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得天下

十一、会说话,也能创造价值

  科技是生产力,口才也是生产力!一个国家公民的整体讲话水平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程度,国际竞争的优劣。一个企业员工的整体讲话水平,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底蕴。大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小到求职、恋爱、晋升和谋发展,哪一件事能离得了口才呢?
  是不是很羡慕别人的口才?你也有可能成为具备高超讲话能力的人。不善讲话不要紧,关键是要认识口才的重要,加强学习,因为讲话能力可以通过日常训练百炼成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事情的成功并非一日之功。日日行,千里不在话下;天天读,万卷亦非难事;时时练,讲话能力就会日益增强。到那时,你就会口吐莲花,笑傲江湖;妙语连珠,平步青云。口才与成功是有一定关系的。古代有这么一个国王,一天晚上做了梦,满嘴的牙都掉了。这个时候,他就找了两位解梦的人。这两人来,国王就说:“满口牙怎么全掉了,到底是怎么一说?”第一个破解梦的人就说:“皇上,在你所有的亲属都死去以后,你才能死,一个都不剩。”这个梦给解出来了,这是第一个解梦人这么说的。皇上一听,心里非常不高兴。第二个解梦人就说了,第二个解梦人这样说:“至高无上的皇上,您将是您所有亲属当中最长寿的一位呀!”大家看一看,同样的内容,同样的事情,两个人就用两种不同的说法。第一个人把皇帝说生气了,皇帝龙颜大怒,杖他一百棍;然后,拿出一百个金币,奖给第二位破解梦的人。大家看一看,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内容,为什么一个挨打,一个受奖?这不是口才吗?受奖的这个破解梦的人,他成功了。他成功靠什么?靠他的口才。能说口才没有用吗?能说口才与成功没有关系吗?
  古代一个大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当时在古希腊,谁能登台演讲,这个人物就是这个城堡的领袖,那是了不得的!德摩斯梯尼第一次登台演讲的时候,他希望得到的是掌声,和笑声。最后,没有笑声,倒有了掌声——背掌!把他哄下台去。讲得实在是不行。讲着讲着,肩膀往上耸,一个演讲者,耸肩这个姿势多难看!再讲讲,他的气不够用,说着说着就长出一口气,请大家想一想,这一长出气的时候,这个形象又是什么样呢?所以台下的人把他轰了下去。但是,德摩斯梯尼并不气馁,他回来以后,自己剃个阴阳头,以示以后再也不出去,他把所有的书籍都划来,拼命地读书,为了克服自己耸肩,他把棚上吊了两个宝剑,剑尖正好对着自己的肩膀,如果一耸肩就扎着他了。经过这样长期的练习,耸肩的毛病克服掉了。说话不清楚,怎么练?他找一个小鹅卵石含在自己的嘴里。他本来说话就不清,再含着鹅卵石就更不清了。经过艰苦的努力和训练,最后含着鹅卵石说话都非常清楚。那么,请讲,吐出鹅卵石以后,那简直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气不够用,怎么办?他边朗诵诗歌,边往山上跑。最后,终于三个毛病都克服掉了。他的内功有了,有了丰富的学识和思想见地;他的外功有了,口才练成了,当然一登台演讲的时候,人们的掌声暴风雨一般地响起来。最后,他的七篇演说,永远垂于历史。这七篇演说当然是相当精彩的。
  一个人有了口才,绝非一般。口才能救命。大家看电视剧,都知道有个纪晓岚。纪晓岚的口才可了不得!有一天,乾隆皇帝知道纪晓岚学识宏富,能言善辩,机智敏捷。乾隆皇上:我今天怎么想办法试验试验他。但是,乾隆皇帝这个笑话开得太大了,纪晓岚一看乾隆皇上找他,马上进宫跪下了。乾隆皇上说:“纪晓岚!”“臣在!”“我问你:何为忠孝?”纪晓岚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孝。合起来,就叫忠孝。”纪晓岚刚答完,乾隆皇上说:“好!朕赐你一死。”纪晓岚当时就愣了:这从哪里来?怎么突然赐我一死?但是皇帝金口玉言,说啥算啥,纪晓岚只好谢主龙恩,三拜九叩,然后走了。一出去以后,乾隆皇上想:这纪晓岚可怎么办呢?不死,回来,就是欺君之罪;死了真可惜,手下少了一个栋梁之材。乾隆皇上想:都说纪晓岚有能耐,能言善辩嘛,我看你纪晓岚今天怎么办?
