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答案 古典名著 中国名著 外国名著 童话寓言 百家讲坛
武侠小说 中外名人 故事传奇 诗歌散文 其它阅读 成才励志 民俗礼仪
您现在的位置: 应天故事汇 >> 其它阅读 >> 百科知识 >> 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 正文 Ctrl+D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欧洲人的发现

    【目 录】   

  18世纪后,欧洲探险家们大量地踏上非洲。他们与早期的欧洲殖民者不同,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黄金或从事奴隶买卖,或者将上帝的福音传播给信奉“邪教”的土著,而是为了要亲自解开非洲大陆上众多的地理之谜。除了强烈的好奇心之外,大多数的探险家还想借此出名,返回家乡后出出风头。有趣的是,参加探险的大部分人士都不是科学家或者职业探险家,而是一些有才能的军官、教师、医生、记者甚至无业游民,其中较为著名的是一位苏格兰贵族后裔,前不列颠王国驻阿尔及利亚的外交官詹姆斯·布鲁斯。

  1730年出生的詹姆斯·布鲁斯,从小生活在一个苏格兰贵族大家庭中,喜爱体育运动和历史书籍。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条件,促成了他勤于思考问题、充满活力的性格。尽管他身高190厘米,但他却常常自称是一个“最容易伤感的人”。

  布鲁斯24岁时与从小熟悉的女友结婚,生活平稳幸福,使他感到十分满足。可是结婚仅仅过了9个月,他的妻子却因患肺结核病躺下,这在当时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下,被公认为是不治之症。布鲁斯只能一天天看着爱妻圆润的脸消瘦下去,肌肤失去光泽,最后痛苦地呕血死去。

  妻子的去世给了他极大的刺激。为了避免触景伤情,布鲁斯决定到海外旅行。他到了法国、意大利、荷兰,这些地方的美丽风光和灿烂文化并没有使他产生留连忘返的感觉,相反,当他来到西班牙,却对当地生活的阿拉伯人的奇特风俗和言谈举止发生了兴趣。这些阿拉伯人是8~15世纪征服西班牙的阿拉伯帝国的后代,曾经对当地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以及民间习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布鲁斯留在西班牙,专心地学习西班牙语言,研究有关的历史文件和资料。两年后,他通过家族的关系,在皇家外交大臣那里谋到了一个职位,被派往土耳其人控制下的阿尔及利亚,任英国总领事。

  1768年,38岁的布鲁斯在开罗的一家旅馆里筹划和准备着他到埃塞俄比亚探险的行装。为了在沿途描绘地图,他聘请了一位意大利青年画家瑞吉·巴鲁加里尼担任他的秘书。另外还雇佣了几位穆斯林武装护卫、1名向导和3名搬运行李的奴隶。他们一行10人坐船从开罗城外的尼罗河码头出发,溯流而上。

  3个月后,即1768年11月10日,布鲁斯一行顺利抵达埃塞俄比亚首都冈达尔。此时的冈达尔是埃塞俄比亚的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建有几十所修道院和教堂。但在这个多山的国家里,由于没有一种有效地控制地方封建主的手段,又没有建立一套管理全国的行政系统,地方封建主势力逐渐增大,已经出现了各地封建割据的混乱局面,尤其是在6~10月的雨季,山区交通困难,用兵不便,封建主能够凭险困守,抗拒统一,有时甚至还联合起来进行叛乱,反对中央政府。而且宫廷内部自1706年后不断发生帝位之争,阴谋和暗杀相继进行,更削弱了中央的权力。冈达尔虽是首都,但皇帝的权力和财力往往比不上地方大封建主。就连皇帝本身也不复为“万王之王”。

  在布鲁斯的行李中,最重要也是最笨重的是发现尼罗河之源时,用以测量纬度的四分仪,从海岸越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必须雇请4人一组的两组搬运夫轮换着运输。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布鲁斯一行还遇到了大群对人毫不惧怕的非洲羚羊群,这些羚羊大摇大摆地走在他们前面,有时还堵住了他们的去路。为此,布鲁斯还得专门派出几个人,沿途轰赶和引开这些大胆的羚羊,以便顺利通行。

