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流动:循环或再生产(1)
      
          关于社会流动,主要有两派观点:一种认为精英群体是不断循环流动的,帕累
      托是倡导者;一种观点则认为精英是可以“父贵子荣”,能够复制的,这是再生产
      理论的体现。
      
          帕累托是精英循环理论的信奉者,在他看来,由于个人继承的天赋和在等级制
      中的地位之间不可能完全一致,任何社会都包含着不稳定的因素,因为那些有才干
      的人会准备好补充到精英群体中,群众和精英身上的剩遗物的波动决定了依赖的循
      环。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2000。一个社会的精英流动
      越是顺畅,社会越是稳定。帕累托指出:“新的精英通过不停的循环运动,从社会
      的下层阶级中冒出来,登入上层阶级,在里面发展壮大,随后衰落、被消灭、消失。”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2000,第312 页。他写道:“贵
      族不会永存。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一段时间后,他们就消失了,这是毋庸置疑的事
      实。历史是贵族的墓地。……由于低门第家族的崛起,统治阶级在人数上和品质上
      得到了恢复,并给他们带来继续掌权所必需的活力。他们还通过清除自己队伍中的
      腐化堕落分子来恢复生机。”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1989,第70页。马克思对此做过解释:“统治阶级能够吸收被统治
      阶级中第一流人才越多,它的统治就越加稳定。”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培养中产
      阶层群体的意义所在。美国社会之所以能够有较好的民主基础,与其社会具有相对
      较多的流动机会是分不开的。
      
          但是种种实证研究却提出了反证。20世纪60年代以后,再生产理论引起广泛关
      注。
      
          一是“社会再生产理论”,由鲍尔斯和金提斯等提出, 代表人物是阿尔都塞。
      他们认为在工业化资本主义的社会里,学校教育过程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经济—
      学校的联结是阶级关系再生产的最重要环节,学校是社会控制和社会再制的工具。
      其主要贡献是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可以透过学校教育维持和再制下去,因而到广阔
      的社会背景中去考虑教育的作用。
      
          另外一种是“文化再生产理论”,代表人物为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他提出了
      “文化专断”、文化资本概念,认为教育制度本身也有其文化专断,也就是说,占
      据统治地位的阶层会用制度化的方式将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固定下来。本章将主要以
      这种观点来论证中国中产阶层的教育和文化传承的现状。
      
          布迪厄对资本类型进行了划分,他认为,根据资本在不同场所所起的作用,可
      以将其分为三种基本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资本都有相应的
      功能以及各自的制度化形式。张扬波:《人力资本竞争催生教育消费热》,http//:www
      nanfangdailycom cn/southnews/spqy/nfgd/200403170602 asp 。所谓
      “文化资本”,是指世代相传的一般文化背景、知识、性情及技能,何瑞珠:《家
      长参与子女的教育: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的阐释》,《教育学报·1998冬》第26卷
      第2 期。是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布迪厄的文化资本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种
      是一种具体化的状态,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而存在,例如一个人的
      思想和肉体的长时间保存,个人通过先天和后天的培养所形成的内化于个人身上的
      学识和修养;第二种是以一种客观化的状态存在,当文化资本转变为像“图片、书
      籍、词典、工具、机器之类的东西的时候,文化资本就是以这种客观化的方式而存
      在”;第三种就是以体制化的形式存在,这种形式赋予文化资本一种完全是原始性
      的财产,而文化资本正是受到了这笔财产的庇护。包亚明主编《文化资本与社会炼
      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192 ~193 页。当我们以学术认同感的形式来
      看待具体的文化资本时就属于这种情况。对布迪厄来说,这种具体化的状态是最重
      要的  。他认为:“大部分文化资本都可以从一些事实上推演出来,从基本的状况
      看,这些事实以及那些可以预测的具体化的东西是相联系的。”〔澳〕戴维·思罗
      斯比:《什么是文化资本》,《新华文摘》2004年第10期,第119 页。 
      
          在布迪厄看来,“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联系在于,上层阶级能够
      根据其对于高雅文化的熟稔而证明自身的优越地位,而从属阶层的成员则不仅在经
      济上受制于人,而且在对统治阶级的文化符号的了解上也处于劣势。布迪厄由此来
      证明社会和教育体制的不平等由此合法化。
      
      
      
          受布迪厄启发,伯恩斯坦指出出身于不同阶层及生活于不同社交圈子,会培养
      出不同的语言模式,低下阶层子女学到“局限性”语言法则,而中产阶层子女用
      “精致的”语言法则;换言之,低下阶层与中上阶层子女选词、用字及句法等各方
      面均有显著不同。伯恩斯坦认为,语言与学习关系十分密切,局限性的语言限制了
      低下阶层子女的思考及学能发展,于是进一步强化阶级差异;这样便出现了阶级再
      生产的循环。中等阶层子女的语言能力,可以视作一种得到学校认同的“文化资本”,
      教育制度根本是看重并奖赏中上阶层的“精致的语言法则”。何瑞珠:《家长参与
      子女的教育: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的阐释》,《教育学报·1998冬》第26卷第2 期。
      
          有关教育与社会分层方面,我国近来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刘精明与李春玲所做
      的研究。西方学者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后,由于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政策努力,使中国
      社会分层出现了一种平等化的趋势,但是刘精明的研究表明“反分层化”的理论在
      教育机会获得方面是不能成立的。刘精明在《教育与社会分层》中,研究了“文化
      大革命”对入学、升学模式的影响,其研究重点是透过个人的受教育过程,分析我
      国社会中接受教育的社会传承模式对不同历史时期处于不同教育阶段的人的影响,
      尤其是考察“文化大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不同阶段教育获得的代际传承模式
      的影响。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入学和升学机会的获得仍然受
      制于根深蒂固的制度和文化因素,不平等的代际传承模式仍然影响着机会获得方面
      的不平等。刘精明:《中国社会分层·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第358 ~390 页。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