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1)
      
          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人”是在“周正毅事件”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
      投资者、监管部门、媒体之所以咬住“公司实际控制人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不放,
      道理很简单,如果不弄清楚实际控制人是谁,就难以辨别由实际控制人操纵的关联
      交易,也无法对其关联交易是否公允及对公司和其他股东利益的影响作出正确的判
      断,从而就可能导致投资人不必要的损失。
      
          如果我们回头再看“大盈股份”的股权转让,就不难理解为何上海农业投资总
      公司宁肯以每股4.73元这远离于净资产的价格接盘“英雄股份”,然后又以比买入
      价低0.13元的价格转让部分股份给上海农业产业化集团公司了。因为这两家公司的
      实际控制人都是农凯集团,资金只是在内部流动,并没有流出。而农凯集团从收购
      “英雄股份”中得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对原英雄金笔厂等资产的转让,及
      高价收购周正毅和“农凯”旗下企业,巨额资金就这样从上市公司流出。同时,上
      市公司又进一步成为农凯集团及其关联企业的融资工具。
      
          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2001年底至2002年初,
      监管部门出台的《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报告》、《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规章都
      要求,上市公司在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时,必须披露控股股东或实际
      控制人的详细资料。继而在2001年度年报准则中明确规定,法人控股股东应介绍股
      东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成立日期、主要业务和产品、注册资本、股权结构等;自然
      人控股股东应介绍其姓名、性别、年龄、主要经历及现任职务。同时,公司还应比
      照上述内容,披露该股东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情况。
      
          但在实际操作中,能对实际控制人,特别是当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时候,对
      其情况作完整而充分披露的公司并不多,大部分公司就算披露了实际控制人,但对
      其持股情况、在上市公司和其他企业中的任职情况、业务与上市公司是否有关等重
      要信息也未能作充分披露,有的甚至一字不提。
      
          说到底,一些公司甘愿冒着违规的风险,也不披露或不充分披露实际控制人,
      极有可能是为了遮掩幕后的关联交易,再往下查,说不定就不光是信息披露的问题
      了。
      
          “周正毅事件”对股市的冲击
      
          2003年6 月3 日,官方首次证实“上海首富”周正毅被扣,在该证实前后,周
      正毅被传所涉的“三地两港”五家上市公司股市显示均出现剧烈波动。6 月2 、3 
      日两天,“海鸟发展”跌6.5%,“大盈股份”跌近10% ,6 月4 日、5 日两家公司
      紧急停牌。另外,“徐工科技”至6 月5 日已连续四日跌停,6 月6 日再度发出股
      票异常波动公告。而港股上海地产、上海商贸亦股价暴跌,6 月3 日被紧急停牌。
      
      
          “周正毅事件”让这几家上市公司如此剧烈地连续波动,使得人们不由回想到
      三年前的“中科系”事件和两年前的“银广厦”事件,因此,由某个事件所带来的
      多米诺骨牌负面效应,对整个市场的冲击使人们不敢小视。
      
          第一,“周正毅事件”与过去发生的“仰融事件”和“杨斌事件”一样,只是
      资本市场中发生的个别典型的事件,不会对股市的整体走势构成实质性的影响。从
      已发生的情况来看,只有与之相关联的五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发生连续地下跌。
      
          不过,从众多的个别事件中,人们也许会思考,我们的资本市场和国有银行体
      系本身有没有被所谓的“资本运作高手”钻空子的地方? 那些“富豪榜”上的人物
      在短时间内能够使自己的资本积累发生几何级数变化的奥妙在什么地方? 
      
          从另一方面看,“资本运作高手”们在纷纷落马的同时,似乎也验证了他们在
      资本运作过程中确实有与国家的法律法规不相容的地方,过去所谓“英雄莫问出处”
      的说法正在改为“英雄何时被问出处? ”
      
          第二,从已发生的情况看,“周正毅事件”与该公司的房地产业务纠纷联系在
      一起,是不是说明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业已经出现值得人们警醒的因素? 目前,许多
      研究机构的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都对华东地区已经出现的房地产“泡沫”感到忧虑。
      因为房地产“泡沫”堆砌的资金以银行信贷资金为主,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将以
      增加银行的呆坏账为代价。
      
      
      
          第三,“周正毅事件”出现以后,“大通证券”的重仓股“徐工科技”出现了
      连续跌停的走势,人们可能会担心,这一事件会不会给过去普遍存在的券商重仓盈
      利模式带来不利的影响? 过去一两年的“熊市”,不仅套牢大量二级市场投资者,
      也恶化了证券经营机构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券商重仓盈利模式在不同的背景下可能
      演变为券商重仓非盈利模式。从2002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情况看,券商重仓是一个比
      较普遍的现象。“周正毅事件”不会改变大盘的走势,因而也不会对券商重仓盈利
      模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诸如周正毅及其农凯集团被调查这样的事件对证券市场来说,虽不能算司空见
      惯,但也有不少的先例,因此带来的冲击不会太大。类似的仰融、杨斌事件都只对
      相关个股走势形成冲击,只有国电电力、深能源等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贪污受贿的
      刑事调查才对整个电力板块的走势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但也没有从根本上对股市
      大的运行趋势产生过影响,因此“周正毅事件”主要是对相关的三家A 股上市公司
      的基本面和股价走势影响较大。
      
          在事件被证实以后,与“农凯系”相关的个股“大盈股份”、“海鸟发展”、
      “徐工科技”都走出了放量下跌的走势。但在交易所要求三只股票强制停牌一天,
      并对相关事情进行解释时,基于报喜不报忧的正常反应,三家公司都采取了回避或
      企图洗脱罪责以示清白的做法。但由于澄清的手法实在不怎么高明,与公司此前的
      信息披露明显产生冲突,因此投资者并不买账。
      
          在股价大幅下挫的背后,人们不禁对公司经营受到的影响产生担忧。事实上,
      “周正毅事件”对三家公司的影响既有受到冲击的共性的一面,也有影响层面不同
      的个性一面。
      
          注意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海鸟发展”实际上是农凯集团在国内A 股市场资本
      运作的旗舰。农凯集团以东宏实业的身份于2001年正式入主“海鸟发展”后,通过
      一系列的重组工作,使其产业结构由电子调整为房地产,重组后的“海鸟发展”2001
      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实现较好的盈利,每股收益分别达到0.32元和0.29元。
      “海鸟发展”面临的问题是,由于目前开展的项目比较多,资金需求较大,2002年
      年报显示的现金流量为1.95亿元,而且有近3 亿元的银行贷款即将到期。
      
          为此公司还提出了10配6 这样的高比例配股预案。周正毅事件极有可能导致
      “海鸟发展”资金供给出现问题,从而使得各个房地产开发项目陷入困境。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