  布鲁斯第一次看到青尼罗河,是他随皇帝陛下的军队参加平叛作战的时候。青尼罗河是从埃塞俄比亚的西南高原流出,源头约在塔纳湖的南面,距尼罗河三角洲的入海口约4800公里的地区。这条河开始时仅是涓涓细流,无声地流淌100多公里,注入塔纳湖,然后再从塔纳湖东南方向低凹地带溢出,即成水量丰富的青尼罗河。青尼罗河水冲过大弯曲峡谷,向东南奔流一阵后再转向西北方面,进而流入苏丹境内。布鲁斯第一次看见青尼罗河的地点,足在塔纳湖下游约30公里的地方,也就是提西萨多瀑布一带。当积蓄着力量的河水突然遇到地形的断层,陡然下泄时,数吨的水流从高处砸向底部的岩石,发出雷鸣般的轰响。布鲁斯站在瀑布边,对眼前的壮丽景色表现出了引起当地士兵们讥嘲的兴奋。他本来还打算在提西萨多瀑布上下再好好做一番考察,可惜,皇帝的军队即将开跋,不可能也不允许将他孤身一人留在这片危险的地区。布鲁斯不得不跟随军队行动,返回首都冈达尔。

  布鲁斯不甘心他的事业刚刚开了个头就被夭折。他回到埃塞俄比亚宫中后,开始积极地活动,一有机会就通过皇太后和皇妃们,以及赏识他的拉斯·尼卡耶路向皇帝表达他决心要寻找尼罗河源头的愿望。他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

  1770年10月,布鲁斯获得埃塞俄比亚皇帝的许可,带着少数的部属和珍贵的四分仪从冈达尔出发,顺河爬向陡峭险峻的山地。在那里,整个世界差不多都是非洲狒狒的天下。这种长有尖牙利齿,身躯强壮的动物,就连称为百兽之王的狮子也怕,谁都不敢轻易地去招惹它们。由于布鲁斯一行人的出现,受惊的狒狒会突然间野性大发,向人们猛扑过来。但是,詹姆斯·布鲁斯对此一点也不惧怕。他一路上感兴趣的只是山脚下、峡谷中婉蜒曲折地流淌着的青尼罗河。从海拔2900多米的山顶看下去,青尼罗河就像一根细绳,捆住了无数的大山。

  经过10多天辛苦的跋涉,布鲁斯一行走进了位于大山脚下的盖休小镇。在这座仅有几百户居民的小镇边上,有一条很浅很洁净的溪水流过。即使在这样的深山小镇,居然有一座久遭战火洗礼的基督教教堂。在教堂外的大树下休息的时候,布鲁斯的向导突然向他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将一条深红色的丝织装饰品给他,作为他带布鲁斯到达青尼罗河源头的代价。詹姆斯·布鲁斯此刻整个身心在为一个即将到来的时刻所激动,根本不去留心其他的事情。他顺手将自己擦鼻涕的手绢丢了过去,然后脱掉靴子,表情庄严地朝向导所指的一处泥泞中的小岛走去。在那里,他看见一处咕嘟咕嘟向着地表冒水的泉眼。

  在当地人眼里,这处泉水是很神圣的地方,轻易不能去接近和冒犯。可是布鲁斯却赤着脚站在里面,兴奋得哇哇乱叫。

  当布鲁斯陶醉在他的成功之中时,他没有发现,当然也没有人告诉他其实又犯了两个错误。因为事实上,这地方并不是尼罗河的河源,布鲁斯也不是第一个来到这里的欧洲人。

  总长4000多公里的尼罗河的两条主要支流,一条叫青尼罗河,一条叫白尼罗河,两条河流交汇于苏丹的喀士穆附近,从而流向肥沃的埃及大平原。依照判别主干流河道的长度标准,青尼罗河尽管一年之中提供了整个尼罗河大部分的流量,但它还是一条大支流而已。而白尼罗河长度要长出许多,是从遥远的南部山区高原维多利亚湖流出来的,是人们公认的尼罗河的河源。

