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禁忌(2)
      
          为了防止外人进入产房和产妇失奶,各地各族有许多规矩、禁忌,如:青海藏
      民孕妇分娩后禁忌接待一切客人。汉族产妇分娩后,一个月内禁忌生人入产房。特
      别是孕妇、寡妇、属虎的、新娘子、信佛教神灵的,带孝的人,更是忌讳。即便通
      常以为是照料产妇分娩的最合适的家里人,如果属于这几种情况的,也必被拒之门
      外,不得入内。因为俗以为她们会给产妇母子带来灾难。正闹眼病的人也不能进产
      房,否则眼病会越闹越严重。汉族还禁忌带铜、铁等金属器皿进入产房,尤其禁忌
      带钥匙的人进入产房。更忌讳产房的东西往外拿,也忌讳外借。这些禁忌都是怕将
      产妇的奶水带走。为了防止万一,东北一带,还要用锁锁住炕席,意谓锁住了奶,
      即便有人带了钥匙等物进来也不害怕了。鄂温克族除了忌讳进产房的人带钥匙,还
      忌讳带枪或马鞭子的人进产房,大约这些东西都是与男人有某种联系的,因而会引
      起“男人进产房”的联想。
      
          产房忌门,在许多民族中都有类似的习俗存在。古时,家中生男孩,即在门左
      挂弧,“弧”是木弓,象征男性阳刚;家中生女婴,则在门右挂帨,“帨”是佩巾,
      象征女子阴柔。如今,汉族多改为悬挂红布条,以为警戒。山西定襄县一带,产房
      忌门,是将带根的黍谷与红布连结扎成一束悬挂在门口。俗称“挂红字”,又称
      “看葫芦”。生的是男孩,就在“红字”上佩以弓箭和大蒜;生的是女孩,就只佩
      大蒜。俗以为如此既可以阻人进入产房禁地,又可以避免婴儿生病夭折。云南蒙古
      族产房忌门是在门外挂一顶篾帽。按男左女右,生男孩挂左边,生女孩挂右边。据
      说也是为了防止被外人踩断了奶水。瑶族人产房忌门是以新生青草扎一个小人儿,
      以示婴儿降落人间。其俗尤忌外人穿草鞋进产房。苗族、壮族忌门以草帽。苗族俗
      有不慎误入产房者,出门时要洗脚,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将产妇的奶水“踩干”。
      哈尼族人产房忌门是在门头上悬挂起用红泡刺、野姜汁、笋叶剪成的人像和锯形木
      刀等物。一方面具有抵抗恶神的符咒意义,一方面也提示人们,不得入内。如果不
      知情的外人无意中闯进了产房,家人便立即将一块烧得通红的火块浸入小盆水中,
      并用手指蘸起一点盆中水向婴儿轻轻弹去,以避邪祟,以为破法。羌族以红旗为门
      标,忌生人入产房,认为生人会带“鬼”进入,于产妇母子均有妨害。侗族产房忌
      门是用柔草缚鸡翅毛,另加一块布(生男用红布,生女用青蓝布),合挂于产房门
      前以为记号,禁止外人进入。又有一些地区的侗族人是在门上扎蛋壳和青树叶。达
      斡尔族的忌门,是在门前横放车轴为标志,外人不能擅入屋内。如非进不可时,可
      在屋门外放一铲火,让进来的人从火上跨过。俗以为这样经过了“火的祓除”之后,
      产妇和婴儿便无被惊扰和伤害之虑了。其他,如畲族、拉祜族等民族也都有此类禁
      忌习俗。
      
          (8 )产地忌刮锅、劈柴
      
          产房宜静,尤其是产妇分娩后,忌讳在产地附近刮锅、劈柴。这是怕刮锅时发
      出的刺耳的噪音和劈柴时发出的轰然巨响惊吓着了婴儿。
      
          (9 )产家炊事禁忌
      
          河南林县一带,产家月子里忌烧干锅,忌烹、炒、油炸,否则,婴儿身上要起
      泡。实际有注重炊事,忌让产妇食油腥物的效用。若实在避不开时,也有破法,可
      在锅台上放碗凉水解之。
      
          (10)产褥忌烧毁
      
          产妇分娩使用过的产褥,一般是埋掉或抛进河中冲走,忌讳烧掉。据说如烧掉
      产褥,会使婴儿身上长红斑,就像被火烧着似的。这是因为产褥和婴儿有过接触粘
      连,所以俗以为二者之间可以互相感应。产褥被烧,婴儿也要受到某种感应,这是
      典型的“接触巫术”思想的体现。还有的说产褥如被烧掉,婴儿就难养活。这也是
      一种认为产褥始终与婴儿有着某种连带关系的迷信思想。
      
