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塔内的微观变革(1)
      
          大多管理理论认为,越处在高层的管理层次,就应该越精简。比如,许多跨国
      经营的大公司总部不超过200 人。我们基本认同这样的观点,只不过在“三层金字
      塔”的组织层次设计中,处于塔尖的管理者甚至要更加精简一些,比如只有一个人。
      当然,不要把处于塔尖的一个人理解成像19世纪初杜邦家族公司的“亨利将军”那
      样的“凯撒型管理模式”。在“三层金字塔”结构中,塔尖的管理层是整个公司的
      创造、革新和决策者,它需要使用无形的管理精神,引导公司的锐意领先意识,众
      人调合或者开个热烈大会一样的模式并不适合于塔尖的管理者。
      
          塔尖管理者没必要把精力集中在日常管理的细枝末节,而应永远处于观察、思
      考、创造、革新的状态中,他们必须确保公司不被时代淘汰,确保公司的锐意领先。
      不然,就会出现塔尖倾斜。但是中国有许多公司的塔尖则是过于封闭和集权,公司
      往往成了“一个人的公司”,这样同样会导致塔尖倾斜。
      
          安然公司的失败因素之中,同样就有“塔尖倾斜”问题。处于塔尖的几个利益
      者,根本没有真正把心思放在如何把公司引领到更美好的未来之上,反而是为了获
      取局部利益,牵制和欺骗董事会。“整个公司高层一片混乱,一大堆股东勾心斗角,
      到处充斥着风险和利益的冲突,没有一个人愿意创造未来,也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
      总有一个人牵制着董事会,董事们喜欢把情况汇报得‘完美无缺’,每件事情都经
      过了粉饰。”《财富》杂志对这种倾斜的塔尖管理层作了上述描述。郭士纳在掌控
      IBM 公司以后,就属于位居塔尖者。他说:“我希望有我信任的管理者直接坦率地
      和我讨论业务问题。”
      
          郭士纳在改造IBM 公司的诸多实践中,其中很重要的事情是通过重新构建组织
      层次,来改善塔尖管理层,因为IBM 实在是太庞杂无序了。他上任的第一个月就废
      除了“管理委员会”制度,因为这个位居塔尖的管理层拥有太大的权力,干涉太多
      不该干涉的问题,芜杂臃肿让它效率低下。郭士纳创建了一个包括他本人在内,一
      共由11个人构成的执行委员会共同管理公司,但是却规定该执行委员会不得接受解
      决问题的委托,不能行使代表权,不能为其他业务部门代做决策。事实上,这个组
      织层把更多的决策和处理问题的权力进行了有效的下放。在郭士纳看来,执行委员
      会就是IBM 公司的塔尖层,它直接决定着IBM 公司能否继续长大,以及能长多大。
      总而言之,郭士纳扶正了IBM 公司的塔尖。
      
          美国杜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200 多年来它不断调整公司的组织形
      式,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其中就包括对塔尖管理层的调整。初期,杜邦公司的
      塔尖管理层,行使了太多其他管理层次的权力,高层管理人员总是陷入日常经营之
      中,而不是预测需求和决定如何适应市场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该公司积极
      展开多元化经营,但是倾斜的塔尖使得组织机构遭遇严重问题,公司严重亏损。这
      种困境除了由于战后通货紧缩之外,主要是由于公司倾斜的塔尖造成的。随后,杜
      邦公司创造了一个多分部组织机构。重新规定执行委员会的范围,设立财力总部、
      咨询总部、产品总部等等塔腰组织层,在塔底则建立许多独立核算的分部,分部还
      拥有内部决策权。组织变革以后,杜邦公司同样扶正了倾斜的塔尖。
      
          在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其间实施了“三头马车”组织层次),由于塔尖的
      创造远见、革新意识、迅速决策,杜邦公司迅速长大,并且保持锐意领先。这一阶
      段,被杜邦公司首先控制的重要化工新产品有:合成橡胶、尿素、合成纤维、塑料
      等等。其间,杜邦公司还及时参与了全球第一颗原子弹的制造,并迅速转向氢弹生
      产。
      
          许多管理者虽然意识到倾斜的塔尖具有危害性,但是为时已晚,倾斜的塔尖已
      在严重干扰和阻止一个公司的决策。惠普公司的前任CEO 普拉特曾经感叹:“每周
      都要花很多时间处理各个事业部的问题,根本无法真正去思考惠普的未来!”的确
      如此,在20世纪90年代网络黄金期,惠普公司的塔尖组织层忙于超乎其范围的管理
      纠葛中,错过了网络发展的最佳时机。当惠普公司被动提出“e-service ”战略时,
      旗下各业务单位却无从下手,公司一度在客户心中丧失了竞争优势。结果呢?1997
      年以后,IBM 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变成了升阳公司(Sun ),而不再是惠普。但是,
      自从卡莉·菲奥利娜掌管惠普公司以后,她勇敢地扶正了倾斜的塔尖,结果呢?惠
      普公司及时发现了IT服务的新优势,著名的惠普咨询现在已经是响当当的品牌了,
      正在追赶IBM 全球服务部。
      
