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您现在的位置: 应天故事汇 >> 阅读答案 >> 古诗文阅读 >> 正文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伍子胥传(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目 录】   

伍子胥传(节选)

(高考版)

伍胥既至宋,宋有华氏之乱,乃与太子建俱奔于郑。郑人甚善之。太子建又适晋,晋顷公曰:“太子既善郑,郑信太子。太子能为我内应,而我攻其外,灭郑必矣。灭郑而封太子。”太子乃还郑。事未会,会自私欲杀其从者,从者知其谋,乃告之于郑。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建有子名胜。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久之,楚平王以其边邑钟离与吴边邑卑梁氏俱蚕,两女子争桑相攻,乃大怒,至于两国举兵相伐。吴使公子光伐楚,拔其钟离、居巢而归。伍子胥说吴王僚曰:“楚可破也。愿复遣公子光。”公子光谓吴王曰:“彼伍胥父兄为戮于楚,而劝王伐楚者,欲以自报其雠耳。伐楚未可破也。”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退而与太子建之子胜耕于野。

五年而楚平王卒。初,平王所夺太子建秦女生子轸,及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楚发兵绝吴兵之后,不得归。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楚诛其大臣郄宛、伯州犁,伯州犁之孙伯嚭亡奔吴,吴亦以嚭为大夫。前王僚所遣二公子将兵伐楚者,道绝不得归。后闻阖庐弑王僚自立,遂以其兵降楚,楚封之于舒。阖庐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拔舒,遂禽故吴反二将军。因欲至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乃归。

(选自《史记?伍子胥传》,有删减)

【专项强化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建又适晋                    适:到

B.会自私欲杀其从者                会:适逢

C.愿复遣公子光                    愿:愿望

D.遂禽故吴反二将军                禽:活捉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将其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1)太子既善郑,郑信太子             善( 

2)至於吴,吴王僚方用事             用事( 

3)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               将( 

4)吴王僚因楚丧                     丧( 

难点解析:

1题对实词的考查,除了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之外,更要注意词类的活用、通假字现象等。如C项“愿”,名词活用作动词;D项“禽”是通假字,通“擒”。

2题是直接解释实词的含义,解答时,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综合训练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  ②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

B.①太子能为我内应  ②乃召伍员以为行人

C.①事未会  ②会自私欲杀其从者

D.①到昭关,昭关欲执之  ②欲杀王而自立

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伍子胥带公子胜亡命天涯、屡不得志的一组是(

①伍胥既至宋,宋有华氏之乱,乃与太子建俱奔于郑

②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

③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

④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⑤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

⑥彼伍胥父兄为戮于楚,而劝王伐楚者,欲以自报其雠耳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顷公作为国君,善于任用贤人。他认为郑人信任公子建,就让公子建作内应,内外夹击,最终灭掉了郑国。

B.渔夫重义轻利,拒不接受赠剑。伍子胥渡河以后,赠宝剑给渔父,渔父只是为救他,连“赐粟五万石,爵执珪”都不在乎,更不用说“百金剑”了。

C.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任何事都不能斤斤计较。楚国和吴国因边境“两女子争桑相攻”,而相互“举兵相伐”,导致战乱。

D.伍子胥勇敢机智,谋略过人。他一生颠沛流离,但最终还是受到吴王阖庐的重用,参与国家大政的谋划。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2)前王僚所遣二公子将兵伐楚者,道绝不得归。

    

参考答案:

1.C “愿”是希望的意思。)2.1)友善;(2)掌权;(3)率领;(4)丧。3.D A项中的两个“将”,分别是“将领”“率领”的意思;B项中的两个“为”分别是“为了”“作为”的意思;C项中的两个“会”分别是“准备好”“适逢”的意思。只有D项中的两个“欲”是“想要”的意思。)4.B (①说的是伍子胥和公子建,并非公子胜;④是讲伍子胥受到重用;⑥讲的是伍子胥欲报父兄之仇,劝吴王伐楚。)5.A (晋顷公以公子建作内应,并没有灭掉郑国。公子建被诛。)6.1)到了吴国都城,正是吴王僚在掌权,公子光做将军。伍子胥便通过公子光的关系求见了吴王僚。(2)前吴王僚派遣两位公子率领军队进攻楚国,被切断了后路而不能撤回。

