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的由来
      
          说到禁忌的由来,大体上有四个方面。一是对灵力的崇拜和畏惧;二是对欲望
      的克制和限定;三是对仪式的恪守和服从;四是对教训的总结和记取。这里,简称
      之为:灵力说、欲望说、仪式说和教训说。以下分别简要论述之。
      
          灵力说
      
          灵力,即曼那(mana)mana,英文,汉语又译作曼纳、玛那或马拉等等,是源
      于大洋洲的一个人类学术语,指事物或人所体现出的超自然力量。汉语中与之相对
      应的词即为“灵力”。,其含义为“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据说,禁忌就是灵
      力依自然的、直接的方式,可者以间接的、传染的方式,附着在一个人或物或鬼身
      上所产生的结果(参见《图腾与禁忌》及《大英百科全书》“禁忌”条)。这种原
      始的观念形成了原始人心目中的禁忌物和原始的禁制。鬼魂和精灵都被认为是具有
      曼那(灵力)的,因而附着有曼那(灵力)的人或物,也被认为是“似魔鬼的”、
      “不可接触的”。温德特曾经说道:“埋藏在所有禁忌里的那种无言的命令,虽然
      因为随着时间和空间而造成了无数的变异,可是,它们的起源只有一个而且仅只一
      个:‘当心魔鬼的愤怒!’”朱天顺在《原始宗教》中也说道:“有些禁忌是从鬼
      魂崇拜中产生的,人们知道有所触犯,也被认为要受到鬼魂的报复。”王充在《论
      衡》中则指出:“夫忌讳非一,必托之神怪,若设以死亡,然后世人信用畏避。”
      所以可知,禁忌的产生是与人们对灵力的畏惧有关系的。
      
          灵力说,实际上是从人类信仰发展史方面对禁忌的认识,它分析了人们对灵力
      的信仰以及由此一信仰而产生的情感诸如崇敬和畏惧等等,并据此而追溯到了禁忌
      的来源。一般说来,灵力说更多的是着眼于禁忌的原始状态和原始的禁忌状态的。
      
          欲望说
      
          弗洛伊德认为单从信仰方面寻找禁忌根源是不够的。他在《图腾与禁忌》中说
      :“温德特使人们知道,禁忌是一种原始民族对‘魔鬼力量’信仰的表现和延伸。
      ……温氏的理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追溯到禁忌的原始原因,或者发掘出深藏在它
      最底部的根源。‘恐惧’或‘魔鬼’在心理学上并不能被认为是‘最早的’东西,
      也就是说一种无法再找到其来源的东西,除非魔鬼的存在是真实的。”弗洛伊德的
      意思是应当从心理学方面对禁忌的由来进行更进一步的追溯。他指出“‘禁忌’本
      身是一个矛盾情感的字眼”,因为“一件强烈禁止的事情,必然也是一件人人想做
      的事情”。“一个具有能激发人们被禁止的欲望,或使他们的矛盾情感觉醒的人,
      即使本身没有触犯禁忌,他也将永远或暂时的成为禁忌”。而“破坏禁忌的人所以
      会成为一种禁忌,仍是因为他已具备了一种诱使他人追随他的行为的特性了”。
      
          这里,弗氏所注意到的是心理上对欲望的抑制。欲望,是人的本能要求,但是
      作为“社会的人”便要对欲望进行某种抑制。例如,“食”、“色”是人之大欲,
      但不能“随心所欲”。这种对欲望的抑制,便是禁忌的根本来源。当然,欲望不止
      是“食”、“色”,对物的接触、对事的控制等等都可纳入欲望的范畴。因此欲望
      说也是很宽泛的。它主要是从心理学上对禁忌来源的追溯。强调了禁忌中“抑制”
      的一面。
      
          仪式说
      
          在欲望说中,实际上已经透露出社会的制约作用来了。最初的社会制约是从
      “仪式”中表现出来的。“仪式”代表了一种“无理的”“社会规定性”。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有些禁制的目的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来。可是,相反的,
      有些禁制却是令人难以了解,它们几乎是被视为无意义和愚蠢的。后者我们称它为
      ‘仪式的’。这种分别,我们也在禁忌的观察中发现。”(《图腾与禁忌》)
      
          恩斯特. 卡西尔也指出:“占有一个物或人——占有一片土地或同一个女人订
      婚——的最初方法,就是靠一个禁忌记号来标志他们。”(《人论》)
      
          靠仪式规定的禁忌是人们必须无条件服从的一种禁制。如果说仪式的规定性还
      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就是要确保该种仪式顺利、圆满地完成,亦即确保这一仪式所
      标明的意义能够完全地、丝毫不打折扣地被认可。有时候,人们注重的甚至不是违
      反禁忌以后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恶果,而是禁忌的执行是否完全按照仪式的规定去做
      了。
      
