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与陨落的阶段性关联(3)
      
          3 由数字看相对贫穷
      
          相对贫穷可以是一种对现状与未来的感觉。由于加薪的幅度慢,甚至连连遭到
      减薪或失业,所以上班族开始有贫穷的感觉,甚至想到未来如果没有规划好,还可
      能会愈来愈穷。相对贫穷也可以是一种比较前辈在一二十年前生活的感觉。过去物
      价比现便宜,房租、房价也比现在便宜,可是一个社会新鲜人所领的第一份薪水,
      却跟一二十年前差不多。所以相对而言,也有贫穷的感觉。相对贫穷也是一种社会
      贫富落差加大所造成的感觉。淡大未来学研究所教授陈建甫指出,五年前他就预估
      随着社会结构和产业变迁,贫富的差距会扩大,但没想到“这两年内,这个长期的
      趋势在短期内就迅速恶化。事实上,台湾因为贫富差距所产生相对贫穷的社会感觉
      也在扩大中。”庄淳雅、魏棻卿、林美姿: 《挡不住的贫穷压力》, 台北:《远见
      杂志》2002年10月号。
      
          这些现象包括七成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部分行业新人起薪还比十年前低;
      助学贷款申请人数大增;有贵族双语小学,但也有很多小学生缴不出营养午餐费;
      家长无力负担,小留学生回流台湾;长期失业家庭举家自杀;高学历却没工作,因
      家人贫病铤而走险。贫穷可以是绝对或相对的。如果一个人连购买生活必需品最起
      码的收入水平都达不到,就视为绝对贫穷。个人收入少于就业人口收入中位数一半
      的人,算作相对贫穷。同上引文。
      
          台湾高低所得差距逐渐扩大,并创下历史新高。根据主计处的调查结果,2001
      年平均每户每月可支配所得为72000 元,较上年减少2 6 %。如将家庭依可支配
      所得高低分成五等分,2001年最高20%家庭平均可支配所得为1786000 元,是最低
      20%家庭279000元的6 39倍,高于2000年5 55倍。“台湾省主计处”:《2001
      年台湾地区家庭收支暨个人所得分配调查》, 台北,http://wwwdgbas gov 
      tw/mp asp 。这是自1964年有这项统计以来,首次超过6 倍,也是历史新高。从
      1969~1981年,台湾的民众财富所得是非常平均的。2000年出现差距扩大的现象,
      高所得的人增加不多,但失业家庭增加很多,而且还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因为1999
      年退休离职人数增多,使得高所得家庭的退休金及公劳保金保险受益增加,拉大高
      低所得家庭差距。
      
          1991年最低所得组平均每人每年近5 万元的收入,1999年降到31000 元,2001
      年更进一步降至23000 元。相对的1991年排名前10%的高所得者,平均所得87万元,
      1999年升至133 万元,2001年国内经济衰退,但最高所得组的平均年所得仍升到139
      万元。“台湾省主计处”:《2003年主计处分析联合国的人口统计资料》台北,http://www
      dgbas gov tw/mp asp 。贫富差距主要是失业率高,以及就业市场中高科
      技和传统产业两极化发展所致。李高朝指出,当失业率回降到4 %以下,且经济成
      长率在4 %以上,雇用的人口才可能增加,否则即使景气复苏,也是“无就业机会
      的景气复苏”。此外,“9 ·21”大地震、产业外移,关闭厂家数增加,外劳引进
      是贫富差距扩大的主因。
      
          1988年,歌手张雨生唱《我的未来不是梦》,响彻职场工作者的胸怀。那段经
      济高成长的时期里,人人充满斗志和希望。2002年,歌手张震岳唱《认输》,正中
      许多职场失意者的下怀。历经2001年经济负成长,现在连职场卡位都成问题。歌词
      的转换之间,道出工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已经改变。《天下杂志》2000年5 月刊第
      228 期,http://wwwcwcom tw。根据台湾“主计处”的调查显示,1988年的
      经济成长率为7 8 %,失业率1 69%;2001年的经济成长率为-19 %,失业
      率为4 57%;2002年7 月的失业率更达到5 23%。高失业率引发低报酬率,社
      会新鲜人的起薪尤其受影响。“青少年(15~24岁)的失业会降低他们的起薪,以
      至于日后调薪都是在一个较低的基准下进行,”中央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李诚表示。
      “台湾省主计处”:《1987年台湾地区家庭收支暨个人所得分配调查》, 台北,http://www
      dgbas gov tw/mp asp 。
      
      
      
          “主计处”分析联合国的人口统计资料,全球有近12亿人口处于每天收入不到
      一美元的极度贫穷状态,占全球总人口的两成三,十年间减少了6 %,中国大陆的
      极度贫穷人口比例是一成六,是改善最显著的国家。“台湾省主计处”:《2003年
      主计处分析联合国的人口统计资料》, 台北,http://wwwdgbas gov tw/mp 
      asp 。另外,主计处指出,OECD先进国家中,最贫穷1/5 人口的消费占国民消费
      的比重,以日本的一成一表现最佳,显示贫穷差距比较和缓。台湾地区则是从1998
      年的7 2%,下降到6 7%,贫富差距有扩大的迹象。
      
          台湾中产阶层的财富蒸发
      
          回顾台湾,自1960年以来一直在创造举世称奇的经济成长,“国民所得”从1949
      年约140 美元跃升至今日约13200 美元。自5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第一期经济建设起,
      逐渐从以农为主,转变为以高科技及制造业为主的经济形态。1987年,台湾的外汇
      存底已超过700 亿美元,但是,自1996年开始台湾的失业率不但突破了2%,幷且持
      续上升,近两年更突破了5%,这是过去从未有的现象。
      
          解决失业难题为当务之急。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贫富的差距,但若此差距扩
      大得过于快速,就可能引发相当多的社会问题;其中影响最为深切的问题之一,是
      低收入家庭孩童的教育问题。低收入家庭如果长期处于贫穷,子女的就学可能受到
      影响,而且即使就学,可能因其拥有的资源较少,而处于竞争力较为低弱的劣势,
      进而对其日后的就业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如果社会产生“富者恒富、穷者愈穷”的
      两极化分野,此种现象将更为显著。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