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李元度
      
          七年之痒,固然只是彼此双方进行“互摸”的原因,但是,城门失火,殃及池
      鱼,曾、左此次交恶,却又实实在在损害了第三者的利益。而这个第三者的无辜受
      害,又更加破坏了曾、左的公谊和私情。这个倒霉的第三者,便是李元度。
      
          李元度,字次青,湖南平江人。先简述李元度在湘军中的经历,以及和曾国藩
      的关系。咸丰四年初夏,曾国藩兵败靖港,愤而自杀数次,皆未遂。其时,在他身
      边“宛转护持,入   
      
          则欢愉相对,出则雪涕鸣愤”  者,就是来自平江的幕客李元度。是年末,湘
      军在九江水域大败,曾国藩“愤极,欲策马赴敌而死”,被罗泽南、刘蓉劝止  。
      李元度于此时投笔从戎,“特立一军”,“护卫水师,保全根本”  。六年二月,
      周凤山军在江西樟树镇被太平军击溃,曾国藩部下再无得力陆军,全赖李元度率领
      平江勇,“力撑绝续之交,以待楚援之至”。然则,在兵败靖港、困守江西这段最
      为痛苦的岁月里,始终不离不弃,倾力辅助落难英雄曾国藩的人,就是李元度。咸
      丰七年,曾国藩心力俱瘁,承受不了兵单饷乏、主客不和  的巨大压力,乃趁丁父
      忧的机会,撒手回湘。抵湘后,写信给在江西继续战斗的李元度,诉说对他的感谢
      和愧疚。所以感谢者,谓李元度三年间始终如一的支持;所以愧疚者,临行匆匆,
      来不及用保举的方式对李元度进行回报  。最后说,对于李元度的高情厚谊,“鄙
      人盖有无涯之感,不随有生以俱尽”  。为弥补这份歉疚,山居无职的曾国藩提出
      与李家“缔婚姻而申永好,以明不敢负义之心”  ,并勉励李元度(时已回乡省亲)
      “努力作人;明岁当与足下索侄女婿耳”  。在无法酬以官爵的时候,结为秦晋之
      好,庶几稍能安慰比曾国藩小了十岁的李元度。 
      
          咸丰八年七月,曾国藩再度出山。十月,湘军第一名将李续宾、曾国藩弟国华
      战死于安徽三河镇,“痛愤之馀”,曾国藩急召在家奉养母亲的李元度,叮嘱他
      “千万速来”  。李元度不负期望,闻命即行,其时,李母“病殊未愈,将成半身
      不遂之症”  矣。李元度这次来营,曾国藩并未委任军事,而让他充任文案。因为,
      李元度虽在最困难的时候亲临战阵,为湘军稳住了阵脚,但他实在不是一个合格的
      军事人才。李元度有一手“敏捷清挺无俗尘”的好笔墨,任“参谋”“可得一当”,
      并不适合“专以治兵”  。咸丰五、六年间的李元度,更像是军无大将、聊以充数
      的廖化,客观上不无作用,主观上则不洽人意。略引五、六年间曾国藩对他的批评,
      读者可观大概: 
      
          “足下专好说吉祥话,遇有小事不如意辄讳言之”(五年七月十六日);此处
      批评李元度报喜不报忧,军情不实,埋下诸多隐患。
      
          “足下条理精细,而处事恒黯于大较;不解何故”(五年七月廿四日);“仁
      弟论文,则按脉切理,丝丝入扣;临事,则浮光掠影,曾无极深研幾之意”(五年
      八月二十二日);此处直揭作为文人的李元度能言不能行的痼疾。
      
          “前此屡接函禀,言湖口贼不过千馀,他处探报亦然。近日尊处胜仗禀报前后
      共杀贼二千有馀;而湖城之坚如故,贼船之悍如故”(五年八月十五日);“自抚
      (州)来者皆言城内之贼不过二千馀人,老长髮不过数百;前后书牍所报杀毙受伤
      之贼,殆以万计,而贼焰转张。颇不可解”(六年五月九日);此处批评李元度谎
      报战功。
      
          “掘坟告示切弗再贴,尤不可用贱衔。凡举事为千万愚人所喜而为一二有识所
      笑,君子弗为也”(同上);当日,江西民众乐于“从贼”,群相呼应  。李元度
      不在安民、治军上想办法,却提出一个挖祖坟的创意,希冀借此惩罚“从贼”的绅
      民,他并在告示上冒用了曾国藩的钦差大臣名义。曾国藩认为此种“辱及先人”之
      举大为不妥,必为“有识所笑”,故加以劝阻,并特别嘱咐不可冒用“贱衔”。 
      
