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在萌芽
      
          我没有想到推动“教育股份制”出台的主导力量竟是椒江区政府及其教育主管
      部门。在我的采访经验系统中,来自民间的办学力量总与当地的政府部门发生着种
      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冲突,它们惯于“像黄鳝一样躲来躲去”地逃避着政府整肃的目
      光。但在椒江,这两种力量是如此默契地相融为一体。
      
          “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心推动,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这是
      椒江‘教育股份制’的政策基础。”牟振彬特别强调说。
      
          椒江区教育局对书生公司和书生中学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减免土地使用出
      让金,免收投资方向调节税、教育附加费;对外地应聘的教师,在职称、晋升、调
      资等方面与公立学校教师同等对待;对书生中学高一新生的招生与公立重点中学同
      样对待,新生可提前录取200 名,学校免收资助费,由教育局按公立学校预算内生
      均经费补给书生中学,对200 名以后录取的学生,按每生三年补助600 元给书生中
      学。
      
          说实话,这样的优惠政策确实令人眼热。自然就引起了一部分人的非议和疑虑。
      争议的焦点之一是,政府把生均经费拨给民办学校,有无必要以这种方式资助民校?
      
          按照政策,书生中学的200 个公费生应该每年每生有2500元的经费。但在非议
      声中,这个拨款中止了一年。依然是斗争,到第三年又恢复了,变成2000元。
      
          再者,这种优惠政策岂不是导致了学校之间的不公平竞争?若是,又如何能说
      明“教育股份制”的制度优势?
      
          椒江教育界出示的数据表明,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内,书生公司净资产由620 
      万元增加至1700万元,通过融资,对书生中学的投资也由首期的1200万元增加至目
      前的5400万元,在校学生总数1346人,按椒江区各年级预算内生均经费加权计算,
      相当于节约年度财政经费130 万元;政府投资2000万元组建椒江教育发展公司,对
      实行“教育股份制”改造的学校发挥融资作用,目前进入这一模式运行的学校总资
      产已经超过1 个亿,国有资产的财务杠杆作用达到1 比5 以上。
      
          “如果像创办书生中学这样规模的一所学校,靠全区财政渠道下拨的教育经费
      需要8 年才能建成,这不能不说教育股份制为椒江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这个结
      论是令人信服的。
      
          试想若无“教育股份制”的制度优势,在椒江这个“大老板不多,小老板不少”
      的地方怎么能如此吸引巨额的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呢?
      
          椒江教育股份制是地方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方式。这种制度创新有两个明显
      的优点,一是可以避免“搭便车”现象,二是可以大大降低创新成本的条件。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宗旨是为了鼓励竞争、鼓励创新、
      提高效率、增加供给、推动技术进步,最终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
      益。‘在卖方市场中,能够增加供给的产业政策是好的产业政策’。因此,在卖方
      市场中,以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和扶持新进入者,不但不会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秩
      序,恰恰相反,正是这种优惠政策不但立即改善了市场供给,更重要的是,由于市
      场垄断力量的削弱,将更有利于全部市场主体参与公平竞争。”参与这项改革的浙
      江大学吴华教授据此分析。
      
          由于教育产业固有的“高成本、高投资、高风险”属性,如果政府不制定鼓励
      投资的优惠政策,民间资金就不会进入这一产业,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就难以建立起
      来,学校也就不会因市场压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与显而易见的筹资优势相比,“教育股份制”对中国教育发展一个更为重要的
      贡献是揭示了建立学校法人制度和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一种现实途径。
      
          学校法人制度的建立排除了政府对学校进行直接干预的可能性,而学校完善的
      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则排除了投资人对学校进行直接干预的可能性,这样,学校依
      法独立自主经营就有了现实的基础。
      
          与股份制办学中的“股份制学校”或“股份合作制学校”相比,“教育股份制”
      的制度设计还排除了投资人利用资本权力对学校进行不当干预的可能性。在椒江运
      行5 年来,没有发生过投资人对学校的不当干预,而这种现象一直是影响许多民办
      学校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现在,全国已有几十个省、地、市、县在有关社会力量办学的政府文件上,写
      入了“股份制办学”,使这种制度创新成果在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
      推动作用。
      
          2000年,椒江教育界再一次成为传媒关注的焦点。书生教育集团公开招聘独立
      董事!倡导者就是椒江区教育局局长徐正福。这位“教育股份制”的积极推动者认
      为,股份制尽管避免了传统民办教育中投资人过深地介入学校运作造成的诸多矛盾,
      但由于股权集中,董事会由大股东“一统天下”,独立性很弱甚至造成政企不分。
      而独立董事的引入,正是打破局面的良好途径之一。
      
