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5:MBA的贬值
      
          David J Firestein(方大为):
      
          MBA 在美国是很重要的学位。但是,随着美国经济发展的起落,在不同阶段,
      MBA 受欢迎程度是不同的。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股票市场兴起。雅皮士生活方式
      普遍起来。MBA 成为了人人都知道的新名词。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急
      剧发展,MBA 成为了非常热门的学位。最近三四年,美国经济已经不像以前发展那
      样迅速了,因此MBA 的热度也下降了。在基础课程方面,与其他专业相比,MBA 没
      有发生大的变化,MBA 教育的重点放在会计、融资、管理和其他传统课程方面。许
      多做生意的人都读MBA 。大学毕业后工作3 年到6 年,并申请MBA 的人是最受商学
      院欢迎的。MBA 的主要目标是让对商业有兴趣的学生了解管理,提高他们认识问题
      的能力。早晚有一天,学生们会忘掉一些具体的知识,但他们会记住管理、战略和
      人事的基本框架,掌握分析问题的最基本能力。
      
          袁岳(Victor Yuan ): 
      
          中国MBA 的历史很短。上世纪90年代初,中欧MBA 项目在上海交大成立,它是
      一所国际化程度很高的MBA 教育学校,至今仍被认为是MBA 教育中比较正宗的。上
      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学校都开始设置经济管理学院,其中大部分是从经济学院或
      经济系转变过来的。以前,MBA 被看作等同于高级管理人员。在90年代中期,美国
      的MBA 回国后就可以做CEO ,尤其在网络经济热潮的时候,更是如此。90年代末,
      网络泡沫开始破灭之后,MBA 也贬值了。现在,MBA 就业趋向中层化。更多的人觉
      得MBA 只代表一种训练,即对基本的工商管理能力的训练。随着这种现象的出现,
      高层管理人员读EMBA的数量增多了。现在,MBA 成为了一种普通的商业职业训练,
      而EMBA成为了一种高级管理人员的商业训练。EMBA入学要求低,但对管理人员经历
      要求高。一度出现的现象是,中国本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素质比高层还高。现在,
      EMBA的发展顺应了解决这种不均衡状况的需要。在中国,过去20年发展起来的企业
      家所受的系统训练较少,社会对EMBA有很大的需求。这使企业家们有了第二次学习
      和建立新的人际网络的机会。
      
          下面谈谈中国MBA 存在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MBA 教学经济学化的现象。半数
      以上的商学院院长不是管理学家而是经济学家,甚至是政治经济学家,他们的知识
      体系偏向于理论化和学术化。这种倾向强调发展研究能力,而不是职业解决能力,
      同时有意无意地贬低管理解决工具的价值。这是一种严重的误导。第二个问题是,
      在现有的教育内容和师资力量方面,真正强调动手能力的少。第三,MBA 和EMBA项
      目在挣钱方面的能力增强了,学生收入很高,但教师数量和质量提高却不明显,因
      而学生得到的相对收益也就降低了。站在这个角度来看,中国MBA 教育存在着相当
      大的问题。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