          就像一个优秀的人,他应该有聪慧的头脑(塔尖)和健壮的四肢(塔底)。还
      有呢?他必须保持腰部(塔腰)的韧性和灵活,不能出现腰部臃肿。无论是男士还
      是女士,腰部臃肿可不算健康的标志。
      
          斯隆到任通用汽车公司,卡莉到任惠普公司,郭士纳到任IBM 公司,张瑞敏变
      革海尔公司……无数长大公司的CEO 用实践告诉后来者:当心塔腰臃肿!许多长大
      公司的出色管理者,在公司面临困境时,能够及时通过精简塔腰而走出困境。
      
          1998年惠普公司陷入增长困境,当年增长率只有3 %(之前高达30%)。次年,
      惠普公司希望通过分拆解决问题,于是把医疗、科学、工程等仪器和零组件的部门
      独立出去,组成安捷伦科技公司(Agilent )。其余的是包括企业计算机服务、计
      算机产品、喷墨以及激光影像事业在内的四大事业集团,并且保持惠普的专业和高
      品质形象。
      
          同年,惠普公司宣布聘请朗讯公司全球电信供应事业部女总裁卡莉·菲奥利娜
      任CEO 。卡莉到任后,立即展开了激进的变革,主要集中在精简塔腰。这次巨大的
      组织变革,是惠普公司自1939年成立以来最重大的一次变革。卡莉几乎把惠普公司
      原来所有的塔腰组织层次全部打散,这包括曾经非常杰出的大事业部组织。
      
          精简塔腰以前,惠普公司有着很宽的产品线,从高端服务器到低端打印机,产
      品和服务达80多种。以前,惠普公司的组织模式按产品划分为17大类,每个产品部
      门再以客户为中心进行部门划分,如市场、销售、服务、研究开发等。惠普公司拥
      有庞大的组织层次—全球400 多个分公司,80多个产品中心、销售部门、生产厂、
      市场部和财务部,
      
      
      
          卡莉决心改变这臃肿的组织层次,把惠普公司变成“全面客户体验”服务模式。
      这就需要把条块打散,把众多的部门重新整合,并按照客户种类和需求进行划分。
      卡莉只花费了两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精简塔腰的手术:所有销售部门统一起来,
      然后按不同客户重新划分成全球客户、大客户、中小客户三大部门;所有从事技术
      研发和生产的部门也重组成三大部门,分别是计算系统部、图像及打印系统部、消
      费电子产品部。最终,整个塔腰的格局演变得非常简单:前面三个客户销售服务部
      门、后面三个产品部门。改革之后,惠普公司的每一位销售人员所代表的都是惠普
      全线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客户从选购到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惠普公司都有专门的人
      员一直与客户保持互动关系。对于客户来说,惠普公司只有惟一的出口,而不再是
      17个出口。
      
          IBM 公司简直就是一头大象,但是它绝对是一家善于精简塔腰的公司。在1980
      年以前,由于组织极其臃肿复杂,塔尖总是无法掌握业务层面的真实面目,于是赶
      紧砍掉了许多官僚机构,建立了直接向主席报告的任务小组,之后才研究PC机,并
      且占有80%的市场份额。但是1985年以后,IBM 公司又原地踏步,该年经历了50亿
      美元的巨额亏损,它又像一个垄断者一样臃肿和官僚(一个执行副总裁与主席之间
      至少有7 个管理层),大象又开始笨重起来。这倒是给了郭士纳大动干戈的机会,
      他自1993年以后就致力于通过精简塔腰让大象跳舞。郭士纳的精简方法很简单,就
      是加法和减法,先把IBM 公司不具有竞争力的和亏损的业务全部采用减法卖掉(硬
      盘、管理软件、一些大楼等),然后把IBM 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全部加在一起,整
      合成四大业务集团,分别是硬件集团、软件集团、全球服务集团和技术集团。谁都
      知道,IBM 公司从此一路好转,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技术公司。仅仅是IBM 全球服
      务部,自1996年组建以来,到2001年时,年收入就达到了惊人的250 亿美元。郭士
      纳为IBM 公司“精简塔腰”的惊人成果:5 年创造了一个三星电子(年收入也是250
      亿美元规模)。大象开始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