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原文】
  有古文 大小篆 隶草继 不可乱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注释】
  古文:这里指甲骨文和金文。
  隶:隶书。
  草:草书。
  广学:多方面广泛的学习。
  惧:害怕、恐惧。
  繁:多。
  略:大略、大概。
  原:根本、原由。

【语译】
  我古代的文字类很多,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和草书,在学习时,一定要把这些文字认清楚,以免混淆补情。
  在整个宇宙里,知识实在太丰富了,如果你想广泛的去学习,那是很不容易也无从学起的事。不过,如果能够大略的做个研究,还是能够了解其中基本的道理的。

【故事】
  中国文字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不断演变而成的。
  在没有文字之前,聪明的人类要记事或表达意思,多以结绳及绘图的方式来代替。
  据说,到了皇帝时,史官仓颉觉得没有文字十分不方便,就以日月鸟兽的形状所到来的灵感,照着样子画出来,成了最早的文字。
  后来要了解文字的演变过程,可以靠古代的书籍器物,得到概略的了解
像刻在牛骨和龟壳上的文字,是现今所挖掘到最古老的文字,由于是用刀刻的,所以“甲骨文”的最大特色是转折处多成方角,如“丙”在甲骨文中,便是写成:“四”(下面没有横)。
  金文,是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文字的线条比甲骨文复杂写。后来,有了较进步的大小篆,大篆的结构方正,左右对称,小篆的字体已略具国字的雏型了,线条简化匀称,如“马”字,在小篆中就写“馬”。
  到了隶书、草书时代,中国文字已经到了定型的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