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产阶层的文化品味(1)
      
          从我们对中产阶层在现阶段文化消费方面的行为与特征的分析可知,原本需要
      资本积累的阶级品味,在目前中国中产阶层群体的现实生活中只能说尚处于起步时
      期,还缺乏坚实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基础。就文化艺术的欣赏而言,它需要在一个
      适当的场域中用某种氛围来熏陶、来培养,用布迪厄的话说,就是需要惯习的作用。
      就一般情况而言,那些拥有最大量文化资本的人,会在孩子的教育及文化实践上大
      量投资,以获得并增加他们特有的稀缺性;那些拥有最大量经济资本的人会优先考
      虑经济投资而不是文化与教育投资;专业人士(特别是医生与律师)——两种资本
      形式都同样丰富的人——则会在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文化实践方面投资,因为它意味
      着对中产阶层生活方式所需的物质与文化手段的符号占有,又可以提供一个社会交
      往的资本,这在赢得并保持上层社会的自信时非常关键。Bourdieu,op cit ,pp
      120 ~122 而在所有这些方面,中国新中产阶层在家庭出身、财富积累、受教
      育经历等各方面都没能享有一个延续与传承的机会。对那些有着早期经济资本与文
      化资本匮乏经历的人来说,在生存条件得到改善、自身地位得到提高的情况下,他
      们优先注重的只能是对经济资本的占有——这是布迪厄对上升过程中的中产阶层所
      做的精辟论述,我们发现,用它来说明现阶段中国新中产阶层在文化消费上所体现
      出来的实用性与功利性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中产阶层对阶层差异的强调,充分地证明这一新兴阶层对自身地位所怀有的焦
      虑感。即使在中产阶层号称已占人口总数80% 以上的美国,中产阶层也在为自身地
      位的稳定性而忧虑不已;米尔斯是较早系统地分析中产阶层的地位恐慌感的。C 
      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米
      尔斯在与汉斯·格兹共同研究上升时期的美国新中产阶层时,这样论述他们的行为
      方式与特点:鉴于自身的身份地位环境,中产阶层对声望有着强烈的要求,这种对
      声望的要求在所有的举止风度、习俗以及体现不同地位人们生活方式特点的消费方
      式上都有表现。HansH GerthandC WrightMills,CharacterandSocialStructure:ThePsychologyofSocialInstitutions(NewYork:HarcourtBraceJovanovich,Inc
      ,1953),Cf Vidiched,opcit 米尔斯认为,这实际上说明了中产阶层普
      遍存在着的地位恐慌。其他一些美国研究者也认为,新中产阶层虽在美国社会中的
      作用正日渐明显,但由于其自身并没有独特的东西,所以他们的生活模式都是对上
      层阶级的竭力模仿。美国许多高层管理、行政、专业、知识与官僚阶级的成员都来
      自承载乡村文化与道德传统的阶层,大学教育的经历成为他们新生活方式所赖以形
      成的源泉,他们已经抛弃其父母所在阶层的行为准则;很清楚的一点是,美国大学
      文化与这一文化的载体——大学教授已成为形塑新中产阶层生活方式模式的极为重
      要的部分。因为作为上流校园文化的载体,大学教授在绘画、文学、诗歌、音乐与
      戏剧等方面有着别人所不具有的优势——这些都是他专业的一部分,因而他们对传
      统文化有着绝对的垄断。大学已经成为中产阶层及其后代的新文化消费与休闲方式
      的打造中心。JosephBensmanandArthurJ Vidich,TheNewAmericanSociety(Chicago:QuadrangleBooks,1971)
      ;CfVidich,ed,opcit 保罗·福塞尔则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及外貌、言谈
      和精神生活等方面挖苦美国中产阶层一味追求的“品味”与“格调”,认为他们在
      盲目模仿上层趣味的同时恰恰暴露了自己的低俗品味,暴露了对自身地位的焦虑与
      恐慌。他们唯恐自己资本的欠缺被他人窥破,因此总是处心积虑地要在各个方面表
      现出自己的不俗品味来。福塞尔,同前引书。
      
      
      
          相对于国外成熟中产阶层的地位焦虑之感,中国新中产阶层正陶醉于自己与西
      方文化思潮及生活方式的亲近与了解上而洋洋自得。他们从国外中产阶层身上看到
      了更加光明的前途,也明确了自己努力的目标与方向,这目标正激励着他们为实现
      生活的梦想而不懈地奋斗。他们所推崇的不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的价值观与
      生活方式更偏向于西方。西方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成了人们推崇与追随的
      榜样,任何事物一旦沾上了欧风美雨,都似乎立刻显得高雅了起来。这种情形已经
      招致人们的一些批评。一位建筑评论家就曾撰文批评中国房地产业盛行着的三大流
      俗,第一位的就是“媚俗”,其典型表现即在于“欧陆风格”。他举例说,在上海
      金茂大厦举行国际招标时,那些来自欧洲的建筑师们就被“欧陆风格”难住了,因
      为他们只知道“希腊古典”、“罗马古典”、巴洛克、洛可可、哥特式等源于欧洲
      的建筑风格,却不知道什么是“欧陆风格”。这位建筑评论家认为,国人所崇尚的
      所谓“欧陆风格”,大抵就是西方人自己都不好意思再提的殖民地风格,但在目前
      的中国,它原先所具有的殖民成分已为时间所滤去而成为国人喜闻乐见的建筑形式。
      贺承军:《房地产界三大俗》,《社会学家茶座》2003年第2 期,济南:山东人民
      出版社,第107 页。网上也有文章讽刺所谓“国人的九大中产趣味”,其中赫然在
      列的就有星巴克与LOGO以及听《拉德斯基进行曲》时的掌声。此文这样调侃所描述
      的中产趣味:(1 )陈逸飞产品,足迹遍布时尚和流行文化的诸多领域;(2 )余
      秋雨散文,旅行、怀旧、格调、煽情的中产趣味主要元素基本上都具备了;(3 )
      怀念罗大佑,步入中年的怀旧群体的青春骚动;(4 )王朔酷评,“躲避崇高”的
      “无知者无畏”精神;(5 )组私家车队去西藏、“回归自然”,“回归”成了炫
      耀与炒作,多少有点小人得志;(6 )看王家卫、周星驰,庸俗、通俗成了前卫、
      艺术与文化;(7 )“……主义”,吃喝拉撒全套上了文化的名头;(8 )星巴克
      与LOGO,因为它们的洋出身,连带着说的人都身份不同了起来;(9 )听《拉德斯
      基进行曲》时的掌声,现场的鼓掌,体现出我们这些第三世界观众身上原来竟也流
      淌着跟欧罗巴皇室、显贵们同样的血液。http://lady 163 com/item/020326 ,
      2002年6 月5 日。布迪厄在讨论阶级之间的趣味区隔时,强调以家庭出身为代表的
      阶级属性对于个人的影响,以及教育经历在个人趣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对
      中国新中产阶层进行探讨时,我们不仅应该注意到布迪厄所讨论的这些方面,中国
      中产产生时期的特殊社会环境,外来文化对这一阶层生活方式及阶层趣味的影响,
      也应该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中产者的品味意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