  大概也就有半柱香的工夫,纪晓岚呵气带喘地就跑了进来,扑通就给乾隆皇帝跪下。乾隆:“大胆,纪晓岚!朕不是赐你一死吗?你为什么又回来了?”纪晓岚说:“皇上,臣去死了,我准备跳河自杀,我正要跳河,屈原突然从河里出来了,他怒气冲冲地说,你小子不混蛋吗?想当年我投汨罗江自杀的时候,是因为楚怀王昏庸无道;想当今皇上皇恩浩荡,贤明豁达,你怎么能死呢!我一听,我就回来了。”大家看一看,这是不是口才救了纪晓岚一条命?这时候,乾隆皇帝你还说啥?你让他去死去吗?好,你乾隆皇帝就是昏庸无道;可是你让他活着吗?皇帝说啥算啥,又赐他一死,他又回来了。最后,乾隆皇帝自己不得不解嘲地说:“好一个纪晓岚,你真是能言善辩啊!”大家看一看,纪晓岚是不是用自己的口才,救了自己一条命呢?假如换另一个人去将怎么样?比如说和坤,不行吧!虽然,也是学识宏福,思维敏捷,但是不愿意说,不会说话的时候,他能不能回来?大概他已经跳河自杀了!因此,我们确实不可低估口才的价值和意义。
  可这毕竟是古代的事情。那么,我们现在回到现实当中,现实中,口才与成功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这么两个小车司机,最后精简,必须下岗一个,留一个,这不是竞争上岗吗?第一个司机说,大概讲了十来分钟,他说他自己将来要开车,一定把车收拾得非常干净利索,遵守交通规则,而且会保证领导的安全,一定要做到省油,什么什么。第二个司机,三分钟都没说到,结束了。他说他过去遵守了三条原则,现在他仍会遵守三条原则,如果今后用他,我还会遵守三条原则:第一,听得,说不得;第二,吃得,喝不得;第三,开得,使不得。过去这样做,今后他还会这样做。一听,好!这个司机好!好在什么地方?听得,说不得,意思说,领导坐在车上研究一些工作,往往在没讲之前都是保密的。我只能听,不能说,不能泄密。这个司机不可用吗?吃得,喝不得。经常陪领导到这儿开会,到那儿参加这个,参加那个,最后总得吃饭吧?好,我也得吃,但是千万不能喝酒,这叫保护领导的生命安全。第一保密,第二保护领导的生命安全,第三开得使不得。你别看我开车,但是只要领导不用的时候,我也决不为了己利私自开车,公私分明。这个司机,谁不用?这不是口才吗?是口才使第二个司机获得了成功。所以拥有一副好口才,走到哪里都有饭吃,口才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佳句等等代表着辉煌的传统文化,而且口才与交际艺术在世界上高度发达,首屈一指的,有着可圈可点的历史:孔子运用口语艺术开展教育;晏子口才不凡;苏秦以雄辩之才挂起六国相印;张仪四处游说建功立业;范雎说秦王;触龙说赵太后;蔺相如“完璧归赵”;诸葛亮联吴抗曹,舌战群儒……在近代和现代,又出现了梁启超、孙中山、鲁迅、毛泽东、周恩来、闻一多等等许多能言善讲的大师巨擘。他们凭着善辩的口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甚至改写了历史的篇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是一句老话,直到现在仍然适用。常见许多人因为对于对方的事业毫无认识而相对默然,这是很痛苦的。其实如果肯下功夫,这种不幸情形就可减少,甚至于做个不错的交际家也并非难事。如果你和任何人持续谈上10分钟后,都能使对方发生兴趣,那么你便是一位很好的交际人物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不过不论难易,总要设法打通这难关。
  “好胳膊好腿,不如长个好嘴”。可以说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嘴,尤其是在商场上,语言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每一次交易都不亚于一场外交活动。采购需要说动卖方,销售需要说动买方,争得利益需要讨价还价,双方或多方合作需要谈判。就是求职应聘,或者是很好的谋略贡献给老板,这些都需要张嘴去“说”。缺少语言,没有一定的语言艺术都是不行的。
  商人这个职业多半也是靠嘴的职业。有人分析“商”字是“八口”撞开大门。虽然有点牵强,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也就是说在某种情况下,“好嘴”能比“好胳膊好腿”创造更大更多的价值。

 

应天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