          “麾下平江勇与恒态微有不同者。他处营官、哨官,各有赏罚生杀之权,其所
      部士卒,当危险之际,有爱而从之,有畏而从之。尊处大权不在哨官、不在营官,
      而独在足下一人。哨官欲责一勇,则恐不当尊意而不敢责;欲革一勇,则恐不当尊
      意而不敢革。营官欲去一哨,既有所惮;欲罚一哨,又有所忌。各勇心目之中,但
      知有足下,而不复知有营官、哨官。甄录之时,但取平江之人,不用他籍之士;‘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营、哨之权过轻,不得各行其志;危险之际,爱而从之
      者或有一二,畏而从之,则无其事也”  (五年十一月十一日);此则批评李元度
      治军不遵守湘军“家法”,并在军中大开地域歧视之风,为患实巨。湘军“家法”,
      其本质在于三“宜”:文法宜简,事权宜专,情意宜洽。李元度以文人治军,最大
      的弊病就是做不到事权宜专。什么是事权宜专呢?曾国藩说: 
      
          “一营之权,全付营官,统领不为遥制;一军之权,全付统领,大帅不为遥制。
      统领或欲招兵买马、储粮制械、黜陟将弁、防剿进止,大帅有求必应,从不掣肘”
      ;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种彻底的层级责任制。湘军内部,由勇丁而什长而哨官
      而营官而统领而大帅,层次分明,逐级负责;既不许越级报告,也不许越级指挥。
      形成这种制度的本质原因,则根源于湘军的招募制度。严格按照湘军营规来组建部
      队,那么,营官由统领挑选,哨官由营官挑选,什长由哨弁挑选,勇丁由什长挑选。
      什长以上的各级军官皆有专权,皆负专责;而自士兵以至军官,俱只听命于其直管
      上级,心无旁骛,职有所专。上级对下级,只问点名是否应卯、遣调是否及时、作
      战是否出力;而下级本辖之权,尤其是人事权,上级例不干涉。因为,治军最重要
      乃至唯一的目标,不过基层士兵于危险之际能够懔遵军令、以命相从而已;要做到
      这个目标,前提则在于日常训练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扎实可靠;能否做好这两项工
      作,又赖于各级军官对本辖人员的有效管理;而能否有效管理,关键则在于各级军
      官必须拥有职责范围内的全部权限。“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
      皆一气所贯通”。
      
          李元度治军则不然,他采用的是扁平化管理。依照今日企管理论,这种管理无
      疑更人性化、更能促进组织内部的交流;这种管理的前提是组织成员具有较高的个
      人素质,实现组织目标需要成员具备极强的创造力。但是,军队不是一般的组织,
      而是一部由血肉之躯构成、用来杀伐攻取的庞大机器,纪律(等级)严明重于个性
      发扬,令行禁止甚于往复辩难;否则,令以言歧,法以情乱,必然降低杀人机器的
      运行效率。李元度不能参透此意,而希望在全面了解军中隐情的前提下,奖罚生杀
      皆自己出,不滥罚,不枉赏;但是,对于三千多人的平江军来说,一人之心力或有
      时而穷,一人之目力或有时而尽,追求最精确的管理,反而堕入最混乱的迷宫。一
      些基层士兵、军官或因这种人性化管理而免遭冤屈、获得福利,对李统领个人抱有
      好感,“危险之际,爱而从之者或有一二”。但是,限于精力,领导关怀只能落实
      到有限的个人,作不到雨露均沾;而与此同时,中上层军官的权力和威信却已受到
      破坏,并直接导致对本级职权的放弃。于是,更多的基层士兵和军官获得一种无拘
      无束的“自由”,既感受不到来自最高级指挥官的“爱”,也不用体会针对直管上
      级的“畏”,从而严重影响全军在“危险之际”执行命令的效率,所谓“畏而从之,
      则无其事也”。“畏而从之”,是军事制度的“恒态”;“爱而从之”,则是超越
      制度的“变态”。李元度秉文人之质,抱妇人之仁,妄以“变态”为“恒态”,乱
      了湘军的家法,曾国藩不得不多费口舌对他进行批评教育。
      
          曾国藩还批评他“但取平江之人,不用他籍之士”;此语意甚微妙。湘军的基
      本建制单元,本就以乡谊维系。早在创建水军时,曾国藩就叮嘱负责征兵的人:
      “水手皆须湘乡的,不参用外县的,盖同县之人易于合心故也”  ;曾国荃的“吉”
      字营则“不独尽用湘乡人,且仅用屋门口周围十馀里之人”  。然则,李元度“但
      取平江之人”,也未见得大谬不然,曾国藩为何要批评他呢?原来,李元度“甄录”
      的平江老乡,大多用来充任中上层军官,而不是普通勇丁,这就破坏了营- 哨- 什
      -勇逐级挑选下属的湘军制度,有任用私人的嫌疑,而不仅仅是地域歧视了。 
      
