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贤荀彧



  曹操迎天子,平定北方,荀彧认为可一边修复汉室,一边征讨不庭。荀彧尝言于曹操曰:“昔舜分命禹、稷、契、皋陶以揆庶绩,教化征伐,并时而用。及高祖之初,金革方殷,犹举民能善教训者,叔孙通习礼仪于戎旅之间,世祖有投戈讲艺、息马论道之事,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今公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使干戈戢睦,大道流行,国难方弭,六礼俱治,此周公辅周之所以速平也。既立德立功,而又兼立言,诚仲尼述作之意;显制度于当时,扬名于后世,岂不盛哉!若须武事毕而后制作,以稽治化,于事未敏。宜集天下大才通儒,考论六经,刊定传记,存古今之学,除其烦重,以一圣真,并隆礼学,渐敦教化,则王道两济。”(《三国志·荀彧传》注引《彧别传》)荀彧从容与曹操论治道,如此之类甚众,曹操常嘉纳之。荀彧自为尚书令,常以书陈事,临薨,皆焚毁之,故奇策密谋不得尽闻也。荀彧怀管仲之仁,大概是看袁绍终要行篡,而谓曹操可能济世,故弃绍而择操。不想枭雄同性,皆无贤心。荀彧旗帜鲜明,曹操只得表面应之,而内里则要剪之了。
  荀彧众言湮灭,多亏裴松之留下这段注引,可使我们寻探其思想。曹操若尊荀彧之策,重规汉室制度,文武张弛,鼎立不存,二方割据亦难持久。周瑜认为汉室衰崩,当佐孙氏图王,若汉室可兴,亦可从事。刘备虽假皇亲名义,若汉帝正位,他是不能称尊的。我们可以把荀彧的思想一言以蔽之:即曹操匡汉立德,平乱立功,再弘扬文化以立言,即代表东汉末年的名士同腐朽势力顽强抗争的胜利。
  顺帝诏李固问当世之敝,为政所宜。李固主要答对四点:一,去奸邪,任贤能;二,尊外戚显爵,但不与重权;三,罢退宦官,禁其参政;四,宫中府中,一视同仁。顺帝览之,多所纳用,但他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及冲帝、质帝相继夭亡,梁冀一意立幼以挟之,李固则坚持宜择年长有德者立之。他为其前四点又补充上了一点。梁冀忌恨,诛杀李固。桓灵之世,敝积日深,陈蕃、李膺等奋力直言,皆遭罹难,尾之名士纷陷党祸。荀爽奏桓帝后宫采女五六千人,此纵欲废礼以致祸也。宜依古制天子娶十二女,乃抑情从礼以致福也。奏闻,即弃官去。后遭党锢,隐遁远僻。两汉欲复周礼之议不绝,目的不外是上约王欲,中规臣节,下移民俗。帝王家天下,必要自己放任,臣民规矩。李固五点加荀爽一点,我认为这六点可说是东汉末年的主要症结。
  汉家四百年,确立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分封,以儒为教,杂说为辅,纲纪已具大形,应该说成绩是斐然的,当然,暴露出的问题亦十分严峻。如果它被农民起义打翻在地,自然就告终结,但它恰被士大夫挽狂澜于即倒,何去何从,就出现了争执。荀彧、曹操等对汉末症结都是十分清楚的,但对解决的办法却日见分歧。乱世来临,世人纷挟王霸术而登场。王虽隐但强,霸虽显却弱。荀彧此时的一切努力是要摆平献帝与曹操之间的关系。荀彧是个很好的调停人。汉家没落,汉帝咎由自取,献帝在这场谈判中无力以驳,只能照单接收。曹操为丞相,一举扭转了宫重府轻的局面,中央集权成为现实,天子专制已不复存。此项确立,余事迎刃而解:光文化之精真,去之繁芜;整修礼乐,核录后宫之数,移易臣民风俗;确定宗室年长德才者继位,废弃嫡庶之分;择用忠良英贤,罢黜卑劣浮华;赏外戚以爵,限阉寺之责,务使之与政。荀彧认为曹操如此施行,可入圣殿,彪炳千古。曹操应该能够想到,依荀彧之论,轻而易举办得到。但董昭等的替代说最终让曹操没能挡住诱惑,认为天子至高无上,需要轮流坐庄。
  曹操担心,若半途而废,霍光的事会重演。霍光处西汉强盛,他不大能改变什么,再加对后事虑及不足,遂遇断嗣之灾。曹操临东汉衰乱,他可以改良归正,再以前车为鉴,可安后裔。曹魏终破汉家纲纪,因一时不知所宗,只得暂以刑名来应付。结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君主时而能全临天下,时而被弃如草芥。仲长统熟视朝代更迭,他悲叹曰:“不知来世圣人救此之道,将何用也?又不知天若穷此之数,欲何至耶?”(《后汉书·仲长统传》)仲长统博识狂狷,荀彧奇之,举入朝廷,献帝逊位之岁卒。
  帝王无不欲传世万代,但都纷纷在梦魇中灰飞烟灭。孔夫子累累若丧家犬,不想其后嗣竟能高枕无忧袭爵千秋。传世之君,斥曹操为奸,易代之主歌其为雄。皇家为了安全舒适,自然乐意尊奉忠诚勇武的关羽,而不愿抬举绳纠上下的荀彧。时至今日,找不到御笔的人,仍谓荀彧是不识时务的腐儒。我认为,若曹操以其功力而为英雄的话,那么荀彧则以其思想而为圣贤。贤者认为传承文化最为重要,勿使之断裂,有益于社稷苍生,而为一家频争皇权无甚意义。但雄者不能这样看,他为了能登峰造极,不惜夷毁坟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