          有人把禁忌定义为“消极的崇拜仪式”。
      
          还有人把“塔怖”直接译为“祭仪上的禁制”。
      
          这里,仪式说实际上是讲禁忌来源于一种“社会的规定性”。禁忌即是一种
      “社会契约的胚胎”(参见杰文斯《宗教史引论》)。
      
          如果从“社会的规定性”这一意义上来讲,仪式并不简单地只指祭祀的或者某
      种巫术的、宗教的仪式,像社会分工这样一类社会契约性质的禁忌也可以说是被某
      种仪式规定下来的。比如法国沙利. 安什林所指出的“劳动分工和妇女之从狩猎中
      被排除出来,建立了对于食物的禁令的基础”(《宗教的起源》)。
      
          仪式说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禁忌的由来作出了说明。仪式的规定往往会带有某种
      随意性,有时候,社群首领(酋长)或者神权的代表人物(巫师)可以“有权宣布
      任何事物为禁忌”(参见弗雷泽《金枝》)。然而一旦禁忌形成之后,就具有了
      “不可抗拒的约束力量”。人们出于社会化的需要,往往并不去认真考察它的合理
      性,而只是绝对的服从。并且它还将依靠社会的、宗教的、宗法的权威意识以强制
      的方式传承下去。这一类禁忌的根据由于最初的规定是无理的,所以后世也终归是
      难以捉摸的。
      
      
      
          教训说
      
          教训是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的认识。这种认识的过程是一种因果关系的推导过
      程。由于早期人类的愚昧和科学的不发达,这种推导往往造成偏差,从而形成人们
      对某种“偶然因素”的共同的误解。这种“共同的误解”而得出来的“教训”,也
      是形成禁忌的一个缘由的。
      
          朱天顺在《原始宗教》中说:“原始宗教所以会产生上述种种限制人们向自然
      界斗争的禁忌和麻烦的仪式,正是来源于人们在向自然界斗争时所遭到的失败和损
      失……人们在一次或几次失败和损失中失去信心,把不敢积极地再去向自然界斗争
      的心理神秘化,或在彷徨中把检讨到的一个偶然的因素夸大和绝对化,结果就成了
      限制人们行动的戒律和仪式。”
      
          秋浦在“论禁忌”(《思想战线》1987年第一期)一文中也说道:“不管是早
      先的禁忌也好,后来的禁忌也好,其产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把一些偶然的因
      素,误以为是普遍适用的内在规律,一人传开,说得有声有色,众人跟随,也就信
      以为真了,自此逐步形成的共同的禁忌。”文中还列举了苗族某金氏因房顶上的瓜
      砸死了孩子而世代禁忌种瓜和其陈氏因牛误吃麻线致死而从此禁忌种麻的两个例子。
      其实,这两个例子中遭到禁忌的事,“种瓜”和“喂牛”,与那偶然的因素,“瓜
      砸死了孩子”,“吃麻线死了牛”,还是有那么一点内在的联系的,只不过不该当
      作一般的规律去对待它。还有一些禁忌,其中的推断就更加荒唐,更加无理了。比
      如张紫晨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一书中所指出的,《山海经》中“描绘一些事物
      不可见,见之则有恶果。既有恶果,必成禁忌……”这种“视禁”,以及民间许多
      语言禁忌、行为禁忌实际上和判断违禁犯忌之后将会发生的恶果之间,根本不存在
      任何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它们纯粹是一种“神秘的心理”反映,是一种“逻辑的混
      乱”。其最初形成的时候,或许有过“偶然的巧合”,但它们根本没有任何科学的
      根据。如果是有科学根据的因果推断,那种教训的记取,就应当是“经验的”、
      “技术的”而不是“禁忌的”了。
      
          教训说,是从认识论方面对禁忌由来的一种追溯。它指出,禁忌的产生反映了
      人们认识活动中的某种偏差,但在人们的认识发展中却又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带有一定的“实践的”意义、“经验的”意义,但其
      “教训”的总结和记取是不着边际的,因为它的思维方式是原始的、巫术的、非科
      学的。因而它最容易落入迷信的窠臼。在客观效果上,这一类禁忌往往成为某种
      “多余的,或者过火的防范”。
      
          小结
      
          以上所谈到的禁忌由来的四个方面,是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禁忌来源(成
      因)的追溯和认识。这种追溯和认识当然是从它们各自学科研究的需要出发的,因
      而往往既带有它们各自学科理论认识方面的优长和特色,又会有某种不足和偏颇的
      现象存在。比如,每一方面的认识都很难兼顾其它方面的认识,因而显得不那么充
      分和全面。还有一些认识是带有时代的或者禁忌目类方面的局限的。而如果从这四
      个方面,亦即从信仰的、心理的、社会的、认识的方面来共同追溯禁忌的由来,那
      就是比较全面、比较充分的了。因而,这四个方面的认识都是有价值的、意义的,
      在我们进一步研究禁忌现象时,它们是可以互为补充、互相参照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