          (11)产房内忌烧金冥纸
      
          烧金冥纸,意在与神明交通,求神明保护。在产房内烧金冥纸,神灵降临,会
      受到产妇不洁的血污冲犯,对产妇也可能造成伤害,于双方都不吉利,所以禁忌在
      产房内烧金冥纸等物。俗传,如不注意,在产房内烧了金冥纸还会使婴儿身上长红
      斑或黑斑。
      
          (12)忌乱丢胎盘
      
          胎盘,即胎衣,又称胞衣。民间很重视胎盘的保存。常用石灰铺垫,装在大瓦
      壶内,埋在床底下,忌讳乱丢乱弃。河南林县一带,旧时要将胎衣埋在屋内炕跟或
      墙角,或院内避人处。还有人把男孩女孩的胞衣分开来埋,男孩的埋在门里边,意
      谓男孩“顶门势”;女孩的埋在果树下,取意“花繁子多”,黑龙江一带有人为使
      子女能得高官厚禄,又将胎盘埋在山坡、高岗上,取意“站得高,看得远”;或者
      将胎盘埋在大门口,取意“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有愿子女光宗耀祖、顶立门
      户的,就把胎盘埋在房屋门坎下边,取意“顶门杠”。这些都是以为胎盘关系着婴
      儿前途、命运的思想观念在民间习俗中反映。黑龙江一带还有胎衣的埋法关系着婴
      儿的食欲的俗信。以为胎盘不能随便埋,必须将胎衣的开口朝上,这样才能装住奶,
      婴儿才能安生吃奶;否则,若是开口朝下,就会漏奶,婴儿也不会好好吃,光吐奶。
      另外,胎盘正反面也与胎儿的性别有牵连。如果胎盘翻过来了,下胎会生一个不同
      于上胎的孩子,如上胎是女孩,下胎便会是男孩。如果胎盘未翻过来,那么下胎将
      和上胎生的一样,是男仍是男,是女仍是女。光生女孩,想要男孩的家庭是很注意
      反转胎衣的。埋胎盘时禁忌张扬,多是在夜深人静时悄悄掩埋。埋好后不许乱动。
      
          俗信以为胎盘与婴儿始终有着某种神秘的连带关系,胎盘埋不好,会使婴儿噎
      乳吐奶,不得安生。又说,如埋胎盘的地点发生火灾,这个孩子就会被火烧死。明
      朝有人记录了当时的藏胞衣法,并说明了胞衣与小儿的互应关系。现摘转其文如下
      :“儿衣(胎盘)清水洗,勿令沙土草污,又清酒洗之,仍纳钱一文在衣中,盛新
      瓶内,青绵裹瓶口,密盖置便宜处。三日后,依月吉地,向阳高燥处,入地三尺埋
      之。瓶上土厚一尺七寸,须牢筑,令儿长寿。若不谨,为猪狗食,令颠狂;虫蚊食,
      令病恶疮;犬鸟食,令儿死;近社庙,令见鬼;近深水污池,令溺死;近故灶,令
      惊惕;近井旁,令聋盲;弃道路街苍,令绝嗣;当门户,令声不出耳聋;著水流下,
      令青盲;弃火里,令生烂疮;著林木头,令自绞死;此忌须慎。”此记录该俗,可
      谓翔实。可知当时人们对胎盘处理的慎重,简直把胎盘认作是第二个“自我”了。
      胎盘的安危直接关系着小儿人身的安危,并且还联系到后世子嗣,这种俗信的繁琐
      程度和联想之丰富、有趣,即使是不迷信此说的今人,也不得不由衷地惊叹而感慨
      万千了。
      
      
      
          云南哈尼族多塔产妇对胎盘的处理方式,有的用炭火将其烧毁,任其消失,有
      的是在火塘近旁挖一个小洞,将胎盘埋入,盖上灰土。如果遇到脐带缠绕婴儿脖颈
      的现象时,胎盘要用棕片包住,带到村脚(村后)或村两侧,不到村头(村前),
      丢在树上任其干枯腐烂。日后如果发现树上的胎盘生蛆虫,要用开水浇杀蛆虫,从
      哈尼族人对胎盘处理的态度和用开水浇胎盘上蛆虫的行为来看,哈尼族对胎盘的处
      理也是极慎重的。也有关于胎盘和婴儿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连带关系的信爷,所以
      违背这些习俗,对胎盘任意所作的其他行为也是属于禁忌的事情了。
      
          (13)忌乱丢肚脐带
      
          肚脐断后,忌将肚脐带乱丢。俗以为肚脐带和胎盘一样,是与小儿的本命元神
      互通灵犀的。据信肚脐带如能好好保管,等这孩子长大后,和人打官司时,把肚脐
      带带在身上就可以见官不畏,增强胆力,获得胜诉。还说肚脐带是个宝,带上它打
      赌,可以赢钱等等。总之,是相信本人的肚脐带有保佑自己的某种神力,所以要妥
      善保管,切忌乱丢,也忌讳被人偷走。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