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在环境中冒险
      
          我愕然不已,心想,我在这世上的荆棘与危险中迷路了。
      
          —莎士比亚,《约翰王》(King John ) 
      
          了解与生俱来的脆弱或坚强特质虽然重要,然而,牢记环境可能带给我们的危
      险,也不容轻忽。即使是生来极有韧性的小孩或大人,在世上也可能遭遇到足以中
      断其发展的力量。这种关于风险(risk)的概念,很自然地使我们再回头探讨适当
      教养的意义。
      
          有个关于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的古老故事,真实性显然不容置疑。这
      位生于1194年的皇帝,于1215年继承神圣罗马帝国的王位。尽管他以赞助艺术与科
      学闻名,但也因一项完全失败的儿童实验而广为人知。 
      
          腓特烈二世假设,人类一定有一共通的基本语言—最可能是希腊语或是希伯来
      语。为了解除心中的疑惑,他找来不会说话的小孩,命令其父母只能照顾他们的基
      本生活起居,不准和他们说话。他认为,没有听过别人说话的孩子若要开口说话,
      他所说出的必然是人类最基本的语言。不过,腓特烈二世终究未能在有生之年一偿
      夙愿,因为那些孩子在缺乏刺激和情感的滋润下,很快就夭折了。
      
          人类的生活若过于贫乏,又没有得到注意与关爱(或者是得到过多),健康成
      长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少。脆弱的人走在发展的钢索上,即使只是轻轻碰一下,也可
      能让他们失去平衡;坚强的人若受到同样的打击,虽然也会觉得痛苦,却可以重新
      振作。不过,人生中有些状况是无人可对抗的。目前这个社会约有超过13%的人口
      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半数家庭是单身妇女当家,她们势必也是家中的经济来源,
      所以儿童所面临的危险为之增加,也就不难想像了。
      
          爱的结晶
      
          全球在婴儿死亡率与贫困方面的统计数字,往往更糟得令人惊愕。当原本可以
      健康的人在承受创伤的折磨,如不断遭到拷问或酷刑的成人,他们将会失去自我控
      制力。不断受到身体与情感虐待的小孩也是如此。在所有人口都营养不良的情况下,
      任何发展都可能出轨,切勿接受任何个人、种族、族群是弱者的说法,因为环境是
      强而有力的。遗传计划所开启的一切,都可能因而终止。
      
          历史上更是不乏这类例子。被称为人文学者的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
      却将5 个私生儿女全丢在孤儿院里,这些所谓“爱的结晶”(love children )在
      孤儿院中的生活,并没比文学中描写的悲惨状况好到哪里去。或许,狄更斯笔下的
      英国贫民习艺所,并没有累死所有做苦工的儿童,但是任何人即使在那里待上一天,
      都会重写后天教养的历史。 
      
          极端的例子最容易找到,也最惨不忍睹。当然,有些情感受创的原因跟天灾人
      祸无关,只是因为没有提供适合孩子需要的东西罢了。这种情形十分常见,我们也
      比较不容易看出来,但却可能导致后天培育的不足或不当,造成孩子的痛苦。
      
          对父母与教育人员来说,认识孩子的需要,并给予支持,比期望孩子身体健康
      更具挑战性。这不是什么新观念,只是常遭人遗忘。在《给伊索的一个故事》(A 
      Story for Aesop )里,伯杰(John Berger )认为,我们可能共享“一份对经验
      的温柔,因为我们同为人类”。有些人视若无睹,但也有些人“专注于经验之上,
      希望让它免于被遗忘,并在黑暗中把它紧紧抓住”。 
      
          父母给予子女的照顾不仅具有影响力,更是孩子健康的关键,因为孩子是那么
      倚赖父母。因此,我们首先要问的是:如何把对先天与后天的了解,应用在孩子的
      照料上,这攸关着何谓适当或不适当的后天教养。
      