  最先发现盖休之泉的欧洲人,是100多年前即1618年就到这一带来传教的西班牙教士费多罗·彼斯。彼斯出现后过了10年,另一位基督教传教士杰洛尼莫·罗伯特获得当时的埃塞俄比亚皇帝的许可,并在地方当局派出的军队的保护下,来到盖休,进行了考察。但是,由于埃塞俄比亚国内的战乱,以及统一后,法国利达斯皇帝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达成了突然清除欧洲人的协议,因此,当时的考察报告和其他一些文字材料均毁于混乱中,无法让外部世界知晓。从这一点来看,英国人詹姆斯·布鲁斯是第一位正式确认青尼罗河的发源处和水泉具体位置的探险家。同时,他还是第一位从冈达尔走到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交汇处的喀士穆城的欧洲人。

  非洲人自己的非洲

  许多世纪以来,埃及人、希腊人、阿拉伯人和中国人以及近代欧洲人对非洲大陆的持续顽强的探险活动,一步步地揭开了这块神秘大陆的面纱,使这块阳光照耀的土地上的美丽山川、壮观河流、勤劳勇敢的人民和独特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袒露在世界面前,引起了全世界的人们对非洲和非洲人民的尊敬,进而促成了非洲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相互交流和发展。

  但是必须看到,非洲以往的孤立状态的破除与神秘色彩的消失,也伴随着大量的血腥、苦难和屠杀,伴随着原有的文明发展的停滞破坏,甚至倒退。特别是随着欧洲探险家的足迹而来的海外奴隶贩卖活动,更把这种强行加在非洲人民头上的痛苦推向了极端。欧洲来的奴隶贩子在他们的国王、政府、军队、教会的支持纵容下,比任何人都显得凶恶、贪婪、残忍和肮脏,他们给非洲造成的伤害与损失,比无论什么自然、疾病和战争的伤害损失都要大得多,持续的时间也长得多。可以说,正是15000万非洲奴隶的血汗和生命,奠定了今天西方资本主义发达经济、相对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和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基础。与此同时,到1800年时全非洲也仅有1亿人口的各个国家或部族,却完全没有了他们的祖先曾经创造并拥有的宁静和繁荣,失去了劳力、城市和安全,陷入可怕的饥荒、分裂与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之中。

  尽管最后白人出于各种原因,宣布废止了奴隶贸易,并对非洲内陆进行了创纪录的探险活动,但这些探险活动所解决的地理学问题,语言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生物学方面的进展,却是为以后的殖民统治服务的,是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在非洲推行殖民统治的组成部分。许多探险家从一开始就充当了殖民活动的先锋,甚至直接参加了对非洲的殖民侵略,并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常的情形是,每当探险家宣布发现一处山川湖泊之后,便有欧洲猎人、寻矿者、大批的传教士接踵而至,然后到来的便是殖民国家的军旗!到了19世纪末,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达到了疯狂的程度,短短30年间,非洲仅剩下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名义上独立、实际上受到帝国主义约束的国家,其余96%的土地,98%的人口都被各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

  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武力侵略,一种是欺骗。从探险家德国人彼得斯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怎样欺骗非洲人的;在抵达一个酋长的住地之前,他先派人赠送礼物,要求暂住。在到达后他便请酋长吃饭,殷勤劝酒,又送上更多的礼物。然后他要求酋长在一份据说是与德国友好的文件上画押。文件是德文写的,酋长根本看不懂。签字画押后,他和酋长热烈握手,竖立起德国国旗,鸣放礼炮。接着又是一场痛饮。这样,彼得斯便为德国取得了一个“保护地”。

  也有非洲酋长察觉了殖民者阴谋的情况。马塔贝人的国王洛本古拉就曾写信给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表示严重抗议,他说:“不久前有一群人来到我国……他们向我要求一块地采掘黄金,并说会给我一些东西来交换这种权利。我叫他们把东西拿来,我就会告诉他们我愿给什么。一份文件写好了,叫我签字。我问它的内容是什么,他们说里面写下了我的话和他们的话。我画了押。3个月后,我获悉,由于这个文件,我已把我国所有矿权都 ‘出让’了。”于是,洛本古拉国王取消了这项协议,然而他得到的答复却是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津巴布韦的3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英国殖民地。

  欧洲人的介入和殖民地的建立,使非洲大陆最终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历史发展结果证明,这种卷入必然会给他们自己制造始料未及的对立物,产生殖民统治者无法解决的矛盾。就在列强们弹冠相庆,庆祝他们的非洲殖民帝国的征服与统治之后,非洲人的觉醒和非洲人的反抗即以风起云涌之势,在各殖民地爆发了。尤其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地土崩瓦解,非洲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不可抗拒地获得发展。泛非主义运动和非洲统一组织的成立,标志着非洲人自己掌握了非洲的命运。到了20世纪90年代,所有的非洲殖民地已全部获得了独立,南非当局也被迫宣布放弃实行了200多年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非洲重新成为非洲人的非洲!

