不(bù) 琢(zhuó),不(bù) 成(chéng) 器(qì),

  人(rén) 不(bù) 学(xué),不(bù) 知(zhī) 义(yì) 。

  为(wéi) 人(rén) 子(zǐ),方(fāng) 少(shào) 时(shí),

  亲(qīn) 师(shī) 友(yǒu),习(xí) 礼(lǐ) 仪(yí)。

  【字词义解释】

  (1)玉:材质坚硬,表面平滑有光泽,呈半透明状,摸起来很柔细的一种美石,通常是用来作为装饰品或雕刻的材料。

  (2)琢:以雕刻或磨的方式来加工玉石。如:“雕琢”。

  (3)成器:制作成可使用或精巧美好的器物,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成材、可造就。

  (4)义:合宜的事情或正道、正理。

  (5)为:担任。

  (6)方:当、在。

  (7)少时:年幼的、年轻的时候。

  (8)亲:接近。

  (9)师:能够提醒或教导我们做人处世道理的人。

  (10)友:在这里是指能够促進我们在品德上有所提升的朋友。

  (11)礼仪:礼节的规范与仪式。

  【译文参考】

  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仔细的雕琢,就不能成为精美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即使先天有很好的资质,但是如果不努力学习,就无法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

  做子女的人,要趁着年少的时候多亲近良师、结交益友,虚心接受教导和规劝,并学习待人、处事、应对、進退的礼仪。

  【问题讨论】

  (1)玉经过雕琢之后,可以变成精巧有用的器物。那么我们人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变得愈来愈好呢?

  (2)当老师或是朋友告诉我们哪里做的不好该改進时,我们该怎么办?请跟大家说说自己的经验。

  【故事天地】

  卞和献玉

  春秋时代,有个楚国人叫做卞和。有一天,卞和在山里得到一块还没经过雕琢的玉石。他知道这是块难得的珍玉,就捧着去献给楚厉王。厉王叫他的玉工来鉴别这块玉石。玉工看了看,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已。”厉王以为卞和拿石头来骗他,就叫人把卞和捉去砍断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捧着那块玉去献给武王。武王也叫玉工来鉴定。玉工说:“这不过是块石头罢了。”武王也认为被卞和欺骗了,就叫人砍断卞和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登基。这时,卞和抱着他那块玉石,在山脚下痛哭起来。他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泪都哭干了,最后眼睛都流血了。文王听到这个消息,就派人去问卞和,说:“天下遭到砍脚刑罚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呀?”卞和回答说:“我并不是因为脚被砍断而悲伤。我痛心的是:珍贵的玉石却被认为普通的石头;忠诚的人倒被说成骗子!”文王知道了以后,便叫玉匠把那块玉石拿来仔细雕琢一番,果然发现这是一块稀世宝玉。而这块珍贵的宝玉,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和氏璧”。

  【心得写作单】

  (1)蕴藏在石头中的玉石,要经过雕琢,才能变成宝玉。请你想想,石头中的玉石就好比是我们的天赋,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天赋充分得以发挥呢?

  (2)卞和虽然被厉王砍断左脚,却仍然将玉献给武王,为什么他会这么坚持呢?

  (3)真理有时很不容易被人接受,也往往必须付出代价,但坚持到底的结果往往是被历史与人们肯定的。请举出其它的例子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