          适当的教养
      
          虽然书店里充斥着教养孩子的手册,多得让父母看不完,然而,书中往往少了
      些什么—我们必须明了,照料的方式也应符合每个孩子的性情。
      
          适当的教养指的是找到一种方法,不但适合孩子的个性与需要,也适合其成长
      的步调与变化。当父母对子女逐渐开始的成熟与发展变得敏感时,可能会发现自己
      比较能以深思熟虑和具体的方式教养孩子。人人皆知,孩子并非都一模一样,可是,
      一听说孩子的举止应该如何才健康,或者孩子该如何照顾时,人们往往就忘了这回
      事,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在提供个人需要方面,做几种一般性的观察。
      
          例如,人类有几种能力会在特定时刻出现,而这些能力跟大脑的特殊部位相关。
      其中有两种能力对父母尤其重要,那就是感情(情绪)与认知(思想/记忆/语言)。
      正如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感觉与运动装置一样,每个孩子也都表现出独一无二
      的感情认知能力与行为模式。
      
          首先,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任何考虑,都必须持续而可靠。重要的是,要让孩子
      能够预料到事情会发生,并预做准备,形成一套自己的心理规则与安全感。当父母
      不在或对孩子漠不关心;当孩子需要与亲人分离;当孩子身边没有可靠的照料;当
      家中有人重病使孩子得不到足够的照顾时,或是父母之一忧伤抑郁时,这些状况都
      可能导致情感与认知上的疾病。
      
          有一位未婚妈妈(孩子的爸爸在她一怀孕时就失踪了)育有一两个月大的男婴,
      为了要外出工作,她花钱请邻居代她照顾小孩。虽然邻居并没有给孩子任何身体上
      的虐待,但也没兴趣跟他讲话、陪他玩,或是给他刺激。其实,多数时间她几乎把
      孩子单独丢在一边。她认为,要是真有什么不对劲,她隔着墙也可以听见。
      
          这位未婚妈妈下班回家后,发现孩子愈来愈不跟她眼光接触。过了6 个月,看
      到儿子无精打采又没有反应的样子,吓得她赶紧带他去看医生。医生检查了孩子的
      病症后,怀疑很可能是智能障碍,不过仍建议她把孩子送到一所照顾婴儿的专门机
      构。
      
      
      
          由于照顾者的刺激,这个男孩开始显出活力和与人接触的征兆,但仍暂时落后
      于同龄的孩子。
      
          处于危险中的孩子有一些征兆,很早就可以辨认出来: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如
      眼光接触、两个月时的社交性微笑、对环境的探究、7 个月时对陌生人的反应等,
      可能会延迟,甚至付之阙如。婴儿如果没有可靠的照顾者,也许会转向另一人求助,
      即使此人也无法提供持续的照顾,他仍会紧紧攀住不放;若无法寻找或找不到可靠
      的照料者,抑或是无法与照料者产生密不可分的情感,就无法维持长久的关系。于
      是,对婴儿来说,每个人都是陌生人,也都可以跟其他人互换,任何人抱他都无所
      谓。
      
          压制基本情感
      
          大部分的婴儿并不会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照顾与刺激,他们会主动寻求,但是,
      如果爱受到压抑,使得婴儿处于不适与渴望中,而且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他们就会
      觉得无助,情绪转为负面,个性特质与自信陷入混乱。这种情感上的贫乏,可能使
      孩子在日后体验到一种没人要、没人称赞、没人了解的感觉。当孩子愈来愈不快乐、
      愈来愈难缠时,父母也可能愈来愈失望,内疚与厌恶感便取代了早期的和谐。
      
          如果基本的情感接触受到压制,孩子即使在其他方面(如语言与思考等认知区
      域)受到刺激,可能仍觉得受到剥夺。反过来说,倘若认知刺激受到压抑,但是有
      情感上的接触,将会出现相当不同的困境。例如:
      
          一对年轻夫妇的18个月大女婴受到十分规律的照顾,定时洗澡,定时穿衣。但
      是,这对父母要求孩子及早遵守生活规律,很早即强制执行定时喂食与大小便训练,
      并且用缰绳限制孩子的运动行为。他们相信女儿应该“被看到,不被听到”。虽然
      她从来没有少吃一餐,父母也自认尽了教养的责任,然而,这个女孩从来没有玩具,
      而且在进托儿所以前,从来不曾与别的孩子玩耍过。
      