          目前独立董事主要由徐正福、魏书生(教育改革家)和吴华(教育专家)担任。
      教育毕竟不同于一般企业,教育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会损害长远利益,需要教育行
      家进行指导;书生集团面临着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的构想,而企业界对教育前景难
      免看不明朗,也希望有教育专家一起参与讨论。
      
          书生教育集团创建5 年来,从小到大,逐渐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已成
      为台州地区民办教育的中坚力量。一份浙江教科相关课题研究报告指出,椒江“教
      育股份制”  对县级区域发展教育产业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探索,其在实践中表现出
      来的高速成长性是这一办学模式制度优势的有力证据。 
      
          实践还表明,一个亲市场的政府及其产业政策是推动教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基本
      条件。在椒江的实践中,政府在税收、教师待遇和招生等方面给予的优惠政策,对
      书生学校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当然,关键还在于政府观念的转变。作为政府部门,
      须树立这样两点思想:民办学校办好了,也是造福于当地经济;另外还帮政府节省
      了大量投入。
      
          “书生学校3 年投入了1 个亿,而椒江区政府3 年来用于整个区教育投入也只
      有1 个亿。另外,支持民办学校发展,群众的教育选择余地大了;对公立学校也会
      产生良性冲击,质量竞争成为最后的决胜利器。当然,鼓励民办学校发展,政府手
      中的权力自然削弱了。但政府的出发点究竟是为了事业的发展还是为手中的权力增
      值?”牟振彬深有感触。
      
          当然,椒江教育股份制改革的成功有其不可忽视的独特性,那就是良好的政府
      官员素质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不能不看到,这种制度创新带有某种“偶然
      性”因素和“个人化”色彩。而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则应当摈弃非制度化的
      干扰因素,从根本上杜绝权力寻租空间的产生。尤其需要警惕的是,这种政府参与、
      主导的股份制办学,可能会给政府争夺控制权甚至假规范为名强行接管等不良现象
      留下方便之门。因此,必须从制度上加以防范和规避潜在的风险,教育股份制尚待
      在实践中继续完善。
      
          “无论国办民办,共育四有新人”,这12个大字是椒江区委、区政府送给书生
      中学的题词。其中的含义令人思之甚远。
      
          徐正福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书生中学实行的是校长经营责任制,好的体制
      应该激活学校的发展。但是不久,徐正福就发现,光有一个好的体制还是不够的。
      “如果体制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就听不到许多民办学校破产的消息了。”
      可见,有了机制和文化,还远远不够。
      
          不断遇到阻碍的实践就这样推动着现代学校制度的理念破土而出。
      
          教育股份制是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是生产关系中的一种所有制形式,衡量所
      有制的标准就是效率和成本。实现现代学校制度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
      它至少包含体制、机制和文化三方面内容,用16个字概括为:“面向市场,服务社
      会,利益共享,学校自治”。
      
          一些专家认为“面向市场”的提法不妥,尚存在着争议。徐正福则认为,“面
      向市场”,就是一切以市场选择为导向,体制是竞争核心。
      
          利益共享。在椒江,教师是一种职业,没有公办教师和民办教师的区分,民办
      教师可以享受公办的待遇;将民办机制引入到公办学校中,产生了“名师”、“人
      力资本产权”概念,据说椒江教师的年收入至少比周边地区高上两三万元,椒江真
      的成了教师心中的“香格里拉”。
      
          学校自治。这是现代教育的最高境界,在现阶段也许只能是一种理想。“我们
      想在公立学校建董事会,有利于校长办学自主权的落实,有利于学校教师积极性的
      发挥,有利于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当然,现在条件还没有成熟。”
      
          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政府专注于制度建设和公平保障,充分发挥市场
      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完善学校法人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学校依法
      自主经营;以利益共享和自治精神为核心,建立权责明确、合理高效的学校管理体
      系。
      
          椒江教育界的体验是:“它既不是单纯的学校管理问题,也不能限定为微观层
      面的学校经营问题,它要处理的是关于政府、市场、学校和社会的全面关系。它既
      不是纯粹‘干中学’(摸着石头过河)的产物,也不是完全理性设计的结果,而是
      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的持续探索过程,是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约束相互牵
      引的过程。”
      
          椒江提出的“现代学校制度”建构问题,一度受到专家学者的质疑。但是,教
      育“理想国”就是在这样反复的质疑和敲打中,绽开第一片新叶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