参考译文

伍子胥到宋国之后,正遇上宋国发生华氏内乱,伍子胥就和太子建一道跑到郑国。郑国对他们很好。太子建又到晋国去,晋顷公说:“太子既然与郑国相友善,郑国也很信任太子,如果太子能为我作内应,我从外面来进攻,那我们一定能够把郑国灭掉。灭掉郑国,就封给太子。”太子便回到了郑国,事情还没有准备就绪,适逢太子因为一件私事要杀掉他的一个随从。这个随从知道他们的密谋,就把这件事报告了郑国。郑定公和子产杀了太子建。太子建有个儿子名叫胜。事发后,伍子胥害怕了,便与胜一起逃往吴国。到了昭关,昭关的守吏想捉住他们。伍胥只好与胜独身步行,几乎不能逃脱。追捕他们的人紧跟在后,伍子胥逃到江边上,江上恰有一位渔翁划船而来,知道伍子胥情势紧急,就将子胥摆渡过江。伍子胥过江以后,解下佩剑说:“这柄剑价值百金,就送给您老吧!”渔翁说:“楚国的法令规定,捉到伍子胥的人赐给粟米五万石,封予执珪之爵,那又何止一把值百金的宝剑呢!”不肯接受伍子胥的剑。伍子胥还没有走到吴国都城就生起病来,只好半道上停下来,讨饭度日。到了吴国都城,正是吴王僚在掌权,公子光做将军。伍子胥便通过公子光的关系求见了吴王僚。

  过了较长的时候,楚国边境地方的钟离与吴国边境地方的卑梁氏,都以养蚕为业,两个女子采桑时相互争抢打了起来,楚平王对此大为气愤,以至于闹到两国动用军队厮杀起来。吴派公子光进攻楚国,攻克了钟离、居巢两地,收兵回国。伍子胥对吴王僚说:“现在正可以一举攻破楚国,希望再派公子光率军伐楚。”公子光却对吴王僚说:“那伍子胥因为父兄都被楚王杀了,所以劝说大王攻打楚国,他只不过是想替自己报仇而已。进攻楚国并不能一举攻破。”伍子胥知道公子光在国内有自己的谋划,想杀掉吴王僚而自己立为王,在这种情形下不便向他讲对外采取行动的事,便推荐了一位名叫专诸的勇士给公子光,自己与太子建之子胜隐退到乡下种田去了。

  过了五年,楚平王死了。当初,平王从太子建那里夺走的秦国女子生下的儿子叫轸,等到平王死了,轸便即位为王,这就是昭王。吴王僚趁着楚国有丧事,派遣两位公子率军去偷袭楚国。楚国派军队堵住了吴军的后路,使吴军无法退回。吴国国内空虚,公子光就让专诸突然袭击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庐。阖庐做了吴王,志满意得,就召回伍员任命他为“行人”之官,参与国家大政的谋划。

楚国杀掉了它的大臣郄宛和伯州犁。伯州犁的孙子伯嚭逃出了楚国,投奔了吴国。吴王也任命伯嚭做大夫。前吴王僚派遣两位公子率领军队进攻楚国,被切断了后路而不能撤回。后来,他们听说阖庐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就带着军队投降了楚国,楚国将他们封在舒。阖庐为王三年,出动军队与伍子胥、伯嚭进攻楚国,攻克了舒地,活捉了以前叛吴降楚的两个将军。本来准备乘胜进军郢都,将军孙武说:“人民已经很疲劳了,不能再继续作战了,暂且等一等吧!”于是吴军便返回国中。                          

    【目 录】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