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有关本项研究的若干说明
      
          在进入对中国中产阶层实证研究的论述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与本项研究有关的
      问题给予简略的说明。自2002年底起,为了对当前中国新兴的社会阶层——中产阶
      层能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在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奖励计划”和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项目基金”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由南京大学社
      会学系的教师和博士研究生组成的“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都市中等收入群体的成长”
      课题组,课题组由周晓虹教授担任主持人,并聘请了陈友华和风笑天两位教授担任
      学术指导,参与者则包括了王建平、许荣、张春明、陈曙红、王奕红、连连、沈晖、
      杜骏飞、胡翼青、王晓燕、王咏、胡正文、周海燕等十数人。
      
          本项研究历时近30个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为时12个月
      (2003年1 月~2003年12月)的时间里,我们收集并在专题研讨会(seminar )上
      研读了欧美及世界各国数十种有关中产阶层研究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编撰了
      《“全球中产阶层”研究集粹》。现在,这一《集粹》已经改写成《全球中产阶层
      报告》一书,作为本书的姊妹篇同时推出。在《全球中产阶层报告》中,我们讨论
      了中产阶层的理论界定、全球中产阶层发展的历史脉络、中产阶层的主要概念类型,
      以及全球化与中产阶层的未来;接着,通过对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北欧、
      日本、俄罗斯、印度、韩国、巴西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研究,在
      展现全球中产阶层的发展历程和现代状况的同时,着力对美国、欧洲和东亚等不同
      国家和地区的中产阶层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全方位地探讨了“中产阶层”
      这一后工业语境中的全球话题。
      
          研究的第二个阶段为时6 个月(2004年1 月~2004年6 月),在这6 个月里,
      通过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和武汉的抽样和电话访问系统,我们完成了3038份问
      卷的调查,并在上述5 大城市及苏州和深圳等地先后完成了100 多位中产人士及相
      关成员的个案访谈。
      
          《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中产阶层的成长》的调查问卷共拟定了79个问题,除了
      个人与家庭的社会背景以外,包含了与中国中产阶层及其发展有关的8 个主要问题,
      这就是身份认同、消费行为、休闲方式、社会交往、教育与文化传承、文化品味、
      政治参与以及传媒接触等。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本题为《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的著作,
      其主要章节就是根据这8 个方面写成的。
      
          这3038份调查问卷通过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电话访问系统完成。具体抽样方法
      为:首先从上述五个城市的黄页电话号码簿中获得各城市的电话局号,然后按照各
      城市电话号码位数(n )与电话局号位数(m )之差(n m ),由计算机自动生
      成0 ~10n-m 之间的随机数,最后由局号×10n-m+随机数即组成电话号码样本。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最后完成的3038份有效样本进行简单的分析:
      (1)样本的性别分布:男性样本数为1503 人,占有效样本的495%;女性样本数
      为1535人,占有效样本的505%。(2 )样本的年龄分布:19岁以下的样本数为223
      人,占有效样本的7 3%;20~29岁为921 人,占有效样本的303%;30~39岁为
      547 人,占有效样本的180%;40~49岁为493 人,占有效样本的162%;50~59
      岁为435 人,占有效样本的143%;60岁及以上为404 人,占有效样本的133%;
      此外,另有15人拒绝回答,占样本的0 5%。(3 )样本的城市分布:北京市样本
      数为606 人,占有效样本的199%;上海市为604 人,占有效样本的199%;广州
      市为603 人,占有效样本的198%;武汉市为608 人,占有效样本的200%;最后,
      南京市为617 人,占有效样本的203%。
      
      
      
          在整个电话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被访者对本次电话问卷调查非常
      理解,并积极给予支持与配合,从而使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这次电话问卷调查任务。
      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无论从性别结构还是从年龄分布
      上考察,本次全国五大城市的调查结果与上述五城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之间的一
      致性很高,这表明本次调查的质量比较理想,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电话问卷调查完成后,我们采用SPSS 11 5 统计分析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
      计处理;同时,我们也对上百盘访谈录音进行了认真的整理。整理后的个案编码由
      字母和数字组成,字母为被访者所在城市的汉语拼音的首字母,数字则代表被访问
      者的先后顺序。如“B1”,表示北京的第1 号访谈者;“S5”则表示上海的第5 号
      被访者,以此类推。 
      
          研究的第三个阶段为时近12个月(2004年7 月~2005年6 月),在这12个月里,
      我们先后举办了多次研讨会,分析相关数据和资料,并开始按共同拟定的纲要撰写
      《全球中产阶层报告》和《中国中产阶层调查》两部著作。同时,为了了解1949年
      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成长状况和中国台湾地区中产阶层的历史与现状,我们还专门邀
      请了有历史学背景的连连博士和来自台湾的胡正文博士撰写了附录一“1949年前的
      上海中产阶层”和附录二“身处变迁下的台湾中产阶层”。现在我们能够看到,通
      过我们近30个月的共同努力,有关中国和全球中产阶层发展与现状的叙事经纬已经
      编织而成,尽管其中存在许多不完善和疏漏之处,但它起码为我们的解读提供了历
      史与现实文本。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