  摆在站立起来的非洲4亿人民面前的,是驱除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遗留下来的影响与破坏,重新建立一个自信、强大、繁荣、富裕的新非洲的艰巨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比曾经叩开非洲之门的各国探险家们更坚韧不拔,顽强奋斗,为达到目标不惜牺牲的意志与精神。

  新非洲的太阳已经升起在地平线上。

  北极风貌

  北冰洋地处高纬地区,大部份海域海水全年都在零度或零度以下,因而,洋面上形成大面积的浮冰。每年11月到次年4月的寒季,多暴风雪天气,广阔无垠的洋面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白色世界。7~9月,气温较高,这时又是另外一派景象,纬度较南的海域,大部份已冰融雪化,露出海洋的本来面貌,一座座冰山和大小不等的冰岛、浮水,顺着上海流缓慢漂流,忽隐忽现。至于北冰洋的中心地区,还是覆盖着巨厚的冰层,它们并不连成一片,在冰块之间,存在着冰沟和冰窟窿。据美国北极探险家研究,北冰洋的积冰正在逐年减少,预计10至20年内将成为不冻的洋。前苏联的一些科学家也认为,太阳能和其他人为或自然原因造成的大气升温,将使北冰洋浮冰

  “危在旦夕”。

  北冰洋及其外围地区有许多岛屿,其中最大的是格陵兰岛。格陵兰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面积达217.5万平方公里,约有80%的地面被冰盖覆盖。冰盖的面积约172.6万平方公里,体积达270万立方公里,是仅次与南极冰盖的世界第二大冰盖。冰盖中间微凸,向四周缓缓倾斜,平均厚度为1500米,最大厚度约3400米。

  北极地区,每年有上万座冰山从格陵兰岛、新地岛、北地群岛、加拿大北极群岛等岛屿上的冰川断裂下来,漂浮在北冰洋、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冰山的面积从不足1平方公里至几百平方公里,厚度自十几米至几十米,有的可达100~150米,冰山中表面比较平坦的叫冰岛,一般面积较大。冰山在海洋上浮流,影响水上航运。1912年4月14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邮船“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驶往纽约途中,在格陵兰以南触冰山沉没,死亡1517人,成为世界航运史上重大的沉船事故。但是,巨大的冰岛又常常被用于建立浮冰漂流考察站,它们不仅可用来作北冰洋的科学考察,而且也可用于军事目的(如为潜艇导航等)。

  北极地区与遥遥相对的南极地区一样,有着漫长的夜晚和无夜的白天。在漫漫的长夜里,有绮丽的极光,普照着单调的景色。北极地区是气候奇寒,但是在这里,一些绿藻、褐藻和红藻等海藻植物却十分繁茂;北极熊、海豹、海象和北极角鲸以及鱼类等海洋动物仍非常活跃。

  在气候恶劣、终年覆盖着冰雪的北冰洋岛屿上,居住着爱斯基摩人。爱斯基摩人是黄种人。据说,他们的祖先是亚洲人,在3000多年前,沿着北极地区迁移到格陵兰,目前主要居住在地球上最北的严寒地区。估计,目前爱斯基摩人有8万多人,其中在格陵兰岛的约占55%,大多居住在沿海地带,以捕鱼为生。居住在北冰洋各岛屿上的爱斯基摩人,常常几户人家,在一所用漂木和圆石加上冰雪、泥土砌成的低矮而密集的公共小屋里,以防御严寒天气,度过那漫长而黑暗的冬季。爱斯基摩人过着捕鱼和打猎的传统生活,以动物肉为主食,油脂作为冬季照明和取暖的主要燃料,驯鹿皮和海豹皮制成裤、靴和船、帐篷,还有工艺品。交通工具主要是狗或驯鹿拉的雪橇。随着北冰洋岛屿和沿岸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交通运输的发展,一些爱斯基摩人已参加工作,并定居下来。

