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941年底,美英达成协议,盟军将于次年底进入北非,开辟新战场。这一计划
      代号为 "火炬" 。这时华盛顿对北非的形势简直是一无所知。陆军情报部的一位专
      家奉命分析利比亚的供水情况,他在资料室里找了半天,只找到一个很薄的文件夹,
      里面夹着" 一份20年前的电报,一篇报纸副刊上的文章,题目是《饥渴的沙漠》,
      还有一份旅游宣传材料,印着沙漠和几棵椰子树的照片。这就是相关的全部资料。"
      
          情报的空缺必须立即填补起来。战略情报局迅速接管了美国在北非的情报机构,
      多诺万委派" 一战" 英雄、海军陆战队上校威廉·埃迪为负责人。埃迪拿着200 万
      美元,扩大了先前法国的地下秘密组织,并找到当地的部落和宗教首领寻求帮助,
      后者出动了上千名信徒帮盟军搜集情报和偷运武器。
      
          埃迪的间谍提供了大量有关北非海岸的防御工事和法军军力的情报,使北非远
      征军司令艾森豪威尔得以对作战条件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不仅多诺万,就连多诺万
      的死敌,陆军情报部部长史特朗也对他的情报工作表示赞赏。1942年8 月,埃迪去
      伦敦向盟军领导人汇报情报,负过伤的腿一瘸一拐,胸前挂满勋章,让人心生敬意。
      巴顿将军曾不无敬佩地说:" 这个兔崽子总是大难不死。"
      
          埃迪作风冷酷,热衷于非传统的隐蔽手段。他一直主张暗杀干掉德国驻北非某
      些机构的领导人,因为他们可能是盖世太保成员,后来又打算派非洲黑人在纳粹官
      员的饮料中放安眠药,结果美军参谋部都没批准。还有一次,埃迪派人劫持了一名
      德国气象专家,把他装在汽车后备厢里,等带到目的地时,差点把人给闷死了。
      
          10多万人的队伍,加上所有的武器装备和给养,规模是十分庞大的。为保证盟
      军队伍的动向不被轴心国察觉,战略情报局的间谍四处散布假消息,说远征军要去
      法属西非海岸的达喀尔,集结在直布罗陀的大量船只则是为了救援被围的马耳他。
      德国人相信了这一消息,于是派出专门的空中力量紧盯" 开往马耳他的舰队" 。
      
          1942年11月8 日,希特勒被急电从梦中惊醒。副官告诉他,盟军在法属摩洛哥
      和阿尔及利亚登陆了。
      
          希特勒半天没回过劲来,在此之前,他的军官没有任何人向他提过敌人会有类
      似的移动意图。在他睡觉前不久,还有人向他报告这支盟军可能的动向,但是,没
      有提到法属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是的,没有提到!
      
          守港的法国维希政府的海军同样措手不及,不过战斗仍然很激烈。战略情报局
      乘机指挥法国地下组织举行暴动,埃迪的特工则为登陆的盟军提供地图、带路、介
      绍重要的设防情况和要塞位置。激烈的巷战一直持续了两天两夜。此时7 架德国中
      队的飞机还在几百英里外的邦角半岛上空盘旋,苦苦追赶" 开往马耳他的舰队" 。
      
          北非登陆以盟军胜利告终,德国的王牌军--非洲军团遭到美英的前后夹击,被
      迫撤出。但美国政府最后搞的" 达尔朗交易" 令很多人不快。达尔朗是维希政府首
      脑贝当的副手,后来与美国合作,这次是他最后说服亲维希部队放弃抵抗。在他的
      统治下,反犹的维希法令仍然有效,支持盟军和戴高乐的法国军官和不少地下组织
      成员被关进集中营,这令战略情报局的特工非常不满和愤怒,尤其是那些来自学术
      界的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妥协,在一段时间里故意消极执行命令,以示抗议。多
      诺万对这个交易也很有意见,认为有损盟军对欧洲抵抗力量的号召力。他一度想派
      人暗杀达尔朗,结果后来另有人代劳。1942年底前,达尔朗被一个法国刺客暗杀。
      美国人如释重负。
      
          北非战役使战略情报局的声望大大提高,它提供情报的准确性和活动力令华盛
      顿和军方刮目相看。军方开始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即这个机构可以成为自己在战争
      中好的合作伙伴。战略情报局乘机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
      
          1943年1 月末,12顶降落伞悄然落在缅甸北部的亚热带森林里。在接下来的三
      年时间里,这里一直活跃着一支百余人的小队伍。他们是由艾夫勒率领的战略情报
      局101 分队。
      
          101 分队吸收了很多当地的卡钦人为骨干,他们以这个人迹罕至的像地狱一样
      的森林为据点,行踪不定,在整个缅甸搞游击、破坏和营救,神出鬼没,杀敌无数。
      中国- 缅甸- 印度战区的司令史迪威将军对此极为高兴,他的队伍之前曾被日本人
      赶跑,撤退的时候还遭到伏击,这回101 分队可算帮他出了口恶气。不过将军对他
      们的杀敌数字有怀疑,有一天他问一个卡钦人,他们是怎样统计杀敌数字的。这位
      卡钦人低头揭开腰间的一个小盒子,倒出大堆干果一样的东西。
      
          " 这是什么?" 将军非常不解。
      
          " 日本人的耳朵。"
      
          像101 小组这样的破坏行动是多诺万的最爱--" 野蛮的比尔" 一直渴望像巴顿
      将军那样驰骋战场,既然办不到,他就转而率领自己的一帮弟子,在世界各地大搞
      颠覆活动。他喜欢厮杀和破坏,觉得" 搜集情报还勉强可以接受" ,因为或多或少
      有点冒险性,在办公室里分析情报和撰写报告就" 太无趣" 了。在他的带动下,战
      略情报局的一般人员都瞧不起搞情报的活儿,宁愿去战场上冒险,或者在敌后搞颠
      覆。这样的工作特点也影响到了日后的中央情报局的走向。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