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与创新:未来的图景
      
          经济体制的转型势必引发政治体制的转轨,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
      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政治生活氛围呈现出民主开放特征。在调查中我国中产阶层
      在现阶段的政治参与和非中产阶层相比开始有了分化,但是政治参与水平、规模还
      比较低,中产阶层政治参与所关心的问题也在大众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平衡中偏向自
      己的现实利益。目前的政治体制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取得重大发展,但是一定程度
      上也还有一些制度限制着人们的政治参与,不能激发中产阶层政治参与的热情。我
      们需要在体制上重新思考,并做出创新。
      
          完善现行政治体制,鼓励政治参与
      
          完善政治参与制度化建设。一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及
      其常委会的立法、决策和监督职能, 使各利益主体的正当权益均能以法律形式得以保
      护。二是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充分尊重民主党派在宪法
      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支持他们参政议政, 把长期形
      成的多党合作、民主议事和民主监督工作制度化、法律化。三是完善基层群众自治
      制度和信访制度, 充分发挥其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方面的功能, 以
      便于公民直接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四是完善社会协商制度, 促进各级国家机关
      及其领导与群众之间通过听证会、恳谈会、市民论坛等形式, 定期或不定期地就重
      大问题、重要决策进行平等、民主协商, 开辟新的民主参政渠道,加强政府和民众
      间的交流和信任。黄国满:《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分析》,《社会科学战线
      》2004年第3 期,第169 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公民,无论是中产阶层还是非中产阶层的团体意识比
      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民的政治参与。在托克维尔看来,在现代社会中,
      由于工业化、官僚主义化等原因,国家会集权于有权势者,逐步使国家成为唯一的
      权力中心,而没有其他力量与之抗衡。结果导致分散的个人不会被理会,不会有足
      够的兴趣参与政治,甚至是完全接受统治,出现民众对政治的冷漠。西摩·马丁·
      李普塞特,同前引书,第6 页。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开展社区建设、鼓励社区自治
      和创建各类民办组织,争取民众的加入,对于促进政治参与和维持社会民主是必需
      的。
      
          发展电子民主,增强政治沟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及网络在中产阶层的生活中越来越占据重要
      地位,在政治生活出现了电子民主的理论与实践。王向民:《电子民主理论》,《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2002)》,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137 ~155 页。
      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代议制的不足,草根式的电子化的民主表达更为直接,也逐渐
      具有影响力,在“孙志刚事件”废除收容制度、“刘涌案”的改判、哈尔滨“宝马
      案”、西安“宝马案”及最近声势浩大的对日问题网上签名等等都显现出“电子民
      意”的威力。
      
      
      
          网络的超时空性特点可以摆脱代议制民主对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在虚拟空间中,
      人们可以自由广泛地关心讨论问题。因此,人们利用电子民主可以进行政府上网公
      开信息,扩大民众对政策的了解,可以加强政府和民众的互动,沟通政府活动和民
      众需求,可以就大众所关心的问题进行非正式的辩论,可以通过在正式的途径上展
      开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咨询和协商,也可以进行网上投票的实践。近来网上举报在司
      法机关获取犯罪线索上也有重要进展。
      
          政治人的培养
      
          在这个方面需要对公民进行政治知识教育。改革开放后虽然我们逐步纠正了公
      民的政治知识偏重于阶级斗争的状况, 但由于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 使许多公民对
      现行的政治制度、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如何与人大代表联系并通过人大代表向决策
      部门反映意见、什么样的意见能够进入决策部门等政治知识仍是模糊的, 而这些政
      治知识是公民正确、有效地参与政治所必须具备的。同时需要增强公民参政意识, 
      摒弃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不良影响, 摒弃个人崇拜思想,普及民主、自由、平等、人
      权、法律等现代政治意识, 引导公民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和责任。要注重职业政治
      人的培养尝试,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增加专职人员,提高参政者的专门知识和
      专业技能。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