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一把旧雨伞羞辱了整个美国情报界
      
          1937年10月的一天,在人头攒动的曼哈顿码头,从一班德国轮船上走下来一位
      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他的头顶稍稍有点秃,肚子有点发福,拎着两个大旧箱子,
      一脸长途旅行后的疲惫,很容易看得出,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
      
          在海关,检查员对他的雨伞表示了莫大的兴趣:" 您好!呃……阿尔佛雷德·
      兰丁先生,您这把雨伞很有趣啊,哈哈,简直,简直就像一件间谍用的玩意儿。" 
      检查员摸着那把夹在一个木套里、因不知道怎么打开而看起来像一把拐杖的雨伞,
      笑嘻嘻地说。中年男子也笑了。
      
          走出码头,深吸一口曼哈顿秋天的空气,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挂上他的嘴角:
      "曼哈顿,我来了!"
      
          这位" 阿尔佛雷德·兰丁" 先生名义上是德国好几家编织公司的贸易代表,但
      是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尼古劳斯·里特尔,德国军事情报部航空处处长。他曾在
      这片土地上经营编织厂达10年之久,但这次,他为" 诺顿" 而来。
      
          4 个月前,德国军事情报部汉堡办事处收到一份材料,是一叠图纸,上面全是
      用虚线连接起来的一套正方形和圆形,没有任何数据和说明。没有人能破解这些图
      示的意思,只好暂时把它搁在一旁。这份材料是由居住在布鲁克林的一个消息人亨
      利·索恩发出的。没过几天,他又发回来一份报告,说图纸是由一个自称" 波尔" 
      的人提供的, "波尔" 在曼哈顿诺顿轰炸瞄准具厂工作,并且表示,愿意为德国提
      供更多的情报。
      
          这份报告让德国的情报官欣喜若狂。" 诺顿轰炸瞄准具" 的大名早已传遍大西
      洋的西岸,据说它的精确度极高,能从25000 英尺的高度把炸弹投进一个小木盆!
      德国人早就想把它搞到手了,只是一直没能找到门路。现在线索自己送上门来,简
      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好馅饼!
      
          好消息很快被报告给元首,希特勒的眼睛闪烁着奇特的光芒,他盯着面前的下
      属:" 一定要把它弄过来,给我!就放在这张办公桌上!"
      
          这就是里特尔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里特尔以" 兰丁" 为化名在一家小旅馆订了房间,把原来的德国护照和重要文
      件寄存在一个保管公司里。他手里有全套的东西足以证明" 兰丁" 的身份,伪造各
      类证件是难不倒德国那帮伪造专家的。忙了几天编织" 生意" 之后," 兰丁" 通过
      索恩,找到了" 波尔"-- 他的真名叫赫尔曼·兰。兰是一个很有教养的德裔美籍机
      械师,说话温和,举止优雅,生活富足,不关心政治,有一个和美的中产阶级家庭。
      不过他愿意帮德国搞到剩下的图纸,而且不要一分钱的报酬,只是因为他" 热爱自
      己的祖国" 。
      
          诺顿轰炸瞄准具厂的规定很严格,每个检查员在下班前要把手中的秘密图纸集
      中起来,放进保险箱。这项工作恰巧是由兰负责的。于是,他每天下班后,偷偷地
      将集中起来的图纸带回家,等妻子和女儿都睡熟了,就躲在厨房里摹制图纸。他很
      快就复制了大部分的图纸,余下的就不容易搞到了,但是德国的工程师应该有足够
      的能力把它们补充完整。
      
          里特尔对事情的进展很满意,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把这些图纸送回德国。图
      纸太大,在海关检查的时候很容易被人发现,尤其是那些不知道躲在哪里的密探。
      他想办法联系到在" 不莱梅" 德轮上当服务员的一名线人,请他帮忙捎上去。为避
      人耳目,里特尔把图纸裹在伞的里面,装在木套里,看起来没有丝毫破绽。但是当
      他们会面时,这位线人连连摇头," 我出来的时候没有带伞,回去的时候却夹着一
      把伞,海关一定会检查的!" 商量了一阵子,他们决定第二天再碰一次头,这次这
      个线人下船的时候就带了一把伞。
      
          第二天,线人拄着一把与里特尔给的差不多的雨伞出来了。可是这天天气很好,
      同事们觉得他此举很奇怪,他急中生智,说;" 别提了,倒霉透了!这该死的脚踝
      昨天不知道怎么扭了,我只好拄着这么个破东西帮忙走路。" 这套理由在海关顺利
      通过。于是,诺顿轰炸瞄准具的绝密图纸就在当天悄悄运离了美国。
      
          盗窃诺顿轰炸瞄准具秘密图纸是德国情报工作的得意之作,这一工作主要是由
      一个非专业间谍的普通人完成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时美国的情报和反情报工
      作的落后与迟钝。事实上,从一战结束以后,当别国正大张旗鼓地发展自身的情报
      系统的时候,美国的情报机构却一直处于裁减、萎缩和衰败中。
      
          " 君子不偷看他人的信件" ,这是20世纪30年代的国务卿史汀生的名言。一战
      结束以后,美国回归孤立主义,主要的安全目标收缩为两个: 捍卫本土和附属殖民
      地的安全,不允许别的势力插手西半球事务。部队大幅度裁减,情报机构更是首当
      其冲。所有违法的特工业务被下令取消,还关闭了专门从事密码破译的" 黑室" --
      后者在一战后曾名动世界一时,破译过好几十个国家的45000 多个密码信号,手段
      高超无比。但是可敬的史汀生先生认为这种手法太过卑鄙,也没有必要,把它解散
      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