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与品味:一个时髦的话题(2)
      
          书店里,以小资群体为目标的书籍触目皆是,直接以小资为名的书也层出不穷。
      如《亲爱小资》、《小资女人》、《小资部落》、《天堂里的小资们》、《小资的
      风花雪月》、《打开小资的玫瑰门》、《小资的私人幸福手册》……而你若在网上
      搜索一下“小资+ 书”,就会有上六位数的项目供你选择。费瑟斯通认为:“新型
      小资产阶级者是一个伪装者,渴望自己比本来状况要更好,因而一味地对生活投资。
      他拥有很少的经济或文化资本,所以他需要得到它们。因此,新型小资产者采取向
      生活学习的策略,他有意识地在品味、风格、生活方式等场域中教育自己。”他们
      “认同了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在向广大观众传播知识分子理念的过程中,他们扮
      演起了媒介人的角色。”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
      林出版社,2000,第132 、133 页。这一切似乎都决定了“小资”的出现只是为了
      给“中产”做一个绝好的铺垫。
      
          “中产”:作为一种有代表意义的新兴阶层,“中产”引起较为广泛的社会注
      意,不能不归功于有着大众传媒之便的公共媒介。自称“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
      刊”的《新周刊》于2001年11月的第118 期上,以“忽然中产”作为封面专题,开
      始了它的“中产”之旅,之后,又分别在多期刊物上对新阶层做了报道与渲染。仅
      《新周刊》杂志的封面就有许多与此相关,如2002年1 月第122 期的“阶层之谜”、
      第126 期“向知道分子致敬”、第137 期“2002生活方式创意榜”、第140 期“和
      新生活一起兜风去”、第144 期“中国:一个新兴阶层的诞生”等等。此时的中产
      已远远不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了。它是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财经理念,
      “中产就像是一个社会精英的风向标——人人都愿意、也可以按自身的标准来把自
      己圈定为其中一员……它不是单纯的中产阶层,而是饱含着趣味、文化、身份等种
      种的认同感,一个一夜暴富的人连中产都算不上,因为他不知道卡尔维诺,不听罗
      大佑,甚至连《大话西游》都不曾看过,你说可怜不可怜?”广州:《新周刊》2001
      年11月1 日总第118 期。不独《新周刊》一家如此,其他一些杂志也已将与“中产”
      这一群体生活有关的内容纳入自己反映的重要范畴,如以“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
      活”为口号的《三联生活周刊》。检索《三联生活周刊》从2001~2004年的杂志封
      面,我们就可看到许多与中产有关的话题:“居住改变生活”(2001年第1 期);
      “I 恨宜家”(2001年第13期);“中产阶级与汽车”(2002年第27期);“中国
      首次富人调查”(2002年第40期);“国产MBA ”(2002年第44期);“波波族与
      新文化运动”(2002年第47期);“中产阶级的名牌青春期”(2003年第12期);
      “买车,我们出发”(2003年第21期);“人车之争,中产阶级在捍卫什么”(2004
      年第34期);“6 万:中产阶级的门槛?”(2005年第3 期)等等。另外如《中国
      青年报》、《外滩画报》、《中国新闻周刊》等均对“中产”这一新兴人群以各不
      相同的命名做过各式报道。更有人为中产者给出了明确的物质描摹:拥有自己的住
      房和轿车,住房通常是150 平方米以上,有三个房间、两个卫生间、一个客厅,和
      一个带有餐厅的厨房;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家庭设备已成为生活的必备——空调、
      洗碗机、洗衣机和干燥机、电烤箱、自动咖啡壶、面包烤炉、大屏幕彩色电视、遥
      控高保真音乐中心、家庭影院、家用电脑和宽带网、数码相机、玻璃纤维钓鱼竿…
      …一个中产者家庭和一个中等收入者家庭还不完全相同,后者必须把收入的39% 拿
      去购买食品。可是一个中产者的主妇,只把收入的20% 用来购买食品就足够了,而
      且吃得更讲究……凌志军:《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3。
      
      
      
          高扬的消费主义
      
          与其说“中产”是在社会结构变迁的层面上作为一个新兴阶层而受到媒体与商
      家的注意,不如说它是在消费层面上作为一个时髦的主体符号而引起了两方面的兴
      趣。长期以来物质的困乏使得外在的禁锢松懈以后,人们对财富、地位的渴望与诉
      求喷薄而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那么虚无缥缈,透过物质上实实在在的消
      费终于落到了实处。对他们而言,物质上的炫耀性消费,最容易满足他们对自身地
      位优越感的获得,“一个人要使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漠不关心的观察者,对他
      的金钱力量留下印象,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不断地显示他的支付能力……为了使自己
      在他们的观察之下能够保持一种自我满足的心情,必须把自己的金钱力量显露得明
      明白白,使人在顷刻之间就能一览无余。”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2,第66页。中国中产的兴起正逢消费主义席卷全球的时期,这为注重
      以消费为起点确立自身社会地位的中产阶层提供了一个一展身手的舞台。其实这并
      非哪一个国家中产阶层成长过程中的独有现象,稍微了解一下世界各国中产阶层的
      发展历程,我们就可明了,时尚消费总是与中产阶层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因而桑
      巴特认为,正是中产阶层对宫廷生活的效仿、对奢侈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了资
      本主义在西方的产生、繁荣与发展。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而这种对奢侈品的需要,又往往以追求品味与生活方式
      的面目出现。英、法、俄、美、日、韩等国的中产阶层无不如是。比如英国中产阶
      层早在18世纪的发展初期就很注重形象的塑造,社会对性别尤其是男性形象的预期
      更多的是通过他们对物品的消费来具体规定的。Kidd,Alan,andNicholls,David,ed
      Gender,CivicCultureandConsumerism,Manchester: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1999
      到了20世纪后期,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完全的生活方式则是英国各方的一个共识。
      同时市场又通过对既定男性气质的质疑而构成了一个特有的消费文化现象。弗兰克·
      莫特:《消费文化——20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南京:南京大学出
      版社,2001。法国中产阶层在争取自身社会地位的过程中也往往以财富来弥补出身
      未能给他们带来的尊贵之感,早在18世纪初,法国城市中等家庭中就已经盛行室内
      装饰之风,镜子、时钟、油画、塑像等这些曾经作为财富象征的物品,此时也如雨
      伞、鼻烟壶和书籍一样普遍起来。Maza,Sara,“Luxury,Morality,andSocialChange:WhyThereWasNoMiddle
      ClassConsciousnessinPrerevolutionaryFrance”,TheJournalofModernHistory69(June1997),pp
      199 ~229 即使是今天视自己为世界第一个“中产阶级社会”并自视为其他国
      家“未来图景”的美国,Giddens,Anthony,TheClassStructureofAdvancedSocieties,NewYork:HarperCollins,1975,
      CfVidich,op cit ,pp 103 ~129 在其中产阶级兴起时期也是以大洋彼
      岸的欧洲文化与生活方式为其楷模的。Sherrer,GraceBussing,“FrenchCultureAsPresentedtoMiddleClassAmericaByGodey
      sLady sBook1830 ~1840”,AmericanLiterature,资料引自网站:EBSCOPublishing
      难怪波德里亚说,“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作能够突
      出你的符号”,因此人们“对地位和名望的追求是建立在符号基础上的”。让·波
      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48、85页。经济能力的
      彰显成为人们展现自身价值与地位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