  进入北冰洋

  长期以来,人们为探索北冰洋和北极极点的奥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走过了漫长而艰险的道路。

  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时代的一位天文学家、航海家毕塞亚斯最早进人北极圈,进行有目的的考察,测量了纬度和地磁偏差。

  至8~10世纪,北欧海盗在迷途中发现了冰岛。后来,开始向冰岛移民。

  到了15世纪末,刚出现萌芽的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了掠夺东方的富饶资源,迫切要求寻找通往东方的海上捷径。至16世纪,麦哲伦完成了绕世界环球航行,但他所走的路线,对北欧国家来说,毕竟航程太远,久涉重洋,旅途多险。于是,自16世纪末开始,西欧各国的商人和探险家纷纷议论,能否找到一条绕过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到达东方的中国和印度等地的新航线?即取道北冰洋的“北方航线”,去攫取这些地区的丝绸、香料和宝石等宝贵财富。根据这一设想,西方各国的探险家们,便组织探险队进行北冰洋探险。可是,他们进入北冰洋时,往往在冰块的迷宫中航行,经常陷入冰块的重围之中,度过漫长的北极冬季,甚至因无法脱身而在此丧生。

  在19世纪中期以后,加快了向北极挺进的步伐。1846~1848年,英国人约翰·富兰克林深入到加拿大北海一带的岛屿区,顺利地探察了“北方航线”。可是,在他完成了这次探险任务之后,航船被封冻在海上,他们只得弃舟登岸。上岸之后,又遇到不幸,129名船员无一生还。

  在征服北极之前,探险工作中最有成效的人,要算是挪威探险家弗里蒂奥夫·南森。南森从小爱好体育运动,18岁成为世界滑雪冠军,又是一名快艇驾驶员、游泳能手和优秀射击手。这些体育活动为他后来的北极探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曾传奇式地第一个乘雪橇横越格陵兰岛。1893年南森等一行13人乘“弗腊姆”号船沿亚欧大陆北岸航行,向新西伯利亚群岛进发。在这之前,他根据探险遇难者的一些残物漂流的路线,推断在新西伯利亚群岛以西有一股洋流,向北流过北极,再流到格陵兰东岸,进入大西洋。于是,他们到达新西伯利亚群岛之后,将船冻结在浮冰上,随浮冰一起,向北极漂流。1895年,“弗腊姆”号漂流到北纬85°57′的海域,这是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到达北冰洋中心区,北冰洋神秘的面纱终于被揭开。原来大洋中心区是一片冰雪海洋,没有任何陆地,北极是在大洋之中。他们还发现在冰层和极地冷水下面,有一股大西洋暖流,同时还探测了大洋中心区的水深。“弗腊姆”号随冰漂流,方向不定,路线曲折,速度缓慢,前面又遇到了一望无际的冰野挡住去路,看来难以漂流到北极极点了。于是,南森决定让其他队员按原计划行进,而自己则与约翰逊二人乘坐狗拉的雪橇,毅然向北极进发。南森在重重叠叠高低不平的乱冰中前进,当他们到达北纬86°14′,东经86°时,面前冰山林立,难以通行,而且人畜都已疲惫不堪,食物匮乏,不得已,只好返回。在途中,由于洋面上冰、水交替出现,他们只得有时在冰原上架起雪橇滑行,有时放下皮艇在水上划行。1895年8月到达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冬天到了,他们找到了一个洞穴,在里面过冬。食物吃光了,北极犬也杀得只剩了两只,他们靠打捕北极熊和海豹充饥,度过了漫长的极夜。北极熊即白熊,是熊科中最大最凶恶的一种,素称“北冰洋之王”。它脚底柔韧,趾间长满粗毛,不但在雪地上行动敏捷,而且能抓住冰面随冰远游,所以又被人称为北冰洋里有名的“船夫”。它身体虽然笨重,但善于游泳。南森和约翰逊流落荒岛,过了10个月的原始生活,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后来,他们连野兽也很难捕到了,只得乘浮冰漂流到经常有人出没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去。途中,他们幸运地遇上了英国极地探险家杰克逊,便搭乘他们的船回国。而一星斯后,南森的“弗腊姆”号船,经过三年零三个月的漂流,也安全回到了挪威。南森之行,第一次证实了北极有一个北冰洋,他撰写了许多生动的北极区探险著作。

  19世纪后期,人们越来越希望能穿越北极,开辟一条直接航线。但是,对北极中心区的情况,仍然了解很少。因此,去北极中心区和北极极点的探险,便成为当时地理学界的首要任务。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有实践意义,而且也是一个民族自尊心的表现。于是,许多国家对志愿前去探险的人,加以鼓励和奖赏。这时,前往北极的人有学者和运动员,有幻想家和冒险家,甚至有资本家和贫民。那么,究竟是谁第一个到达北极,夺走了这项王冠的呢?

