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好下属(7)
      
          第20条  千万助你的顶头上司出色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车头熄了火,
      车厢就蹉跎。车头出了轨,车厢全报废。
      
          一个部门就是一个团队,荣辱与共。如果你的上司显得出类拔萃,那么你也会
      显得出色;如果你的上司混得很惨,你也脸上无光。如果上司“成仙”,你也会平
      步青云;如果你的顶头上司原地踏步,你也大致升迁无望。所以一个明智的职场人
      士应该随时随地想办法使你的上司显得出色。如果你有什么能改善部门工作的主意,
      一定要让他(她)知道。几乎任何一个成熟的上司在升迁后都会关照、提携旧部的。
      这个谈不上徇私,仅仅因为他已经了解你是个优秀人才,不用你用谁?但有些基
      层职员缺乏经验,常常忽视了这一点。还有人认为自己的顶头上司“干活少,拿钱
      多;不干活,也拿钱。”是踩着自己肩膀往上爬,心理不平衡,于是消极怠工,浑
      浑噩噩,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甚至还有极个别人心理阴暗,认为自己的顶
      头上司是自己晋升的最直接的障碍,恨不得连根拔起,于是不惜阳奉阴违,处处和
      上司玩太极,背着老板越级争功,甚至“告御状”。通常这样的努力都会“搬起石
      头砸了自己的脚”,因为没有一个老板会轻易地相信一个下属的下属来诋毁他的顶
      头上司、自己的嫡系。任何人都对“犯上”有本能的警惕和抵触,今天你“反”你
      的顶头上司,明天就可能“反”我,我岂能引狼入室呢?
      
          第21条  千万不要越级活动 
      
          胡乱超车要罚款,越级活动要完蛋。
      
          一个公司像一部复杂而严密的机器,钉是钉,铆是铆,每一个部件都在一个固
      定的部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以保障整部机器的正常运转。虽然一个优秀的员工必
      须具备全局观念和主动精神,但这有个前提:首先保证自己的工作已经圆满完成。
      但在企业里,恰恰有一部分人为了突出自己,老是喜欢搞越级活动,这些人大部分
      带有对自己顶头上司的某种不信任或者不服气。这样做的结果是扰乱了公司的正常
      工作程序,造成人为的关系紧张,反而影响了工作效率,更会影响到自己的晋升之
      路。记住,有什么问题尽量和你的顶头上司沟通,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成为你的顶
      头上司的。你上级的上级也不一定完全听信你的,那等于变相承认自己的用人失误。
      
      
          [案例]
      
          一名牌大学毕业生进入一家IT公司,他打心里瞧不起自己的顶头上司,那个连
      电子邮件都不会使用,干活少,拿钱多;不干活,也拿钱的家伙。他认为这样的人
      怎么能够进高科技公司,怎么还能够做他的顶头上司。所以他对他的顶头上司常常
      是冷嘲热讽,遇到事情也不和他研究,直接去找老板谈。刚刚开始老板还不介意,
      时间长了就提醒他不要越级,他却对他瞧不起的顶头上司出言不逊,暗示老板有眼
      无珠,老板立即拉下了脸。后来他在工作中处处感到掣肘,终于有一个哥们悄悄地
      提醒他,他瞧不起的那个家伙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公司的秘密大股东之一,吓得他
      一身冷汗,从此对上司言听计从、毕恭毕敬。
      
          在李嘉能教授所收集的案例中,关于同事关系的共有80多个,其中陈雅姿提交
      的最多,达到16个。她是个人事主管,处于人际旋涡的中心,感慨良多。李教授发
      现,虽然关于同事的事例不少,而他们的烦恼却是一样的,一言以蔽之,正如陈雅
      姿所描绘的那样:“我们就像冬天的刺猬,既想抱着互相取暖,却又免不了相互伤
      害。”
      
          的确,同事是每个职场人士朝夕相处的伙伴,他们之间的故事应该是最多的,
      但他们既   
      
          不像上下级之间那么泾渭分明,又不像同学之间那么纯洁无暇,更不像家人那
      么无遮无拦。他们就像一支球队,既要紧密配合,赢得整场比赛的胜利;又要突出
      表现自己,打出一个个好球,成为乔丹那样耀眼的场上明星。看来,这段“职场
      钢丝”是非走不可了,那么如何才能走好呢?
      
          第22条  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合作 
      
          要想1+1>2,就要学会欣赏他人——多夸夸别人,他总不能跟你急。
      
      
      
          人是利益动物,趋利避害,名缰利锁,很难免俗。在职场里,明处摆着竞争机
      制,暗地里藏着微妙的人事纠葛,更是如此。特别是当成为“战略对手”的时候,
      一个员工很难去欣赏另外一个员工,自然就会出现“文人相轻”的现象,不是通力
      合作,而是互不欣赏,甚至互相拆台。人无完人,当然也不可能一无是处。去过
      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则是黑口黑
      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无法好好地
      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像
      所有的人都“欠了他的谷子还了他糠”,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据说佛
      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
      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
      一丝不苟。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所以在职场,要
      学会欣赏他人,充分发扬每个人的长处,扬长避短,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才能取
      得1+1>2 的效果。 
      
          第23条  千万不要自视太高 
      
          你再高还能高过高尔基?你再牛还能牛过牛顿?何必呢,让我们来仰视你,你
      怎么下得来台?
      
          每个公司或者每个部门都有或多或少的“战略性工蜂”,要么是技术能手,要
      么是业务骨干,要么是管理精英,很受老板的器重,有些人也因此而飘飘然起来,
      见到其他员工常常鼻孔朝天,敷衍了事,爱理不理。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职场的
      大忌,这样只会令别人疏远你。别人在一边恭喜你的同时,也在一边嫉恨你呢!这
      些高傲的职场红人们忽视了一点: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之中,你再有能耐,
      也只能够证明你的过去和现在。后生可畏,强中自有强中手,说不定哪天就来了个
      更加能干的员工,说不定哪个曾经被你深深刺痛却毫不起眼的员工就不知不觉迎头
      赶上、超过甚至替代了你。记住,还是那句老话,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
      
          [案例]
      
          一个计算机软件公司的主力程序员,在公司里地位颇高,他本人也比较骄傲,
      智商高,情商低:走“白专道路”,不注重人际关系,对自己的手下高高在上,颐
      指气使。他对办公室的行政人员尤其不屑一顾,常常冷嘲热讽。到办公室领取办公
      用品,被要求按照程序先填表格,这本来就是公司的规定,无可厚非,可他却偏要
      认为别人是给他找茬,三言两语就恶语相向,最常见的是叫别人“打杂的”,有一
      次居然说自己是别人的衣食父母,把别人气得牙痒痒,也激起了公愤,虽然老板过
      来息事宁人,但这件事情对行政主管的伤害太大。不久,这位主管就将他一个学计
      算机软件的侄子招进公司,没多久就取代了他,令这个骄傲的家伙倍觉失落。在一
      次聚餐中,行政主管不冷不热地奉承了他一句:“我那侄子怎么样?你可要多关照,
      他可是咱们的衣食父母呀。”差点噎死他。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