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探讨社会分层的新视角(2)
      
          综上所述,认同有多种定义,人们从不同角度使用这一概念。有从认同的机制
      特征揭示认同内涵的,如个人喜欢某个人或群体、想要与另一个人或群体建立关系、
      希望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把自己看成是所期望的对象等;有从认同的功能
      方面解释认同的,把认同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或以“内化”的观点解释认同,将认
      同定义为情感、态度、认识的移入过程;有从认同的行为特征上给认同下定义的,
      把认同看成是模仿学习;有从认同的动力机制的角度界定认同的,把认同定义为认
      识与情感的一致性。这些定义都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认同在某一方面的特征。
      
          尽管认同有如此多的定义,对于认同概念的丰富内涵,我们仍然可以从以下三
      个层次进行理解:有关认同概念三个层次的理解,参照了国际关系学院孙英春的博
      士论文《需要与认同:理解大众文化消费的一种系统视野》,2002年6 月。
      
          首先,认同是人们对自身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一种定位。在这里,“角色”
      是人们在社会中的位置,也是想象中的自身社会形象或身份它确定了人们行为的
      “脚本”。龚文庠:《说服学》,人民出版社,1996,第197 页。在这里,认同的
      “定位”遵循了一定的规范,违背规范就会有得到“污名”(stigma)的危险。如
      果人们缺乏这种定位,就会陷入认同的危机,会有自我否定乃至获得“污名”的危
      险。
      
          第二,认同是社会互动过程的结果。认同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复杂的社会
      互动过程中通过自我观照和规范的学习而形成的。只有通过社会互动,人们才能对
      自己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有一种明确的定位,进而产生对自己的地位、形象、角色以
      及与他人关系的判定即认同。基于此,认同具有社会性的特点,即认同是“个体与
      社会之间的纽带”。Woodward, Kath, Questioning Identity: Gender, Class, N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p8  
      
          第三,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Forns, Johan, Cultural Identity  Late 
      Modernity (London: Sage, 1995), p 233 认同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处于不
      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吉登斯认为,认同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一个动态的、没有终点
      的过程。Barker, Chris, Culture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2000), p 166 简金斯也指出:“认同事实上只能理解为过程,
      理解为‘成为’或‘变成’。”Jenkins, Richard, op cit, p 4 基于此,
      认同的变化既是对外部社会环境变化的反映,也是人们之间相互关系不断变动的结
      果。不仅如此,它不但反映了人们对自我的认同的改变,而且也体现了社会对某一
      个体或群体的态度的变化。 
      
          阶级及其认同
      
          阶级的产生源于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均等。然而,由于社会成员在各
      种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并非有或无的关系。整个社会由无数个
      连续的阶层所组成,人们很难区分出界限分明的阶层来。蔡淑玲,同前引书,第79
      页。因此,如何对社会进行阶级阶层的划分,完全是研究者个人主观的建构。总体
      来看,西方比较有影响的社会分层方法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1 )基于是否占
      有生产资料,如马克思的有关论述;(2 )依据财富、身份和权力,如韦伯的《经
      济与社会》;(3 )依据权威关系,如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的《工业社会中的阶
      级与冲突》;(4 )依据职业地位,如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合著的《美国的职
      业机构》;(5 )依据声望(财富、收入、职业、家庭背景等),如美国社会学家
      沃纳对美国的一座小城扬基城(Yankee City )的研究;(6 )依据劳动技术分工,
      如美国社会学家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7 )依据权威和技能,如西方新
      马克思主义分析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学家怀特的《阶级论争》和《阶级计量——
      关于阶级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8 )依据人们在就业关系(劳动力市场和生产
      单位)中的位置,如新韦伯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社会学家高德索普的《高德索
      普阶级模式》;(9 )依据职业、收入和财产、文化教育水平,如法国社会学家布
      迪厄、帕塞隆、布东、孟德拉斯等人,他们在研究社会分层时不约而同地把这三个
      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并把研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结合起来。陈义平
      :《关于中产阶层概念的理论问题》,《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 期,第136 页。 
      
      
      
          不难看出,上述各种社会分层方法一定意义上比较着重于客观分层,事实上,
      社会的主观分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所谓主观分层,是指对社会成员的地位
      归属,采用主观自我评价和他人认定的方法所获得的分层结果;其依据主要是被调
      查者的主观评价(包括自己的和他人的评价、认定)。李正东:《中国中产阶层的
      兴起与实践》,转载自《中国社会学网》,文章来源:http://wwwsociology 
      cassnet cn/shxw/shjgyfc/P020040628482601872939pdf 。那么,被调查者
      的主观评价从何而来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基于一种阶级意识的存在。
      
          马克思的阶级意识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阶级意识指的是一个阶
      级作为一个集体对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利益的觉悟;另一方面,阶级意识指的是一个
      阶级的成员所具有的相似的情感、幻想、思想方法等。刘欣:《转型期中国城市居
      民的阶层意识》,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同前引书,第209 页。马克思认为:
      “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
      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阶级基
      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一个阶级的成员会通过传统和教育不自觉地承袭和接受
      这些情感和观点。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629 页。承袭和接受这些情感和观点的过程,也
      就是社会成员认同的形成过程。由此可见,人们的阶级认同是社会主观分层的一个
      重要因素。认同通过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将情感、态度、认识等不断进行“内化”,
      从而加强了社会群体的归属感与凝聚力,最终促进了阶级的形成。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