  到达北极第一人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美国著名探险家罗伯特·皮利是最早到达北极的人。皮利原来是一名工程师,后来去海军服役。他想成为“刷新世界纪录”——第一个到达北极的人。皮利是一名海军军官,周围有一批有地位而又有钱财的朋友。他们成立了一个“北极皮利俱乐部”,筹集了大量的资金,资助皮利北极探险。为了锻炼体力和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皮利多次乘雪橇横穿格陵兰岛,在冰天雪地里,经受暴风雪的侵袭,被冻得全身是伤,生了一场大病。20世纪初,皮利二次向北极冲刺,在第三次向北极行进中,终于打破了南森所保持的纪录,到达北纬87°6′处。1908年,皮利最后一次北极探险,他乘“罗斯福”号船到达靠近埃尔斯米尔岛北端过冬,1909年3月,他带领一支雪橇队,从这里启程,向极地进发。这里距北极约766公里。陪同皮利进行这次冲刺的有1名黑人、7名白人和许多爱斯基摩人,还有133只狗拉着19架雪橇。为了轻装上阵,皮利又把所有的白人和其他大多数人编在支援队里,建立中途站,而且规定,最后一支雪橇队不得超过北纬87°47′。皮利不愿意与任何一个白种人分享到达北极的荣誉,同时又认为,有色人种的人不敢与他竞争荣誉。所以,他在向北极冲刺时,只带了1名黑人医生和4名爱斯基摩人,以及4O只狗拉着的5架雪橇。他们在途中没有见到片陆地。据皮利说,他们于1909年6月4日到达北极极点为了证实这一事实,皮利在北极极点附近海区纵横穿越了30多个小时,然后返回营地。他在归途的日记中写道:北冰洋洋面“真是十足惊人”,而且从格陵兰岛到北极之间的洋面,至少有9/10是由“破碎的冰块”所组成。9月6日,皮利发出了一份到达北极的电报,其中有这么一句:“星条旗已在北极升起”。然而,当皮利回到美国后,一个名叫弗雷德里克·库克的美国医生已经宣布,他于1908年4月21日已经到达北极。于是,在北极探险史上,谁最早到达北极,夺取了这项王冠的大争论就由此开始了。参加这场争论的不仅有科学研究者,还有政治活动家、报界以及舆论界。

  库克在青年时代就迷上了北极探险的书籍,他曾经参加过皮利的第二次北极地区探险,同皮利一起,在格陵兰北部度过了1891、1892年度的冬季。

  1907年,库克说服了一位有钱的朋友,帮助他秘密探险北极。于是,他便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开始了向北极极点的进发。他们经过格陵兰岛,到达阿克塞耳—海伯格岛的最北端。1908年3月,库克决定精编探险队员,只带上2名爱斯基摩人和1架雪橇、26只狗,向北极冲刺。这一段冰路有900多公里,他们整整走了35天,于1908年4月21日到达北极极点。1909年春,库克等返回格陵兰,为了保存好探险中运用的导航仪和记载的日记等资料,库克把这些重要的东西收藏在格陵兰岛的土拉附近,待以后再运回美国。然后,他到达丹麦,于1909年9月1日,向《纽约先驱报》编辑部发了电报,宣告他到达北极的消息。