          因为上述原因,李元度再度从军,曾国藩就没让他带兵,而是让他做了记室、
      参军。李元度“下笔千言,条理周密”  ,恰能胜任文案工作,倘若顺着这条职业
      道路走下去,虽不敢奢望左宗棠、李鸿章那样的功勋,但如李瀚章、盛宣怀那样,
      幕优则官,混个一、二品大员还是很有指望的。可是,天意弄人,李元度的职场生
      涯终未能如此完满。 
      
          咸丰十年春,太平军定计:佯攻杭州,解南京之围。清军果然中计。江南大营
      旋被攻溃,张国樑、和春先后阵亡、自杀,江苏、浙江全面告急。新任浙江巡抚罗
      遵殿,原在湖北任职,和胡、曾等湘军领袖交谊极深,当此危急关头,自然向湘军
      乞援。其时,湘军诸部被太平军牵制在湖北、江西、安徽三省,无法赴援浙江。不
      得已,李元度又一次投笔从戎,重新扮演廖化的角色。李元度重出江湖,胡、曾都
      不看好他,胡林翼给罗遵殿写信说:
      
          “(李元度)爱才如命,疾恶如仇;而所疾固多恶人,所爱未必才士也”  ;
      此谓李军中并无人才,难以改变局面。 
      
          又给罗遵殿的儿子忠祜写信:
      
          “李次青(元度字)、正人也,任事一片血诚,笔墨亦敏捷清挺无俗尘,军事
      参谋可得一当,特未可专以治兵耳”  ; 
      
          但是,时穷事蹙,舍李元度以外,湘军别无他人可以援浙,故曾国藩只能将此
      次援浙当作一次赌博,如龚自珍所谓“看伊家国运如何”也  。不过,二人毕竟是
      共历患难、生死相托的交情,曾国藩对李元度此行胜败安危的关注,自当区别于其
      他将领。他如此描述他的矛盾心理: 
      
          “廼者浙警初闻,鄙人日夜诅其大乱,俾阁下闻变遽起,以赴武林之难;既又
      日夜祝其大克,俾阁下无所事事,而当俯就陋邦,完我常与。兹幸皇天后土鉴此微
      诚:诅有益也,祝亦有灵”  ; 
      
          军人必须闻命“遽起”,书生从戎的李元度也不能例外,故曾国藩“日夜诅其
      大乱”,以激励李元度的斗志和杀气;但是,千里赴援,兵凶战危,亦师亦友的曾
      国藩固又希望他能“无所事事”,全身而退。“诅有益也”,其益处在于此种情境
      最能磨砺人才,或可借此机会帮助李元度完成由儒生向武将的转型,就像以罗泽南、
      李续宾为代表的湘军将领一样。“祝亦有灵”,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爱护,他并请
      精通《易经》的幕友陈学镕为李元度此行卜卦  ,想尽办法对自己和李元度进行心
      理暗示(“灵”),其行可敬,其心可悯。 
      
          不过,倡议邀请湘军赴援的罗遵殿还来不及看到湘军的旗帜,就因城破而捐躯,
      李元度也因此稍缓其行,“诅”“祝”之“益”否“灵”否,暂时无法印证。而太
      平军在解除南京之围后,一面在苏、浙用兵,一面向上游的安徽、江西进军,试图
      再度占据武汉,以控制长江流域。因此,驻扎在皖南的湘军,尤其是深处万山之中
      的祁门大营,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李元度的主要任务也就由援助浙江转变为防守皖
      南,保卫大营,俨然成为湘军大营的“门户”。
      
          胡林翼说,李元度虽不能战,但未尝不能守  ;曾国藩亦作如是想,故将皖南
      “四府一州”  全行托付给李元度,并安排张运兰、左宗棠、鲍超三军“左右夹辅”,
      避免他因汛地过广、头绪过多而“东瞻西顾、拖泥带水”  。当日形势,固然不利
      于湘军,但是,李元度倘能严守军令,立定脚跟,不浪战以求胜,不侥幸以邀功,
      自可圆满完成曾国藩交待的战略任务。让李元度作廖化,力或有所不济;不做马谡,
      则似能不辱使命,这大概就是曾国藩的如意算盘。可惜,“今亮”的称号早经左宗
      棠注册,这一次,曾国藩注定享受不到谈笑却敌的快乐。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