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要工资的风暴(5)
      
          第三种骗局:“明年给你们发工资。”有的建筑承包商是年底前兑现了工资的
      一半或几成,而说剩下的工资明年给,但这是他们克扣工资的一种手段。
      
          第四种骗局:没有签订合同,声称口头合同无效。
      
          第五种骗局:单位要“黄”了,没有钱给。
      
          第六种骗局:借口各种原因(主要是民工们的不是)克扣工资,把原来的工资
      数减去一半甚至更多。
      
          老实无奈的民工,在这一些狡猾的“老油子”开发、承包商面前,哪还能讨得
      了好呢?
      
          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看似单纯,其实复杂。需要各个方面的联动。2004年
      4月,建设部的负责人回答了“为什么难的问题”。
      
          “目前,各地普遍成立了清欠工作小组,有的地方将建筑企业在工资支付、劳
      动保障等方面的不良记录上网公示,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攻势。但在一些地方,还存
      在着对清欠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的情况。同时,债务人资金短缺、建筑
      业竞争的不规范等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清欠的难度。一些地方上马的‘形象工程’、 
      ‘政绩工程’的拖欠工程款难以偿还;部分因决策失误停工的‘胡子工程’和‘尾
      巴工程’等拖欠实际上成了‘死账’。要多源头上彻底治理拖欠问题,根本还是要
      完善法制制度,加快建立新型投资工程领域风险保障机制和信用体系的建设。”
      
          国家下命令,规定死时间,为民工讨要工资制定了时间表。这是新华社于20
      04年4月9日发布的一条消息。这条消息说:建设部已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0个
      部门制定了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具体时间表。据介绍,有关部门将于200
      4年6月底前基本解决2003年当年拖欠的农民工工资;2005年6月底前基
      本解决2003年以前拖欠的农民工工资;2006年10月底前解决拖欠工程款
      问题。对2004年以前开工的在建项目,加强建设过程监控,防止产生新的拖欠
      ;对2004年以后新开工的项目,严格立项和开工审批,杜绝拖欠。
      
          为保证实现上述目标,2004年5月底前,中国将完成新一轮调查,彻底摸
      清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底数,6月底前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提出本部门、本地
      区三年清欠工作计划和措施。国务院有关部门将组成联合督察组,每半年对地方清
      欠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验收。据统计,中国建筑业现有3800万人,建筑市场
      供大于求的现象十分严重,许多业主在签订合同时强行附加不平等条款,加上缺乏
      必要的社会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机制,从而造成了“拖欠有理,拖欠有利”的不良
      风气。
      
          就在国家下达死命令,一定要付清农民工工资的大环境下,又一堆“烽烟”升
      起来了,这是发自边疆的烽火,在向国家领导人告急:解决民工工资已经到了刻不
      容缓的程度。
      
          2004年6月1日,德阳一名叫秦刚原(音)的包工头将18个四川籍民工
      带到新疆克拉玛依市黄旗坝管理站,为西干渠砌堡坎,在家讲好每人50元一天。
      月底结算工资时,秦刚原却要以每方土石计算工资,后来竟连一分钱也不发了。在
      民工的强烈要求下,他才给每个民工发了300元钱,并要民工打借条。为此双方
      发生了争执。为摆脱包工头,民工们决定回家。7月2日零时许,他们从驻地悄悄
      出发,想走到乌鲁木齐再乘车回家。途中听说有人在前面堵截,不辨东西的他们一
      下子走进了沙漠。
      
          他们在沙漠中愈走愈远,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加上没带什么干粮和水,又饿
      又渴,脱水非常严重,后来实在走不动了,都倒卧在沙漠中,直到7月4日晚,搜
      救的人才发现了他们,这时他们已经在沙漠中走了两天一夜。
      
          获救民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84 团医院接受治疗18个人中有17人离开工
      地出走,有16个人均已获救,却还有1人遇难了,他叫杨继旭,今年才18岁,
      而且是独子。
      
          是他们燃起了烟火,向当地近百名搜寻他们的武警呼救,这才最终获救的,至
      于在无人烟的沙漠中他们烧的是什么,无从知晓,有人说:“很可能是衣服。”
      
          这可称之为“边疆烽火”,它意在告诉那些想要安定团结的各级领导们,民工
      们因欠薪而痛苦无助的警报,再一次地升起来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