  皮利得知库克比他早一年到达北极后,十分生气,他指责库克在撒谎。库克一回到美国,马上遭到“北极皮利俱乐部”成员的攻击。他们要求库克拿出证据来。可是,库克的唯一能够作证的用具和资料,都放在格陵兰岛上。他十分焦急,后悔没有把这些东西带回来。后来,连这些东西也找不到了。库克受到了报界和社会舆论界的巨大压力,得了神经衰弱症,愤然离开了美国。皮利的地位得到了巩固,他向国家地理协会出示了自己的笔记和用具。从此,皮利被认为是最早到达北极极点的人,而库克被人们遗忘了。但是,近年,一些研究北极的专家,开始注意到库克对北极的许多论据。原来,他在北极探险归来之后,作过关于北极探险的报告,在报告中描述了许多现象,而这些现象通过近期的考察和飞机、卫星拍摄的照片分析,得到了证实。例如,库克描述了极地不是一块大陆,而是向西漂流着的浮冰群。这符合如今称之为“冰块向西漂流”的海洋学现象。他还发现了埃尔斯米尔岛附近的一个“冰群岛”。近年,空中摄影证实了“冰群岛”的存在,而且正好在库克向极地进发途中穿越过的地区,缓慢地按顺时针方向漂流。因此,许多科学家认为,这些符合事实的描述,对论证库克首先到达北极是很有利的。

  于是,库克的一些拥护者要求消除对库克的不公正行为,而且在纽约州成立了“库克协会”,主张正式承认库克的北极探险功绩。同时,协会成员们在纽约州立历史博物馆开设了一个纪念库克的陈列馆。

  库克去世后,支持他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一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戴利斯·罗林斯,他研究了皮利发表的资料后认为,皮利根本没有到达北极。因为皮利确定去极地的路线和返回经过漂流的浮冰群路线,并没有计算磁偏离(正北与磁北之差),又认为,皮利确定的纬度,没有经过天文观测,因而是极不准确的。皮利是否首先到达北极,争得了这一荣誉,使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怀疑。

  继库克和皮利之后,考察北极的人仍络绎不绝。1926年,挪威人卢阿尔·阿蒙森等组成的国际小组第一次乘飞艇抵达北极上空。1929年,美国人查理·伯德第一次乘飞机飞越北极。1937年,前苏联人沃多皮诺等第一次乘飞机降落在北极冰面。1958~1959年,美国先后有两艘核潜艇从冰下航行到达北极。1977年,前苏联“北极”号核动力破冰船首次到达北极点考察。1978年,日本人藏村植美第一次乘狗拉雪车单人到达北极。

  长期以来,西方各国的探险家和航海家,为了寻找“北方航线”,前仆后继,奔向北冰洋和北极。但是,人类开始征服北冰洋和北极,还是近百年来的事。近几十年来,北冰洋近海大陆架相继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且它又地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因此,它在战略上和国际航空运输上的地位日益重要。

  孤独的南极

  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即地轴南端同地面的交点。一般称南极,就是南极大陆或南极地区。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后发现的一块陆地,也是世界上最高的一个大陆,面积约1239万平方公里,平均高度为海拔2350米,内陆高原达3700米,最高点埃尔斯沃斯山脉的文森峰海拔5140米,如包括周围的岛屿,就称为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七大洲中居第五位,比欧洲和大洋洲大。南极地区是南极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和周围海洋的泛称,它的范围就更大了,一般指南极圈以南地区。

  南极大陆,原来是冈瓦纳古大陆的一部份。这个古大陆位于南半球。大约在1.5亿年以前,地球上发生了强烈的板块运动,冈瓦纳古大陆被分裂成澳大利亚、印度、非洲、南美洲和南极洲。这是由于岩浆顺着地壳破裂带上涌,产生巨大的压力,把分裂的各个大陆逐步推开。南极洲便变成了一个孤立的大陆,坐落在地球的南端。

  南极大陆终年被冰雪所覆盖,被喻为“白色的荒漠”、“地球的冰库”、

  “地球的淡水库”。南极大陆于燥严寒,整个大陆年平均降水量为30~50毫米,沿海地带也不过200~400毫米。最低温度达-88.3℃,故有“世界寒极”之称。南极大陆风暴频繁,一年内风速大于 12.5米/秒的天数有300多天,最大风速可接近100米/秒,故又有“世界风极”之称南极大陆的四周,是浩瀚的南大洋,海岸线长达24000公里,其中有7500公里的海岸线为终年不化的冰架 (陆缘冰)所占据。南极大陆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只有寒暖两季之分,11月至次年3月为暖季,4月至12月为寒季。

    【目 录】   

Copyright © 2014-2015 gsh.yzqz.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