          父母不给玩具、不跟孩子享受亲子私语的乐趣,或是不借助感觉开启孩子的运
      动行为与知觉—总而言之,父母若是不以任何方式激起孩子的反应,就等于冒着削
      弱孩子大脑功能的危险。这样的父母会妨碍到孩子成长的自然时间表,因为他们不
      给孩子发展与茁壮的机会。伴随这种贫乏而产生的,即是情感上的障碍。
      
          照顾过度或不足
      
          有趣的是,受到过度刺激的孩子,也可能发展出和照顾不足的孩子类似的病症。
      
          他们可能看来像是需要父母持续关注,希望时时刻刻都是被瞩目的焦点;或是
      露出一副害羞的样子,希望退出可能超出负荷的活动;也可能渐渐回避不断给予刺
      激的主要照顾者。这些反应往往出现在父母过度刺激孩子的技能,或是给孩子太多
      玩具,但没有让他玩到足以引发好奇心与探索心的时候。
      
          有些父母喜欢时时把孩子抱在怀里,而且热情无比,以致孩子渐渐形成的独立
      性受到抑制。父母过度满足孩子的意愿,会使孩子无法发展对延迟的容忍度,没有
      这份容忍度,孩子势必寻求立即的满足,无法为未来拟定计划。
      
          此外,还有一些复杂且常见的状况:孩子反复受到过少与过多的刺激,或是长
      久以来,父母只刺激孩子某一方面的功能,却忽略了另一方面。
      
          简而言之,父母能做的十分有限,也能做到超乎需求,也许是因为想做的太多,
      反而能做的就太少了。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孩子的个性是至善而纯洁的,因此有意
      不加以规范,这也是在弗洛伊德时代反抗社会约束的反应下常有的情形。许多人在
      压抑自己的性冲动后感到焦虑,进而形成神经官能症。他们认为,对孩子说“不”、
      对身体说“不”、对自慰说“不”与对性事说“不”,等于邀请神经官能症来纠缠
      孩子。
      
          许多人热烈拥护这理由,其中尤以美国人为最。为了反抗压制性的道德规范,
      他们变得过于纵容,其后果至今仍可察觉。纵容孩子的教养方式,虽没有造成相同
      的社会危机—有些人以此证明过去严格的教养方式较好。但是,就个人而论,纵容
      孩子的教养方式已经有许多失败的例证。
      
          自由的限度
      
          在给予孩子自由方面,父母往往撇下他们不顾,在感觉运动能力、语言、思想
      与情感上既不加以指导,也欠缺具体的刺激与规范。
      
          这种放任的教养方式(只满足孩子最基本的需要,继而任他随意发展)之所以
      失败,是因为没有了解先天与后天互相交缠的实际情形。生物的倾向并不是为了配
      合事先制成的成人模样,而是为了在整个发展期间回应环境。人们是因此产生需要,
      甚至可以说是为了求生存,而寻求外在的教养与刺激。由于内在的弹性,使每个人
      各有一套反应范围,我们不应只把环境想像为生命历程后半部的决定因素(生物性
      为前半部),它其实是生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并寻求来自外界的
      规范。
      
          了解一个人的性情,意即了解一个人在特别的发展时期,该如何符合其需要,
      如隐私与独处的需求、帮助与规则的需求等。有些人在某些时候需要规则与时间表,
      其他时候则觉得同样的要求限制太多。
      
          父母与教师想要寻找正确的尺度(不要做太多或太少、保持规律性却不想太严
      格)可能非常困难。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于我们有没有能力明了,孩子是过去历史
      和天性的混合产物。如果真的想了解孩子,必须借助他生命中一些能彰显出个性的
      改变。能够在整个发展期给予孩子支持,提供所有资源,意味着能察觉他的变化与
      行为模式,因为这模式可以显示出他适应生活的方式是否良好。
      
          不恰当的照顾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个结论已呈现在我们眼前,它从来没有
      蒙上面纱,只是偶尔被我们遗忘罢了,环境有最后的决定权,可能扼杀任何天生的
      禀赋。
      
          我们必须不断寻求答案的是:如何让环境因素为天生倾向提供最佳的后天教养?
      后天与先天的需求一样重要,正如埃里克森所说的:
      
          没有相互倚赖,人生将不成道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