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在中央情报局近60年的历史上,充满了各种大大小小,令人眼花缭乱的事件,
      其中不乏石破天惊之举。1948年,策划资助基督教民主党击败共产党,执政意大利
      ;1949年盗窃苏联米格-15 型喷气式战斗机的设计图和飞行记录;1953年" 阿贾克
      斯" 行动,颠覆伊朗左翼摩萨台政府;1954颠覆危地马拉政府;窃取并公布赫鲁晓
      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引起东欧各国的骚乱;参与组织和煽动在印尼、越
      南、老挝等国的秘密军事行动;在非洲策划组织50多次政变;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
      机中精准提供情报;策划" 杰尼弗行动" ,打捞苏联核潜艇;以准确的情报保证两
      伊战争和海湾战争的全胜;在冷战期间与克格勃频频斗法;策划暗杀多位外国领导
      人等。
      
          正是因为做出了这些震惊世界的事情,中央情报局的触角在全球范围内才得以
      无所顾忌地伸展,这个情报组织也被认为是" 世界上最公开的情报组织" ,表面上,
      它似乎没有秘密可言。不过,中央情报局要为这样的自信(或者说是狂妄)付出代
      价。
      
          因此,中情局也有不少失手的时候,行动计划失败,违法行径曝光,在国内国
      外被骂得狗血喷头,历任局长没少为此而被弄得焦头烂额--1960年,派去苏联上空
      侦察拍摄的U-2 型飞机被击落,飞行员被苏联人活捉;耗费巨大心力的旨在推翻卡
      斯特罗政权的" 猪湾行动" 在开始三天后即全军覆没;参与因秘密追查五角大楼绝
      密文件泄露事件而严重侵犯人权的埃尔斯伯格事件;被怀疑参与爆出尼克松竞选丑
      闻的" 水门事件" ……
      
          其中,最惨的还当属" 伊朗门事件" ,中情局先是情报判断失误,接着谈判未
      遂,只好向伊朗出售武器以换取人质获释,同时它背着国会援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
      装的内幕也被曝光,相关重要官员全部被迫辞职,甚至有人因为难辞其咎而自杀,
      局长凯西脑瘤发作,不久后即黯然谢世。这一事件对中情局的声望杀伤力极大。
      
          冷战结束以后,虽然美国最大的敌人苏联解体,但是为了全球霸权的稳定,中
      情局并未放松对世界各国情报态势的监视与控制。
      
          "9·11" 事件发生以后,中情局遭遇到近年来最大的怀疑与挫折,举国上下均
      指责它工作上有重大失误,警惕性不高,既不能及时阻止恐怖袭击发生,也错过了
      歼灭拉登及" 基地" 组织的大好机会。
      
          再追根溯源到" 伊朗门事件" 的时候。那个时候为了对付入侵阿富汗的苏联,
      中央情报局曾经煞费苦心地培养了大批美国人现在称之为" 恐怖分子" 的" 自由战
      士 ",以对抗" 邪恶帝国" 苏联对阿富汗的占领以及打压苏联在中东的势力范围。
      可是美国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再次做了作茧自缚的蠢事。
      
          近日,前任中央情报局第三号人物A.B.巴泽- 克隆戈德声称:" 让本·拉登' 
      逍遥法外' 不失为上策,从某种意义上讲,拉登的存在将使世界更加和平一些。如
      果有一天拉登被捕,其他的恐怖分子和拉登的忠实追随者将策动新一轮的恐怖袭击。
      "克隆戈德甚至还表示,拉登"并不像一个恐怖主义领袖,而更像是一个冒险资本家。
      "这一极具争议的声明表示,在追捕了本·拉登3年多而仍然未果的情况下,中央情
      报局的官员们也显得有些身心俱疲了。由歇斯底里的通缉追捕到放任自流,中央情
      报局体现出的疲态和对恐怖分子旁敲侧击的举动无论如何不能使纳税人和政府满意,
      各种指责纷至沓来。
      
          中央情报局对于自己被当做替罪羊这一事实,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最近出版
      的一本名为《丢失本·拉登》的书这样写道--至少有2 次,通过侦察机和全球定位
      系统,克林顿政府已经获悉了拉登所在的确切位置,却没有将他抓获,尽管克林顿
      政府很清楚拉登是对美国安全的一个巨大威胁,但是那时正忙于摆脱莱温斯基丑闻
      与准备竞选连任的克林顿总统却没有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认真对待这一问题,这不
      能说不是克林顿政府的一个巨大失误。此书由前《华尔街日报》社论作者里查德· 
      米尼特主笔撰写,由REGNERY 出版公司出版,现在颇为畅销。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
      稍微给中央情报局减轻了一些罪责,然而,重实际的美国人不会停止对中央情报局
      的指责。
      
          在伊拉克战争结束以后,这种指责和攻击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美国是以萨
      达姆政权拥有"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为主要理由发动对伊战争的,但迄今为止,美
      国当局并没有在伊拉克发现任何" 违禁武器" ,于是各方又都将" 让美国如此丢人
      现眼" 的责任推卸到中情局战前情报工作不力上来。
      
          2004年7 月,原中情局局长乔治·特纳特引咎辞职,副局长约翰·麦克劳克林
      暂时代理局长职务,他表示,中情局将采取措施,加大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的力度。
      
          布什总统在1 个月后提名佛罗里达州共和党众议员波特·戈斯任中央情报局局
      长。戈斯则表示感谢布什总统的信任,非常高兴又能回到以前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随后,布什又指示命令戈斯拟定计划,增招数千名特工和情报分析人员,使中情局
      规模扩大1.5 倍。这将是中情局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 扩军"--50%的" 扩军 "幅度
      意味着中情局至少要再招募数千人,这让不少情报界人士瞠目结舌。虽然在遭遇"9·
      11" 事件之后,美国就已经开始加强情报机构的力量,但自中情局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成立以来,如此大的动作绝无仅有。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